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秦组词>

秦组词,秦字组词,秦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秦组词

反馈

    秦怎么组词?一年级秦字组词有那些?

    秦组词语共152个,其中秦开头的词语100个,秦结尾的词语28个,在中间的词语24个。

    秦字组词: 秦岭、 秦嬴、 秦艽、 秦茾、 秦仪、 秦关、 秦痔、 挂秦金、 大秦珠、 忆秦娥、 避秦客、 小秦君、 西秦腔、 大秦君、 三秦、 大秦、 避秦、 椎秦、 西秦、 先秦、 遁秦、 ... 这些秦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秦字开头的组词

1、秦岭:(1)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脉。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岭有阻挡冬季风南下的作用,是中国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线

2、秦嬴:泛指秦王。秦乃嬴姓﹐故名。 指赵国的美女。赵姓嬴﹐故称。

3、秦艽:又称“大叶龙胆”。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而长。根入药,有祛风湿、退虚热等作用。艽(jiāo)。

4、秦茾:药草名。

5、秦仪:1.战国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的并称。

6、秦关:1.指秦地关塞。2.指关中地区。

7、秦痔:后因称痔漏病为'秦痔'。

8、秦篝:指秦人编制的熏笼。

9、秦箫:1.传说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两人俱仙去。见汉刘向《列仙传》。

10、秦妍:指秦国美女。

11、秦正:指夏历十月。正﹐一年的开始。秦以夏历十月为正月。

12、秦乌:1.战国末年燕太子丹﹐留质于秦。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丹乃仰天叹﹐乌头即白﹐马亦生角。事见《燕丹子》。后因称乌鸦为"秦乌"。

13、秦篆:(1)见“小篆”

14、秦筝:古秦地(今陕西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秦·蒙恬所造,故名。

15、秦晋:(1)原指春秋时秦、晋两国世通婚姻,后泛称任何两姓之联姻。亦指双方和睦相处

16、秦城:指秦长城。

17、秦凤:传说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后两人俱乘凤仙去。事见汉刘向《列仙传》。后用以为典。

18、秦海:古秦地。古时以秦地为陆海﹐故名。

19、秦地:1.指秦国所辖的地域。2.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

20、秦邮:今江苏省·高邮县的别称。

21、秦嶺:(1)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到河南西部的山脉。山峰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主峰太白山3767米。秦岭有阻挡冬季风南下的作用,是中国自然地理的重要界线

22、秦七:1.北宋词家秦观辈行第七﹐故称。

23、秦女:指秦穆公女弄玉。

24、秦娥:1.古代歌女。2.指秦地女子。

25、秦丝:犹秦筝。

26、秦青: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据《列子·汤问》记载,秦青曾收薛谭为徒。薛谭未尽得其艺,欲辞归。秦青送行至郊外,别时引吭高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闻之大惊,乃放弃回归之念。

27、秦雪:秦地之雪。亦泛指白雪。

28、秦隶:秦代隶书。又称佐书。秦始皇时下杜人程邈作。对今隶而言﹐故又称古隶。

29、秦淮:1.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

30、秦妃:1.指秦穆公女弄玉。

31、秦塞:秦代所建的要塞。

32、秦钗:指汉秦嘉赠其妇徐淑的宝钗。亦泛指钗饰。

33、秦衡:草名。秦为香草﹐蘅为杜衡。一说﹐秦为木名。

34、秦娘:指歌女。

35、秦俑:1.秦始皇陵园的地下文物。1974年﹐发现于陕西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园外的地下建筑中。共发现四个俑坑﹐总面积2538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俑八百余个﹐木质战车十八辆﹐陶马一百多匹﹐青铜兵器﹑车马器九千余件。这批兵马俑形象地展现了秦代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战车上一般有甲士三人﹐配弓箭﹑短剑和盾甲步卒。配长柄的戈﹑矛﹑戟﹑钺弓弩等。骑兵执剑或弓箭﹐马背辅鞯。武士俑身高1.78-1.87米﹐头梳各种发髻﹐身披形制不一的铠甲。陶俑﹑陶马如同真人﹑真马﹐排列有序﹑造型生动﹑比例适当﹐细部刻划尤为精致﹐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成就。也称秦兵马俑。

36、秦货:1.指秦昭王之子子楚。

37、秦越:(1)春秋时两个国家,一南一北相距很远,不大往来。后比喻两方疏远

38、秦原:犹秦中。

39、秦碑:指秦始皇所建的石碑。

40、秦蘅:草名。秦为香草﹐蘅为杜衡。一说﹐秦为木名。

41、秦声:秦地的音乐。

42、秦腔:(1)流行于中国西北各省的地方戏曲剧种,由陕西、甘肃一带的民歌发展而成的,是梆子。腔的一种。也叫“陕西梆子”。泛指北方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

43、秦墟:指秦人原先居住过而后已荒芜的地方。

44、秦氏:1.指秦王朝。

45、秦家:1.指秦朝。

46、秦冤:1.秦始皇时﹐无辜之人辄遭冤屈。后因称无辜获罪为"秦冤"。

47、秦圣:对秦始皇的尊称。

48、秦雍:1.古秦地。指今陕西西安一带。

49、秦虢:唐明皇时秦国夫人和虢国夫人的并称。宋蔡梦弼《草堂诗话》:"葛常之《韵语阳秋》曰:'老杜《丽人行》,专言秦虢宴游之乐,末章有"当轩下马入锦茵,且莫近前丞相嗔"之句,当是谓杨国忠也。'"后因用以比喻雅淡轻盈的女子。

50、秦瑟:古乐器的一种。

51、秦栈:1.秦时所筑自秦入蜀的栈道。

52、秦铜:1.秦镜的代称。

53、秦医:1.指扁鹊。古之良医。2.泛指良医。

54、秦庭:秦朝。亦借指秦地长安。

55、秦观:1.秦代的宫阙。

56、秦苑:古秦国宫苑。

57、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 河川名。源出甘肃省清水县的汤峪,西南流纳后川河,注入渭水。地名。今陕西、甘肃二省。

58、秦镜:亦作“秦鉴”。

59、秦灰:1.指秦朝宫殿为项羽焚烧而成的灰烬。2.指秦始皇所烧书籍的灰烬。3.指秦始皇焚书之火。

60、秦裘:1.指破旧的皮衣。

61、秦陇:秦岭和陇山的并称。 指今陕西﹑甘肃之地。

62、秦牢:1.谓韩非陷秦国狱中事。比喻自己所陷之冤狱。

63、秦梁:地名。一说秦始皇东巡涉水时从官提石所填的石桥。

64、秦坑:指秦始皇坑儒事。

65、秦皇:指秦始皇。

66、秦缺:古时善走者。

67、秦规:谓秦代的建筑规模。

68、秦典:1.秦代的典籍。

69、秦头:1.指今陕西省汉中地区。

70、秦笔:秦国制造的笔。

71、秦文:1.指秦国文字。

72、秦畤:秦代祭天地五帝的处所。

73、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亦名凤楼。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好乐。指妓院。

74、秦成:1.古时壮士名。

75、秦弦:犹秦筝。

76、秦缓:春秋时秦国良医。

77、秦鉴:1.见"秦镜"。

78、秦祸:指秦始皇焚书事。

79、秦轩:1.谓西轩。轩﹐有窗的长廊。

80、秦望:山名。秦望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南海﹐故名。

81、秦人:秦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直至汉·晋,仍沿用此称。

82、秦房:秦阿房宫的简称。秦亡﹐为项羽所焚毁。

83、秦石:1.谓秦代刻石。

84、秦柱:犹秦弦。指秦国筝瑟之类的弦乐器。柱﹐瑟﹑筝等拨弦乐器架弦的码子。

85、秦封:1.指秦始皇巡游各地时给予山川﹑物类的封号。

86、秦醉: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鹑首。"言天帝在醉意蒙眬中赐缪公以秦境之地。后因以"秦醉"谓侥幸取得政权。

87、秦火:1.指秦始皇焚书事。

88、秦垒:1.亦称"秦长垒"。2.即秦壁。

89、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也称关中。 指秦二世胡亥。

90、秦炬:1.犹秦火。

91、秦鹿:1.指秦国的帝位。鹿﹐喻帝位。

92、秦京:指秦国首都咸阳。

93、秦和:古代名医扁鹊与医和的并称。秦﹐指秦越人﹐即战国时名医扁鹊;和﹐春秋时秦国名医。亦泛指医道高明的人。

94、秦余:指秦代的遗迹。

95、秦洞:指桃源洞。

96、秦学:指商鞅﹑李斯的刑名学。

97、秦垢:1.秦朝的尘垢。对秦朝暴政的贬斥之辞。

98、秦分:秦隶。

99、秦牙:1.人名。古时善相马的人。

100、秦龟:龟的一种。产于秦地山中,故名。



秦字中间的组词

1、挂秦金:高价征求对文章的意见。

2、大秦珠:(1)大秦(汉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出产的宝珠

3、忆秦娥:词牌名。曲牌名。亦名《秦楼月》。属商调,南、北曲均有。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作小令。句法与词同,亦或后阙有异。

4、避秦客:指隐士或躲避战乱的人。

5、小秦君:称唐秦暐。

6、西秦腔:1.古代戏曲剧种名。明末清初流行于陕西﹑甘肃一带。清乾隆间一度在北京盛行。有人认为就是秦腔﹐或秦腔支派同州梆子。又广东的西秦戏﹐最早也用此名。伴奏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不用笙笛。

7、大秦君:称唐秦景通。景通与其弟暐俱精《汉书》﹐时称景通为大秦君。

8、哭秦庭:春秋楚国伍员,因家族被楚王诛灭而奔吴,谓其友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包胥曰:"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后伍率吴兵破楚,申包胥乞师于秦。秦王不许。申"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絶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为所感,遂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世以"哭秦庭"为请兵抒国难之典。

9、泊秦淮:诗篇名。唐代杜牧作。全文为:“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写作者在秦淮因听歌而引起的怀古伤今之情,隐含着对唐末国势不振、世风奢靡的担忧和讽刺,语言含蓄,意境凄迷。

10、过秦论:《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

11、大秦川: 秦川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

12、大秦寺:唐代所建景教寺﹐通称大秦寺。

13、楚岫秦云:泛指秦楚云山。

14、楚炬秦灰:谓焚毁,毁灭。

15、楚馆秦楼:楚馆:楚灵王好细腰美人,筑章华宫。秦楼:秦穆公为其女弄玉筑的凤楼。泛指歌舞场所或妓院。

16、剧秦美新:王莽篡汉自立,国号新。

17、大秦铁路:从山西大同到河北秦皇岛。长637千米。1991年筑成,1992年电气化工程竣工。以运煤为主,为山西以及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自治区煤炭外运的大动脉。

18、喜结秦晋:秦晋之缘qínjìnzhīyuán∶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为婚嫁结为姻亲,后称两姓联姻、婚配的关系为“秦晋之缘”我与你成合秦晋之缘如何?——《元曲选·金钱记》 ∶亦称“秦欢晋爱”,“秦晋之好”吴侯欲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三国演义》

19、云梦秦简: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一批竹简。总共一千一百余支。内容大多是法律、官府文书和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抄写年代约在秦统一六国前后,为研究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史料。

20、京秦铁路:京秦铁路(又称京秦线)西起首都北京市,东到河北省秦皇岛市。

21、百二秦关: 就是山河地势极为险要。

22、朝秦慕楚: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23、鉴秦而止: 鉴秦而止(jiānqínérzh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24、小秦艽散: 一种药名,主治风虚疥瘙痒。



秦字结尾的组词

1、三秦:(1)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

2、大秦:古国名。又名犁靬、海西。古代中国史书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3、避秦:晋·陶潜《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后以“避秦”指避世隐居。指躲避强暴或战乱。簏名。

4、椎秦:椎击秦皇。《史记·留侯世家》载:秦灭韩,韩人张良为韩报秦仇,悉以家财求客刺秦始皇,"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明陆时雍《诗镜总论》:"张子房破楚椎秦,貌如处子。诸葛孔明陈师对垒,气若书生。"后亦以"椎秦"泛指击杀仇敌。

5、西秦:指秦国。以其地处西方﹐故称。 指关中陕西一带秦之旧地。 晋时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陕西鲜卑族乞伏国仁据枹罕称大单于;弟干归据金城﹐称秦王﹐史称'西秦'。在今甘肃西南部。 年为夏所灭。 琴曲名。

6、先秦:(1)历史时期,即从远古起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止,史称为先秦时期。《汉书·河间献王传》:“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注,“先秦,犹言秦先,谓未焚书之前”

7、遁秦:谓逃避秦的苛政。泛指逃避乱世、苛政。

8、饭秦:指百里奚饭牛于秦国之事。后用以比喻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

9、咸秦:指秦都城咸阳。指秦朝。

10、越秦:古代越国与秦国相距邈远,故并称以喻漠不相关的人或事。

11、苻秦:(今读fú)晋时五胡十六国中之前秦。为苻氏所建,故称苻秦。

12、欧秦:1.宋词人欧阳修和秦观的并称。

13、函秦:泛指长安一带。

14、逃秦:犹避秦。避乱。

15、借秦:借秦朝乱亡为喻,以论治政之道。语出《汉书.贾山传》:"贾山,颍川人也……孝文时,言治乱之道,借秦为谕,名曰《至言》。"

16、嬴秦:指秦国或秦王朝。秦为嬴姓﹐故称嬴秦。

17、卢秦:即古代名医扁鹊。扁鹊姓秦氏。故又名"卢秦"。

18、周秦:周秦两代的并称。 北宋词家周邦彦与秦观的并称。两人均受柳永的影响,同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19、胡秦:胡与秦。犹中外。比喻相距很远。

20、苏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主张合纵攻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齐,进行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齐b167王末年任齐相。与赵国李兑一起约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归还部分侵占的魏、赵之地。齐亦乘机攻灭宋国。后来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

21、剧秦:1.汉扬雄撰《剧秦美新》一文,贬斥秦朝,称美王莽的新朝。后因以"剧秦"谓指斥前朝。2.扬雄《剧秦美新》的省称。

22、帝秦:尊奉秦王为帝。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说赵奉秦王为帝,以解邯郸之围。齐鲁仲连晓以利害,终使赵魏同息此议。事见《战国策.赵策三》。后以屈奉暴君或异族统治者为'帝秦'。

23、后秦:十六国之一。为羌族姚苌所建,史称后秦(公元384年-417年)。

24、仪秦: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苏秦的并称。

25、秦秦:犹蓁蓁。积聚的样子。

26、东秦:战国时秦昭王曾称西帝,齐愍王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后因称齐国或齐地为'东秦'。

27、嫚秦:1.横暴的秦朝。

28、一秦:一个秦国。指秦桧。



  • 拼音qín
  • 注音ㄑㄧㄣ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WT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会意。从禾,从舂省。本义:禾名。假借为专名用字)秦,部落名。嬴姓。相传是伯益的后代秦,伯益之后所封国。——《说文》。朱骏声曰:“地宜禾,在今甘肃秦州清水县。”古国名。秦襄公始立国,孝公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定都咸阳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国(在今陕西甘肃一带)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秦王不说。——《战国策·魏策》秦灭韩亡魏。秦王色挠。又如: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遥远,互不相关);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权)汉时西域诸国沿称中国为秦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乐府诗选》又如:秦人(秦代统一后,北方与西方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秦地(汉时西域诸国对中国的称呼)古地区名指今陕西省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为秦国地,故名。如:秦声(陕、甘一带的戏曲音乐);秦川(古地区名。在今陕,甘秦岭以北地区);秦弓(指古时秦地所产的弓);秦客(秦地来的人)陕西省的简称。如:秦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中(古地区名。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通“螓”。蝉的一种。螓首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秦/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