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邪组词>

邪组词,邪字组词,邪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邪组词

反馈

    邪怎么组词?一年级邪字组词有那些?

    邪组词语共227个,其中邪开头的词语100个,邪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27个。

    邪字组词: 邪教、 邪恶、 邪祟、 邪见、 邪轷、 邪辞、 邪财、 辟邪伎、 触邪冠、 辟邪树、 琅邪台、 狎邪游、 辟邪钟、 刺邪里、 驱邪、 淫邪、 博邪、 弃邪、 辟邪、 镆邪、 诐邪、 ... 这些邪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邪字开头的组词

1、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歪理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邪教大多是以传播宗教教义、拯救人类为幌子,散布谣言,且通常有一个自称开悟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教主,以秘密结社的组织形式控制群众,一般以不择手段地敛取钱财为主要目的。

2、邪恶:(1)奸邪不正

3、邪祟:旧指作祟害人的鬼怪。

4、邪见:佛教指无视因果道理的谬论。泛指乖谬不合理的见解。

5、邪轷:众人共同致力时的呼声,俗称「号子」。

6、邪辞:1.亦作"邪词"。2.不合正道的言论。

7、邪财:横财;来路不正之财。

8、邪魅:作祟害人的鬼怪。

9、邪门:比喻邪念,坏主意。 方言。反常,出乎意料之外。

10、邪道:(1)不正当的生活道路

11、邪谄:1.亦作"邪讇"。2.邪恶而谄谀。

12、邪淫:1.邪恶纵逸。 2.奸淫;下流的行为。 3.中医指致病的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

13、邪嵬:邪恶怪僻。

14、邪神:1.邪恶之神。

15、邪炁:(1)邪灵

16、邪佞:奸邪,伪善。 奸邪小人。

17、邪术:不正当的方术;妖术。

18、邪秽:邪恶污秽。

19、邪辙:犹邪路。

20、邪途:不正当的途径。

21、邪径:亦作“邪逕”。比正道近便的小路。比喻不正当的行径。

22、邪佚:1.邪僻恣纵。

23、邪溪:1.亦作"邪溪"。2.若耶溪。

24、邪睨:斜视。

25、邪荡:1.亦作"邪荡"。2.放荡不正。

26、邪散:邪淫散漫。

27、邪席:1.不正规的坐席。

28、邪谲:邪恶诡诈。

29、邪歈:(1)同“椰揄”

30、邪许:众人共同致力时的呼声,俗称「号子」。

31、邪揄:(1)同“椰揄”

32、邪萌:邪恶的始端。

33、邪乎:(1)〈方〉 (2)超出寻常;利害 (3)离奇;玄虚不可捉摸

34、邪孽:邪恶的人或事物。

35、邪侈:1.亦作"邪哆"。2.放佚不正的行为。

36、邪靡:倾斜披靡貌。

37、邪宗:1.旁门左道;非正统的流派。

38、邪徒:1.邪恶的人。

39、邪亘:山势迂回貌。

40、邪障:佛教语。邪恶的业障。

41、邪赢:用欺诈手段牟取财利。

42、邪戞:斜持戈矛。谓邪击。

43、邪倾:歪斜。

44、邪虐:1.邪恶暴虐。

45、邪火:中医指引起疾病的因素。亦指体弱引起的虚火。 邪恶的怒火。 方言。谓凶横不易对付。

46、邪涎:口水。

47、邪隧:犹邪道。

48、邪嬖:受帝王宠爱狎昵的人。

49、邪地:1.邪恶之地。

50、邪眺:斜视。

51、邪蹊:犹邪路。

52、邪网:佛教语。谓邪见参差交错如网。形容邪见深广。

53、邪鬼:邪恶的鬼怪。

54、邪书:1.内容不正而有害的书。

55、邪臣:1.奸诈的官吏。

56、邪派:1.不正派。

57、邪僻:亦作'邪辟'。 乖谬不正。 品行不端的人。

58、邪虎:1.方言。超乎寻常;厉害。2.方言。怪异;玄乎。

59、邪临:谓辗转升任地方长官。

60、邪险:邪恶凶险。

61、邪幅:古代缠裹足背至膝的布。

62、邪猾:不正派:邪恶,是邪恶奸猾的人。

63、邪志:邪佞的心志。

64、邪疫:瘟疫,传染病。

65、邪病:指风邪或邪术引起的疾病。

66、邪主:1.背离正道的君主。

67、邪传:怪异的传闻。

68、邪俗:1.邪淫的习俗。

69、邪谋:邪恶的计谋;阴谋。

70、邪人:心术不正的人。

71、邪惡:(1)奸邪不正

72、邪诡:邪恶诡奇。

73、邪说:(1)不正当的议论、主张

74、邪哆:1.见"邪侈"。

75、邪胎:1.怪胎。

76、邪昵:亲近而不庄重。

77、邪怪:妖怪。

78、邪端:邪恶的事端。

79、邪师:指左道旁门的传教师。

80、邪领:古代深衣的领子。

81、邪葘:由邪恶而招致的灾祸。葘,同"灾"。

82、邪惑:为邪道所惑。

83、邪挠:邪曲,心术不正。

84、邪欲:淫邪的欲望。

85、邪陂:邪恶不正。

86、邪言:谬论。

87、邪施:1.斜行。亦喻不正当的言行。2.蹒跚貌。

88、邪哭:1.谓心伤的人无故而哭。

89、邪疾:1.邪病。

90、邪绝:斜行度越。

91、邪路:(1)邪道

92、邪心:(1)不正当的思想念头

93、邪交:1.纵横交错。

94、邪睇:斜视。

95、邪戾:乖戾不正。

96、邪法:1.妖术,不正的法术。

97、邪逆:1.邪恶逆乱。

98、邪乱:1.指邪恶骚乱之事。2.指精神失常之态。

99、邪魔:妖魔。 旧谓魔鬼造成惑乱慧性﹑妨碍修行的变态心理。

100、邪蠹:毒虫。比喻祸害国家的奸佞。



邪字中间的组词

1、辟邪伎:1.古代装扮成辟邪兽形的舞伎。

2、触邪冠:1.即獬豸冠。神兽獬豸,能触奸邪。古代为法冠之饰。

3、辟邪树:即安息香树。因其能除恶气﹐故称。

4、琅邪台:1.亦作"琅琊台"。2.台名。越王勾践观台,在琅邪故城东南十里。3.台名。在山东琅玡山上。秦始皇筑层台刻石纪功处。现原台已废圮,遗址如小山丘,地临黄海,气象恢宏。4.指秦"琅邪台刻石"。

5、狎邪游:指狎妓。

6、辟邪钟:钟名。钟钮制成辟邪形﹐故名。宋王黼等《博古图》有专章叙辟邪钟﹐甚明。

7、刺邪里:亦作'刺邪里'。 旁边或侧面。

8、辟邪翁:茱萸的别名。

9、辟邪旗:绣有辟邪神兽的旗帜。古代仪卫旗仗之一种。

10、狭邪游:冶游,狎妓。

11、狭邪子:指居住陋巷无远识的人。

12、辟邪烬:1.辟邪形的熏香炉子。

13、琅邪山:琅邪山,面临黄海,下有港湾。

14、四邪命: 四种的邪命食。

15、昆邪王: húnyéwáng,匈奴贵族,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降汉。

16、大邪王: 一柄与天为敌且具备吞天灭地鬼神辟易的无上气焰的绝世邪兵,更有一套天下无敌的绝世邪功——邪王十劫收纳其中,堪称天下第一邪刀。

17、辟邪说: 驳斥不正当的言论。

18、御邪汤: 是中药剂。

19、五邪刺: 五邪刺为针对五种疾病所用不同针具治疗的总称,其中五邪为痛邪、大邪、小邪、热邪及寒邪。

20、实邪者: 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

21、五邪脉: 五脏受邪所见的脉象。指出现了与当时季节相反,即五行属性相克的季节的脉象,古文记载此为死不治之脉。

22、旁行邪上:见“旁行斜上”。

23、弃邪归正:(1)弃恶从善;从坏变好

24、异端邪说:亦作“异端邪说”。

25、异端邪説:亦作“异端邪说”。指不正当或非正统的学说、言论。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二:“异端邪説日交驰,圣哲攻之心费辞。”明方孝孺《梁武帝》:“异端邪説者,道之疫癘也。”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自蛇魔惑世,而异端邪説充塞乎人心。”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谁要是不跟随着他,不附和着他,他就说你是毁圣叛君,说你是异端邪说。”

26、虚邪贼风: 泛指一切不正常的气候变化和有害于人体的外界致病因素。

27、走笔邪龙: 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孤城不危手下大将,外型粗犷如莽张飞,但谈吐却不粗俗,身背一口巨大铁笔,临敌时还能拆解为多节棍,牵制对手兵刃。



邪字结尾的组词

1、驱邪:(1)用符咒等驱逐所谓邪恶作祟的东西,是一种迷信行为

2、淫邪:邪恶;淫荡。

3、博邪:亦作"博雅"。

4、弃邪:舍弃邪说。

5、辟邪:避免或驱除邪祟。一般用做迷信语,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

6、镆邪:(1)古代宝剑名

7、诐邪:偏邪不正。

8、乜邪:1.眼睛瞇成一条缝而下视、斜视。 2.糊涂、痴呆。 3.走路踉跄跌冲貌。

9、清邪:中医学名词。指风寒等致病因素。

10、莫邪:(1)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因铸造者干将的妻子叫莫邪而得名,后泛指宝剑

11、避邪:(1)避开恶魔或邪恶

12、去邪:(1)使丧失魅惑力量

13、僻邪:邪恶。亦指奸邪不正的人。

14、触邪:1.谓辨触奸邪。古代传说中有神羊,名獬豸,能辨邪触不正者。2.即触邪冠。

15、琅邪:1.亦作"琅琊"。亦作"琅琊"。2.山名。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3.山名。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西晋伐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4.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5.指秦琅琊刻石。

16、谗邪:(1)谗言邪说

17、奸邪:(1)狡诈恶毒 (2)指这种人

18、谄邪:谄媚邪恶。

19、柔邪:阴柔邪辟。

20、狭邪:(1)指小街曲巷,娼妓居住的地方

21、闢邪:辟邪,即避凶,指驱除邪恶;偏邪不正;驳斥邪说。

22、若邪:山名。在浙江省绍兴市南。

23、破邪:破除邪恶。

24、入邪:(1)进入邪道

25、佞邪:1.奸邪。2.指奸邪之人。

26、百邪:各种邪恶。

27、三邪:三种邪恶的事。所指随文而异。

28、汗邪:谓人高烧出汗,神智昏迷,语言错乱的现象。俗谓中邪。多用来骂人头脑不清,胡言乱语。

29、八邪:佛教语。指反于八正道者。即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

30、虫邪:1.朝菌的别名。

31、昏邪:昏庸邪恶。

32、逼邪:犹驱邪。

33、乖邪:歪斜曲折。

34、骄邪:1.犹言放诞邪恶。

35、污邪:1.亦作"污邪"。2.污秽邪恶。3.谓着了邪气,神志失常。4.地势低下的田。

36、诡邪:1.诡诈邪恶之人。

37、怀邪:1.谓心存邪恶之念。

38、毗邪:见“毗耶”。

39、泻邪:中医谓以药物泄去致病的因素。

40、氛邪:意思是邪恶之气。

41、积邪:指众多的奸佞小人。

42、曲邪:不正。

43、朋邪:1.朋党。2.朋比为奸。

44、驅邪:(1)用符咒等驱逐所谓邪恶作祟的东西,是一种迷信行为

45、风邪:1.犹言作风不正。 2.中医学名词,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六淫”之一。谓受外邪而感得风寒、风热、风湿等症。

46、官邪:官吏违法失职。

47、逆邪:叛逆邪恶。

48、客邪:指人体外致人疾病的各种因素。

49、魔邪:犹妖孽。

50、闲邪:防止邪恶。

51、祛邪:驱除邪恶。

52、中邪:(1)迷信的人指被鬼怪迷住而言行反常

53、胜邪:古剑名。

54、迂邪:邪僻。

55、倾邪:1.指为人邪僻不正。2.歪斜。3.引申指危殆。

56、归邪:星象名。

57、外邪: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 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58、气邪:1.即邪气。

59、随邪:1.亦作"随斜"。2.任性胡为。

60、枉邪:1.邪恶不正。亦指邪恶不正的人。

61、忠邪:1.忠正与奸邪。

62、检邪:制止不正风气。

63、蠲邪:去除邪祟。

64、颇邪:偏颇邪恶。

65、侠邪:1.小街曲巷。因娼妓多居于小街曲巷中,后遂以指娼妓居处。侠,通"狭"。2.引申指不正派﹑邪恶。

66、也邪:语气助词。表疑问。

67、佥邪:奸邪。

68、虚邪:虚伪邪恶。 中医指致病的邪气。邪气乘虚而入﹐令人致病﹐故称。

69、侈邪:言行放肆,不守正道。

70、敧邪:1.倾斜,不正。2.引申为不正当。

71、贪邪:1.贪婪奸邪。2.贪婪奸邪的人。

72、革邪:谓革除邪恶。

73、上邪:汉乐府《铙歌》篇名,以第一句"上邪"二字而名。上,指天;邪,通"耶",语气词。上邪,犹言天啊,即指天为誓的意思。

74、众邪:众多奸邪之臣。

75、胥邪:村落的角隅。亦作'胥邪'。椰子树的别名。人名。一说箕子之名﹐一说比干之名。

76、建邪:1.古代传说中的鳞虫类动物。

77、文邪:1.文章中不恰当的词句。

78、心邪:心迷;心醉。

79、夭邪:1.袅娜多姿貌。 2.歪斜貌。

80、回邪:1.不正;邪僻。2.指邪佞之人。

81、私邪:偏私邪曲。

82、昔邪:1.亦作"昔耶"。2.即乌韭。生长在墙垣上的苔类。

83、憸邪:1.奸邪,邪恶。2.指奸邪的人。

84、远邪:1.避开邪道。

85、洿邪:指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劣田。

86、嫉邪:1.憎恨邪恶。

87、妖邪:1.妖异怪诞。2.指鬼怪神祟及其危害。3.能用邪术害人的妖人。4.喻奸佞之人。5.犹夭斜。袅娜多姿。

88、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

89、微邪:犹小恶。

90、无邪:(1)没有邪恶的想法

91、危邪:高而偏斜。

92、倚邪:1.奇邪,邪曲。指行为不正的人。2.谓依托邪僻之事。

93、匡邪:纠正邪恶。

94、纤邪:1.巧佞邪恶。

95、朱邪:1.亦作"朱耶"。2.唐时西突厥部族族名,世居沙陀,后归唐。族人以朱邪为复姓。唐德宗时朱邪赤心以功赐姓李,名国昌。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勖即其后。

96、阴邪:阴险邪恶。 阴湿邪毒。 中医学名词。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

97、愆邪:过失和邪恶。

98、刺邪:讽刺邪恶。

99、奇邪:1.亦作"奇邪"。2.诡诈﹐邪伪不正。

100、信邪:(1)口∶对邪门歪道的事很信服



  • 拼音xié,yé
  • 注音ㄒㄧㄝˊ,ㄧㄚˊ,ㄧㄝˊ,ㄧㄩˊ,ㄒㄩ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HTB
  • 五行

基本释义

邪〈形〉(形声。从邑,牙声。本义:琅邪郡。字亦作琊)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贾子道术》竹林,前正而后有枉者谓之邪道。——《春秋繁露》回邪曲直。——《礼记·乐记》又如:邪靡(倾斜披靡的样子);邪睨(斜视);邪绝(斜行度越)不正当,不正派虽有奇邪而不治者。——《礼记·祭义》亡正处邪。——《周书·王佩》。注:“奸术也。”愚乱之邪臣。——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是以邪氛岁增。——《汉书·元帝纪》放辟邪侈。——《孟子·梁惠王上》惧谗邪。——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去邪无疑。——《尚书》愤世疾邪。——明·刘基《卖柑者言》辟邪说。——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又如:邪魔(恶习);邪皮(不正经,不老实);邪说诬民(用有严重危害性的言论欺骗人民);邪术(不正当的方术)异常。妖异怪诞性不信巫邪。——《南史》又如:邪螭(古代传说中之蛟龙,头上无角);邪教;邪传(怪异的传闻);异端邪说;邪魔外道(指各形各色的鬼怪。或形容事情不入正途)〈名〉品行不正的人任贤勿二,去邪勿疑。——《书·大禹谟》邪曲之害公。(邪恶的小人妨害国家。邪、曲,不正,邪恶的人。名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邪丑(邪恶丑陋的人)中医指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又如:寒邪;风邪;灸刺和药逐去邪妖异怪戾之事或迷信人所称的神怪、妖异。如:中邪;妖邪;邪魅另见yé邪见“莫邪”(mòyé)古同疑问词“耶”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令名不彰邪。——《世说新语·自新》何预我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是且非邪。——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可迎之邪。——《资治通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语助词,表反诘,吗)!——《资治通鉴·汉纪》此画果真邪。——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同于真邪。另见xié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邪/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