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组词
反馈蛮怎么组词?一年级蛮字组词有那些?
蛮组词语共181个,其中蛮开头的词语100个,蛮结尾的词语64个,在中间的词语17个。
蛮字组词: 蛮子、 蛮横、 蛮貊、 蛮力、 蛮笺、 蛮鼍、 蛮荒、 南蛮子、 村蛮汉、 小蛮腰、 吓蛮书、 乌蛮鬼、 鱼蛮子、 乌蛮髻、 霸蛮、 阿蛮、 刁蛮、 髦蛮、 绵蛮、 东蛮、 横蛮、 ... 这些蛮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蛮字开头的组词
1、蛮子:(1)旧时北方人讥称南方人 (2)对男子的鄙称
2、蛮横:(1)强横而不讲道理
3、蛮貊:古代称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亦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4、蛮力:粗笨的气力。
5、蛮笺:亦作“蛮牋”。唐时高丽纸的别称。亦指蜀地所产名贵的彩色笺纸。参阅宋顾文荐《负暄杂录·纸》、元费著《笺纸谱》。
6、蛮鼍:1.南方少数民族的鼍鼓。
7、蛮荒:(1)野蛮荒凉 (2)旧时也指不开化的偏远地方
8、蛮话:1.横蛮的话。2.指不易听懂的南方话。
9、蛮箐:南方少数民族设置的竹弩。
10、蛮僿:1.粗野闭塞。
11、蛮夷:(1)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12、蛮妆:1.南方的妆饰。
13、蛮徼:蛮地、边徼。泛指边远地区。指南方边塞。
14、蛮唱:1.指南方少数民族的歌。
15、蛮荆:古代称长江流域中部荆州地区﹐即春秋楚国的地方。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16、蛮僰:犹蛮夷。僰﹐古西南夷名﹐今云南贵州尚有其种族。
17、蛮做:1.胡作;硬干。
18、蛮氏:1.古国名。在今河南省临汝县西南﹐汝阳县东南。2.古代寓言中的小国名。
19、蛮腰:唐孟棨《本事诗.事感》:'白尚书 白居易 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亦以'蛮腰'指善舞女子的细腰。
20、蛮鞾:亦作“蛮靴”。舞鞋。多用麂皮制成。
21、蛮左:即蛮夷。隋唐时语。
22、蛮猓:旧时对西南方某些落后部族的蔑称。
23、蛮土:1.古时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24、蛮淫:1.野蛮淫乱。
25、蛮隶:1.由南方少数民族人充当的奴隶。
26、蛮茶:1.南方地区所产的茶叶。
27、蛮峒:1.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亦指这一地区的人。
28、蛮纸:蛮方产的纸。
29、蛮声: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声。
30、蛮劲:(名)勇猛的劲头;只知道凭力气硬干的劲头:干活要找窍门,不能光靠~。
31、蛮方:1.南方。
32、蛮瘴:1.南方瘴气。
33、蛮藤:南方所产的藤。可编簟席。
34、蛮鴃:谓南方话像伯劳鸟叫。
35、蛮鞭:1.西南少数民族用以驱使牲畜的用具。
36、蛮奴:1.指舞姬;婢仆。2.对南方落后部族的蔑称。
37、蛮估:古代指南方从事海上贸易的商贾。
38、蛮蛮:1.一种雌雄并翅双飞的鸟。 2.神话传说中的水怪。 3.状声词。形容鸟鸣声。
39、蛮船:1.蛮舶。
40、蛮音:1.南方口音。
41、蛮勇:1.强悍勇猛。
42、蛮头: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祭神用品。以面粉包肉为人头形﹐故称。
43、蛮会:南宋时发行的一种纸币。会﹐是南宋纸币会子的简称;蛮﹐是元朝对南宋的蔑称。
44、蛮垂:指南方边境。垂﹐通"陲"。
45、蛮樯:1.指南方船舶。
46、蛮溪:1.指南方的溪流。
47、蛮军:蛮族军队。
48、蛮彝:1.见"蛮夷"。
49、蛮气:1.粗犷悍勇的风气。
50、蛮语:1.南方少数民族的言语。
51、蛮毡:1.见"蛮毡"。
52、蛮江:1.指四川青衣江。因自塞外流入乐山境与岷江会合﹐故称。亦泛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带的江水。
53、蛮儿:1.唐代名歌舞伎。后亦泛指舞姬侍妾。
54、蛮夏:蛮夷与华夏。泛指边远地区和中原地区。
55、蛮查:1.古代果木名。
56、蛮性:粗暴的性格。
57、蛮童:1.亦作"蛮僮"。2.南方的童仆。
58、蛮歌:南方少数民族之歌。
59、蛮靴:1.见"蛮靴"。
60、蛮触:《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蛮触"为典﹐常以喻指为小事而争斗者。
61、蛮男:1.方言。指男性童仆。
62、蛮果:1.指南方的水果。
63、蛮鼓:1.南方一种大鼓。也叫蜀鼓。
64、蛮村:蛮人的村庄。亦泛指荒村。
65、蛮畜:1.詈词。犹言蛮子畜牲。
66、蛮莫:1.旧土司名。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分孟密北部地置安抚司。辖境相当今缅甸八莫附近地区;万历三十二年地入缅甸。清初曾再度内属﹐乾隆后又属缅甸。
67、蛮客:1.南方客商。
68、蛮暴:凶横粗野。
69、蛮禽:1.鹧鸪的别名。
70、蛮畿:1.亦作"蛮圻"。2.古代九畿之一。又称蛮服。
71、蛮悍:(1)蛮横凶悍
72、蛮功:1.谓用暴力强迫的办法。
73、蛮珍:1.指南方所产珍贵物品。
74、蛮服:1.古代王畿方千里之外﹐每方五百里分为一服﹐共分成九服。蛮服在卫服之外﹐夷服之内﹐为第六服。2.泛称远离京城的边远地区。
75、蛮陬:1.泛指南方边远地区人民聚居处。
76、蛮市:1.南蛮集市。
77、蛮髦:犹蛮夷。语出《诗.小雅.角弓》:"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78、蛮烟:1.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山林中的瘴气。2.特指外来的鸦片烟。
79、蛮酋:蛮人的首领。
80、蛮狄:旧时对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81、蛮貃:1.见"蛮貊"。
82、蛮裔:1.蛮荒之地。
83、蛮野:野蛮。
84、蛮婆:1.年龄较大的南方妇女。
85、蛮寇:蛮邦强徒。
86、蛮舶:古代指我国南方从事海上贸易的船舶。包括外国商船。
87、蛮府:1.旧指主管少数民族的官署。
88、蛮娘:1.指南方青年妇女。
89、蛮弦:1.亦作"蛮弦"。2.指南方少数民族的弦乐器。
90、蛮床:1.藤床。藤产于南方﹐故称。
91、蛮落:1.指南方少数民族部落。2.犹荒落。
92、蛮圻:1.见"蛮畿"。
93、蛮干:(1)盲目硬干
94、蛮犷:1.粗野强悍。
95、蛮榼:南方制的酒器。
96、蛮庭:指南方部族首领之家。
97、蛮为:胡作;硬干。
98、蛮俗:1.蛮地风俗。
99、蛮里:1.亦作"蛮俚"。2.古代少数民族蛮人的别称。
100、蛮徭:1.见"蛮猺"。
蛮字中间的组词
1、南蛮子:对南方人的谑称。
2、村蛮汉:1.犹乡巴佬。
3、小蛮腰:旧时用以喻年轻女子纤细灵活的腰肢。
4、吓蛮书:1.传说李白曾为唐玄宗起草答渤海国可毒书,后世称为"吓蛮书"。2.泛指恐吓异族的文书。
5、乌蛮鬼:即乌鬼。川俗事奉的鬼神名。
6、鱼蛮子:见“鱼蛮”。
7、乌蛮髻:古乌蛮族人的发式。
8、蛮蛮岛: 一个管理咨询及管理软件与客户之间的供需信息交互平台。
9、野蛮人: 指欧洲中世纪时代的“蛮族人“,正如春秋时期华夷之间贵贱尊卑的观念一样,“蛮族“实际上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邻族(日耳曼人)以及亚洲一些民族的带有侮辱性的称呼。同时在多款游戏中野蛮人作为强大的战士出现。
10、狮蛮宝带:古代高级武官用的腰带。
11、南蛮鴂舌: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
12、蛮手蛮脚:1.谓动作笨拙生硬。
13、瘴雨蛮烟:1.指南方含有瘴气的烟雨。
14、十样蛮笺:古人蜀地出产的十色笺纸。
15、荒蛮之地: 边远荒凉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16、南蛮之地: 泛指古中国中原区域对以南的区域,古中国南方的地区,长江以南的地方,即如今南方一带。
17、死搅蛮缠: 不讲道理,纠缠不休。
蛮字结尾的组词
1、霸蛮:方言。勉强。 方言。坚决﹔执拗。
2、阿蛮:唐女伶名。 泛指女伶。 指唐白居易女侍小蛮。白居易尝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句。 杨贵妃的小名。
3、刁蛮:狡诈蛮横。
4、髦蛮:语出《诗.小雅.角弓》:"如蛮如髦。"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5、绵蛮:1.亦作"绵蛮"。2.《诗.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于丘阿。"毛传:"绵蛮,小鸟貌。"朱熹集传:"绵蛮,鸟声。"王国维《观堂集林.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下》:"虫之小者曰蠛蒙,鸟之小者亦曰绵蛮,殆皆微字之音转。"《文选.何晏》:"绵蛮黮?。"李善注:"《韩诗》曰:'绵蛮黄鸟',薛君曰:'绵蛮,文貌。'"历来诗文中多用小鸟﹑鸟声二说。指小鸟或鸟鸣声。
6、东蛮:1.指东谢蛮。2.唐鼓吹铙歌名。
7、横蛮:(1)粗暴,蛮横
8、狮蛮:宋代重阳节蒸糕上的粉制饰物。亦借指这种蒸糕。古代武官腰带钩上饰有狮子、蛮王的形象,因以指武官腰带。指旧时节日赛会扮演的狮子、蛮王。
9、野蛮:(1)不文明 (2)蛮横残暴
10、南蛮:1.古称南方的民族及其居住的地方。2.旧时小说中辽﹑金人对宋及宋人的称呼。
11、白蛮: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个部落。分布于今云南省滇池﹑洱海地区及四川省南部。唐时其首领参加了南诏政权。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首领段氏在云南建立了大理国。白蛮中居今洱海地区者﹐与今白族有亲缘关系。
12、逋蛮:指逋慢不顺的蛮夷。
13、荆蛮:1.楚国。 2.楚、越一带。即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等荆州四郡,皆是古代未开化的民族。
14、百蛮:1.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后也泛称其他少数民族。
15、拗蛮:个性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
16、耍蛮:(1)〈方〉蛮不讲理
17、诸蛮:1.古代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总称。
18、动蛮:方言。指动手打人等野蛮行为。
19、戎蛮:1.亦作"戎曼"。即蛮氏。古族名。西戎的一支。春秋时分布于今河南颍河上游一带。后为楚所灭。2.泛指四夷。
20、洞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21、凶蛮:凶恶野蛮。
22、逞蛮:肆意蛮横。
23、蛮蛮:1.一种雌雄并翅双飞的鸟。 2.神话传说中的水怪。 3.状声词。形容鸟鸣声。
24、楚蛮:古代指楚国境内的民族。
25、鱼蛮:1.亦作"鱼蛮子"。2.渔夫,渔民。
26、瘴蛮:旧指南方少数民族。
27、村蛮:粗野。
28、放蛮:使用蛮横手段。
29、强蛮:(1)强横凶蛮
30、獠蛮: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
31、缗蛮:1.鸟鸣声。
32、邈蛮:边远地区的蛮夷。
33、生蛮:1.古时对南方未入州城定居的少数民族的蔑称。
34、土蛮:旧指仡佬族。
35、小蛮:唐·白居易的舞妓名。泛指姬妾。酒器名。
36、边蛮: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37、触蛮:触和蛮,古代寓言中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后因以'触蛮'称因争细微私利而兴师动众。
38、樊蛮:唐白居易的家妓樊素﹑小蛮的并称。
39、要蛮:指王畿外极僻远的蛮荒之地。要﹐要服。
40、茫蛮:1.亦作"茫诏"。2.古代西南部族名。
41、六蛮:古指我国南方各少数民族。
42、溪蛮:即五溪蛮。东汉至宋对分布在今湘西及黔﹑川﹑鄂三省交界地区沅水上游若干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有五溪(雄溪﹑樠溪﹑酉溪﹑无溪﹑辰溪),故称。
43、山蛮:旧指居住在山间的南方某些少数民族。
44、八蛮:古谓南方的八蛮国。
45、渔蛮:指以舟为家的渔民。
46、乌蛮:1.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
47、夷蛮:古代对东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称。
48、浅蛮:我国古代对南方发展程度较高,生活习俗等比较接近汉族的少数民族的泛称。
49、乃蛮:1.也称乃蛮部,一作奈曼。古族名。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与杭爱山之间。文化较高,统治阶层信景教。至元太祖时始灭。2.蒙语"八"。
50、痴蛮:蛮横不讲理,一意孤行,
51、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子夜歌》、《重叠金》。小令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转两平韵。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宋代称伊斯兰教徒为菩萨蛮,阿拉伯文的音译。
52、板楯蛮:1.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秦汉时分布在当时的巴郡一带。
53、独锦蛮: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
54、南诏蛮:指乌蛮等族。
55、东谢蛮:古族名。唐代分布在今贵州省东北境。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
56、五水蛮:古代巴人的一支。因居住在“西阳五水”旁,故名。
57、达失蛮:1.波斯语d?nishmend的音译。意指回教徒。
58、指日蛮:古时祈晴用的神画像。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吾所业乃印雨龙与指日蛮也,今丞相为政数年,率春及夏旱,仆印卖求雨龙;才秋至冬多雨潦,即卖指日蛮,吾获利以足衣食。”
59、武陵蛮:汉时对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为武陵郡,故名。
60、谢阿蛮:谢阿蛮(717-757),谢阿蛮擅长《凌波舞》,表现凌波池中卫宫护驾的龙女,在波涛起伏的水面上翩然起舞。
61、木速蛮: 元代伊斯兰教教徒的译名﹐又作谋速鲁蛮﹑没速鲁蛮﹑铺速满﹐波斯语musulmn的音译﹐即阿拉伯语Muslim。
62、三谢蛮: “蛮”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
63、五溪蛮: 五溪蛮亦称“武陵蛮”。
64、牂牁蛮: 贵州古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