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采组词>

采组词,采字组词,采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采组词

反馈

    采怎么组词?一年级采字组词有那些?

    采组词语共224个,其中采开头的词语100个,采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24个。

    采字组词: 采撷、 采桑、 采集、 采苹、 采邑、 采办、 采取、 蓝采和、 讨采头、 康采恩、 停采期、 增采样、 九天采访、 地下采矿、 纳采、 妙采、 喝采、 尼采、 文采、 撷采、 璀采、 ... 这些采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采字开头的组词

1、采撷:(1)摘取 (2)采集

2、采桑:1.乐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桑》,南朝宋鲍照﹑梁简文帝﹑陈后主等均有此曲,名《采桑》。后人多所仿效。2.乐府清商曲名。属西曲,又称《采桑度》。亦为舞曲名。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采桑度>序》。3.乐府近代曲名。

3、采集:(1)收集材料或实物

4、采苹:1.《诗·召南》篇名。 2.采集浮萍。

5、采邑:(1)封建领主所据有的庄园,通常有围墙,包括领主住所(如城堡)及周围佃农村舍 (2)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又叫食邑

6、采办:(1)采买备办

7、采取:(1)采纳听取;选取实施;采摘;收取

8、采薇:《诗•小雅》篇名。《史记•伯夷列传》载,周武王灭殷之后,“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因以“采薇”指归隐或隐遁生活。指亡国。参见:采薇

9、采用:(1)采纳应用

10、采莲:即《采莲曲》。

11、采綖:彩色线。綖,同"线"。

12、采芹:《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毛传:"泮水,泮宫之水也。"郑玄笺:"芹,水菜也。"古时学宫有泮水,入学则可采水中之芹以为菜,故称入学为"采芹"﹑"入泮"。后亦指考中秀才,成了县学生员。

13、采服:1.古代按等级区分的有彩色纹饰的衣服。2.泛指色彩华美的衣服。

14、采葵:语出《古诗源.古诗》:"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后因以"采葵"喻不耻与贫贱者为友。

15、采摘:(1)采收摘捡

16、采访:(1)采集素材,调查访问

17、采蘩:1.《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蘩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后因以"采蘩"指女子恪守妇道,克尽妇职。2.《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谓豳公子有与民同甘苦的德行。后因以"采蘩"作思念君子的典故。

18、采荣:取得荣名。

19、采气:将地下含气层中的天然气采集到地面的工艺方法。须根据气藏情况布置钻孔,让气流顺利地从气井流到地面,并经处理后进入集气管网。

20、采礼:因婚聘而由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

21、采拮:摘取。采摘;取得。

22、采币:币帛,彩色丝织品。古代常用作馈赠的礼物或聘礼。

23、采花:折花。 旧时指夜入人宅,奸污妇女。

24、采荠:1.亦作"采齐"。2.古乐曲名。一说,逸诗名。

25、采风:(1)对民情风俗的采集;特指对地方民歌民谣的搜集

26、采旒:指古代帝王冠冕上的玉饰。语本《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孔颖达疏:"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于玉,以玉饰藻,故名玉藻。"后以"采旒"指帝王。

27、采纳:(1)采取接纳

28、采菱:乐府清商曲名。又称《采菱歌》﹑《采菱曲》。

29、采齐:1.亦作"采齐"。2.古乐曲名。一说,逸诗名。

30、采买:(1)采选购买;也指从事该专业的人

31、采清:坟墓与厕所。

32、采缀:(1)采摘;采集

33、采斲:犹采掘。

34、采葛:《诗.王风》篇名。《诗.王风.采葛序》谓"《采葛》,惧谗也"。后世因用为畏惧或避免谗言的典故。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一:"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又诗中有"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之句,故亦用为怀人的典故。

35、采笺:彩色的笺纸。

36、采食:谓古代公卿大夫依靠封地为生。

37、采捃:1.收集。2.拾取。亦指拾取之物。

38、采摭:选取,掇拾。

39、采榷:指采矿和征税。明万历中设矿监﹑税监,多任宦官,所至肆虐,吸髓饮血,民不聊生。为明代后期弊政之一。

40、采棺:用柞﹑栎之木做的棺材。柞﹑栎杂木,不耐腐,贫民用以为棺,意谓简陋。

41、采听:1.探听。2.犹采纳。

42、采僚:指官吏。

43、采鳞:1.彩色鳞片。借指龙。2.指建筑物上的彩色龙形雕饰。

44、采物:指有彩色纹饰的旌旗﹑衣物等物。古代以之区别等级。

45、采缬:有褶的彩色丝织品;彩结。

46、采旃:彩色毛织物。

47、采緑:《诗.小雅》篇名。緑,通'菉'。荩草。《诗.小雅.采绿序》谓'《采緑》,刺怨旷也'。诗描写了妇人思念丈夫不至而归沐以待的心情。后因用为妇女感到孤独寂寞的典故。

48、采挹:选择汲取。

49、采蝀:彩虹。

50、采沐:摘叶剪枝,整枝。

51、采名:沽名;邀名。

52、采刈:犹言摘取收割。

53、采制:(1)采摘并加工

54、采求:搜求;搜集。

55、采擷:采撷,指摘取;犹采摘。语出南朝齐谢朓《杂咏·席》:"遇君时采撷,玉座奉金巵。"选录

56、采木:采办木料。

57、采组:彩色丝带。

58、采割:旧时一种捕杀生人,折割其肢体,取五官脏腑等用以合药敛财的罪恶行为。

59、采召:选收。

60、采擢:选拔。

61、采攫:夺取。

62、采缋:指彩色的修饰。

63、采芼:择取;选拔。语本《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窃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旧解《关雎》篇乃颂"后妃之德"。后因以"采芼"称颂后妃内治之美。

64、采掘:(1)开采和掘进

65、采缯:指彩色丝织品。

66、采揪:犹理睬。

67、采琢:犹雕琢。

68、采圻:1.亦作"采圻"。2.古代"九畿"之一。

69、采折:采摘。

70、采头:1.指好运气。亦指意外得到的财物。2.犹兆头。

71、采薪:砍柴。

72、采藻:采集水藻。故后世以'采藻'用作颂扬妇德的典故。 采集辞藻。

73、采粲:茂盛鲜洁貌。

74、采葑:被人赏识器重的谦词。

75、采菽:1.谓采摘豆叶。2.喻夺取政权。语本《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郑玄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于德者则得之。"

76、采绿:采绿,是诗经中经典作品之一,抒写丈夫外出逾期不归,归人思念的感情。

77、采猎:1.选取。2.狩猎。

78、采诗:搜集民歌。唐白居易诗题:"裴侍中晋公出讨淮西时﹐过女几山下﹐刻石题诗……故居易作诗二百言﹐继题公之篇末﹐欲使采诗者﹑修史者﹑后之往来观者﹐知公之功德本末前后也。"

79、采席:饰有文彩的垫席。古人席地而坐,地上铺席。

80、采渔:榨取,掠夺。

81、采真:道教语。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郭象注:"游而任之,斯真采也。真采则色不伪矣。"成玄英疏:"谓是神采真实而无假伪,逍遥任适而随化遨游也。"后多指求仙修道。

82、采绣:指彩色绣品。喻华美。

83、采庸:笙的别称。

84、采芝:秦末有四皓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见秦政苛虐,乃隐于商雒,曾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高贵之畏人,不及贫贱之肆志。"见《史记.留侯世家》﹑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后因以"采芝"指遁隐。名其歌为《采芝操》或《四皓歌》,亦省称《采芝》。见《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采芝操>序》引《琴集》及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

85、采拔:1.选拔,拔擢任用。2.揪打。

86、采女:1.宫女的通称。 2.妃嫔称号。 3.道教传说中神女。

87、采椁:栎木做的套棺。

88、采画:1.用彩色作画。2.彩色图案。

89、采旄:指用旄牛尾装饰的彩旗。

90、采种:(1)采集种子

91、采擿:(1)采收摘捡

92、采任:古代九服中的"采服"和"男服"。《汉书.王莽传中》:"邦畿连体,各有采任。"颜师古注:"采,采服也;任,男服也。"一说"男食邑于畿内曰采,女食邑于畿内曰任。"见《资治通鉴.汉王莽始建国四年》元胡三省注。

93、采斵:犹采掘。

94、采絺:犹彩绣。

95、采搏:犹剽窃。

96、采顾:眷顾。

97、采定:采纳鉴定。

98、采樵:砍柴。

99、采择:1.选取、采纳。 2.选用。

100、采战:犹采补。



采字中间的组词

1、蓝采和: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2、讨采头:谓求得好预兆。

3、康采恩:德语konzern的译音。原意为“多种企业”。近代则专指资本主义时期一种高级形式的垄断组织。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目的在于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利润,操纵经济命脉,控制国家机器,决定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

4、停采期: Pluckstoppingdate,亦称“封园期”。

5、增采样: 通过对原连续时间信号的过采样,可以得到一组采样值x,从而我们从该组采样值再进行适当的采样也不会引起混叠失真,而这里的第二次采样得到新的一组采样值xx的过程就叫做减采样。

6、九天采访:“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7、地下采矿:也称“地下开采”。通过挖掘出的井筒和巷道到达地下的矿体,并将矿块切割、破碎和运出的采矿工作。通常还包括矿井内的通风、排水、防止井内事故等工作。适合于矿体埋藏较深的条件。

8、于阗采花:古西域乐曲名。

9、神采奕然:形容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或指艺术作品的神韵意境高妙,光彩夺目。

10、露天采矿:也称“露天开采”。通过剥离矿体上覆岩土,然后在露天状态下自上而下开采矿石的工作。有作业安全、可采用大型采矿机械、生产能力大、矿石损失少等优点。但仅适合于矿体埋藏浅、赋存条件简单、储量大的矿床。

11、博采众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12、任君采撷:采撷,采摘,摘取,选录,采集。任君采撷就是任你采集、采摘的意思。

13、文采奕奕: 文章出众,无人可比。

14、神采秀澈: 指人风神俊朗。

15、文采藻饰: 修饰文章,使之富有文采。

16、开山采珠: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17、广采众长:广:广泛;采:长:长处,优势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18、风采动人: 风度神采、才华打动人心,令人神往。

19、分域采样:根据采样目的和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划分出采样单元,按单元分别进行的系统采样。

20、风采依扬:谓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见。风采,仪表风度。语本《汉书.霍光传》:'﹝光﹞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21、文采飞扬:形容一个人写文章生动,文采很好。

2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DAQ),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集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

23、越女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越女天下白,镜湖五月凉”。

24、物资采购:物资采购核算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



采字结尾的组词

1、纳采:古婚礼六礼之一。男方向女方送求婚礼物。《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鴈。”贾公彦疏:“纳采,言纳者,以其始相采择,恐女家不许,故言纳。”《汉书·平帝纪》:“﹝元始﹞三年春,詔有司为皇帝纳采安汉公莽女。”

2、妙采:1.绚丽的色彩。

3、喝采:亦作'喝彩'。 旧指赌博时的呼喝叫采。采,骰子上的标志。 大声叫好赞美。

4、尼采:(1)(1844—1900)德国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唯意志论,提倡超人哲学,反对民主、社会主义和妇女解放运动,歌颂战争。他的思想后来成了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理论根据。他以“太阳”自命,后发疯而死

5、文采:(1)错杂艳丽的色彩 (2)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6、撷采:摘取。

7、璀采:色彩鲜明。

8、偢采:1.亦作"偢倸"。亦作"偢采"。亦作"偢睬"。2.理睬。

9、翠采:青绿色。

10、姿采:亦作'姿彩'。 仪容风采。

11、绚采:文采。

12、风采:(1)美好的仪表举止;神采

13、揪采:指不理睬。

14、酿采:1.富于文采。

15、丰采:(1)风采 (2)美好的举止态度

16、捞采:向水中采物。

17、壮采:壮美的文采。

18、瞅采:亦作'瞅采'。 看顾;理睬。

19、晁采:玉名。

20、亮采:辅佐政事。

21、鸠采:1.搜辑。

22、财采:1.钱财。2.指财运。

23、钓采:谋取﹔拾取。

24、果采:1.见"果菜"。

25、收采:见“收采”。

26、黄采:黄色的光采。

27、铨采:选拔搜寻。

28、榷采:1.专司采买。

29、樵采:亦作'樵采'。 打柴。 打柴的人。

30、神采:(1)精神和风采,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指景物或艺术作品的神韵风采

31、有采:1.有运道﹐幸运。

32、鞲采:狩猎和采集。

33、韬采:隐藏美丽的光泽。比喻埋没才华。

34、雁采:即雁币。

35、邦采:采邦,采服。九服(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服)之一。《书·康诰》:"侯甸男邦采卫。"孔传:"此五服,诸侯服。五百里侯服,去王城千里,甸服千五百里,男服去王城二千里,采服二千五百里,卫服三千里。"后因以"邦采"称国家。

36、璧采:1.亦作"璧彩"。2.比喻月光,月色。

37、观采:1.亦作"观采"。2.观察采择;观赏采取。

38、省采:察纳。

39、镰采:1.亦作"鐮采"。2.用镰刀采集。

40、田采:封地,采邑。

41、渥采:1.亦作"渥彩"。2.浓艳的光泽。

42、本采:本来的颜色。

43、珉采:1.五木(古博具)花色之一。

44、染采:1.指将织物染成彩色。

45、色采:1.见"色彩"。

46、搜采:1.亦作"搜采"。2.搜求采集。

47、骨采:指文章的骨力和辞采。

48、开采:(1)挖掘;采取

49、完采:犹兼采。谓有多种色彩。

50、甄采:鉴别采用,选择采用。

51、八采:1.亦作"八彩"。亦作"八彩"。2.八种彩色。3.《孔丛子.居卫》:"昔尧身修十尺﹐眉分八采。"后因以"八彩"指尧眉或形容帝王容颜。4.谓隋卢思道作北齐文宣帝挽歌十首﹐被采用八首。

52、襃采:1.亦作"褒采"。2.嘉许采纳。

53、画采:1.彩绘。

54、槐采:1.指公卿。

55、笔采:1.亦作"笔采"。2.谓文笔辞采。3.指图画的光华色彩。

56、精采:亦作“精彩”。精神;神采。犹文采。光辉。形容事物佳妙出色。

57、求采:搜求选取。

58、综采:1.多方摘取。

59、硩采:1.开采;采掘。

60、电采:电光。

61、翰采:犹文采。

62、回采:(1)修建巷道后进行的采掘、装运、支撑等工序的总称

63、纂采:1.采集。

64、重采:亦作'重彩'。亦作'重彩'。 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65、华采:华丽的色彩。 文采;才华。

66、流采:三国·魏文帝的剑名。

67、三采:三种颜色。特指朱﹑白﹑苍三色。

68、博采:(1)广泛采取

69、鼌采:美玉名。

70、绛采:1.红色文采。

71、逸采:灵异的花草。

72、霞采:亦作'霞彩'。 彩霞。 喻彩旗。

73、下采:下赌注。

74、符采:1.亦作"符彩"。2.美玉的文理色彩。3.比喻人的外表仪容。4.指文艺才华。

75、捃采:1.亦作"捃采"。2.采集。

76、烹采:1.谓矿产的开采冶炼。

77、瑞采:吉祥的霞光异彩。

78、正采:正色。指青、黄、赤、白、黑五种纯色。

79、标采:显示光彩。

80、簸采:1.淘沙采选。

81、不采:不理睬。

82、讽采:1.讽诵领会。

83、兼采:谓同时向多方面采取。

84、口采:1.亦作"口彩"。2.吉利的话。

85、摽采:标明条件选拔。摽﹐通"标"。

86、光采:(1)明亮而华丽。也作“光采”

87、清采:清峻而有风采。

88、少采:黼衣。

89、余采:1.残存色彩。2.传留下来的文采。

90、错采:1.见"错彩"。

91、掇采:1.亦作"掇采"。2.选取,搜集。

92、晖采:光彩;日光。

93、修采:选择确定。

94、丽采:绚丽的色彩。

95、薪采:1.亦作"薪采"。2.打柴。3.指打柴的人。

96、盗采:最开始是指纯粹的偷盗花草之类的盗贼,并不是对女性实施强制性性行为的意思。因古代称未出嫁的女子为黄花闺女,而一些变态又喜欢染指这类女子,所以慢慢的采花大盗就引申到现在强奸犯。

97、多采:(1)各种颜色,花色繁多。形容各式各样

98、凤采:1.亦作"凤彩"。亦作"凤彩"。2.指凤凰形的文采。3.比喻文辞美妙,如凤凰之彩羽。4.比喻才华和风采。

99、豹采:指豹文。

100、丹采:见“丹彩”。词藻,文采。



  • 拼音cǎi,cài
  • 注音ㄘㄞˇ,ㄘ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SU
  • 五行

基本释义

采〈动〉(会意。从爪从木。甲骨文,上象手,下象树木及其果实。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本义: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同本义采,捋取也。——《说文》。字俗作採。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诗·周南·关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诗·邶风·谷风》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诗·小雅·采薇》行以肆夏,趋以采荠。——《周礼·乐师》。司农注:“乐名。或曰皆逸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渊明《饮酒》又如:采花;采果子;采及葑菲(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引申为采集;搜集古有采诗之官。——《汉书·艺文志》又如:采兰赠药;博采众长;广收薄采;采了200多种矿样;采药;采珍珠;采铁;采金;采气;采油挑选;采纳纳采。——《仪礼·士昏礼》昏礼始纳采。谓采择其可者也。——《礼记·坊记》注嵘虽位末名卑,而所言或有可采。——《资治通鉴》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名〉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衣必文采,食必梁肉。——汉·晁错《论贵粟疏》引申为彩色。后写作“彩”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孟子·梁惠王上》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又如:采缯(彩色丝织品);采服(彩色的衣服);采章(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车舆及服饰)文章的词藻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如:兴高采烈神色;神态。如:风采彩头,赌注。如:采头(赌注。采:骰子的点色。掷出得胜的点色,称“得采”、“喝采”)另见cài寀、埰cài〈名〉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又叫采邑,食邑,采地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礼记·礼运》西采雍梁。——《法言·重黎》。注:“食税也。”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古九畿之一。如:采圻(采畿。九畿之一)另见cǎi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采/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