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讽组词>

讽组词,讽字组词,讽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讽组词

反馈

    讽怎么组词?一年级讽字组词有那些?

    讽组词语共96个,其中讽开头的词语61个,讽结尾的词语33个,在中间的词语2个。

    讽字组词: 讽刺、 讽经、 讽诵、 讽籀、 讽议、 讽旨、 讽诫、 隐隐讽讽、 魏徵讽谏、 嘲讽、 讥讽、 感讽、 劝讽、 剀讽、 转讽、 吟讽、 ... 这些讽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讽字开头的组词

1、讽刺:(1)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指责和嘲笑

2、讽经:1.念经。2.诵读经书。

3、讽诵:(书)(动)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地诵读。

4、讽籀:1.讽读。

5、讽议:1.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6、讽旨:1.讽喻的旨意。2.讽示以旨意。

7、讽诫:1.讽谏告诫。

8、讽职:1.谏官之职。

9、讽咏:讽诵吟咏

10、讽讪:1.讽刺毁谤。

11、讽寤:1.讽喻而使之醒悟。

12、讽绎:1.讽诵推究。

13、讽习:1.讽诵学习。

14、讽劝:1.讽喻劝勉。

15、讽怨:1.怨恨讽刺。

16、讽嘲:1.讽刺嘲笑。

17、讽兴:1.借物起兴以讽喻。

18、讽读:1.诵读。

19、讽传:1.谓背诵记取。

20、讽讬:讽喻寄托。《新唐书·刘禹锡传》:“禹锡久落魄,鬱鬱不自聊,其吐辞多讽託幽远,作《问大钧》、《謫九年》等赋数篇。”

21、讽纠:1.讽喻纠弹。

22、讽示:1.用含蓄的话暗示。

23、讽诏:1.讽喻告诫。

24、讽谕:亦作'讽喻'。 用委婉的言语进行劝说。

25、讽啸:1.犹啸咏。

26、讽术:1.背诵经艺。

27、讽翫:亦作“讽玩”。

28、讽厉:1.亦作"讽励"。2.暗示﹑督促。3.教诲勉励。

29、讽胁:1.暗示﹑胁迫。

30、讽道:1.讽诵称说。

31、讽令:1.谓婉言劝使。

32、讽解:1.讥讽离间。

33、讽呪:诵念经咒。

34、讽勉:1.教诲劝勉。

35、讽切:1.讽喻切责。

36、讽书:1.背书。

37、讽持:1.讽诵修持。

38、讽味:1.讽诵玩味。

39、讽咒:1.诵念经咒。

40、讽述:1.传诵。

41、讽励:1.见"讽厉"。

42、讽世:1.讽喻世人。

43、讽动:1.用暗示的言行来鼓动和影响。

44、讽论:1.讽喻议论。

45、讽呗:1.诵念佛经。

46、讽告:1.以委婉的话语告知。

47、讽说:1.犹传说﹔道听途说。

48、讽讽:1.谓以讽喻为意。

49、讽采:1.讽诵领会。

50、讽玩:1.见"讽玩"。

51、讽意:1.讽喻之意。

52、讽誉:1.讽谏称扬。

53、讽席:1.讽诵之席。指学肆。

54、讽念:1.背诵。

55、讽辞:1.讽喻之辞。

56、讽赞:1.讽喻匡赞。

57、讽托:1.讽喻寄托。

58、讽讥:1.讽谏。

59、讽谏:(1)指下对上,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规劝,使其改正错误

60、讽説:犹传说;道听途说。《庄子·外物》:“已而后世輇才讽説之徒,皆惊而相告也。”

61、讽喻:(1)用委婉的言语劝说 (2)一种修辞手段,借说故事来表明事理



讽字中间的组词

1、隐隐讽讽:1.含糊不清﹐不明确。

2、魏徵讽谏:魏徵唐初重臣。



讽字结尾的组词

1、嘲讽:(1)嘲弄讥讽

2、讥讽:(1)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挖苦、指摘或嘲笑言行 (2)以轻蔑或憎恶口气尖刻嘲笑或指责 (3)亦称“嘲讽”

3、感讽:犹讽谕。

4、劝讽:以婉言相劝说。

5、剀讽:讽喻。

6、转讽:1.婉转劝告。

7、吟讽:作诗。亦谓作诗讽刺。 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借指诗歌。

8、抽讽:研读。

9、规讽:规劝讽谕。

10、传讽:1.亦作"传风"。2.传诵。

11、箴讽:1.箴刺讽谏。

12、乐讽:唐·元稹曾于元和中汇其诗作为十体,乐讽为其中之一。其所作《叙诗寄乐天书》云:“意亦可观,而流在乐府者,为乐讽。”

13、微讽:微言劝谏;暗中讽喻。

14、比讽:以“比”的艺术手法进行讽喻。谓咏诗。

15、静讽:1.委婉地暗示或劝戒。

16、言讽:1.用委婉的语言示告。

17、讲讽:讲读讽谏。

18、诮讽:讥笑和讽刺。

19、隐讽:1.用暗示性的语言加以劝告或指责。

20、倍讽:背诵。倍,通"背"。

21、诵讽:1.讽诵﹐吟咏。

22、玩讽:玩味讽诵。

23、托讽:谓托物以寄讽谕之意。

24、朗讽:高声讽诵。

25、讽讽:1.谓以讽喻为意。

26、讬讽:亦作“託风”。寄托讽喻。

27、歌讽:歌咏吟诵。

28、见讽:谓犯人告便,放风。

29、雅讽:1.谓委婉地讥讽。

30、开讽:启发劝谏。

31、轻讽:(1)挖苦

32、反讽: 从反面进行讽刺。

33、律讽:指律诗中的讽喻诗。



  • 拼音fěng
  • 注音ㄈㄥ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MQ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形声。从言,风声。本义:背诵;朗读;传诵)同本义讽,诵也。——《说文》兴道讽诵言语。——《周礼·大司乐》。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少不讽。——《荀子·大略》。注:“谓就学讽诗书也。”按,诗风雅颂三类,以风为之,风借为讽。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唐·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三藏就合掌讽起斋经。——《西游记》又如:讽味(诵读诗文而玩索其中的意味);讽经(念经);讽书(背书);讽术(背诵经艺)婉言微辞或指责讽,谏也。——《广雅》论礼有五,谏讽为上。——《后汉书·李云传》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后汉书·张衡传》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明·刘基《卖柑者言》规劝而呤咏情性,以讽某上。——《文心雕龙》又如:讽谏(用委婉的话来劝谏);讽诫(讽谏告诫);讽一劝百(辞赋之文,旨在讽谏,故因一事而起讽,以百事劝戒为终结)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讽/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