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字开头的组词
- 1、蹄膀:猪后肢的上半部。
- 2、蹄躈:(1)当作“蹄躈”。古时计算牲畜论蹄与口的数目。如“马蹄躈千”即马二百匹。噭,口
- 3、蹄轮:借指车马。
- 4、蹄趹:牲口踢蹬。
- 5、蹄声:(1)蹄子踏到地面或其他硬东西上碰击的声音
- 6、蹄腿:指牲畜的腿部。
- 7、蹄髈:(1)〈方〉猪腿的上部
- 8、蹄踣:1.亦作"蹏踣"。2.失足跌倒。
- 9、蹄筋:(1)供食用的牛、羊、猪等四肢上的筋
- 10、蹄石:1.相传秦始皇东巡到诸暨,马蹄践踏此石,故名。
- 11、蹄蚤:1.蹄趾与脚爪。蚤,通"爪"。
- 12、蹄啮:1.亦作"蹄囓"。2.马用蹄踢和用嘴咬。3.引申指劣马。4.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
- 13、蹄洼:1.蹄迹所陷的洼坑。
- 14、蹄毂:1.借指车马。
- 15、蹄羌:1.古代传说中的国名。
- 16、蹄书:1.亦作"蹄书"。2.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 17、蹄噭:1.亦作"蹏噭"。2.见"蹄躈"。
- 18、蹄踵:1.指牲口的脚。亦泛指蹄迹。
- 19、蹄尾:泛指禽兽。
- 20、蹄踁:1.腿脚。
- 21、蹄角:1.亦作"蹏角"。2.牛的蹄与角,古时用以计牛头数。蹄角六,即一头牛。3.指代牲口。
- 22、蹄迒:亦作“蹏迒”。蹄爪的痕迹。
- 23、蹄涔:后以“蹄涔”指容量、体积等微小。
- 24、蹄筌:1.语本《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蹄,兔罝;筌,鱼笱。谓语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迹象,道理与猎物才是目的。后常以"蹄筌"指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或反映事物的迹象。2.指水产和野味。
- 25、蹄囓:1.见"蹄啮"。
- 26、蹄踏:象声词。走路声。
- 27、蹄足:亦作'蹏足'。 兽类动物等的脚。
- 28、蹄蹶:牲口踢蹬。
- 29、蹄铁:(1)钉在兽蹄上的常为铁制的金属片或边缘,使蹄不受伤或帮它站稳
- 30、蹄道:1.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
- 31、蹄子:(1)保护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曲形角质覆盖物,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 (2)〈方〉猪蹄 (3)旧时骂女子的话
- 32、蹄齧:1.亦作"蹄囓"。2.马用蹄踢和用嘴咬。3.引申指劣马。4.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
- 33、蹄氏观:1.亦作"蹄氏观"。2.汉时上林苑宫观名。
蹄字中间的组词
- 1、马蹄形:1. 三面构成U字形而一面是直线的形状。 2. U字形。
- 2、马蹄铁:(1)马掌,即钉于马、驴、骡子蹄下的U字形铁片,以使蹄耐磨且不易受伤 (2)U字形磁铁
- 3、偶蹄目:(1)有蹄类哺乳动物之一目,包括牛、绵羊、山羊、羚羊、鹿、长颈鹿、骆驼、河马、猪以及有关种类,前后足具功能的趾数为偶数,每一足之第三趾均与第四趾对称而成对
- 4、踝蹄婆:旧时对妓女的贬称。踝,用同"裸"。
- 5、口蹄疫:偶蹄目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病毒。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口腔黏膜和蹄部发生水泡且溃烂,嘴里流白沫,跛行。传染快,有时人也受感染。
- 6、马蹄莲: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根状茎。叶基生,心状卵形。初夏抽肉穗花序,外有漏斗状的佛焰苞,白色或乳色,形似花冠,颇美丽。栽培供观赏。
- 7、马蹄袖:清代男子礼服的袖口。成马蹄形,故称。
- 8、马蹄鳖:大小似马蹄的鳖。最为肥美。
- 9、马蹄金:铸成马蹄形的黄金。荔枝的一个品种。
- 10、马蹄香:杜衡的别名。
- 11、象蹄花:花名。
- 12、马蹄银:指银元宝。形如马蹄,故名。
- 13、有蹄类:(1)哺乳动物类别,分奇蹄目和偶蹄目,身体较大,四肢细而长,有角质蹄,蹄数不等
- 14、马蹄草:莼菜的别名。见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蔬谷上•莼》。
- 15、马蹄表:圆形或马蹄形的小座钟。
- 16、小蹄子:1.对年轻妇女的詈词。 2.用为昵称。
- 17、马蹄刀:一种状如马蹄的半环形刀。
- 18、驼蹄鸡:即鸵鸟。
- 19、馬蹄鐵:(1)马掌,即钉于马、驴、骡子蹄下的U字形铁片,以使蹄耐磨且不易受伤 (2)U字形磁铁
- 20、奇蹄目:大型草食性哺乳动物有蹄类的一目。第三趾特别发达﹐馀趾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因趾为单数﹐故名。无锁骨﹐不反刍﹐盲肠大﹐如驴﹑马﹑犀﹑貘等。
- 21、浪蹄子: 不守本分的女孩儿。
- 22、骚蹄子: 一般指女性乱勾搭男性,行为放荡,做第三者,被人所讨厌,之类的,是脏话。
- 23、铁蹄马: 就是禁卫军,指离部落首领最近的那些军人;这片土地之所以能被称为克什克腾,就是因为,这里曾产生过无数蒙古最优秀的军人。
- 24、驼蹄鷄: 见“驼蹄鸡”。
- 25、马蹄帖:泉州《淳化阁帖》之别名。
- 26、马蹄井: 在硇洲岛赤马村外有一口不深的古井,当地老百姓管它叫马蹄井,亦称宋皇井。
- 27、腕促蹄高:1.形容马之良者。语本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蹄欲得厚而大﹐踠欲得细而促。"
- 28、跷蹄辇脚:1.亦作"蹺蹄辇脚"。2.见"跷蹄蹑脚"。
- 29、歪蹄泼脚:犹言乱糟糟。
- 30、翘蹄捻脚:形容走路时脚步轻巧。
- 31、牛蹄之涔: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 32、马蹄决明:药草名。即决明。
- 33、奋蹄扬鞭: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 34、四蹄踏雪: “四蹄踏雪”原是用来形容马的。
- 35、四蹄腾空:形容马跑得非常迅速。
- 36、孤蹄弃骥:孤:单一;骥:骏马。就因为一只蹄子有毛病。而放弃骏马不用。比喻在用人方面求全责备,过于挑剔。
- 37、豚蹄禳田:“豚蹄禳田”是一个古代词语,比喻与人者少而望厚报。
- 38、紫蹄先生:紫蹄先生属性类别是攻敏宠,内丹类别是攻敏。
蹄字结尾的组词
- 1、奋蹄:振蹄。谓奔驰。
- 2、筌蹄:1.局限窠臼。 2.南朝士大夫贵族讲经说法时手执的麈尾之类。
- 3、荃蹄:鱼笱和兔网。后用'荃蹄'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手段。
- 4、奎蹄:1.亦作"奎蹏"。2.谓股间和蹄边﹐比喻狭小的地方。
- 5、放蹄:谓奋蹄飞驰。
- 6、豚蹄:1.亦作"豚蹏"。2.猪蹄子。
- 7、马蹄:(1)马的蹄子
- 8、穿蹄:马行日久﹐蹄铁磨穿。喻疲惫。
- 9、跑蹄:用脚爪刨地。
- 10、迒蹄:兽类的脚迹。
- 11、涔蹄:路上蹄迹中的积水。形容极少的水量。
- 12、赫蹄:亦作'赫蹄'。 古代称用以书写的小幅绢帛。后亦以借指纸。
- 13、驽蹄:指劣马。
- 14、踏蹄:1.亦作"蹋蹄"。亦作"蹋踶"。2.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
- 15、阋蹄:薄而小。
- 16、碧蹄:马蹄。亦借指骑兵或一般部队。
- 17、铁蹄:(1)铁的蹄。比喻侵略者蹂躏人民的残暴行为
- 18、攒蹄:马急驰貌。因前后蹄紧接﹐状如相聚﹐故云。 谓四蹄并拢或将人的四肢捆拢。
- 19、骏蹄:代称良马。
- 20、趹蹄:旧传为瑞兽,君主仁孝则出现。
- 21、蹶蹄:1.亦作"蹶蹏"。2.骡马之类以后蹄踢人。3.兽类之蹄残缺。
- 22、褭蹄:1.见"褭蹏"。
- 23、踠蹄:谓马举足扬蹄。
- 24、鹘蹄:野鸭。
- 25、花蹄:1.谓蹄之形如花。
- 26、牛蹄:牛的蹄子。亦指牛蹄踏出的印迹。喻极其狭小的境地。
- 27、瘙蹄:1.指马﹑牛等蹄的凹部所患奇痒难忍的湿疹。
- 28、龙蹄:指瓜的一种,出自《广雅·释草》
- 29、騉蹄:马名。蹄平正,善登高。
- 30、银蹄:白色的马蹄。
- 31、连蹄:形容车马通行频繁。
- 32、同蹄:复姓。唐代有同蹄智寿。见《新唐书.孝友传.张琇》。
- 33、鹿蹄:1.鹿腿。2.草名。3.山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东南,一名非山。
- 34、忘蹄:1.犹忘筌。
- 35、跃蹄:1.跃马。
- 36、候蹄:谓驾车之马发蹄前后相应,整齐有律。
- 37、驼蹄:骆驼之蹄足。加工后可为珍馐。
- 38、轮蹄:1.亦作"轮蹄"。2.车轮与马蹄。代指车马。3.拉车的牲口。
- 39、枝蹄:1.歧蹄。
- 40、霜蹄:1.亦作"霜蹏"。2.即马蹄。语本《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
- 41、系蹄:一种可以用绳缠住兽足的捕兽工具。
- 42、玄蹄:射帖名。射帖,箭靶子。
- 43、掌蹄:钉铁掌于马蹄。
- 44、蹇蹄:指劣马。
- 45、头蹄:指猪、牛、羊的头部和爪部。
- 46、朱蹄:红色马蹄。 借指骏马。
- 47、局蹄:偏举一足。
- 48、凿蹄:1.指钉马掌。2.指钉上马掌的蹄子。
- 49、八蹄:指人走路一瘸一拐的。
- 50、碧玉蹄:形容马蹄之美。亦借指良马。
- 51、葫芦蹄:1.亦作"葫芦蹄"。亦作"葫芦题"。亦作"葫芦啼"。2.犹糊涂。
- 52、白铜蹄:1.亦作"白铜鞮"。2.南朝梁歌谣名。
- 53、出群蹄:1.指千里马。
- 54、金褭蹄:指马蹄形的金锭。
- 55、鹘露蹄:糊里糊涂;马里马虎。
- 56、胡卢蹄:见“胡卢提”。
- 57、出羣蹄:指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