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髯组词>

髯组词,髯字组词,髯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髯组词

反馈

    髯怎么组词?一年级髯字组词有那些?

    髯组词语共60个,其中髯开头的词语28个,髯结尾的词语26个,在中间的词语6个。

    髯字组词: 髯须、 髯髯、 髯夫、 髯口、 髯参、 髯叟、 髯鬓、 虬髯客、 美髯公、 虬髯翁、 胡髯郎、 虬髯公、 长髯主簿、 虬髯、 髭髯、 龙髯、 髯髯、 鼓髯、 鬓髯、 皓髯、 ... 这些髯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髯字开头的组词

1、髯须:参见:髯须,髯须

2、髯髯:多须貌。舒展迟缓貌。

3、髯夫:多须的人。

4、髯口:(1)表演中国传统戏剧时演员口上所挂的假髯

5、髯参:“髯参军”的省称。

6、髯叟:多须的老人。

7、髯鬓:《艺文类聚》卷十七引《晏子》:“汤长头而髯鬓。”按,今本《晏子春秋•谏上二二》作“汤质皙而长,颜以髯”。胡须和鬓发。

8、髯客:多须的客人。

9、髯茹:毛发弯曲纠缠貌。

10、髯鬣:胡须。

11、髯断:1.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以"髯断"谓皇帝仙逝。

12、髯阉:时人对宋·杨存中的嘲讽之称。

13、髯苏:宋·苏轼的别称,以其多髯故。

14、髯孙:三国·吴·孙权的绰号。宋·孙莘老的诨号。

15、髯狎:即髯公。参见“髯公”。

16、髯公:传说中的猿猴类动物。

17、髯士:多须的人。

18、髯蛇:《淮南子•精神训》:“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岭南所产大蛇。可入药。

19、髯戟:谓须髯张开如戟。

20、髯胡:胡人多须,故称。

21、髯奴:多须的奴仆。

22、髯龙:借指皇帝。指虬枝盘曲的松树。

23、髯虵:《淮南子•精神训》:“越人得髯虵,以为上肴。”岭南所产大蛇。可入药。

24、髯丽:即髯公。参见“髯公”。

25、髯髩:胡须和鬓发。

26、髯毛:两颊上的须毛。

27、髯主簿:见“髯须主簿”。

28、髯参军:晋·郤超的别名。羊的别名。



髯字中间的组词

1、虬髯客:1.传奇小说中的人物名。 2.借指外国人。

2、美髯公:三国时蜀国关云长。 2.朱仝的绰号。

3、虬髯翁:1.即虬髯客。

4、胡髯郎:羊的别名。胡﹐颈下垂肉;髯﹐须。羊颈有长须﹐故名。见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按﹐晋崔豹《古今注.鸟兽》:"羊﹐一名髯须主簿。"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羊》:"羊﹐一名髯须参军。"其义均同。

5、虬髯公:1.即虬髯客。

6、长髯主簿:1.羊的别称。



髯字结尾的组词

1、虬髯:(名)拳曲的连鬓胡须:他曾因一把大胡子被尊称为“~公”。

2、髭髯:胡须。

3、龙髯:龙之须。帝王之须。喻松叶;松。

4、髯髯:多须貌。舒展迟缓貌。

5、鼓髯:鼓动胡须。

6、鬓髯:须发。

7、皓髯:白须。谓年老。

8、丰髯:谓美须髯。

9、黑髯:黑色的长须。

10、胡髯:颊旁及下巴上的胡须。

11、攀髯: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黄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黄帝之弓。百姓遂抱其弓与龙髯而号哭。事见《史记.封禅书》。后用为追随皇帝或哀悼皇帝去世的典故。

12、衰髯:因衰老而变白的须髯。

13、玉髯:喻豆芽。

14、青髯:1.指龟背甲上的绿毛。

15、鬒髯:黑稠的头发和胡须。

16、奋髯:1.抖动胡须。激愤或激昂貌。

17、松髯:指松叶。因其针状如髯,故称。

18、银髯:白胡须的美称。

19、霜髯:白色胡须。

20、黳髯:黑色的胡须。

21、须髯:络腮胡子。

22、戟髯:戟形的须髯。

23、鳞髯:代称龙。

24、掀髯:笑时启口张须貌;激动貌。

25、美髯:髯指两颊上的长须。美髯:形容一个人的气质风范。

26、蛟客髯:1.海苔的别名。



  • 拼音rán
  • 注音ㄖㄢ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DEMF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形声。从髟,冉声。髟(biāo),长发下垂的样子。本义:两颊上的长须)同本义;也泛指胡须髥,颊须也。从须从冄,会意,冄亦声。字亦作髥。——《说文》奋髥抵几。——《汉书·朱博传》。注:“颊毛也。”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清·魏学洢《核舟记》又如:髯夫(指脸上多须的人);髯公(指年长多须的人);髯奴(指多须的奴仆);髯佛(称仁慈多须的人);髯胡(须髯和颌下的垂肉);髯翁(指年老多须的人);髯须(指胡子);髯髯然(髯须动摇的样子);白发苍髯须多或须长的人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三国志》动物的须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山海经·西山经》。郭璞注:“髯,咽下须也。”通“蚺”。蟒蛇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淮南子·精神》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髯/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