迹组词查询jì
- 1、 匿迹nì jì:(1)隐藏起来,不露形迹
- 2、 臭迹chòu jì:臭 xiù 迹”的“臭”是“气味”,名词;“嗅”是“闻””,动词
- 3、 勝迹shèng jì:亦作“胜跡”。亦作“胜蹟”。有名的古迹、遗迹。南朝齐谢朓《游山》诗:“求志昔所钦,胜迹今能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黄金台》:“黄金臺有二,故燕昭公所为乐郭筑而礼之者,其胜跡皆在定兴。”清李渔《怜香伴·香咏》:“两位的佳篇,待贫民誊在一纸,留为胜蹟。”碧野《富春江畔》:“不要把历史的胜迹视为可有可无,这是我们祖国历史的骄傲、人类文化的精华。”
- 4、 哑迹yǎ jì:(1)隐晦的话 (2)比喻难以猜透的问题
- 5、 旧迹jiù jì:(1)指过去发生的事情 (2)古迹
- 6、 一迹yī jì:参见:一迹,一迹
- 7、 絶迹jué jì:1.亦作'絶迹'。亦作'絶迹'。2.不见踪迹。3.无人迹处。4.形迹与外界隔绝。5.指卓越的功业事迹。更多解释见“絶迹”。||亦作“绝跡”。亦作“绝蹟”。6.不见踪迹。《庄子·人间世》:“絶迹易,无行地难。”郭象注:“不行则易,欲行而不践地,不可能也。”《南史·梁吴平侯景传》:“州内清静,抄盗絶迹。”明王鏊《震泽长语·仙释》:“君有画鹤之诬,隐壁仙逝,则君之墨本絶跡矣。”郭沫若《沸羹集·答<国际文学>编者》:“大抵在初期,诗歌是最流行的,独幕剧次之,小说则几乎绝迹。”7.无人迹处。汉王充《论衡·道虚》:“况卢敖一人之身,独行絶迹之地,空造幽冥之语乎。”
- 8、 履迹lǚ jì:参见:履迹,履迹
- 9、 汙迹wū jì:亦作“污蹟”。龌龊的痕迹;污染的痕迹。清昭槤《啸亭杂录·岳青天》:“﹝岳起﹞初任奉天府尹,前令尹某以贪黷著,公人署时,命僕自屋宇器用皆洗涤之,曰:‘勿緇染其污跡也。’”叶圣陶《孤独》:“他的衣裳有许多的污迹,也有几处破裂了毁损了的。”||见“污跡”。
- 10、 无影迹wú yǐng jì: 指别人讲的事与事实不符。
- 11、 秽迹咒huì jì zhòu:旧时僧人所诵以为能消灾解厄的一种咒语。
- 12、 白迹bái jì:迹部曾经让白石帮忙设计冰帝的校服,结果白石设计了一个只穿着泳裤的迹部铜像。
- 13、 風迹fēng jì:1.犹风节;风操。《后汉书·朱浮传》:“浮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迹,收士心。”李贤注:“风化之迹也。”宋沉括《赠屯田员外郎叶君墓志铭》:“君之才学无所施当世。然予与君之子与孙游,其规模风跡,予有以知其才。”2.犹政绩。《宋书·良吏传序》:“今採其风迹粗著者,以为《良吏篇》云。”宋叶适《平江县王文正公祠堂记》:“其为民补弊剔蠹,锄其悍顽,而兴作利政,以惠养之,意必有风迹可述。”3.根据传闻而追踪寻迹。明宋濂《故岐宁卫经历熊府君墓铭》:“州县官多失廉平,君阴风跡数十辈,悉如法论罢之。”
- 14、 迹目jì mù:1.日本各棋家对预定继承人的称呼。著名的本因坊秀策曾是十四世本因坊秀和的迹目。2.日本古代时指家督的意思。
- 15、 贋迹yàn jì:伪造的书画墨迹。
- 16、 徵迹zhǐ jì:迹象。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而《卜辞》中则确有多父多母之征迹。”
- 17、 质迹zhì jì: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