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遗组词>

遗组词,遗字组词,遗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遗组词

反馈

    遗怎么组词?一年级遗字组词有那些?

    遗组词语共221个,其中遗开头的词语100个,遗结尾的词语72个,在中间的词语49个。

    遗字组词: 遗风、 遗憾、 遗忘、 遗像、 遗弃、 遗愿、 遗传、 后遗症、 三遗矢、 拾遗记、 无遗类、 大遗马、 病遗黎、 大遗址、 贶遗、 孑遗、 冉遗、 阙遗、 奉遗、 赆遗、 拾遗、 ... 这些遗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遗字开头的组词

1、遗风:(1)余风,余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

2、遗憾:(1)遗恨;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

3、遗忘:(1)忘记,忘却

4、遗像:(1)死者生前的照片或画像

5、遗弃:(1)不顾情感、忠诚或义务的约束而抛弃;抛弃应赡养或抚养的亲属

6、遗愿:(1)死者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

7、遗传:(1)通过细胞染色体由祖先向后代传递的品质 (2)先人所流传下来的

8、遗野:弃置未用,隐居荒野。

9、遗蠧:1.亦作"遗蠧"。2.指前代遗下的破旧器物。3.指前代留下的被蛀蚀的书籍。因其时间久长,书生蛀虫,故称。4.犹短缺。

10、遗失:(1)由于疏忽而失掉东西

11、遗操:1.指前人留下来的琴曲。2.指留下的德操。

12、遗孀:(1)丈夫死后留下的妻子

13、遗芬: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 犹馀香。

14、遗迹:(1)前人留下的痕迹

15、遗灾:1.见"遗灾"。

16、遗恩:前人留传下来的恩惠。

17、遗嘱:(1)一个人说明他死后如何处理其动产和不动产的书面文件

18、遗妍:1.犹馀美。2.谓遗漏美物。

19、遗骼:同“遗骸”。

20、遗胳:(1)曾是有生命的躯体的化石骸骨(如人的尸体);遗体

21、遗便:1.未尽其用的利益。

22、遗燐:指残剩的燐火。清高其倬《过长平驿感坑卒事有作》诗:“十年碧血无遗燐,几簇黄沙有废城。”

23、遗泽:1.留下的德泽。2.遗墨;遗物。

24、遗诺:犹言失却承诺。

25、遗耋:经历世变的老年人。

26、遗珠:1.谓遗失珍珠。语出《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元袁桷《康乐图》诗:“悲懽蚁旋水东注,遗珠罔象迷其津。” 2.指遗失的珍珠。唐张籍《罔象得玄珠》诗:“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元丁鹤年《题画葡萄》诗:“碧云凉冷驪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明李东阳《再赠三首用前韵》之二:“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3.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宋俞文豹《吹剑录》:“古今诗人,间见层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清裘日脩《南闱揭晓日示多士》诗:“只愁结就珊瑚网,别有遗珠可奈何?”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这区区十二页,又真是实不符名,毫不能尽绍介的重任,所取的又多是版画,大幅杰构,反成遗珠,这是我们所十分抱憾的。”

27、遗精:(1)睡眠中的一种不随意的排精,常伴有性爱色情的梦

28、遗秭:1.犹遗穗。

29、遗散:1.亦作"遗■"。2.犹散失。3.逃亡散失之众。

30、遗波:犹馀波。

31、遗耉:1.前朝留下来的老人。

32、遗悔:犹后悔。

33、遗剩:1.亦作"遗剩"。2.犹遗漏;遗忘。3.遗留剩馀。

34、遗寄:1.指帝王临终遗命;遗诏。2.指帝王临终时的顾命大臣。3.死者临终时嘱咐身后寄交某人之物。

35、遗爝:馀烬。指战火。

36、遗尿:(1)指睡眠中小便遗出,多见于小儿,俗称“尿床”

37、遗骴:犹遗骸。

38、遗氓:1.亦作"遗甿"。2.指前朝之民。3.指劫后残馀的人民。4.遗裔;后人。

39、遗属:即遗嘱。

40、遗墟:犹废墟。

41、遗秽:犹拉屎。

42、遗莱:指荒废的休耕田。

43、遗址:(1)古人遗留下来的城堡、村落或寺庙等建筑基地

44、遗禾:遗穗;遗秉。

45、遗基:犹遗址。

46、遗蜕:蜕皮。 遗弃形骸。指尸解;仙逝。 僧﹑道认为死是遗其形骸而化去,故称其尸体为'遗蜕'。 遗迹;遗留物。 指化石。

47、遗辉:前人留下的恩泽。

48、遗垤:1.指残留的蚁垤。

49、遗孕:遗腹子。

50、遗画:1.指残存之字。2.指前人遗留之画。

51、遗患:(1)留下祸患

52、遗剑:1.亦作"遗剑"。2.谓遗失宝剑。3.指遗失的剑。4.晋张华观天象,言丰城有剑,补雷焕为丰城令以寻剑。雷掘地得两剑,以一遗华。华以为剑当有二,他日终当合。后华死,剑失所在。雷死,子持剑过延平津,剑忽跃入水,但见二龙各长数丈,光彩照水。见《晋书.张华传》。后遂以"遗剑"指此典实。5.指死者遗留下来的剑。

53、遗砮:指年代久远的石制箭镞。

54、遗笇:1.亦作"遗筭"。亦作"遗笇"。2.失算;失策。

55、遗簮:1.指失落的簪子。2.比喻旧物或故情。3.卸去簪缨。谓挂冠辞官。

56、遗辙:1.指留下的车辙。2.犹遗轨。比喻前人留下的法度规则等。

57、遗凮:(1)余风,余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

58、遗丧:犹遗失。

59、遗殃:1.谓遗留祸殃。亦指遗留祸殃之事。

60、遗草:1.亦作"遗艹"。2.犹遗稿。

61、遗绚:犹遗美。

62、遗绩:1.谓遗留功绩于后世。2.指前人遗留的功绩。

63、遗亾:1.遗落;散失。2.指遗失、散落的东西。

64、遗着:前人遗留下来的著作。

65、遗民:(1)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2)泛指大动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66、遗矢:意思是指战争中的细微的耗损

67、遗差:1.谓因原任人员死亡或去职而馀留下的差使。

68、遗躰:(1)死者的尸体 (2)指自己的身体,古人认为自身为父母的遗躰

69、遗笔:犹遗墨。 犹遗嘱。

70、遗身:1.超然物外;避世隐居。2.犹舍身。3.遗迹。4.即遗体。

71、遗俗:(1)流传下来的风俗 (2)为世俗所摈弃

72、遗亡:亦作“遗亾”。遗落;散失。指遗失、散落的东西。

73、遗骨:(1)人死后的尸骨

74、遗构:前代留下的建筑物。以前留下来的制度。

75、遗佚:1.见"遗逸"。

76、遗荡:抛弃清除。

77、遗屙:犹言排泄屎尿。

78、遗艸:1.亦作"遗艹"。2.犹遗稿。

79、遗鲤:《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遗鲤"谓寄送书信。

80、遗史:1.指前朝的历史。2.谓根据轶闻编成的史书,所记多为正史所不载。

81、遗式:前人留下的法式;先前事物的样式。

82、遗记:先前遗留下来的书籍或记载。

83、遗塔:古塔。

84、遗书:(1)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书名) (2)死者临死前留下的书信

85、遗惜:谓因吝惜而遗漏未遍及。

86、遗谞:犹失算。

87、遗裕:犹违和。

88、遗赉:犹馈赠。

89、遗伤:前代留下的感伤。

90、遗术:前人留传下来的技艺﹑方法等。

91、遗老:(1)指改朝换代后仍忠于前一朝代的老年人 (2)指经历世变的老人

92、遗籯:谓留给子孙满籯的黄金。语本《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93、遗荒:1.犹言遗漏弃置。

94、遗讴:指古代留传下来的歌曲。

95、遗图:1.指前人留下的谋划。2.指前代留下的图卷。

96、遗炤:1.谓遗漏未遍照。2.指未发现的景物。3.谓舍弃众生相,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4.遗像。

97、遗义:1.谓丧失道义。2.谓遗漏意义。

98、遗镞:谓损折箭矢。借以指细微的损失。 指遗弃或残剩的箭镞。

99、遗咏:1.前人留下的诗歌。

100、遗叟:1.遗老,年老历练之人。



遗字中间的组词

1、后遗症:1. 疾病治愈后留下的一些症状。有的逐渐消失,有的终生残留。 2. 比喻因办事或处理问题不周全而留下的问题。

2、三遗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后以“三遗矢”指体弱多病。清赵翼《哭果毅阿公病殁于军》诗:“可怜病到三遗矢,犹自身衝百战场。”姚雪垠《言志篇·辞岁》诗:“又是一年辞旧岁,银灯白髮醉颜红。幸无每饭三遗矢,尚有平生百练功。”

3、拾遗记:书名。旧题晋王嘉撰,梁萧绮录,盖即绮托名伪撰者,十卷,所记自太古至石虎时,事迹荒诞而辞采富腴。

4、无遗类:1.不留一人。

5、大遗马:最早出于《史记》。

6、病遗黎: 把祸害转嫁给了老百姓。

7、大遗址: 大遗址概念的重点特征在“大”字上,其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其概念内涵应具备规模性、人类文明或地区文化现象的代表和重要历史时期或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志三个特点;二是其概念的外延部分,具备以上内涵特征的遗产地都可并入大遗址的概念中来,在许多大型遗产地中不同类型的遗存常以相互依存的形式而出现。

8、肠遗穴: 肠遗,经外奇穴名。

9、黜羡遗华:废弃多余的和华丽的。

10、文学遗产:苏联不定期文学资料集刊。

11、颍滨遗老:1.宋苏辙晩年的别号。

12、林西遗址:内蒙古林西锅撑子山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3、弦外遗音:《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郑玄注:'遗,犹余也。'后因谓乐声中蕴含有令人难忘的韵味为'弦外遗音'。亦以喻文辞﹑语言中的言外之意。

14、还鲊遗书:《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以"还鲊遗书"为贤母教子为官清廉之典。

15、半坡遗址:有6000-6700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16、杜陵遗老:1.指唐杜甫。

17、恒代遗风:指北魏鲜卑族旧俗。

18、赘阉遗丑:对曹操的詈语。曹操父嵩,本夏侯氏,为中常侍 宦官 曹腾养子,冒姓曹,故以此诋操。

19、不遗寸长:遗:遗漏;寸长:微小的长处。不遗漏一点点长处。形容善于发现和肯定别人的优点

20、养虎遗患:(1)养着老虎,留下祸患。比喻纵容坏人,给自己留下后患

21、文化遗产: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的总称。

22、欲厚遗之:(1)遗,馈赠。要厚加馈赠

23、先帝遗诏:(1)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先帝,已故的君主。此指刘备)。见《三国志·先主传》注引《诸葛亮集》,诏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24、孑遗生物:(1)活化石

25、补天遗石: 女娲补天1是中国的古代神话,出自对女娲的尊崇,中国很多地方的奇石都以补天遗石或补天遗品命名,也有不少名贵石的种类也被誉为补天遗石,如寿山石、青田石、巴林石、雨花石等等。

26、潁滨遗老:指姜太公吕尚。亦借指隐居的高士。

27、古之遗爱:清朝庶常成占春十三年散馆任云南易门知县,中法战事起时因赞成御敌却侮以能吏分界以能吏分,署理蒙自岑毓英率军出关因精心组织、转饷不匮荐毓英升任镇雄州知州在知州任上治理井井有条又受百姓爱戴因父丧回归故里回归后对乡民多有照顾故死后想理父老乡亲为其立了一个匾匾上面写着古之遗爱。

28、乃父遗风: 指其有其父亲的风格特点。乃父旧时称人家的父亲。遗风:余风,余音。指过去时代遗留下来的文化特点或某个时代留传下来的风气。

29、不遗毫发:极微小的数量。一点遗漏都没有。形容非常细致周密。

30、瞻仰遗容: 看看某人死去之后的容貌。

31、陈實遗盗:,意思是以仁德感动窃贼弃恶从善之典故。

32、敦煌遗书:又称敦煌文献、敦煌文书、敦煌写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指敦煌所出2至14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

33、满清遗老: 指曾在清朝做过官或者怀念清朝的人。

34、佘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云亭镇花山东侧,为一座规模不小的从夏至周时期古城,其建筑和使用年代距今约3500—3100年。

35、迁殷遗民:周人虽然灭了商王朝,但是受周人支配的人口远不如商遗民人口多,为了控制中原的广土众民,周人把一部分殷遗民西迁到了周人直接控制的地区,今陕西岐山北的周原旧地及河南成周洛邑附近,就是殷遗民迁居的集中地点。

36、宣和遗事:一名《大宋宣和遗事》。讲史平话。书出宋元间,作者不详。取材于北宋后期至南宋初的各种史实逸事。其中有关三十六好汉聚义梁山泊及宋江受招安平方腊等情节,直接影响到后来《水浒传》的创作。

37、无一遗漏: 没有漏掉的。

38、毫无遗漏:指丝毫没有落下,形容人做事很认真,考虑问题全面,不丢三落四。

39、外感遗尿:一种病证名。

40、曲冰遗址:首次在高山地区挖掘到史前时代的遗址。

41、不遗葑菲:原意是采集蔓青和萝卜时,不要困根部不好而连茎叶都抛弃。对有可取之处的人要尽量收罗利用。

42、围师遗阙:指包围敌人,要留缺口。

43、越城遗址: 位于市郊石湖北越来溪东,195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44、不无遗憾: 不是没有遗恨。指有些令人惋惜、不称心。

45、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又称“代笔遗嘱”。因遗嘱人不能书写而口述内容,委托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代书遗嘱须经合法证明属实。

46、大姬遗风:春秋战国民间歌舞的兴盛一方面是时代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人民社会生活的需要,它吸引着男男女女无冬无夏地舞个不停。

47、堕珥遗簪: 耳环与簪子都掉落在地上。多形容妇女在交际、游乐场合所表现的欢乐、轻狂情景。

48、孑遗物种:孑遗生物jiéyíshēngwù活化石

49、顺治遗诏:是顺治帝去世后,由朝廷公布的遗诏,历数他当政期间的十四条错误。应当说,这十四条“罪己诏”,有的是顺治帝自己的意思,有的部分是自己的意思,有的完全不是自己的意思——或是皇太后的意思,或是辅政大臣的意思。



遗字结尾的组词

1、贶遗:馈赠。

2、孑遗:(1)残存者;遗民

3、冉遗:古代传说中的鱼名。

4、阙遗:1.缺失;疏忽。2.缺少;遗漏。

5、奉遗:赠送财物。

6、赆遗:分别时赠送的财物。

7、拾遗:(1)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2)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

8、肥遗:鸟名。 蛇名。

9、赗遗:1.因助办丧事而赠送的财物。2.谓因助办丧事而以财物相赠。

10、贿遗:行贿的财物。

11、忽遗:遗忘。

12、佚遗:遗失;遗漏。

13、贡遗:1.进贡﹑馈赠的礼物。

14、赐遗:赐予。

15、受遗:古代谓大臣接受皇帝的遗命以辅政。

16、赠遗:赠送,赠给。亦指赠送的财物。

17、遐遗:疏远遗弃。

18、补遗:增补书籍正文的遗漏。亦指上述增补内容。

19、劳遗:犒劳,馈赠。

20、货遗:1.贿赂;馈赠。

21、埤遗:犹厚加。

22、搜遗:科举时代,主考在发榜前复阅落选的考卷,发现优异者临时补取,称"搜遗"。

23、岁遗:每年进献的钱物。

24、斁遗:厌弃。

25、育遗:1.传说中的山谷名。

26、乞遗:赠送。

27、赙遗:赠送财物助人治丧。亦指助人治丧而赠予的财物。

28、孤遗:1.指无父母的子女。

29、坠遗:犹坠绪。

30、慭遗:亦作'慗遗'。 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愸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愸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史记.孔子世家》作'愸遗'。后以'愸遗'或'天不愸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 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 泛指遗弃;遗留。

31、録遗:1.清代科举考试制度﹐凡生员参加科举﹑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者﹐在乡试前再行补考一次﹐名为"録遗"。经过录遗即可参加乡试。

32、下遗:谦下从人。

33、销遗:1.犹摒弃。

34、礼遗:指馈赠之物。

35、送遗:赠送。

36、剩遗:馀剩;遗留。

37、周遗:周代的遗民。泛指中国人民。语出《诗.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38、问遗:1.指贿赂。2.慰劳馈赠。

39、逸遗:犹言隐居避世。

40、赂遗:(1)赠送财物 (2)行贿的财物

41、史遗:史书中遗漏的事实。

42、饷遗:1.亦作"餉遗"。2.馈赠。

43、阑遗:1.遗失。2.遗漏。

44、无遗:(1)一点不遗留

45、敷遗:1.施予,留给。

46、所遗:1.遗漏。2.遗弃。3.遗失物。

47、输遗:运送。

48、祖遗:祖先遗留。

49、旷遗:疏忽,失误。

50、馈遗:(1)馈赠

51、弃遗:遗弃,抛弃。

52、传遗:留传。

53、谢遗:报酬馈赠。

54、献遗:谓奉赠财物。指馈赠品。

55、小遗:小便﹐撒尿。

56、见遗:被遗弃。

57、梦遗:(1)指在梦中遗精

58、靡遗:'靡有孑遗'的略语。谓死亡殆尽。 没有遗漏﹔毫不遗漏。

59、失遗:遗失。

60、寄遗:谓致送礼品。

61、施遗:施舍赠送。

62、脱遗:1.遗漏。2.舍弃。亦谓超然物外。

63、留遗:(1)遗存,遗留

64、疏遗:1.疏忽遗漏。

65、遗遗:犹逶迤。

66、赡遗:1.周济,赠送。亦指周济赠送的财物。

67、贽遗:赠送的礼物。

68、申遗:以某一地区的特殊遗产价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的行为。

69、憖遗:愿意留下;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泛指遗弃;遗留。

70、残遗: 残存遗留。

71、不慭遗:不愿留。

72、不拾遗:失落的东西没有人捡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



  • 拼音yí,wèi
  • 注音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GP
  • 五行

基本释义

遗〈动〉给予;馈赠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裘葛之遗。——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送交;交付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遗权书曰。——《资治通鉴》以书遗操。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输送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加给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另见yí遗〈动〉(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同本义遗,亡也。——《说文》遗,离也。——《释言》不遐遗。——《易·泰》君惟不遗德刑。——《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注:“弃也。”亡矢遗镞。——汉·贾谊《过秦论》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小学而大遗。——唐·韩愈《师说》行若遗。——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遗漏,因疏忽而漏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遗弃;舍弃故旧不遗。——《论语·泰伯》必遗乎今。——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不自主地排泄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汉书》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残存。留下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晁错《论贵粟疏》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缺失。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遗忘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注:“忽忘也。”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史记》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遗留因遗策。——汉·贾谊《过秦论》访其遗踪。——宋·苏轼《石钟山记》忠烈遗骸。——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专指死人留下的。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离开,脱离。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堕,落下;下垂目眇眇而遗泣。——《楚辞》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废止。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名〉遗失之物高祖取楚如拾遗。——《汉书》道不拾遗。——《史记·商君列传》姓另见wèi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遗/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