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字开头的组词
- 1、练功:(1)练习功夫、技巧、本领等
- 2、练兵:(1)训练军队 (2)磨练武器
- 3、练朱:1.经过练制的红色(丝弦)。2.谓练朱丝以为弦。
- 4、练漂:纺织物精练和漂白的总称。也就是退浆﹑精练﹑漂白﹑丝光等加工过程的统称。
- 5、练巾:白色的头巾。
- 6、练队:(1)为某种需要而练习排列或变换队形
- 7、练士:1.精兵。2.训练士兵。3.选拔士兵。
- 8、练冠:1.厚缯或粗布之冠。古礼亲丧一周年祭礼时着练冠。
- 9、练字:1.推敲诗文中的用字遣词。 2.练习写字。3.练习书法。如:「他想藉练字修身养性。」
- 10、练简:训练挑选。
- 11、练习:(1)习题或作业(如一篇作文)
- 12、练帬:1.白绢下裳。亦指妇女所着白绢裙。2.用作文人乘兴挥毫的典故。
- 13、练囊:绢袋。
- 14、练帨:1.白色佩巾。
- 15、练丁:清代于正规军以外,就地征选丁壮训练成地方武装,谓之团练,其兵丁称"练丁"。
- 16、练气:指习静呼吸以求长生之术。
- 17、练笔:(1)锻练手笔;练习写作 (2)练习写字
- 18、练祥:小祥与大祥。均古代祭礼。
- 19、练卒:1.精兵。2.操练兵卒。
- 20、练丝:1.未染色的熟丝。
- 21、练衣:1.用经过煮练加工的布所制之衣。古礼,亲丧小祥可着练布衣冠。2.白色布衣。
- 22、练带:白色熟绢制的带子。
- 23、练形:1.方士修炼形体,以求超脱成仙。
- 24、练识:熟知。
- 25、练行:佛教语。谓修练戒行。
- 26、练儿: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小字。
- 27、练舁:谓以白布担架扛抬。
- 28、练句:1.锤炼文句。
- 29、练鹊:鸟名。属鸣禽类,体似鸲鹆而小。雄鸟有羽冠,尾部有两根长羽毛,头部黑色,发蓝色的光,背部深褐色。腹部白色。雌鸟背部和头部均褐色,羽冠不显着,尾部无长羽毛。生活在树林或竹林中,为捕食害虫的益鸟。其肉可以入药,能益气治风疾。以雄鸟尾羽特长,如拖练带,故又有带鸟﹑绶带鸟﹑寿带鸟﹑拖白练等异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练鹊》。
- 30、练声:(1)以歌曲或讲演练习嗓音器官
- 31、练禫:练与禫,均古祭礼名。练为小祥之祭,禫为除服之祭。古礼禫祭之月有二说:汉郑玄以二十五月为大祥,二十七月而禫,二十八月而作乐。三国魏王肃以二十五月为大祥,其月为禫,二十六月而作乐。见《仪礼.士虞礼》﹑《礼记.檀弓上》"孟献子禫"孔颖达疏。亦用作丧家祭礼的统称。
- 32、练日:选择日期。练,通"拣"。
- 33、练主:古代练祭时所立的神主。奉祀于祖庙。
- 34、练材:1.精选的优质材料。练,通"拣"。2.拳勇有力之材。
- 35、练戒:1.佛教语。修练戒行。
- 36、练武:(1)操练武功 (2)学习或练习军事技术
- 37、练事:1.熟谙世事。
- 38、练缯:白色缯帛。
- 39、练实:竹子开花后结的果实。
- 40、练就:练成。
- 41、练石:1.中医治疗外肿的一种药物。
- 42、练饷:1.明末为练兵所需军饷而征收的一种苛税。崇祯十二年下令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于是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与辽饷﹑剿饷当时并称为"三饷"。见《明史.食货志二》。2.清代练兵的军需费用。
- 43、练衲:1.漂染过的僧衣。借指僧人。
- 44、练悉:1.熟悉。
- 45、练明:洁白明净。
- 46、练军:清代军队编制的名称。清代练军之创建,酝酿于咸丰年间。同治元年于天津创练洋枪队。二年,以直隶额兵酌改练军。四年,兵部﹑户部诸臣会议选练直隶六军,始定练军之名。各省练兵乃踵行之。练军虽在额设制兵内选择,而营哨饷章均按湘淮军制,与防军相同。练军驻屯于通都重镇,其作用亦与防军相同。光绪中叶后,防﹑练军均改为巡防队。光绪﹑宣统之间又改为陆军。参阅《清史稿.兵志三》。
- 47、练洽:1.练达博洽。
- 48、练师:1.炼师。旧称德行高超的道士。
- 49、练帛:熟帛。谓煮练过的帛。 大帛。谓粗疏之缯帛。
- 50、练影:指日﹑月﹑水波等的白色光影。
- 51、练丹:1.炼丹。
- 52、练练:洁白貌。
- 53、练祭: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又称"小祥"。
- 54、练波:白绢似的水波。
- 55、练染:1.煮练丝麻加以染色。2.练染过的布帛。
- 56、练裙:亦作“练帬”。白绢下裳。亦指妇女所着白绢裙。《宋书·羊欣传》:“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帬昼寝,献之书帬数幅而去。
- 57、练花:即楝花。
- 58、练熟:熟练。
- 59、练锐:精锐。
- 60、练操:(1)训练队列,操练队列,包括立正、稍息、转体及行进间步法等科目
- 61、练核:1.亦作"练核"。2.精细务实;精心考查。
- 62、练阅:训练检阅。
- 63、练真:1.古代方士谓通过修练而返朴归真。
- 64、练究:1.犹精研。
- 65、练饰:琢磨修饰。多用于文辞。
- 66、练勇:清代地方武装团练﹑乡勇等的统称。
- 67、练素:白绢。
- 68、练营:始建于清同治初年的军队编制。详"练军"。
- 69、练红:1.古礼亲丧小祥后所着之练衣。用黄里红饰,故名。见《礼记.檀弓上》。
- 70、练若:佛教语。即阿兰若。梵语?ranya的音译。意为寂静处。原指僧侣修行处,后指佛寺。
- 71、练色:1.美色。2.指修练得道者的美好容色。3.指白色。
- 72、练紫:染成紫色的缯帛。
- 73、练文:比喻像白练飘动般的波纹。
- 74、练达:(1)干练通达;熟悉人情世故
- 75、练甲:精兵。
- 76、练才:指文才练达。
- 77、练择:犹精选。
- 78、练要:1.谓精诚专一,操守坚贞。
- 79、练覈:1.亦作"练覈"。2.精细务实;精心考查。
- 80、练手:(练手儿)练习做活儿技能:初学裁缝,先做点儿小孩儿衣服练练手。
- 81、练摊: 方言。指摆摊做买卖。
- 82、练裙子:《南史.任昉传》载昉子西华"冬月着葛帔綀裙"。"綀"误为"练",后因谓贫穷之人为"练裙子"。
- 83、练形术:道教谓修炼形体,以期脱胎换骨,位登仙品。
- 84、练习生:旧时银行、公司、商店等单位中雇用的类似学徒的低级职工。
- 85、练子嘴:1.方言。顺口溜。民间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
- 86、练习曲:锻炼乐器演奏技术的乐曲。通常包含一种或几种特定技术课题。十七世纪末意大利的“托卡塔”即为练习曲的一种。大量练习曲(尤其是钢琴练习曲)的出现和应用始于十九世纪初。后又有可供艺术表演的练习曲,常称音乐会练习曲,如肖邦、李斯特所作的练习曲。
- 87、练行尼:1.佛教指修练戒行的比丘尼。
- 88、练为战: 训练是为了作战。
- 89、练习题: 从狭义上讲,练习题是以巩固学习效果为目的要求解答的问题;从广义上讲,练习题是指以反复学习、实践,以求熟练为目的的问题,包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难题等。
- 90、练习簿: 是中学生和小学生笔记簿和家课的簿,由学校按科目和程度印制的封面通常附有校徽和学校名称,又称校簿,有时为了区别会把商店内公开出售的练习簿称为街簿。练习簿封面上有填写姓名、班级、班号或学号、科目、教师姓名等资料的字段,有些封面背后则有表格,用作记录每次习作的日期、内容、积分等,家长可能需要在该表上签名以知悉子女的学业成绩。一种习性的练习用具。
练字中间的组词
- 1、白练衣:白绢裁制的衣服。
- 2、偏练雨:川陕一带称夏月暴雨为偏练雨。偏,指降雨范围小,数里之内,晴雨各异。见章炳麟《新方言.释天》。参见"练雨"。
- 3、竹练布:1.用竹子作原料织成的布。
- 4、白练裙:1.白绢制的裙。南朝宋羊欣年十二作隶书﹐为王献之所爱重。欣夏月着新绢裙昼寝﹐献之见之﹐书裙数幅而去。欣加临摹﹐书法益工。见《南史.羊欣传》。后用为典故。2.戏曲名。明郑之文为名妓马湘兰作。
- 5、赤练蛇:1.蛇的其中一种。背部黑绿色,有赤色条纹和斑点,无毒,但性凶猛。 2.比喻邪恶的人。
- 6、教练机:用以训练飞行学员的飞机。设有前后两个单人座舱或一个并列双人座舱。有两套相联的操纵机构,分别供教练和学员使用。
- 7、捣练子:词牌名。以咏捣练而得名。一名《捣练子令》。因南唐·冯延巳词,起结有“深院静”及“数声和月到帘栊”句,更名《深院月》。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又双调三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卷一。曲牌名。即《胡捣练》。南北曲均有。均属“双调”。南曲字句格律与词牌单调相同,用作引子。北曲与词牌不同,而与词牌《生查子》半阕相近,《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以为即《生查子》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中者,非。
- 8、教练员:用以训练飞行学员的飞机。设有前后两个单人座舱或一个并列双人座舱。有两套相联的操纵机构,分别供教练和学员使用。
- 9、洗练感: 洗练一词和简约相近,是一种繁华落尽,洗尽铅华之后的内敛。
- 10、曳练椒房:谓充当后妃。椒房,汉皇后所居的宫殿。
- 11、熟练工人:在生产劳动中操作熟练的工人。
- 12、祛练神明:1.佛教语。修智慧,断烦恼。意谓去除尘念,修炼智慧,便可成佛。
- 13、总练名实:犹言综核名实。谓综合考究事物的名称和实际,使之允当。
- 14、综练名实:1.犹综核名实。
- 15、朱丝练弦:用熟丝制的琴弦。朱﹑练互文为义。借指琴瑟。
- 16、万练飞空: 水雾反射阳光生成的多彩霞光。
- 17、训练周期: 运动训练过程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方式进行,每一个循环的开始到结束就是训练周期。
练字结尾的组词
- 1、历练:经历的事情多而富有经验。经历和锻炼。谓经受锻炼。
- 2、洗练:(形)(语言、文字、技艺等)简练而干净利落:文笔~|故事情节~。[反]冗长|拖沓。
- 3、闯练:1.到社会上经受锻炼。 2.历练,去经历一些事情使自己得到锻炼而成长。
- 4、精练:精研熟悉。精悍强壮;精明干练。精美凝练。指金子。
- 5、锻练:罗织罪名,陷人于罪。
- 6、谙练:1.熟习。 2.明晓事理,历练老成。
- 7、凝练:(1)简洁而无铺张赘言
- 8、阿练:1.对僧道的昵称。2.南朝梁武帝的小名。
- 9、捣练:捣洗煮过的熟绢。
- 10、教练:(1)从事教练工作的人
- 11、磨练:(1)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经受锻炼
- 12、闇练:熟练;熟悉。
- 13、用练:用灵。
- 14、蒨练:鲜明貌。
- 15、熟练:(1)熟知并做来顺手
- 16、训练:(1)教练、操练兵士,教育学名词。与教学意义相近。训练的目的,是使受训者获得一项行为方式或技能
- 17、抻练:犹作弄。故意使人为难。
- 18、拉练:(1)部队离开营房基地,到野外进行行军、宿营和实弹射击等科目,是一种模拟实战的训练
- 19、老练:(1)阅历深、经验丰富的
- 20、团练:(1)从宋至民国初年的为地主阶级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武装组织 (2)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 (3)由群众组织的自卫团体
- 21、爽练:明达。
- 22、干练:(1)精明,有才干和经验
- 23、凈练: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南朝齐谢朓《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24、整练:亦作“整炼”。
- 25、官练:国库中的绢帛。
- 26、黑练:黑绸。
- 27、排练:(1)在下面排演练习戏剧、舞蹈等的一场或角色作为正式公演的准备
- 28、重练:1.厚而无纹的素丝织品。
- 29、缟练:1.白绢。
- 30、按练:巡视训练。
- 31、贯练:贯通熟练。
- 32、机练:谓细绢。
- 33、简练:(1)简要精练;简便实用 (2)选择训练
- 34、白练:1.白色熟绢。 2.喻指像白绢一样的东西。 3.空操练一场。
- 35、修练:(1)道教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
- 36、淬练:是指反复经受考验,磨练。
- 37、考练:犹考选。
- 38、被练:古代徒兵的一种披在甲外的练袍。亦借指披练袍的徒兵。《左传.襄公三年》:"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杜预注:"组甲﹑被练,皆战备也……被练,练袍。"孔颖达疏:"被是被覆衣着之名,故以为练袍,被于身上。"一说,被练即是由熟丝穿缀甲片而成的甲衣。亦指穿这种甲衣的徒卒。杨伯峻注:"贾逵则以为'以帛缀甲,步卒服之'。考之《吕氏春秋.去尤篇》:'邾之故法,为甲裳以帛。'……由此观之,贾说有据。练是煮熟之生丝,柔软洁白,用以穿甲片成甲衣。"
- 39、操练:(1)操演训练
- 40、明练:熟悉;通晓。明达纯熟。
- 41、勤练:勤勉干练。
- 42、搜练:训练。古代因搜狩以习武事。
- 43、跪练:旧时司法机关传讯审问时,犯人必须下跪在拜垫上,称"跪练"。
- 44、朴练:朴实练达。
- 45、霜练:洁白的绸带。喻水色明洁清澈的江河。语本南朝齐谢朓《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46、幅练:成幅的白练。
- 47、鹤练:柔软洁白的织物。
- 48、染练:1.指染布帛的事务。
- 49、瓜练:瓜的绵瓤。
- 50、皓练:白色的丝绸。
- 51、练练:洁白貌。
- 52、匹练:(1)成匹的长幅白绢,比喻瀑布、江水、光柱等
- 53、飞练:飘动的白绢。
- 54、洒练:洗濯。
- 55、雪练:洁白的绢帛。 比喻明洁的水流。
- 56、界练:1.谓介于石壁之间的白匹练。喻瀑布。
- 57、宵练:1.剑名。2.泛称剑。
- 58、澄练:白绢。
- 59、缣练:1.煮熟的细绢。
- 60、校练:1.犹考核。
- 61、洁练:犹洁白。
- 62、护练:谓保护和锻炼身体。
- 63、中练:古人父母丧后周年行小祥祭礼时,祭服内穿以练过的素布制的中衣,故以“中练”指人子为去世周年的父母行小祥祭礼。
- 64、创练:到实际生活中锻炼。
- 65、曳练:铺开的白绢。常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
- 66、该练:1.谓内容丰富﹐文辞精炼。2.博通熟习。
- 67、挂练:形容瀑布。练,白绢。
- 68、核练:1.谓踏实干练。
- 69、彩练:即“彩带”
- 70、箓练:谓修练道法。
- 71、体练:谓体恤并加以提携。
- 72、习练:1.练习;训练。2.熟悉。
- 73、霄练:1.指洁白的月色。霄﹐通"宵"。2.古剑名。
- 74、瀑练:谓瀑布。
- 75、楮练:用楮树皮制成的纸。其洁白如帛练,故称。
- 76、调练:1.修养磨练。2.调教训练。
- 77、浣练:洗而使白。
- 78、江练:谓江水澄澈、平静如同洁白的绸子。语本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79、陶练:陶冶习练。
- 80、疋练:一匹白绢。喻瀑布。
- 81、胆练:有胆识而干练。
- 82、检练:查核。
- 83、朗练:明白凝练。
- 84、讨练:1.讨究研习。
- 85、谢练:南朝齐谢朓《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有"澄江静如练"的名句﹐后遂以"谢练"作为吟咏江水的典故。
- 86、缯练:1.无文彩之绢帛。
- 87、组练:1.《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孔颖达疏引贾逵曰:"组甲,以组缀甲,车士服之;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组甲﹑被练皆指将士的衣甲服装。后因以"组练"借指精锐的部队或军士的武装军容。2.组带。
- 88、暗练:1.熟练;熟悉。
- 89、达练:1.通晓熟习;精明干练。
- 90、敏练:敏捷干练。
- 91、楚练:原指楚国步兵所穿的练袍,后以'楚练'泛指征衣。 指楚地产的白绢。
- 92、服练:1.亦作"服练"。2.服气修炼。道家养生延年之术。
- 93、成练:罗织成罪。
- 94、拣练:挑选训练。
- 95、秋练:洁白的丝绢。
- 96、沈练:亦作“沉练”。
- 97、金练:1.金甲组练。武士的甲衣。2.金属练子。
- 98、综练:博习,广泛究习。
- 99、期练:丧礼服制。期丧的第十一个月祭于家庙时穿着练帛。
- 100、浄练: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餘霞散成綺,澄江静如练。”唐元稹《泛江翫月》诗:“委波添浄练,洞照灭凝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