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麻组词>

麻组词,麻字组词,麻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麻组词

反馈

    麻怎么组词?一年级麻字组词有那些?

    麻组词语共278个,其中麻开头的词语100个,麻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78个。

    麻字组词: 麻绳、 麻痹、 麻普、 麻烦、 麻勃、 麻利、 麻秆、 蓖麻油、 麻麻亮、 片麻岩、 荨麻疹、 降麻官、 白麻纸、 白麻子、 红麻、 苘麻、 荨麻、 芝麻、 桑麻、 缌麻、 苎麻、 ... 这些麻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麻字开头的组词

1、麻绳:麻制的绳。

2、麻痹:(1)感觉不灵或丧失 (2)医学名词。肢体或身体的某部分失去知觉或运动能力 (3)失去警惕性,疏忽

3、麻普:契丹语。县丞。

4、麻烦:(1)即打扰,导致不便。常指做某事所引起的

5、麻勃:大麻所开的花。大麻在农历五、六月时开细黄花。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大麻》。参见“麻蕡”。

6、麻利:(1)迅速敏捷 (2)〈方〉立刻;赶快

7、麻秆:见“麻杆”。

8、麻饼:食品名。

9、麻豆:谓麻疹与天花。

10、麻枲:即麻。指麻的种植、纺绩之事。指麻布之衣。

11、麻秸:(1)剥掉皮的麻秆

12、麻搭:古代救火用具。方言。眼皮下垂貌。

13、麻风:(1)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侵犯皮肤、周围神经或内脏,患者皮肤麻木、变厚、颜色变深、形成结节,毛发脱落,感觉丧失,手指、脚趾变形

14、麻渣:(1)亚麻、芝麻等种子榨油后留下的渣滓

15、麻脸:有麻子的脸。

16、麻绖:服丧期间系在头部或腰部的葛麻布带。

17、麻捶:即麻槌。

18、麻绦:用麻线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

19、麻俐:见“麻利”。

20、麻粥:麻仁熬制的粥。

21、麻蒯:《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后用“麻蒯”指用次等或下等衣料做的衣物。

22、麻杖:麻绖与丧杖。服丧所用。

23、麻药:(1)麻醉剂,能产生麻醉作用的物质

24、麻麻: [māma]:〈形〉用于“麻麻黑、麻麻亮”。形容天快黑或天刚有些亮。[mámá]:〈形〉用于“密麻麻、密密麻麻”。形容又多又密。

25、麻絙:粗麻绳。

26、麻蚍:即蚂蚍。水蛭。

27、麻林:成片长着的麻。常用以形容刀、枪之类密集众多。

28、麻苇:麻与芦苇。比喻众多。

29、麻紴:由散麻纤维纠绞而成的线状或绦状物。

30、麻力:方言。敏捷。

31、麻扎:伊斯兰教信徒中封建显贵的墓地。

32、麻斑:即麻粒。

33、麻籸:芝麻榨油后的渣滓。

34、麻缕:麻线。

35、麻搽:犹麻茶。

36、麻雀:(1)麻雀属(passer)各种有关的鸟之一种

37、麻蓝:即麻蕡。详该条。

38、麻荄:麻根。

39、麻塔:犹麻达。

40、麻尗:麻与豆。

41、麻苎:见“麻纻”。

42、麻絇:以麻线做成的可以穿系鞋带的鞋饰。

43、麻嗏:犹麻茶。

44、麻袋:(1)用以储存或装运货物(如谷物、水果、煤炭)的大口袋,由粗糙结实的粗麻布制成

45、麻枯:即麻籸。也叫麻枯饼。芝麻榨去油后的渣滓。

46、麻糖:宋时小儿喜食的一种糖果名。

47、麻衣:(1)粗麻布做成的衣服,也用作孝衣

48、麻繩:麻制的绳。

49、麻溜:(1)〈方〉迅速;麻利

50、麻炬:用麻秆作的火把。

51、麻餈:即麻团。

52、麻尾:诏书的末尾。

53、麻布:(1)用麻的纤维织成的布

54、麻词:1.亦作"麻词"。2.委任宰相的诏书。

55、麻菽:麻与豆。

56、麻栎:即烁。参见“栎”。

57、麻腐:北宋·开封夏日冷食名。

58、麻烟:烟名。旧时的一种麻醉毒品。

59、麻仁:(1)大麻种子的仁,可以榨油,又供药用,是轻泻剂

60、麻木:1. 失去知觉。 2. 麻木的感觉。又称麻痹。 3. 比喻思想不敏锐,反应迟钝。

61、麻菲:麻鞋。菲,通“屝”。

62、麻积:堆积如麻。

63、麻筵:指丧筵。

64、麻搥:即麻槌。

65、麻疯:亦作“麻风”。

66、麻带:麻制的腰带。古丧礼服饰。

67、麻缠:纠缠。

68、麻蕡:大麻的籽实。

69、麻花:(1)一种食品,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形容衣裤等因磨损而要破的样子

70、麻蛋:表面粘以芝麻的一种油炸食品。俗称麻团。

71、麻将:(1)牌类娱乐用具,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136张

72、麻胡:传说中人名。说法不一,以残暴著称。民间习用以恐吓小儿。谓貌丑而多须者。胡,指西北少数民族。

73、麻起:《汉书•王莽传下》:“三辅盗贼麻起,乃置捕盗都尉官,令执法谒者追击长安中。”

74、麻苴:丧服中之麻绖、苴杖。

75、麻醉:(1)用药物或针刺使肌体暂时丧失知觉。比喻用某种手段使人认识模糊、意志消沉

76、麻黄: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麻黄素的原料。北宋末南宋初两浙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77、麻地:1.种麻的地。

78、麻絻:见“麻冕”。

79、麻油:(1)以芝麻为原料榨制的油。亦称“芝麻油”

80、麻包:(1)亦称“麻袋”。一种用粗黄麻布做成的袋子

81、麻沸:言论像乱麻而沸扬。形容极度混乱:天下麻沸。

82、麻杆:亦作“麻秆”。

83、麻累:豌豆的别名。

84、麻辞:1.亦作"麻词"。2.委任宰相的诏书。

85、麻田:北魏实行均田制时分配给农民种麻的土地。泛指种麻的田。

86、麻头:碎杂短麻。

87、麻霞:色彩斑斓。

88、麻点:细碎的斑点。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痕。

89、麻达:方言。麻烦。

90、麻皮:麻经沤后剥下的皮。称出天花或水痘后在脸上留下瘢痕的人。参见“麻子”。

91、麻刀:(1)碎麻,与石灰和在一起抹墙用

92、麻子:(1)痘痕,天花所致的记痕、凹陷的疤痕 (2)脸上有麻子的人

93、麻鞋:麻编的鞋。

94、麻纻:亦作“麻苎”。

95、麻粒:指出天花后脸上留下的疤斑。

96、麻黂:即麻蕡。

97、麻钱:小铜钱。

98、麻藥:(1)麻醉剂,能产生麻醉作用的物质

99、麻履:麻鞋。

100、麻斗:麻布所制的斗。用以载水,为守城灭火器具。



麻字中间的组词

1、蓖麻油:蓖麻油是脂肪酸的三甘油酯,蓖麻油存在于蓖麻的种子里,其含量为35%~57.%"用榨取或溶剂萃取法制得蓖麻油。蓖麻油的脂肪酸中含90%蓖麻酸(9一烯基一12·羟基十八酸)j羟值为163mgKOH/g、羟基含量为4.94%,按羟基算分子量为929.26,按羟基推算,蓖麻油含70%的三官能度和30%的二官能度,羟基平均官能度为2.7。用蓖麻油为原料制造的聚氨酯胶黏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耐水解性以及优良的电绝缘性

2、麻麻亮:(1)〈方〉天刚有点儿亮

3、片麻岩:片麻岩(gneiss)是由岩浆岩或沉积岩经深变质作用而成的岩石。

4、荨麻疹:(1)一种过敏性皮疹,俗称风疹疙疸

5、降麻官:唐宋两代宣读诏书的官员。

6、白麻纸:用苘麻制造的纸。唐制﹐由翰林学士起草的凡赦书﹑德音﹑立后﹑建储﹑大诛讨及拜免将相等诏书都用白麻纸。因以指重要的诏书。

7、白麻子:苘麻的种子。

8、苘麻块:苘麻丝搅成一团。喻头绪纷乱。

9、油麻团:油炸的表面有芝麻的球形食品。

10、芝麻官:(1)比喻级别低、权力小的官(含讥讽意)

11、黑麻麻:光线昏暗貌。密集貌。

12、胡麻饭:胡麻炊成的饭。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剡县人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女子邀至家,食以胡麻饭。留半年,迨还乡,子孙已历七世。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及《太平广记》卷六一引《神仙记》。后因以“胡麻饭”表示仙人的食物。

13、热麻麻:形容麻热的感觉。

14、白麻书:用白麻纸书写的诏书。

15、沤麻池:沤麻的水池。后赵国主石勒未贵时,曾与李阳争沤麻池,旧址在今山西省榆社县。

16、捣麻烦:惹事;有意寻事,使人感到麻烦。

17、蕁麻疹:(1)一种过敏性皮疹,俗称风疹疙疸

18、缌麻服:指为期三月的丧服。

19、叉麻雀:一种牌戏。常用来赌博。

20、芝麻油:(1)用芝麻榨的具有特殊香味的食用油,俗名叫“香油”或“麻油”

21、悬麻雨:1.指大雨。以其密集如麻,故称。

22、柳麻子:1.明末清初著名说书艺人柳敬亭的绰号。

23、芝麻酱:(1)一种调料,也称“麻酱”。是把芝麻炒熟、磨细而制成的酱

24、大麻风:病名。即麻风。

25、胡麻油:用胡麻榨的油,可供食用。也叫麻油、香油。

26、找麻烦:(1)给自己或别人添麻烦

27、添麻烦:(1)给人带来麻烦 (2)成为麻烦或打搅

28、沙麻竹:1.亦作"沙摩竹"。2.竹的一种。根蟠节大,干厚实而坚,可削作弓弩,大者可作茅屋椽梁。

29、密麻麻:(1)多而密的样子

30、刀麻儿:脚。

31、披麻拷:酷刑名。

32、麻麻雨:犹毛毛雨。

33、缌麻丧:1.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

34、电麻醉:(1)以弱电流通过脑子而导致的丧失知觉,用于治疗某些精神失常

35、打麻将:(1)玩麻将牌,用麻将牌消遣或赌博

36、蓖麻蚕:绢丝昆虫。

37、打麻烦:(1)有意给别人找麻烦;惹麻烦

38、老麻汗:1.方言。大汗。

39、麻麻哋: 麻麻哋[粤语口头禅]读麻麻哋(dei,阴上声),意为一般般、不怎么样:“你话我系行内嘅江湖地位好高啊?麻麻哋啦。”(你说我在行内的江湖地位好高?不怎么样啊)。

40、麻麻鱼: “麻麻鱼”——并不是一种鱼类的名称,也不是一道菜,而是一种鱼的吃法。同时也是重庆地方语言,有混水摸鱼的意思。

41、哈麻皮:“哈麻皮”,是四川省的方言,其意思是:笨蛋、傻;性质:形容词;使用场景:熟人之间,关系较好的朋友、同学等。英文翻译Hempskin

42、小麻叶: 又名:白水芋麻、野麻、大叶麻、大毛叶、紫苎麻。为胡椒科植物光轴苎叶蒟的全株。

43、卷麻花: 制作一种食品,把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

44、细麻衣: 个比喻,它的原料是亚麻。

45、苎麻根: 荨麻科植物苎麻的根。

46、好麻吉: 好麻吉就是好朋友的意思。

47、麻麻黑:(1)天刚黑或天快黑

48、雀麻黑: 漆黑的意思1。

49、搓麻将: 搓麻。

50、稍麻寺: 礼拜小寺的通称。

51、胡麻花: 中药,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花。

52、牛麻王: 绍兴华通色纺有限公司拥有的著名品牌之一,牛麻王首次亮相CHIC展就给人无限惊喜,其富有激情的设计风格,结合汉麻高科技面料的使用,为所有生活在大都市的独立、自由、追求时尚和品质的现代商务人士量身打造,为他们带来了年轻、活力、有趣的生活方式。

53、乱麻麻:(1)混乱麻烦的样子

54、赢麻了:赢麻了意思是指胜利到麻木。好事能赢,坏事也能赢,血亏也能赢,什么都能赢,故称赢麻了。“赢”本义指获利,也可指利润,引申指超出、超过,又可指增长。麻了是一种对无奈、郁闷、无语情绪的轻微表达方式。表示对人物或事物无法理喻、无法交流和无力吐槽。多用于调侃。

55、吃麻栗子:方言。被别人屈着中指指节骨凿头额。

56、大麻哈鱼:鱼纲﹐鲑科。

57、粉合麻碎:极言粉碎。

58、髽麻戴绖:犹言披麻戴孝。绖,古代丧期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

59、八答麻鞋:亦作'八搭麻鞋'。

60、花麻调嘴:犹言花言巧语。

61、八搭麻鞋:亦作“八答麻鞋”。

62、钩子麻糖:1.亦作"钩子麻糖"。2.方言。意即与别人的关系不清白。

63、极头麻化:1.方言。谓干着急没办法。

64、杂七麻八:(1)形容十分混杂

65、胡胡麻麻:马虎。

66、解剖麻雀:(1)比喻进行某项工作之前,先选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例加以分析,了解情况

67、针刺麻醉:(1)简称“针麻”。我国在针灸学术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镇痛作用并能达到麻醉效果的新技术。其法根据手术部位、手术病种等,按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选取适当穴位

68、麻麻糊糊:迷迷糊糊;不清楚。马马虎虎;不认真。

69、局部麻醉:(1)在局限的并常为表浅的范围内的知觉丧失,尤其是由局部麻醉剂的效应引起的

70、全身麻醉:亦省称“全麻”。

71、髽麻戴絰:犹言披麻戴孝。绖,古代丧期结在头上或腰间的麻带。

72、蜂麻燕雀: 介绍旧社会江湖上的一些骗术分类,颇为有趣。

73、稻麻竹苇:譬物之多也。 街机类游戏战国传承III里面的一首背景音乐名。

74、宣麻拜相: 唐宋拜相命将,用黄,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又曰:降麻。以后就成为诏拜将相的代称。宣麻拜相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75、免疫麻痹: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

76、一麻五灰: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的基本施工方法和主要工序。

77、小丑麻团:红豆、南瓜、糖、糯米面、油为主料的食品。

78、穷和麻将:和牌必须开门、不缺门、有么九、有横、有顺。



麻字结尾的组词

1、红麻:红麻,正名大麻槿,Hibiscuscannabinus,锦葵科木槿族植物。一年生草本韧皮纤维作物。起源有原产印度或热带非洲两种看法。红麻茎直立,高3~5米,粗1.5~4.0厘米,呈绿、紫、红或浅红色。叶分掌状裂叶型和阔卵叶型。花淡黄或乳白色,花柱5裂,柱头紫或红色。蒴果,种子呈肾形。红麻依据叶形、茎色、成熟期分类。

2、苘麻:(1)一种高的一年生草本苘麻属植物,茎长而直,叶心形,被茸毛,花黄色,茎皮产生一种长而强韧的纤维,可用来制麻绳、麻袋,因此有时栽培,原产印度,但在热带和温带地方作为逸生植物被广泛归化

3、荨麻:(1)荨麻科,尤其是荨麻属的植物,遍体多刺或接触它们会感到针刺般疼痛 (2)该植物的纤维

4、芝麻:(1)草本植物,茎上部四棱形,花白色,种子有白、黑、黄、褐等不同颜色。可以吃,也可榨油

5、桑麻:桑与麻。为农家养蚕、纺织所需,后借为农事之代称。

6、缌麻:古代丧服名。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细麻布制成,服期三月。凡本宗为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及未嫁族姊妹,外姓中为表兄弟,岳父母等,均服之。

7、苎麻:(1)亚洲东部苎麻属的一种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深绿色的相当厚的宽叶子,下面灰白色有绒毛。商业上用它的纤维,在中国、日本、菲律宾以及美国南部广泛栽培植物

8、蠚麻:1.植物名。荨麻。

9、草麻:1.犹草诏。唐宋时用黄白麻纸写诏书,故称。

10、白麻:1.植物名。即苘麻。2.亦作"白麻纸"。

11、苏麻:1.竹之一种。2.油料作物名。3.(肢体)酥软发麻。苏,用同"酥"。

12、苧麻:(1)亚洲东部苎麻属的一种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深绿色的相当厚的宽叶子,下面灰白色有绒毛。商业上用它的纤维,在中国、日本、菲律宾以及美国南部广泛栽培植物

13、纻麻: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纤维洁白有光泽,是纺织工业重要原料。

14、缞麻:粗麻布丧服。

15、免麻:犹免绖。

16、刀麻:1.方言。指刀。武器。2.特指菜刀。

17、缉麻:绩麻。

18、剌麻:藏语的译音。或译为"剌马"﹑"喇嘛"。我国藏族﹑蒙族对喇嘛教僧侣的尊称,意为上人﹑师傅。

19、麻麻: [māma]:〈形〉用于“麻麻黑、麻麻亮”。形容天快黑或天刚有些亮。[mámá]:〈形〉用于“密麻麻、密密麻麻”。形容又多又密。

20、葛麻:戏曲传统剧目。

21、黄麻:植物名。大麻的别名。植物名。又名络麻。一年生草本,叶子卵形,开黄色小花,结蒴果,球形,表面有皱纹。茎皮纤维供纺织用,根和叶子中医入药,对子宫出血、膀胱结石等症有疗效。亦指这种植物的茎皮纤维。古代诏书用纸。亦借指诏书。古代写诏书,内事用白麻纸,外事用黄麻纸。

22、胡麻:(1)即“芝麻”。东印度群岛的一种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Sesamumindicum),其花主要为蔷薇红色或白色。亦称“芝麻”、“脂麻” (2)中国西北、内蒙古一带对油用亚麻的俗称

23、相麻:唐宋时拜相的诏书。用白麻纸写,故称。

24、蓖麻:(1)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大、掌状,蒴果有刺叫蓖麻子,能产生蓖麻油

25、酥麻:(1)肢体麻木无力

26、赤麻:1.红色麻丝。古代符节上的装饰物。2.荨麻科植物。多年生草本,茎高二三尺,往往数茎丛生,叶有柄,对生,茎及叶柄带赤色。生于山野间。茎皮纤维可制绳。

27、续麻:"顶真续麻"的简称。古时酒令﹑诗﹑词﹑曲中的一种修辞格式。前句末字即作为后句首字,递接而下。

28、亚麻:(1)一种细长直立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线形叶和蓝花,为取得纤维和种子而广泛栽培

29、周麻:升麻的别名。可入药。

30、墨麻:皇帝直接下达的诏书。

31、沤麻:(1)为利用细菌作用使麻的木质组织软化以便打出纤维而将亚麻茎或黄麻置于水中的浸渍

32、苴麻:(1)大麻的雌株,所生的花都是雌花,开花后结实;也叫“种麻”(zhǒngmá)

33、灵麻:俗名芝麻。相传汉时由西域传入﹐故又名胡麻。

34、蜱麻:即蓖麻。

35、剥麻:1.指用白麻纸写的贬降官职的诏书。2.将苎麻﹑黄麻﹑槿麻等的韧皮纤维从麻茎上剥取下来的过程。

36、花麻:1.指枲麻。

37、乌麻:即黑芝麻。含油脂谷物,可入药。

38、把麻:唐宋时,封王及任免将相等重大事件,以白麻纸书写诏书。宣诏时指定专人在旁提示,称为"把麻"。

39、固麻:百济语。国都。

40、剑麻:(1)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Agavesisalana),叶子形状像剑。纤维供纺织、造纸用

41、衰麻:丧服,衰衣麻绖。

42、稻麻:1.稻和麻。2.喻友侣众多。

43、散麻:服丧时,系在腰间的散垂之麻。

44、种麻:(1)苴麻

45、贴麻:唐宋时任命大臣用黄白麻纸颁诏,如有改动,则须改贴重写,叫做"贴麻"。

46、野麻:1. 多年生草本植物,表皮棕红色,叶子互生,卵圆形,背面有白色茸毛,茎皮可抽纤维。 2. 野麻的茎皮纤维。

47、赀麻:细麻布。

48、汉麻:大麻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一.大麻》。

49、青麻:麻的通称。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部韧皮纤维主要供制麻袋、绳索,编渔网和造纸。一说为苎麻的一个变种,即青叶苎麻。

50、顽麻:1.麻木。

51、告麻:1.宣读麻词。唐宋时诏书用黄﹑白麻纸书写,故称之为麻词。

52、禾麻:1.汉语词汇,意思是禾与麻。 2.泛指农田的植物。

53、雀麻:1.雀斑。

54、宣麻:唐宋拜相命将,用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后遂以为诏拜将相之称。《新唐书.百官志一》:"开元二十六年,又改翰林供奉为学士,别置学士院,专掌内命。凡拜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55、黑麻:黑色的胡麻。

56、剡麻:1.谓缀缉麻缕。

57、积麻:1.搅作一团的麻。形容纷乱。

58、丝麻:1.丝与麻。2.用以比喻头绪纷繁。3.治丝绩麻。旧指女工之事。

59、酸麻:(1)肢体又酸又麻

60、蚕麻:1.养蚕与绩麻。

61、大麻:1. 草本植物,雌雄异株。茎皮纤维可制绳。种子叫“麻仁”,可榨油,也可入药。 2. 一种毒品。

62、寿麻:1.亦作"寿靡"。2.我国古籍中所记的极远的西方古国。

63、针麻:(1)用针刺穴位施行麻醉的方法

64、闹麻:方言。犹言闹翻天。形容气氛紧张。

65、披麻:亦作'披麻带孝'。 中国画山石皴法之一种。又称麻皮皴。因所绘山石脉理如披麻,故名。其法创于唐王维,南唐董源多用之,为中国画南宗的画法。

66、锡麻:1.即锡衰。

67、蕉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叶与芭蕉相似,花黄色,叶柄内有纤维,可制缆索﹑结渔网,或供纺织和造纸用。产在热带或亚热带,也叫马尼拉麻。

68、局麻:(1)把身体的一部分麻醉(区别于“全麻”)

69、天麻:(1)一种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Gastiodiaelata),全株无叶绿素,地下有肉质肥厚的块茎,地上茎直立。块茎入药 (2)用作中药的此种植物的干块茎。别名赤箭、明天麻、定风草。熄风,定惊。治虚风眩晕、头晕、头痛,惊风抽搐、癫痫、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70、制麻:皇帝的命令。原用白纸书写,唐高宗上元间,因白纸多蠹,改用黄麻纸书写诏书,故称"制麻"。也称"诏黄"。

71、如麻:形容杂乱。 形容密集﹑多。

72、线麻:也称大麻。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雌株叫苴麻,雄株叫枲麻。掌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淡绿色。纤维可以造纸,织麻布﹑帆布,或纺线制绳索﹑编渔网。种子叫麻仁,可以榨油,又可以入药。

73、石麻:1.山石的脉络纹理。2.石隙。3.石中所生之丝状物。性坚韧,可为布。

74、折麻:《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后以“折麻”喻离别思念之情。

75、牡麻:1.大麻的雄株。又称枲麻。大麻雌雄异株,雄株不结子,故称。

76、枲麻:大麻的雄株。亦泛指麻。

77、押麻:监督宣读诏书。唐宋任命大臣的诏书用黄白麻纸,故以麻为诏书的代称。

78、脂麻:亦作'脂麻'。 即芝麻。又称胡麻﹑油麻。

79、降麻:1.唐宋任免将相﹐用黄﹑白麻纸写诏书﹐宣告于朝廷﹐谓之"降麻"。也称宣麻。

80、子麻:大麻的雌株。也叫苴麻。

81、肉麻:(1)由轻佻的或虚伪的言语、举动所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 (2)轻佻地狎昵

82、悬麻:1.指大雨。以其密集如麻,故称。

83、脱麻:谓脱去粗衣﹐开始出仕。

84、蜀麻:1.蜀地所产的麻纸。

85、笺麻:1.泛指精美纸张。

86、油麻:即芝麻。

87、疏麻:亦作“疎麻”。传说中的神麻,常折以赠别。植物名。多指大麻。

88、柔麻:(1)把麻泡在水里,使变软

89、熟麻:1.煮熟的芝麻。2.黄麻韧皮经过浸渍晒干后的产品,粗糙强韧,用以制绳﹑袋等。

90、全麻:(1)全身麻醉的省称(区别于“局麻”)

91、蓬麻:1.蓬与麻。2.用以比喻微贱的事物。

92、搓麻:搓麻即打麻将。由于四川、重庆一带的方言中将打完一局后混合麻将的这个动作说成"搓",因此而得此词。 搓麻在有的地方是表示一种农事活动,即搓麻绳。在重庆和四川某些农村,农民将青麻搓裹成麻绳,用于日常生活中捆扎物品。从事这一活动,也简称搓麻。

93、主麻: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

94、牋麻:1.泛指精美纸张。

95、发麻:(1)产生轻微麻木的感觉

96、措麻:藏式花纹饺子

97、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出自《红楼梦》。

98、周升麻:即升麻。详"周麻"。

99、黑麻麻:光线昏暗貌。密集貌。

100、热麻麻:形容麻热的感觉。



  • 拼音
  • 注音ㄇㄚ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SSI
  • 五行

基本释义

麻〈名〉(会意。从广(yǎn),从林(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同本义。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缌麻三月。——《仪礼·丧服》雨脚如麻未断绝。——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仙之人兮列如麻。——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名〉麻的茎皮纤维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古代丧服中的麻带。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代指唐宋时的诏书,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芝麻。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中医对麻疹的简称。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麻醉。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又如:麻皮(麻子脸皮)〈形〉形容众多,混乱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带细碎斑点的。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动〉穿丧服麻者不绅。——《礼记·杂记》麻木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姓麻另见má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麻/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