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笔组词>

笔组词,笔字组词,笔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笔组词

反馈

    笔怎么组词?一年级笔字组词有那些?

    笔组词语共286个,其中笔开头的词语100个,笔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86个。

    笔字组词: 笔锋、 笔直、 笔译、 笔画、 笔筒、 笔端、 笔记、 简笔字、 铅笔画、 蜡笔画、 筹笔驿、 减笔字、 弄笔头、 卷笔刀、 随笔、 粉笔、 工笔、 揸笔、 代笔、 毛笔、 起笔、 ... 这些笔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笔字开头的组词

1、笔锋:(1)毛笔的尖端 (2)写字、作画、写文章的艺术手法及特征 (3)喻指文章的精采、犀利之处和书画的用笔

2、笔直:(1)非常直,没有曲折、弯弧或棱角的 (2)径直的

3、笔译:(1)笔头翻译;用文字翻译(区别于口译)

4、笔画:(1)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5、笔筒:(1)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笔用的筒

6、笔端:(1)指写文章、写字、绘画时笔的运用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意境

7、笔记:(1)用笔记录

8、笔触:(1)书画、文章等的笔法;格调

9、笔陡:谓十分陡峭。

10、笔算:(1)用笔写出算式来计算

11、笔仙:1.后晋时,有不知名高士,善制笔,人称“笔仙”。 2.是由安兵基执导,金圭莉、李世恩、李宥利主演的恐怖片。

12、笔削:(1)敬称。请人修改文章

13、笔仗:1.谓书画诗文的风格。2.笔战。

14、笔兴:运笔写作时的兴味。

15、笔摩:彝族以求神﹑作帛﹑送鬼为职业的人。

16、笔债:指受别人约请而未交付的字、画或文章。

17、笔划:(1)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

18、笔润:犹润笔。指写字、作画、撰写文章的报酬。

19、笔趣:字画诗文表现的意态情趣。

20、笔偈:仿照佛家偈语编成的书法口诀。如唐柳公权有《笔偈》:"圆如锥﹐捺如凿﹐只得入﹐不得却。"

21、笔气:文章的风格气概。

22、笔体:各人写的字所特有的形象;笔迹:对~ㄧ我认得出他的~。

23、笔匠:制笔工匠。

24、笔调:(1)文章的风格、情调

25、笔阵:1.比喻写作文章。谓诗文谋篇布局擘画如军阵。2.比喻书法。谓作书运笔如行阵。

26、笔踪:犹笔迹。谓运笔之痕迹。

27、笔到:书法精到。

28、笔挺:(1)站立的东西不歪斜 (2)衣服平整挺括

29、笔洗:(1)供洗毛笔用的小盂

30、笔盒:文房用具。也称“笔床”。盛毛笔用,如同现代的文具盒。

31、笔芦:相传唐李白墓上所生芦苇形状如笔﹐人称"笔芦"。

32、笔断:笔写的断语;文字结论。

33、笔錔:笔套。

34、笔椟:犹信函。椟﹐函。凡缄藏物件者称椟。

35、笔録:(1)记录下来的文字

36、笔谈:(1)用文字交换意见或发表见解 (2)随笔记录的著作(多用于书名)

37、笔牍:1.犹纸笔。泛指文具。2.犹文牍。

38、笔枪:以笔为枪。谓用文字进行批判或战斗。

39、笔杆:(1)笔的手握的部分 (2)比喻擅长写文章的人

40、笔橐:笔囊;携带文具用的袋子。喻文学侍臣或文章渊薮。

41、笔健:谓笔力雄健。

42、笔床: 

43、笔籥:犹笔纸。指文字著作。

44、笔簪:犹簪笔。谓掌皇帝起居注的侍臣插笔于耳旁以备随时记事。

45、笔简:1.犹纸笔。泛指文具用品。2.指文书。3.谓画画作文用笔简约。

46、笔性:书画诗文中所表现的作者各自的风格特点。

47、笔会:以文章的方式对某个专题或专题的某个侧面进行探讨、报道等的活动。 一种由作家联合成的组织。

48、笔倦:谓倦怠于写字作画。

49、笔乘:指历史著作。

50、笔札:(1)纸和笔 (2)指文章、书信等

51、笔供:(1)用文字写出来的供词

52、笔飞:谓笔势飞举。

53、笔形:指汉字的笔画和由笔画构成的形体,如‘一’、‘丿’、‘亠’、‘扌’等。

54、笔情:字画诗文表现的情致。

55、笔据:字据。

56、笔冢:1.亦作"笔冢"。2.书法家埋藏废笔的处所。

57、笔海:1.犹文苑;文海。2.插笔的器具。

58、笔机:创作灵感;文思。

59、笔铅:铅笔的芯子。

60、笔胆:自来水笔笔杆内贮存墨水的橡皮囊。也叫笔囊。

61、笔尖:(1)笔的写字的尖端部分

62、笔纸:笔和纸。泛指文具。

63、笔迹:(1)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字迹 (2)手迹

64、笔研:毛笔和砚台。借指文墨书写之事:苦心笔研二十余年。

65、笔刀:制笔刀具。

66、笔舌:(1)宣道立言

67、笔杰:写作才能杰出的人。

68、笔力:(1)写字、画画、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文章的气势

69、笔名:(1)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

70、笔员:指记者﹑编辑人员等。

71、笔桶:笔筒。

72、笔区:犹文坛。

73、笔顺:(1)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一般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

74、笔墨:(2)笔和墨

75、笔次:谓用笔写作之际。

76、笔谏:谓借用书法运笔的道理讽喻劝谏。

77、笔路:(1)笔法 (2)写文章的思路

78、笔套:笔帽。 用线、丝织成或用布做成的套笔的东西。

79、笔辩:犹笔论。

80、笔耕:(1)旧指依靠抄写或写文章等手段谋生;泛指勤奋写作

81、笔翰:毛笔。 指写作﹑著述。亦指写作﹑著述的才能。 指书画诗文作品。

82、笔句:文句。

83、笔法:(1)写字、作画、写文章的技巧或特色

84、笔毫:笔头上的毛。

85、笔砚:毛笔和砚台。借指文墨书写之事:苦心笔砚二十余年。

86、笔阁:犹搁笔。

87、笔底:犹笔下。

88、笔楮:犹笔纸。

89、笔髓:指书法精髓。

90、笔妙:谓笔中妙品。

91、笔公:北魏古弼的绰号。

92、笔采:1.亦作"笔采"。2.谓文笔辞采。3.指图画的光华色彩。

93、笔述:文字记述;著作。

94、笔吏:指担任书写职务的低级官吏。

95、笔石:古代的一种体内有骨胳的无脊椎动物﹐形体很小﹐生活在平静的海洋中﹐构成羽毛状或锯齿状的群体。页岩中常有它的化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的重要化石之一。

96、笔宝:犹墨宝。指笔墨精品。

97、笔下:(1)指文章的写作 (2)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98、笔工:1.制笔工人。2.书画工匠。

99、笔致:(1)诗文、书画等用笔的风格

100、笔精:谓笔墨神妙。



笔字中间的组词

1、简笔字:简体字。

2、铅笔画:1.金属元素,符号Pb,原子序数82。银灰色。铅及其化合物均有毒。用于制造蓄电池和铸造铅字。也用作耐硫酸腐蚀、防放射线的材料。 2.用石墨作笔心的笔叫铅笔。 铅山,地名。在江西东部。

3、蜡笔画: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 :点上一支~。 古代一种年终祭祀。

4、筹笔驿:古驿名。在四川省广元市北八十里。相传诸葛亮出师﹐尝驻军运筹于此。今朝天驿废址即其地。

5、减笔字:减省笔划的字。简体字的一种。

6、弄笔头:谓执笔写东西。舞文弄墨。

7、卷笔刀:(1)削铅笔的工具

8、同笔砚:1.亦作"同笔研"。2.谓在一起学习。亦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同学。

9、刀笔士:指文人。

10、传笔梦:南朝梁纪少瑜曾梦见陆倕把一束青镂管笔送给他,从此,文章大进。又南朝梁江淹晩年梦郭璞索还五色笔,自后为诗绝无美句。俱见《南史》本传。后人因以'传笔梦'为文思精进之典。

11、一笔画:中国画法之一种。用笔连绵不断,气脉贯通,故称。

12、弄笔生:摇笔杆的书生。

13、赤笔书:谓道教的仙书﹑符箓之类。

14、钢笔套:1.自来水笔的帽儿。2.自来水笔的套儿。用线结成或布缝制﹐可以挂在脖子上或衣服的扣子上。

15、润笔资:指付给作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16、直笔笔:形容说话过分直率,不委婉。

17、掣笔郎:晋代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习书法,其父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见《晋书.王献之传》。后因以"掣笔郎"称誉幼年善于学书者。

18、执笔法:写毛笔字持笔的方法。前人所传的执笔法一般采用唐陆希声所传的"擫﹑押﹑钩﹑格﹑抵"五字法。"擫"是大拇指指肚部分紧贴笔管;"押"是食指与大拇指相对夹持笔管;"钩"是中指钩住笔管;"格"是无名指甲﹑肉相连处挡着笔管;"抵"是小指紧贴无名指以助之。五指之力,相互配合,执住笔管,其力才得平衡。此外,要求指实掌虚,掌竖腕平,腕和肘悬起。这样执笔写字,笔锋中正,运转容易,字迹圆满得势。

19、隔笔简:1.作书画时用以间隔行距﹑画线或镇纸的文具。

20、耍笔杆:(~儿)用笔写东西(多含贬义):光会~的人,碰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21、同笔研:1.亦作"同笔研"。2.谓在一起学习。亦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同学。

22、润笔花:金钱花的别名。

23、火笔画: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 :~力。~烛。~源。~焰。烟~。~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2.紧急 :~速。十万~急。 3.指枪炮弹药等 :~药。~炮。 4.发怒,怒气 :~暴。~性。 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 :肝~。毒~攻心。 6.形容红色的 :~红。~腿。 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 8.姓。

24、退笔冢:埋秃笔头为冢

25、润笔钱:犹润笔资。

26、梦笔山:山名。相传为江淹梦神赐笔之处,故名。

27、正笔字:即正体字。与简笔字相对。

28、文笔匠:1.专在人身上刺字刻花的匠人。

29、一笔锦:旧传笔算法的一种。其法同珠算,但珠算用珠计数,此则用字记数。每运算一次,即将各数字改写一次。

30、一笔勾:用笔勾掉。引申为不提前事,或将某事完全取消。

31、硃笔帖:1.犹朱笔官票。

32、一笔书:指汉字草书。草书体势似一笔写成,故称。

33、朱笔票:1.见"朱笔官票"。

34、打笔套:1.宋时伪为诉讼人奔走说情而骗取钱财之称。

35、朱笔帖:1.犹朱笔官票。

36、硃笔票:1.见"朱笔官票"。

37、真笔字: 与事实相符合的,真实的意思。

38、削笔刀: 削铅笔的工具,可以做成各种形状。

39、文笔说: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认为:“文笔”之说,始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文心雕龙》就曾一再采用“文笔”的概念。“文笔”是泛指诗赋、散文及各种应用文体,相当于汉代“文章”的概念。

40、试笔说: 方孝儒明代大儒。

41、连笔字: 即行书,草书的俗称,凡笔画首尾相连皆是连笔字。可以作贬意,形容写字潦草无法辨识。

42、换笔心: 是书法术语。

43、五笔桥: 暂无解释。

44、五笔型: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

45、楮墨笔砚: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46、润笔执政:指由翰林学士升任的执政大臣。

47、梦溪笔谈:(1)书名。北宋沈括撰。这是一本有关历史、文艺、科学等各种知识的笔记,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

48、刀笔讼师:指以包揽词讼、舞文弄法为业的人。

49、诚悬笔谏:指唐柳公权以书法进谏唐穆宗事。诚悬﹐公权字。语本《新唐书.柳公权传》﹕"帝问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时帝荒纵﹐故公权及之。帝改容﹐悟其以笔谏也。"

50、妙笔生花:比喻出众的写作才能。也作“生花妙笔”。

51、刀笔先生:即刀笔讼师。

52、甩笔头子:指打官司。

53、鸿笔丽藻:形容诗文笔力雄健,词藻华丽。

54、哲学笔记:列宁1895-1916年的笔记。共四十六篇。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体系的主要原则和内容,提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见解。第一次明确提出辩证法、逻辑和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提出对立面的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

55、摇笔即来:不用多思索,一动笔就写出来了。形容写文章快。

56、秉笔太监:明代皇帝谕旨或批发奏章﹐常授命内监先写事目﹐称之为"秉笔太监"。

57、硃笔官票: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58、读书笔记:1.记述读书心得的笔记。

59、硃笔条子:皇帝用朱笔写的批条。

60、纸笔喉舌:比喻社会舆论。

61、朱笔条子:皇帝用朱笔写的批条。

62、意在笔前:1.亦作"意在笔先"。2.谓写字构思在落笔以前。3.作诗文先作思想上的酝酿,然后着笔。

63、朱笔官票: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64、三笔六诗:谓刘孝仪长于文,刘孝威工于诗。

65、下笔入神: 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66、一笔带过: 对事情只简单一提,不着重叙说或描述。

67、文笔隽永:文笔流畅wénbǐ-liúchàng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他的文笔流畅,构思敏捷,文字十分流利

68、工笔山水: 中国传统绘画画科之一。

69、大笔如掾:《晋书·王珣传》,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词条写成了“掾”,无法修改)

70、轻笔细描: 用细细的笔轻轻地描。

71、断笔画墨: 随心所欲画画的的技术。

72、纸墨笔砚: 泛指毛笔、黑墨、宣纸、砚台。

73、挥笔如麾: 形容一个人文笔好或写的字好,仿佛发号施令一样,有气势、应对自如。

74、提笔陈词:拿起笔来写不出新东西。

75、妙笔横生:比喻人的文笔高超,文采夺人。

76、信笔添鸦: 信:听凭,随意;信笔:随意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涂乱画。形容字写得很潦草。也常用作自谦之词。

77、制假笔记:这是一本错别字连篇的“制假笔记”,歪歪扭扭的字迹触目惊心。

78、钢笔笔尖: 笔尖是钢笔的灵魂。

79、硅胶笔筒: 由橡胶制成,特点是质地柔软、有弹性。

80、挥笔洒墨:挥毫书写、作画。

81、五笔简码:五笔输入法为每个汉字确定了四个字母的编码,即四个按键上屏。但是为了使打字更快,把汉字按常用程度,又选出三组,分别可以一键上屏,二键上屏和三键上屏,对应编码分别称为一级简码,二级简码和三级简码。

82、文笔犀利: 文笔一针见血,一下子就点出关键,戳到痛处,不留情面。搜索就像犀牛的角一样尖锐。

83、走笔邪龙: 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孤城不危手下大将,外型粗犷如莽张飞,但谈吐却不粗俗,身背一口巨大铁笔,临敌时还能拆解为多节棍,牵制对手兵刃。

84、钢笔工具:在绘图软件中,用来创造路径的工具,创造路径后,还可再编辑。

85、现场笔录:是行政诉讼证据形式与民事诉讼证据形式唯一不同的证据形式。

86、随笔心学:含义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跟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也有种年轻冲动的意思,也有一种说法,就是跟着自己的想法,用笔记录自己的时刻之想。



笔字结尾的组词

1、随笔:1. 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 2. 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2、粉笔:(1)熟石膏粉加水搅拌、灌入模型后凝固成的条状物,主要用来在黑板上写字

3、工笔:(1)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区别于“写意”)

4、揸笔:大毛笔。笔杆粗短,书写时以五指抓住,故称。

5、代笔:(1)替他人写东西

6、毛笔:(1)用禽、兽的毛制成的笔

7、起笔:(1)检字法上指一个字的第一笔 (2)书法上指每一笔的开始

8、蜡笔:(1)颜料搀在蜡里制成的笔,可用于素描或着色 (2)涂写物质的棒状物,常装在纸盒内

9、润笔:(1)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

10、摛笔:谓执笔为文﹐铺陈翰藻。

11、水笔:(1)写小楷用的较硬的一种毛笔。也指用来画水彩画的毛笔 (2)〈方〉自来水笔,笔杆内有贮存墨水装置的钢笔

12、煞笔:(1)文章的结束语 (2)写文章、书信等停笔

13、辍笔:(1)写作或作画中途停止;中途搁笔

14、椽笔:指大手笔,称誉他人文笔出众。

15、麟笔:孔子作《春秋》,绝笔于获麟,故称史官之笔为"麟笔"。

16、乩笔:扶乩时在沙盘上写字的木锥。亦指扶乩中假托神灵书写的字迹。

17、钢笔:(1)笔头用金属制成的笔。有贮存墨水的装置,写字时墨水流到笔尖,也叫自来水钢笔

18、顶笔: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谓之"顶笔"。

19、奋笔:1.秉笔直书﹐直言不讳。2.挥笔疾书﹐一气呵成。

20、炭笔:(1)用细木板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笔

21、画笔:(1)画画专用笔,有毛笔和硬刷

22、铅笔:(1)内有涂写物质芯子的木杆,一端露出削尖的芯子,另一端常有橡皮

23、筹笔:运笔筹划。

24、飞笔:1.犹妄语。2.很快地写。

25、咋笔:犹操笔。古人构思为文时常以口咬笔杆,故称。

26、辞笔:1.文笔﹐文章。2.指公文信札。

27、榜笔:书写匾额的大笔。

28、拙笔:(1)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29、对笔:1.指品种配套﹑成对出售的笔。

30、赘笔:冗词,多馀的笔墨。

31、班笔:典出《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闲乎!'"后以"班笔"比喻文书琐事。

32、怼笔:出于怨恨的记载。

33、揽笔:1.亦作"擥笔"。2.执笔。指写文章。

34、枯笔:犹秃笔。多用为谦词。 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35、下笔:(1)落笔

36、尖笔:(1)尖头自来水笔,铁笔型自来水笔 (2)用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一头尖、一头钝而光滑并稍大,用以抹平蜡面从而擦去所写的字

37、逞笔:放任笔墨;毫无拘束地写作。

38、描笔:描花之笔;画笔。

39、正笔:即正书、正楷。

40、搁笔:(1)放下笔;写作、绘画停笔

41、阁笔:停笔;放下笔。

42、行笔:1.中国书法的用笔方法,指笔锋在纸上的运转动作,也称运笔。语本汉蔡邕《九势》:"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2.指行文。

43、嚼笔:咬毛笔尖。

44、宸笔:帝王亲笔。

45、毦笔:1.古代文官上朝﹐簪笔于冠侧﹐以备书录奏事之用。

46、减笔:减省笔划。

47、轮笔:谓轮流主管考试事宜。

48、梦笔:《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49、搠笔:见“搠笔巡街”。

50、丹笔:朱笔。犹史笔。

51、秉笔:(1)执笔

52、硬笔:1.遒劲有力的笔法。 2.指钢笔﹑圆珠笔﹑铅笔等尖端为硬质材料的书写工具。~书法。

53、执笔:(1)指写文章 (2)动笔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

54、硃笔:(1)蘸红色的毛笔,用以批公文、校古书、批改作业等

55、改笔:指修改后的文字。

56、墨笔:濡墨于笔。 毛笔。

57、谥笔:1.亦作"谥笔"。2.谓为赠谥册书主稿。

58、迅笔:犹疾书。

59、把笔:1.执笔。借指书写;写作。2.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

60、颤笔:传统中国书画中指笔势颤动的笔法。

61、练笔:(1)锻练手笔;练习写作 (2)练习写字

62、临笔:1.谓执笔之际。2.指临摹的书画。

63、搦笔:执笔。

64、扑笔:掷笔。

65、泚笔:以笔蘸墨。

66、电笔:试电笔。

67、垩笔:粉笔。

68、谢笔:1.考中进士者给应试时所用的笔的制作者的酬金。由制笔工匠上门索取。

69、当笔:1.宋高承《事物纪原.师保辅相.当笔》:"《通典》曰:'肃宗至德二年三月,宰相分直政事笔,人知十日。德宗贞元五年五月八日,又分日一人执笔。'迄今为故事曰当笔。"后称主政为"当笔"。2.指主持撰拟文稿。

70、刀笔:(1)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71、健笔:雄健的笔,谓善于为文。亦借指雄健的文章。

72、冗笔:(1)诗文书画中多余的笔墨

73、手笔:(1)亲笔写或画的东西 (2)文字或书画的造诣 (3)指办事、用钱的气派;排场

74、双笔:1.《太平御览》卷六○五引《汉官仪》﹕"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旧唐书.李峤传》﹕"﹝李峤﹞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后以"双笔"为颂人出任官职或文才出众之词。

75、削笔:删改定稿

76、用笔:1.指运用写作技巧。 2.指书画的运笔。

77、挫笔:秃笔。

78、短笔:1.拙劣的文笔。亦用作谦辞。

79、珥笔: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 指诉讼。

80、鬼笔:(1)生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真菌。菌盖带红色,表面有粘液,味臭,不可食。有的地方叫“狗尿苔”

81、豪笔:酣畅的文笔。

82、鸿笔:大手笔。巨笔。

83、橛笔:谓秃笔。

84、趁笔:谓不假思索地随意书写。

85、赐笔:汉应劭《汉官仪》卷上:"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后因以"赐笔"指受到君王宠爱恩赐。

86、攒笔:众多的笔。

87、斗笔:文具。

88、曲笔:(1)古指史官因顾忌而不据实记载 (2)写文章时为了生动而不直接描写

89、染笔:蘸墨挥笔。

90、宂笔:亦作“冗笔”。谓诗文书画中多余的笔墨。

91、濡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92、佣笔:犹佣书。

93、冻笔:因寒冷而冻结的毛笔。

94、篆笔:谓以篆体书写;篆书笔画。

95、侧笔:书法上指用笔取侧势。

96、毒笔:谓文笔刻毒。

97、绝笔:(1)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画 (2)作者或画家的最后的作品 (3)停笔不再写下去

98、逆笔:形反而神同的一种笔法。

99、特笔:1.独特的笔法。2.特别记载。3.绝妙之笔。

100、退笔:用旧的笔;秃笔。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TF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同本义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不能竟书而搁笔。——清·林觉民《与妻书》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散文,相对诗而言。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笔法。曲笔,伏笔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动〉书写;记载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量〉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笔/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