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而组词>

而组词,而字组词,而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而组词

反馈

    而怎么组词?一年级而字组词有那些?

    而组词语共167个,其中而开头的词语24个,而结尾的词语43个,在中间的词语100个。

    而字组词: 而已、 而且、 而上、 而来、 而或、 而后、 而乃、 巴而思、 现而今、 形而上、 少而精、 形而下、 小而全、 昨而子、 从而、 因而、 從而、 怅而、 俄而、 既而、 偶而、 ... 这些而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而字开头的组词

1、而已:(1)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2、而且:(1)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

3、而上:1.以上。表示品位﹑位置﹑次序或数目等在某一点之上。2.以上。表示时间在前的﹐犹以前。

4、而来:以来。

5、而或:(1)有时候

6、而后:(1)以后;后来;然后

7、而乃:表示承接,犹然后;表示转折或另起话题。

8、而今:(1)现在,目前

9、而立:(1)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10、而何:1.犹如何。怎样。2.犹如何。怎么。

11、而况:(1)连词。何况

12、而亦:连词。表示承接。

13、而下:1.以下。

14、而往:1.以后。2.以上。表示数量在某一点之上。

15、而降:以下﹐以来。

16、而此:如此。

17、而夫:此人﹐其人。

18、而公:1.犹言你老子。倨傲的自称语。

19、而翁:1.你的父亲。用于称人父亲﹐或为父者自称。

20、而外:(1)……之外

21、而还:以还﹐以来。

22、而当:而且在

23、而姬壶:周代彝器名。而姬即如姬﹐战国魏安厘王之宠姬。也作"天姬"﹑"太姬"。见《史记.魏公子列传》﹑清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下二四﹑吴大澄《愙斋集古录》﹑《恒轩吉金录》一﹑邹安《吉金文存》五。

24、而亲仁: 而亲仁指亲近有仁德的人。



而字中间的组词

1、巴而思:1.亦作"巴儿思"。2.蒙语,虎。

2、现而今:(1)〈方〉现在;如今

3、形而上:1.亦省作"形上"。#####2.无形;抽象。#####3.指精神方面、心理上。

4、少而精:(1)排除一切多余,避免铺张

5、形而下:亦省作'形下'。 '形而上'的对称。实在﹐具体。参见'形而上'。

6、小而全:指规模小而生产过程齐全,自成体系,专业化程度很低的一种落后的生产结构或生产经营方式。

7、昨而子:今天的前一天。

8、爱而近: 埃尔金。

9、一而二: 二而三。

10、再而衰:比喻的是擂鼓

11、三而竭:指第三次就完全丧失了信心致使失败

12、相提而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来谈。

13、础泣而雨:柱子的基石泣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14、垂拱而治: 《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孔颖达疏:“谓所任得人,人皆称职,手无所营,下垂其拱。”

15、翘足而待:(1)一抬脚的工夫就会到来。极言时间短

16、合而为一:合并在一起或合并为一个整体。

17、侃侃而谈:(1)刚直坦诚地谈话

18、一蹴而就:(1)形容事情轻而易举,就能完成

19、满载而归:(1)满满地装载着归来。形容外出办事圆满成功,成果显著

20、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21、爱而不得:爱一个人却不能拥有他,因为他不爱你或者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一起,所以叫爱而不得。

22、存而不论:(1)暂时保留起来不进行讨论

23、形而下学:旧指自然科学。参见'形而上学'。

24、从一而终:(1)旧指一个女子终身只嫁一个丈夫,丈夫死了也不再嫁人

25、而今而后:从今以后。

26、淡而不厌:指诗文恬淡而不乏味。 犹漫不经心。

27、等而上之:1.按某一等次﹐由此再往上。

28、似是而非:(1)表面看来似乎对,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的

29、秘而不露: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30、不谋而同:同“不谋而合”。

31、投传而去:传:符信。指弃官而去。

32、不药而愈:不吃药,病就好了。

33、叩马而谏:勒住马头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34、乐而忘返:快乐得忘记返回。形容非常留恋。

35、一褱而论: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同“一概而论”。

36、秤薪而爨: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37、废然而反: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

38、甚而至于:用以提出突出的事例,表示更进一层达到某种程度。

39、高而富球:即高尔夫球。

40、伏而咶天:比喻所行与所求背道而驰,不可能达到目的。

41、可烧而走:(1)可用火攻战术使(他们)败逃。走,逃跑,使动用法,使…走

42、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43、不辞而别:(1)不向人告别就离开

44、侃侃而言: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45、当刑而王:《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后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46、冒而咕咚:见“冒儿咕咚”。

47、不勤而获:不劳而获。

48、不期而会:(1)期:约定日期。没有相约而意外地遇见

49、望尘而拜:谓迎候显贵,望见车尘即行叩拜。形容卑躬屈膝或敬畏的神态。亦作:望尘拜伏

50、韫匵而藏: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来。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51、一哄而散:亦作“一哄而散”。

52、形而上學: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彼此孤立,永远不变;即使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事物外部。指社会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

53、坐而论道:(1)坐在那里高谈阔论空洞的道理

54、观机而作:犹言见机而作。

55、笼而统之:混合不分。

56、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这样。没有想到如此而竟然如此。也作“不期然而然”。

57、不壹而三:再三;多次。

58、不顾而唾:(1)头也不回便啐唾沫。形容盛怒

59、浮而不实: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60、过此而往:除此以外。

61、无胫而行:没有腿而能行走。胫,小腿。比喻事物不依外力而能迅速传开。

62、生而为人:1、其他人的理原句和“人“没有关系,意思是说,自己被生了出来(这个表达方式的意思,相当于汉语“活着“);2、我活着就要像人一样的活着;3如果“为“读第四声的话,则意思为:活着就要为人民服务。

63、不壹而足:亦作'不一而足'。

64、勇而无谋:只有勇气而缺少谋略。

65、破门而出:砸开门冲出来。喻指破除门户之见。

66、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67、向天而唾: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68、席卷而逃:指偷了全部贵重衣物逃跑。

69、恭而有礼: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70、仅此而已:(1)只是这样罢了

71、一而不党:谓混一而无偏颇。

72、贾而好儒:"“贾而好儒”徽商特色之一。明代有人把徽商分为""儒贾""和""贾儒""两种。儒贾以经商为名而行儒教之事,贾儒以崇儒为名而行经商之事。两者都是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商人,或具有经商才干经验的文化人,是贾与儒的结合,是文与商的交融。"。

73、几而不征:查问而不征税。几,通"讥"。

74、闻而生畏:1.听见就怕。

75、悬悬而望:形容非常盼望、挂念。

76、弦而鼓之:(1)弦,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名词,用如动词,“弹”的意思

77、脱口而出:(1)随口说出

78、如约而至: 按着约定准时到达。

79、孑孓而行:一个人独自慢慢的走,形容孤独,寂寞,心情失落的样子黯然离去。

80、乘势而上:利用有利的形势而加紧完成某事。常用来形容事情做到一定阶段时,抓住有利时机攻坚克难,获取最后的胜利。

81、无为而为: 是一类在有限的生命中已经达到自我平衡的圣人,他所做之事不用刻意而为,而自然而然的得到顺应天命的结果。无为不是凭空的无为,而是经历过有为阶段最终达成的一种道家境界。

82、广而告之:广告,是广而告之的简称,可以泛指一切不针对特定对象的公告,包括公益广告、旅游广告、商业广告等等。

83、盛极而衰:泰、否:《周易》卦名,泰吉否凶。指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

84、拔地而起:从地上突兀而起。

85、一笑而过: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86、款款而来:慢慢地走,舒缓地步行走来。

87、踽踽而行:形容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88、冲天而起: 1、直向天空。比喻志气超迈或情绪高涨而猛烈。2、火光、烟尘等因灾害产生剧烈现象。

89、呼啸而过:速度极快,跟风一样

90、伺机而动:等待时机来临,然后采取行动,有因时制宜之意。

91、伏罂而听: 古时,为防止如果城外的敌人从地下面开凿地道进来攻击,于是就在城内挖一口井,埋上一个装酒的大腹小口的坛子(容器)在地下,找一个耳朵很灵敏的人伏在地上去侦听,就能知道敌人挖的洞穴的位置,进而才能准确地对付敌人。

92、委而去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下》,由委而弃之演变而来。

93、珍而重之: 指对一个人或者物既要珍惜又要重视。

94、姗然而至: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95、随心而遇:不用太较真地思考,听从自己最内心的想法顺其自然地进行。然后就可以碰到得到某样东西或者说某件东西就是这么顺从内心想法地得到的。

96、逆势而上:指朝着方向相反的形势而前进。

97、随心而行: 随缘的意思。跟随着自己的目标而前行。

98、随心而为: 自己心里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99、绝尘而去: 飞快得离开的意思。绝尘:古代主要指马跑得快,脚不沾土,谓之绝尘。

100、避而远之:指对某事或某人不喜,厌恶或恐惧,所以避开,远远的离开。



而字结尾的组词

1、从而:(1)——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用于后一小句开头,沿用前一小句的主语。用于书面

2、因而:(1)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

3、從而:(1)——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用于后一小句开头,沿用前一小句的主语。用于书面

4、怅而:犹怅然。

5、俄而:(1)不久;顷刻。也作“俄尔”

6、既而:(1)不久,一会儿,副词。指上件事情发生后不久

7、偶而:有时候。

8、然而:(1)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9、衎而:亦作'衎而'。 和适自得貌。

10、睋而:1.须臾;顷刻;短时间。

11、卒而:突然。

12、倏而:迅疾貌。指短暂的时间。

13、幸而:(1)幸好、幸亏

14、已而:(1)不久;后来 (2)罢了;算了 (3)时而(叠用)

15、忽而:1. 变化迅速,出乎意料。 2. 不断交替出现。

16、馁而:饥饿。

17、蛾而:不久。蛾﹐通"俄"。

18、反而:(1)表示跟上文意思想相反或出乎意料

19、进而:(1)继续向前;更进一步

20、不而:不能。

21、甚而:(1)即甚至

22、时而:(1)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 (2)叠用,表示不同的现象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发生

23、假而:(1)假如,如果

24、颀而:犹颀然。长貌。

25、若而:1.若干。

26、暂而:暂时,暂且。"而"表语气。

27、旋而:顷刻﹐不久。

28、乎而: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赞叹。2."乎"和"而"是文言中常用的虚词,因借以指文言。

29、涟而:亦作“涟而”。

30、可而:犹可以。

31、继而:(1)指接着某件事或行为之后,又接着…(先喝一瓶啤酒,继而又喝了一杯白酒)

32、竟而:(1)竟然

33、学而:1.《论语》首篇篇名,后借指《论语》。

34、伟而:犹伟如。伟大壮美貌。

35、之而:须毛。《周礼.考工记.梓人》:"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戴震补注:"颊侧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须鬣属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周官下》:"而,颊毛也;之,犹与也。作其鳞之而,谓起其鳞与颊毛也……然则之为语词,非实义所在矣。"与戴说不同。后人诗文中多用以形容须毛状的东西或指雕刻的鸟﹑兽﹑龙等的须毛耆鬣。

36、恬而:犹安然。

37、惠而:1.犹惠然。顺貌。

38、奚而:疑问词。犹为何;如何。

39、意而:1.传说中的古代贤人。2.燕子的别名。

40、凄而:1.凄怆。2.寒凉。

41、始而:(1)表示某一情况或动作开始(后面多接用“继而”、“终于”等副词)

42、故而:(1)因此,所以

43、一而: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基本释义

而通“能”。〈名〉才能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动〉能够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不逢汤武与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另见ér而〈名〉(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同本义而,颊毛也。——《说文》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表示并列关系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表示递进关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表示承接关系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表示转折关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表示假设关系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代〉你;你的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又如:而翁(你的父亲)这样,此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如:而夫(此人;这人)〈助〉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动〉如,好象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另见néng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

E

https://www.hao86.com/zuci/而/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