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记组词>

记组词,记字组词,记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记组词

反馈

    记怎么组词?一年级记字组词有那些?

    记组词语共249个,其中记开头的词语100个,记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49个。

    记字组词: 记录、 记载、 记得、 记者、 记意、 记忆、 记莂、 日记簿、 日记帐、 内记室、 新记录、 日记本、 笔记本、 变记号、 书记、 札记、 题记、 惦记、 日记、 闇记、 笔记、 ... 这些记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记字开头的组词

1、记录:(1)记录下来的材料 (2)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记载下来的最好成绩 (3)记录的人

2、记载:(1)把事情记录下来 (2)记录事情的文字

3、记得:(1)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4、记者:(1)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

5、记意:1.犹寄意。

6、记忆:1. 记住或想起。 2. 过去的事物留在脑中的印象。

7、记莂:亦作'记莂'。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

8、记认:(1)辨认

9、记书:1.指传记及诸家之书。

10、记乘:1.野记史乘。

11、记曹:掌表章文檄书记的官署或官员。

12、记挂:(1)惦念,思念不在身边的人或某事

13、记注:1.记录史实。周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代以后﹐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记录言行。2.起居注﹔编年实录。3.记述﹑注释。4.挂怀﹐关注。

14、记歇:1.方言。犹此刻。

15、记动:1.犹记事。

16、记存:1.挂念关注。

17、记名:(1)写上姓名,表明权利或责任的所在

18、记闻:记述所闻。 记事与见闻。

19、记纂:1.记录编辑。

20、记清:1.记忆清楚。2.记录清楚。

21、记述:(1)书面叙述 (2)记载;记录

22、记故:1.史事﹐故实。

23、记传:1.历史传记。

24、记疏:1.整理记录。

25、记点:1.惦念。

26、记睹:犹心目。

27、记室:官名。东汉置﹐掌章表书记文檄。后世因之﹐或称记室督﹑记室参军等。 秘书的代称。

28、记珠:1.念珠。

29、记说:1.记其所说。2.记诵讲说。

30、记列:1.记述﹑列举。

31、记辨:1.记览和辩给。辨﹐通"辩"。

32、记怜:1.记念和怜爱。

33、记别:亦作'记莂'。佛教语。指佛为弟子预记死后生处及未来成佛因果﹑国名﹑佛名等事。

34、记下:(1)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

35、记人:1.指为《礼经》作记的人。

36、记年:1.编年记事。2.记得年月。

37、记曲:1.指唐善歌者张红红隔屏以小豆记乐曲节拍之事。常用作咏吟善歌者的典故。

38、记要:记录要点的文字。如:新闻记要;会谈记要。

39、记实:(1)真实的记录

40、记臆:1.记于胸中。

41、记殿:1.谓考绩记成末等。

42、记号:(1)能引起注意、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

43、记恚:1.怀恨﹐心中怨恨。

44、记刻:1.谓铭刻于心。

45、记账:亦作'记账'。登记账册。 指暂记一笔账﹐货款后付。

46、记色:1.指可做证明的物件。

47、记当:1.犹记着﹐记住。

48、记恨:(1)把对别人的仇恨记在心里。略带贬意

49、记府:1.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50、记事:(1)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2)记录的史实

51、记识:1.记下﹔记住﹔记得。2.指记忆。3.加标记。4.指簿记。

52、记游:(1)在所游历的地方题诗文留念

53、记月:1.标志日月。

54、记性:(1)记忆能力

55、记诵:默记背诵。

56、记览:1.记诵阅览。

57、记罣:1.见"记挂"。

58、记算:1.记帐和算帐。

59、记思:1.谓寄托哀思。

60、记言:记录言论。

61、记工:(1)农业生产单位中记录工作时间或工作量,尤指在人民公社时期的记工

62、记持:1.犹言记存在心。

63、记里:1.标记里程。

64、记怀:1.记在心中。

65、记谍:1.见"记牒"。

66、记史:1.指职掌章表书牍的吏员。

67、记念:犹挂碍。怀念;记挂。犹记诵。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

68、记想:1.记挂想念。

69、记家:1.指为《礼经》作记的儒生。

70、记籍:1.计籍﹔簿书。2.指记于簿籍。3.典籍。4.登记在册。

71、记着:犹记得﹔记住。

72、记序:1.见"记叙"。

73、记真:1.记得真切。

74、记録:(1)记录下来的材料 (2)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记载下来的最好成绩 (3)记录的人

75、记验:1.记识验证。2.指记识验证之物。

76、记迹:1.记录考实。2.记下行实。

77、记目:1.谓记忆犹新﹐如在目前。

78、记帐:亦作'记账'。登记账册。 指暂记一笔账﹐货款后付。

79、记过:(1)记录过失,给予过失者的一种处分

80、记志:1.犹留念。

81、记结:1.方言。犹言搁在心上。

82、记谘:1.宋代的官场文书用语。谓记录并向上禀报。

83、记元:1.纪元﹐纪年的开始。

84、记轸:1.犹纪念。

85、记分:(1)记录工作、比赛、游戏中的得分

86、记牒:1.亦作"记谍"。2.史册﹔文字记录。

87、记将:1.犹记着。将﹐助词。

88、记奏:1.古代州郡僚佐向长官或百姓向州郡上书陈事。

89、记心:1.记在心里﹔放在心上。2.记性﹔记忆力。

90、记印:1.印章。2.印记﹐印痕。

91、记问:谓记诵诗书以待问或资谈助。 通书信问候。 记挂问讯。

92、记会:1.思虑盘算。

93、记省:1.记志省识。2.回忆﹔记心。

94、记功:(1)记录功绩,以示奖励 (2)记忆能力

95、记词:1.记言。

96、记住:(1)留在记忆中

97、记叙:(1)记述

98、记取:(1)牢记教训、嘱咐等

99、记仇:(1)对他人怀恨在心

100、记敍:亦作“记叙”。亦作“记序”。用文字叙述。《礼记·文王世子》“是故圣人之记事也”唐孔颖达疏:“记序前代之事也。”宋郑刚中《画记》:“为之记敍,时读之,如见画马。”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缘起》:“至于闻见无多,记敍譾陋,续貂之病,閲者原之。”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十:“即使根据实事,也不像叙事文那样记叙了实事便完事,还得含有其他的东西在里头。”



记字中间的组词

1、日记簿:见“日记本”。

2、日记帐:1.簿记中主要帐簿的一种,按日期先后记载各项帐目,不分类。根据日记帐记载总帐。也叫序时帐。

3、内记室:称协助处理文书的婢女。

4、新记录:(1)(体育竞赛、某些行业等)新创造出来的最高成绩。也作“新纪录”

5、日记本:亦称“日记簿”。

6、笔记本:1.用于记录笔记的本。 2.指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脑。

7、变记号:1.音乐名词。变音记号中降记号(b)的旧称。表示该音在唱﹑奏时要比原来这个音降低半音。

8、内记名:清代被保举的人或在军机处记名,或在吏部记名,在军机处记名者较易得官,称内记名。

9、中记室:古官名。

10、无记业:佛教语。不记善恶之业谓之"无记业"。

11、破记录:(1)打破以往记录下来的最好成绩

12、书记处: 书记处是党中央的直接办公单位,是关系到党中央日常运转的重要中枢。书记处主要负责党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对中共中央的文件及领导批示进行收集、处理、转发及归档,同时协助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处理相关文件。

13、划记法: 又称“点线法”,是在分组表上,通过划线等符号来计算各组单位数的一种手工处理数据的方法。

14、登记吨: 计算船只容积的单位,1登记吨等于2.83立方米(合100立方英尺)。简称吨。

15、书记员: 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担任记录,并办理其他有关事项的工作人员。

16、贷记卡: 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

17、史记学: 研究《史记》的学问。

18、助记词: 暂无解释。

19、日记账: 簿记中主要账簿的一种,按日期先后记载各项账目,不分类。根据日记账记载总账。也叫序时账。

20、暗记儿: 秘密的记号。

21、笔记小说:以人物为中心﹑具有情节结构的笔记体著作。

22、新闻记者: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23、不记前仇:指不计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贤

24、速记记号:(1)速记中代表文字的记号

25、评工记分:我国农业劳动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村人民公社时期评定组员或社员劳动成绩﹑计算劳动工分的一种方法。

26、死记硬背:(1)常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27、肌肉记忆: 人体的肌肉是具有记忆效应的,同一种动作重复多次之后,肌肉就会形成条件反射。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一旦获得,其遗忘的速度也十分缓慢。

28、铭记在心:“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申鉴戒的一种文体。铭记在心即对某人某事记在心中,印在记忆里,不忘记。

29、勒石记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30、结绳记事:指远古时代人类,摆脱时空限制记录事实、进行传播的一种手段之一。

31、红色记忆: 关于革命的记忆,可以回忆革命历程、革命先烈、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等等。

32、谨记于心: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参见:[[莫 逆]]

33、封存记忆:原来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只想放在心底。

34、标记油墨: 用以打印标志的油墨。

35、借记业务:增加本银行资产业务

36、时光记忆:回忆已经过去的事。

37、十洲记序: 臣之所识,始愧不足以酬广访矣。

38、牢记于怀:牢牢记在心里。

39、版本记录:也称“版权页”。书刊中说明出版情况的简要记载。是出版单位向读者和国家版本部门、发行单位等提供的版本资料。一般印于封底或扉页背面。包括书名、作者(译者、绘制者、编选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印数、开本、印张、字数、插页数、书号、定价等。

40、有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并采取相应记忆方法和努力的记忆。

41、标记农药:保护农作物及其产品的药剂

42、化石记录: 地史时期全部生物中被保存下来和可以识别的化石材料的统称。

43、标记元素: 示踪元素。

44、同余记号: 两个整数a,b,如果它们除以自然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b比如26≡14读作a同余于b模m,或读作a与b关于模m同余。

45、普通记录: 普通记录意思是文献、公文、证书、证件、凭证等。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

46、首席记者:首席记者,又称“首席评论员”、“首席编辑”,顾名思义,是媒体中排在榜首、排在前列的记者;是指能独立承担和引领重大宣传采访任务、在媒体和社会中有影响、有地位、业务拔尖业绩显著的记者。

47、标记符号:1分类号码是代表各级类目的标记,是分类表中类目的代码,故又称标记符号。

48、礼记大全: 〖礼记大全〗三十卷。

49、交货记录:集装箱运输经营人把货物交付给收货人或其代理人时,双方共同签署的证明货物已经交付及货物交付时状况的单证。



记字结尾的组词

1、书记:[shūjì]:1.旧称从事文书工作的人。2.党、团等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3.指书籍。4.书信。5.在罗马帝国时期具有一些公证人权力的公证人。[shūji]:1.旧称从事文书工作的人。2.党、团等各级组织的主要负责人。3.指书籍。4.书信。5.在罗马帝国时期具有一些公证人权力的公证人。#####

2、札记:(1)读书时摘记的要点以及所写的心得

3、题记:写在书的正文前或文章题目下面的文字,多为扼要说明著作的内容或主旨,有的只引用名人名言。

4、惦记:[diànjì]:(动)(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奶奶十分~远方的孙子。[近]惦念。[反]忘记。

5、日记:(1)每天或经常把发生的事、处理的事务或观察的东西写下来的记录,尤指个人活动、思考或感觉的每日记录

6、闇记:(1)心中默记

7、笔记:(1)用笔记录

8、忘记:(1)不记得过去的事;没有记住应该记住的

9、简记:文书簿册。

10、注记:记载;记录。

11、念记:想念,记挂。

12、授记:佛教语。梵语的意译。谓佛对菩萨或发心修行的人给予将来证果﹑成佛的预记。

13、传记:1. 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 2. 一般传记性著作,尤指作为一种类型的这类著作。

14、识记:心理学名词。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它是记忆的必要前提。

15、牢记:(1)死死记住

16、后记:(1)著作、书刊之后用来说明写作原因、经过或补充说明某个问题的短文

17、切记:(1)务必记住;牢记

18、标记:(1)记号,标志

19、速记:(1)用省略的或缩减的形式代替文字 (2)用速记文字书写或报道

20、簿记:(1)会计工作中有关记账的技术 (2)符合会计规程的账簿

21、齿记:提及﹐记挂。

22、稗记:(1)杂闻轶事

23、碑记:(1)刻在碑上的记事文章

24、嘿记:不出声地记在心里。

25、扎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心得或随笔记事。

26、谨记:1.意思是敬词,表示把对方的话一定认真记住。宋韩元吉《大理寺奖谕敕书记》:“钦诵训奬,有荣耀焉,敢不昭示万世而列诸石,谨记。”清冯景《庚辰殿试纪事》:“臣故谨记之,以志盛事云。” 2.牢记。《世无匹》第十四回:“于浚郊泣拜道:‘母亲嘱託之言,孩儿谨记!’”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有一位督学告诉父亲,说我的作文中,‘父亲在安国为商’,‘为商’应该写作‘经商’,父亲叫我谨记在心。”

27、琐记:记述琐事的一种文章体裁。如清·梁章巨有《归田琐记》;鲁迅《朝花夕拾》有散文《琐记》、《花边文学》有杂文《看书琐记》等。

28、白记:1.汉时下对上陈述意见的奏记。

29、存记:1.关注;挂念。2.犹登记。

30、道记:1.标志。2.道教的书籍。

31、暗记:(1)心中默记

32、帝记:指帝王的传记。

33、前记:以前的记载。编著者在自己著作的正文前所加的说明、介绍一类文字。

34、典记:典籍要记。指重要的书籍典册。

35、覩记:见闻与记忆

36、印记:(1)公章;图章 (2)盖章的印迹 (3)痕迹;标记

37、杂记:(1)记载杂项的笔记;零碎的笔记 (2)写风景、琐事、感想等的一种文体

38、稳记:1.犹牢记。

39、故记:古书。

40、强记:[qiǎngjì]:〈动〉勉强死记。[qiángjì]:〈形〉记忆力特别强。

41、篆记:篆体印章。

42、谱记:1.亦作"谱记"。2.谱系之记载。

43、腹记:暗记在心。

44、秘记:1.占验术数﹑预言未来的书籍。如谶纬之类。《汉书.艺文志》"天文家"有"图书秘记十七篇"。

45、登记:(1)载入正式记录

46、符记:1.符号;标记。

47、附记:附带记述。亦指在正文外附带的记述。

48、摘记:(1)摘录 (2)摘要记录

49、精记:精明强记。

50、密记:秘密书信。

51、牌记:1.题有文字的板状标志。如匾额﹑牌号等。

52、手记:(1)亲手记录 (2)亲手写的记录

53、壁记:1.嵌在墙上的碑记。2.州县官署也有壁记。如唐柳宗元有《武功县丞壁记》﹑《馆驿使壁记》等。

54、谶记:即谶书。参见“讖书”。

55、撮记:撮要记述。

56、钤记:(1)旧时受地方长官委任办事的机关或人员所用的木制印章,通常长方形

57、黡记:黑痣。

58、侧记:(1)从一个侧面记叙

59、彼记:亦作'彼己'。亦作'彼记'。 《诗.曹风.候人》:'彼记之子,不称其服。'郑玄笺:'不称者言其德薄而服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彼己'。《礼记.表记》引作'彼记'。后以'彼记'﹑'彼己'讥功德不称其位者。 代词。那,那个;他。

60、封记:封缄标记。

61、玄记:悬记,预言。玄,通“悬”。

62、载记: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以别于本纪和列传。 犹记载。指书籍。

63、谙记:1.熟记。

64、表记:(1)纪念品;信物;标志,标记

65、石记:刻在石上的传记。

66、地记:有关地理的记载。

67、国记:指编年史一类的国史。

68、篇记:1.犹篇章。

69、佛记:佛的悬记,即佛的预言。

70、受记:1.亦作"受纪"。指接受祭享。2.佛教语。称佛记弟子来生因果及将来成佛之事为记别,接受记别,叫做受记。

71、茔记:墓志的一种。

72、戳记:(1)图章(多指集体的,用于一般场合的) (2)在钱币上打一凹痕或印记

73、读记:阅读书籍。

74、偏记:1.亦作"偏纪"。唐刘知几谓史书除编年﹑纪传二体外,还有十流。其一为偏纪,是记近事的短篇,如汉陆贾《楚汉春秋》﹑乐资《山阳公载记》等。见《史通.杂述》。2.犹最忆。

75、移记:1.转达记录文书。

76、追记:(1)补录前人的言论事迹 (2)在人死后记上(功勋)

77、古记:(1)记载以前所发生过的事的书 (2)指旧闻或故事。也叫“古记儿”

78、籍记: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

79、图记:方志。 印章的一种。 犹图谶。 标志。

80、讯记:1.问候的书信。

81、场记:指摄制影片或排演话剧时,记录摄影情况或排演情况的工作。也指做这项工作的人。

82、管记:1.古代对书记﹑记室参军等文翰职官的通称。

83、片记:1.片面的记载﹐不全面的记载。

84、凭记:1.文凭,证书。

85、论记:1.记述。2.佛教书籍类别。指对三藏的分类﹑疏论。

86、枉记:1.屈尊上书。称人对己上书的敬辞。

87、遗记:先前遗留下来的书籍或记载。

88、杖记:1.古代武官在所持梃上记载所掌兵员的数字,称为杖记。

89、胎记:(1)皮肤上生来就有的蓝紫色或黑色斑迹

90、铜记:铜制的印记。

91、答记:解答问题的书牍。

92、府记:官府宣示命令的文书。

93、刻记:(1)牢牢记住 (2)刻在器物上的标记

94、史记:(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5、聪记:强于记忆。

96、火记:《火记》为古之丹书,专述火候功用,后因用以指炼丹的火候。

97、録记:1.记录。

98、雅记:1.指历代载籍正史。

99、浮记:商店把账目暂时记在水牌上,泛指账目没有切实结算而暂时记上。

100、散记:(1)散文形式的一种,属零散片断的记录(多用做文章标题或书名)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NN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同本义记,疏也。——《说文》记,识也。——《广雅》记有成。——《礼记·内则》记间之学。——《礼记·学记》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梦令》吾记天圣中。——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望中犹记。——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记载,记录记,书也。——《广雅》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属予作文以记之。——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记之而去。——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后序》览则省记。——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姚鼐记之。——清·姚鼐《登泰山记》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名〉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标志,记号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胎记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又如:他身上有块记古时的一种公文。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印章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量〉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如:一记耳光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记/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