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字开头的组词
腔字中间的组词
- 1、锅腔子:1.土灶。比大灶小﹐无烟囱﹐多用土或陶制。
- 2、花腔鼓:鼓框上绘有花纹的鼓。
- 3、盆腔炎: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
- 4、满腔子:满腔。
- 5、正腔钱:指正式的赎身钱。
- 6、泪腔穴: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 7、拿腔作势:(1)比喻故意做假的虚伪情态
- 8、古腔古调:(1)对古老形式作虚假模仿
- 9、流腔流调:形容说话轻浮油滑。
- 10、脱腔落板:唱走了调﹐不合板眼。比喻言行不合规矩。
- 11、花腔腰鼓:花腔鼓的一种。
- 12、花腔令鼓:见“花腔鼓”。
- 13、一腔热忱:热忱极高,充满心胸。比喻用心至诚,办事投入。
- 14、满腔热情:形容一个人热血沸腾,充满激情。
- 15、一腔孤勇:一个人的勇敢、一个人的奋斗。
- 16、一腔愚勇: 有勇无谋的意思。
- 17、口腔感冒: 一种叫做牙本质敏感症的疾病,医学界视为“口腔疾病中的感冒”。
- 18、陈腔滥调:陈腐而缺乏新意的论调。
- 19、一腔衷肠:一腔是满腹的意思,衷肠是心里的话,衷情的意思,一腔衷肠就是满腹的心里话。
- 20、丑腔恶态:卑贱的声调,丑恶的样子。
- 21、多腔菌目: 子囊腔生在垫状的子座上或胶质菌体中,每个腔中只含单个球形或近卵形的子囊。
- 22、一腔怒火:怒火添满了整个身体,形容发怒到了极点。
腔字结尾的组词
- 1、行腔:(1)戏曲演员按个人对剧情、曲谱的体会来运用腔调
- 2、口腔:(1)口内的空腔,由两唇、两颊、硬腭、软腭等构成。口腔内有牙齿、舌、唾腺等器官
- 3、透腔:犹彻底。
- 4、凑腔:1.亦作"凑腔"。2.犹言搭腔。
- 5、老腔:(1)流行于陕西潼关、华阴一带的皮影戏剧种
- 6、帮腔:(1)台上人主唱、多人在台后和唱的戏曲演唱形式 (2)帮衬,支持;替人说话
- 7、体腔:(1)动物体内的腔;特指所有高等动物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比较完整的腔隙
- 8、词腔:犹词调。
- 9、颅腔:(1)由颅骨借缝隙或软骨紧密相连构成的腔隙,以容纳、保护脑、感觉器官及消化、呼吸器官的起始部
- 10、答腔:(1)搭腔
- 11、曲腔:唱腔。
- 12、弋腔:(1)发源于江西省弋阳县的一种古老戏曲声腔,亦称“弋腔”。由一人独唱,众人和腔,用打击乐器伴奏。它至今广泛留存在许多剧种中
- 13、唱腔:(1)戏曲中唱出来的曲调
- 14、内腔:(1)某些珊瑚虫一对隔膜之间的空隙
- 15、乔腔:装腔。
- 16、齿腔:(1)牙齿的髓腔,内由牙髓填充
- 17、翻腔:1.突然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态度。
- 18、盆腔:(1)骨盆内部的空腔。膀胱和尿道等泌尿器官以及女子的子宫、卵巢等都在盆腔内
- 19、奶腔:1.谓稚气的声调。
- 20、过腔:由此调转入另一调。
- 21、刳腔:挖空的腹腔。
- 22、闹腔:犹言拿腔作势。
- 23、装腔:1.故意做作。
- 24、开腔:(1)说话;开始说话
- 25、昆腔:地方戏曲声腔之一。参见:昆腔
- 26、调腔:戏曲剧种。也叫掉腔。现在叫"新昌高腔"。明末清初流行于浙江绍兴一带﹐新中国成立前绝迹于舞台﹐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新生。传统剧目有《蔡伯喈》﹑《三关斩卞》等。
- 27、官腔:(1)旧称官场中的门面话,今指利用规章、手续来推托、责备的话
- 28、躯腔:犹躯壳。
- 29、声腔:(1)许多剧种所共有的成系统的腔调,如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
- 30、作腔:装腔作势。
- 31、秦腔:(1)流行于中国西北各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发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种。也叫“陕西梆子”。泛指北方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
- 32、拿腔: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 33、接腔:(1)接着别人的话头讲下去
- 34、贼腔:不正派的语调﹑表情。
- 35、枯腔:干壳。
- 36、高腔:(1)戏曲声腔之一,由弋阳腔与各地民间曲调结合而成,音调高亢,唱法、伴奏乐器和弋阳腔相同,有湘剧高腔、川剧高腔等
- 37、空腔:老调子;陈辞滥调。
- 38、使腔:指戏曲演唱中,唱出曲折悠长的声调。
- 39、醒腔:(1)〈方〉觉醒明白
- 40、搭腔:(1)答话 (2)交谈
- 41、新腔:1.指歌曲中新颖脱俗的腔调。2.比喻符合时代潮流的话。
- 42、腹腔:(1)躯干腹部的腔,内衬腹膜,由体壁、横膈膜和盆底围成,其内容纳胃、小肠、肝和其他内脏器官
- 43、胸腔:(1)温血脊椎动物体腔的一部分,位于横膈的前方或上方,四周以胸壁为界,其内容纳心脏和肺
- 44、徽腔:即徽调。
- 45、排腔:1.说三道四。2.犹陈腔。
- 46、抛腔:犹开腔,开口说话。
- 47、吹腔:戏曲腔调之一。又称枞阳腔﹑石牌调﹑安庆梆子﹑芦花梆子等。明末清初从江西弋阳腔发展而来的四平腔,受昆腔影响,在安徽枞阳一带形成,为徽剧主要腔调之一。最初是曲牌体 长短句 ,后逐渐发展为七字句﹑十字句。用笛子伴奏。京剧﹑婺剧中都保存有吹腔,在湘剧﹑祁剧里则称为安庆调。
- 48、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
- 49、贫腔:(1)说话时油嘴滑舌的腔调
- 50、土腔:土话的腔调。
- 51、鼻腔:(1)在高等脊椎动物为拱状的腔,位于颅底与口腔顶之间
- 52、前腔: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曲牌名﹐其后各曲前都`作'前腔'。与北曲中的'幺篇'或'幺'同。意谓曲名同前。参阅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
- 53、上腔:戏曲﹑曲艺的唱词符合曲调的要求叫做"上腔"。
- 54、尾腔:语末高昂或故意拖长的音调。
- 55、木腔:激水之器。
- 56、托腔:犹伴奏。
- 57、一腔:满腹;满胸。表数量。用于宰杀的牲体,如羊、猪等。
- 58、做腔:装腔作势,摆架子。
- 59、京腔:(1)清代北京盛行戏曲的音调。即京戏的唱腔;又泛指北京话。旧指北京语音
- 60、熟腔:常用的唱腔或曲调。
- 61、羊腔:指羊的肋肉。
- 62、油腔:(1)形容人说话、作文轻浮油滑的腔调
- 63、花腔:(1)一种西洋发声法,以声调多转折、拖腔格外长为特点 (2)通常指声乐旋律中的装饰,包括种种装饰音、急速的音阶或琶音进行以及华彩段等等 (3)比喻花言巧语
- 64、黄腔:乱说话、吹牛、说话跟现实不搭边
- 65、哭腔:戏曲演唱中表示哭泣的行腔。
- 66、柳腔:柳腔,山东省即墨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67、籁腔:指音乐、歌曲或戏曲中成系统的曲调子腔调韵味极像梅兰芳唱的,以传后世。
- 68、几腔:(1)指满腹的
- 69、满腔:(1)心中充满
- 70、打官腔:比喻用冠冕堂皇的话搪塞别人。
- 71、梆子腔:(1)一种伴用梆子来加强节奏的唱腔 (2)以梆子腔演唱的几种地方戏曲,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的通称
- 72、吃奶腔:幼儿腔调。形容声音稚嫩。
- 73、青阳腔:1.一种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浙江的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于明嘉靖年间相继传入青阳后﹐同当地的民间曲调汇合形成。一般认为青阳腔即明代的池州腔﹐现在赣剧中仍有青阳腔。也有人认为青阳腔兼指徽州腔和池州腔。
- 74、出面腔:犹传声筒。
- 75、乐平腔:1.戏曲剧种。弋阳腔的一个支派,明末同青阳腔齐名。流行于江西东北部。清代逐渐衰亡。
- 76、弋阳腔:(1)发源于江西省弋阳县的一种古老戏曲声腔,亦称“弋腔”。由一人独唱,众人和腔,用打击乐器伴奏。它至今广泛留存在许多剧种中
- 77、昆山腔:见“昆腔”。
- 78、学生腔:1.指词汇贫乏﹑呆板无生气的言语﹑文风。
- 79、拍老腔:谓倚老卖老,以大言训人。
- 80、西秦腔:1.古代戏曲剧种名。明末清初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清乾隆间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认为就是秦腔﹐或秦腔支派同州梆子。又广东的西秦戏﹐最早也用此名。伴奏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不用笙笛。
- 81、水磨腔:1.指昆山腔。昆山腔节奏舒缓,唱腔宛转细腻,故称。
- 82、泄殖腔: 某些鱼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等的肠道、输尿管和生殖腺的开口都在一个空腔里,这个空腔叫做泄殖腔。
- 83、娘娘腔: 方言。指婆婆妈妈、优柔寡断,缺乏男子气。
- 84、开黄腔: 就是乱说、说外行话、出洋相、乱讲没有根据的说。
- 85、消化腔:“消化循环腔”的简称。腔肠动物体壁构成的空腔。
- 86、碗碗腔: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典雅,音乐悠扬轻盈,音律细腻声韵严谨。
- 87、放黄腔: “开黄腔”有说话不讲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