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动〉∶去掉物的外皮或壳(多用于口语)或剥或烹。——《诗·楚茨》又如:剥花生;剥碗豆;剥牛皮;剥葱皮另见bō剥〈动〉(会意。从刀,从录,“录”又兼作声符。“录”,《说文》:“刻割也。”本义:削;剥离;剥脱,即去掉物体表面上的东西)同本义剥,裂也。——《说文》剥,离也。——《广雅》或剥或亨。——《诗·小雅·楚茨》然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荀子·强国》。注:“剥脱,谓刮去其生涩。”冬日至,令剥阴木而水之。——《周礼·秋官》。注:“刊、剥互言耳,皆谓斫去次地之皮。”溪头卧剥莲蓬。——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又如:剥除(削去);剥割(割削);剥制(剥取或削除外皮,加工制作);剥皮(剥去外皮)割裂是剥是菹。——《诗·小雅·信南山》脱落实熟则剥。——《庄子》汉隶岁久,风雨剥蚀,故其字无复锋芒。——陆游《老学庵笔记》又如:剥落(剥损脱落;落地,没有选上);剥缺(剥落残缺);剥坏(剥落损坏)强制除去裸剥士女。——房玄龄《晋书》又如:剥庐(剥夺他人荫庇之所;穷困的居所);剥放(斥退)盘剥;掠夺故为吏牧民者竞相剥削。——《梁书·贺琛传》患在于剥夺之不已。——元稹《钱货议状》又如:剥害(盘剥伤害);剥褫(革除;褫夺)罢免,革除。如:剥坐(革职治罪);剥辱(谓革职之辱)伤害剥丧元良。——《书·泰誓中》又如:剥丧(伤亡);剥戮(伤害杀戮);剥丧(伤亡;丧乱)衰微;减少。如:剥极(时运不利或事物衰败到了极点)另见bāo;p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