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秋组词>

秋组词,秋字组词,秋组词语一年级,秋组词2个字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秋的组词

反馈

秋字开头的组词

  • 1、秋天:(1)秋季
  • 2、秋河:即银河。
  • 3、秋祺:书信用语。
  • 4、秋水:(1)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 5、秋风:(1)秋天的风
  • 6、秋千:(1)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
  • 7、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目光,形容其清澈明亮。喻指蕰含着的深情。
  • 8、秋地:秋地,上古之世为朱襄氏故居。
  • 9、秋思:秋日寂寞凄凉的思绪。
  • 10、秋绪:犹秋序。
  • 11、秋华:1.秋花。2.指菊花。
  • 12、秋莲:1.荷花。因于秋季结莲﹐故称。
  • 13、秋噫:秋声。
  • 14、秋碧:指秋日澄碧的天空。
  • 15、秋娘:(1)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有时用为善歌貌美的歌伎的通称
  • 16、秋闱:(1)秋天的乡试
  • 17、秋韵:犹秋声。北周庾信《咏画屏风诗》之十一:“急节迎秋韵,新声入手调。”宋欧阳修《木兰花》词:“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 18、秋野:秋日的郊野。
  • 19、秋星:1.秋夜的星辰。2.指马额上的白毛。
  • 20、秋螀:秋日的鸣虫。多指蟋蟀。
  • 21、秋翅:秋日的蝉翼。
  • 22、秋霰:犹秋霜。
  • 23、秋狝:国君秋季狩猎之称。
  • 24、秋素:洁白的绢。
  • 25、秋稔:秋季的收成。
  • 26、秋蓝:1.秋日的蓝草﹐经加工﹐可染织物。
  • 27、秋禊:1.亦作"秋稧"。2.古人于农历七月十四日至水滨举行的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
  • 28、秋子:1.《淮南子.时则训》:"九月官候﹐其树槐。"因以指槐实。
  • 29、秋娥:老宫娥。
  • 30、秋霖:秋日的淫雨。
  • 31、秋芸:古人于秋日常采芸草置书中以辟蠹虫﹐故借以指书卷。芸﹐香草。
  • 32、秋月:1.秋夜的月亮。2.秋季。
  • 33、秋鸿:1.秋日的鸿雁。古诗文中常以象征离别。 2.古琴曲。最早见于《神奇秘谱》。 3.秋鸿皇后。
  • 34、秋髩:秋鬓。
  • 35、秋赋:1.犹秋贡。 2.金学孟先生所著散文诗。 3.韩仕伟所著诗集。
  • 36、秋毫:(1)秋季鸟兽的毫毛。形容极小的事
  • 37、秋根:即秋轴。
  • 38、秋后:立秋以后。指秋收以后。
  • 39、秋斋:1.秋日的书斋。
  • 40、秋律: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因称秋季为秋律。
  • 41、秋科:1.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
  • 42、秋高: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 43、秋省:1.即秋狝。天子于秋季田猎而祭神。
  • 44、秋荣:秋花。
  • 45、秋药:1.秋日的白芷。
  • 46、秋节: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参见'中秋'。 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泛指秋季。
  • 47、秋蓬:秋季的蓬草。因已干枯﹐易随风飘飞﹐故亦以喻飘泊不定。
  • 48、秋坻:田陇中的秋收。
  • 49、秋黄:草木至秋而枯黄。亦指秋天枯黄的草木。
  • 50、秋禾: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秋熟的谷物。
  • 51、秋兴:1.秋日的情怀和兴会。2.指本有某种感慨﹐于秋日而发。
  • 52、秋稬:雪白的糯米。
  • 53、秋鞘:拴在马股后的细皮条。
  • 54、秋意: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2.态度冷淡。
  • 55、秋旸:秋阳﹐烈日。
  • 56、秋士:迟暮不遇之士。
  • 57、秋发:白发。
  • 58、秋伯:1.古代秋官的属官。
  • 59、秋鬓:秋鬓。
  • 60、秋卷:唐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其间所作诗文称为秋卷。
  • 61、秋驾:1.一种御马的技艺。2.指难以学成的道术。3.法驾﹐皇帝的车马。
  • 62、秋蓂:秋日的蓂荚。蓂荚﹐古代传说中的瑞草。
  • 63、秋扇:1.汉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絶。"后因以"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2.秋日团扇。
  • 64、秋旻:秋季的天空。
  • 65、秋殿:1.冷落的宫殿;秋日的殿堂。
  • 66、秋中:秋季之中﹐多指中秋节。
  • 67、秋蟫:1.秋日的蛀书虫。
  • 68、秋豫:《晏子春秋.问下一》:'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后因以'秋豫'谓帝王秋季出游﹐视民收获之丰歉﹐以助其不足者。
  • 69、秋芜:秋草。
  • 70、秋官:1.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大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孔颖达疏引汉服虔曰:“大暤以龙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唐贾公彦《<周礼正义>序》:“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 2.《周礼》六官之一,掌刑狱。《周礼·秋官》唐贾公彦题解:“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於万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於善道也。”所司与后代刑部相当,故唐武则天曾一度改刑部为秋官。后世常以秋官为掌司刑法官员的通称。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掌山林於夏典,物得其生;听狱讼於秋官,人忘其死。”唐韩愈《祭马仆射文》:“擢亚秋官,朝得硕士。”明何景明《送刘西曹决狱畿内》诗:“日下秋官出,天边汉使分。” 3.明太祖所置四辅官之一。《明史·安然传》:“先是,胡惟庸谋反伏诛,帝以歷代丞相多擅权,遂罢中书省,分其职於六部。既又念密勿论思不可无人,乃建四辅官,以四时为号。” 4.(郑少秋的别称)一般指郑少秋。
  • 71、秋皛:1.谓秋空晴朗明净。
  • 72、秋霁:1.秋日雨后天晴。
  • 73、秋杀:犹秋刑。
  • 74、秋计:秋季的政事。
  • 75、秋晩:秋季的末期。指农历九月。
  • 76、秋苗:秋日的禾苗。 官府征收的秋熟谷物赋税﹐也称秋税。
  • 77、秋箨:1.秋日的竹壳。喻脆弱易掉落之物。
  • 78、秋汉:秋季的天河。
  • 79、秋鲭:1.仲秋制作的腌鱼。
  • 80、秋刑:1.谓秋天肃杀之气对万物的摧折。
  • 81、秋景:(1)秋季的景致 (2)秋熟农作物的收成情况
  • 82、秋闺:秋日的闺房。指易引秋思之所。
  • 83、秋见:1.秋季朝见天子。
  • 84、秋至:1.秋分。
  • 85、秋火:1.秋季的大火星。2.秋天的萤火。
  • 86、秋迁:1.即秋千。
  • 87、秋罗:一种质薄而轻,有条纹的丝织品。
  • 88、秋声: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 89、秋曹:刑部的别称。
  • 90、秋胶:《周礼.考工记.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远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郑玄注:"三材﹐胶﹑丝﹑漆。"贾公彦疏:"干﹑角﹑筋须三材乃合﹐则秋是作弓之时。"后因以"秋胶"指弓弩或射艺。
  • 91、秋骨:遒劲的身骨。
  • 92、秋捷:秋试中式。
  • 93、秋还:1.秋至。
  • 94、秋颖:秋日禾稼或树木的末梢。
  • 95、秋風:(1)秋天的风
  • 96、秋祫:古代秋季在祖庙举行的合祭。
  • 97、秋晚:深秋。秋日傍晚。
  • 98、秋荚:犹秋实。
  • 99、秋半:1.秋季过半之时;中秋。
  • 100、秋妇:指秋胡妻。

秋字中间的组词

  • 1、喀秋莎:(1)火箭炮的一种,能成排发射炮弹,也写作“卡秋莎”
  • 2、荡秋千:亦称“荡b05eb17e”。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在地上树一高门架,架顶悬两根绳索,绳端用木板相连接,即成秋千。活动时,人站板上,两手握绳,两脚用力蹬板,使之摆动,越摆越高。或坐板上,由人推之。有单人荡、双人荡。秋千比赛,大多赛摆荡的高度,高者为胜。
  • 3、中秋节:(1)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 4、杜秋娘:文学故事人物。据唐杜牧《杜秋娘》诗序说,是唐时金陵女子,姓杜,名秋。原为节度使李锜妾,善唱《金缕衣》曲。后入宫,为宪宗所宠。穆宗命为皇子傅姆。后皇子被废,赐归故乡,穷老以终。参阅唐杜牧《杜秋娘》诗序。
  • 5、剪秋罗:植物名。石竹科剪秋罗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整株多毛茸,茎高约六十公分。叶对生,卵状披针形,边缘齿毛稠密。夏秋之际开花,花瓣的顶端有剪裂及缺刻。花色有深红色及变种白色。
  • 6、水秋千:一种水上杂技表演。
  • 7、放秋垄:犁秋田。
  • 8、长秋宫:1.汉宫殿名。高帝居之﹐后为皇后所居﹐因用以为皇后的代称。
  • 9、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 10、千秋节:旧时皇帝的诞辰。始自唐玄宗。皇后、贵妃或太子的生日。词牌名。即“千秋岁”。
  • 11、小秋收:(1)秋收前后农民采摘、收集野生动植物
  • 12、春秋榜:指科举考试春试和秋试录取的名榜。
  • 13、千秋旛:旧时用以遮盖尸体的布幡。
  • 14、春秋装:春秋季节穿着的服装。主要品种有套装、长裙、茄克衫、风衣、毛衣等。款式一般以舒适、随便、自然为主,并日益注重套装的颜色和款式的流行趋势和内外衣的配套。
  • 15、千秋观:古迹名。
  • 16、千秋宴:即千叟宴。
  • 17、春秋科:以《春秋》取士的科目。
  • 18、延秋门:唐代长安禁苑西门。天宝十四载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唐玄宗即由延秋门出长安,赴蜀避难。
  • 19、打秋千:(1)坐在秋千上荡悠
  • 20、不秋草:指竹。
  • 21、谢秋娘:1.词牌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亦曰《梦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此词到宋代始为双调﹐又名《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归塞北》。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参阅《词谱.忆江南》。
  • 22、卡秋莎:(1)见“喀秋莎”
  • 23、千秋岁:词牌名。又名“千秋节”。双调,七十一字,前后段各八句,五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词牌“念奴娇”的别称。参阅《词谱》卷二八。曲牌名。南北曲均属中吕宫。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24、春秋笔:相传孔子据史实修《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字寓褒贬,不佞不谀,使乱臣贼子惧。后遂以"春秋笔"指据事直书的史笔。
  • 25、千秋镜:历史的镜子。谓世世代代可供借鉴的事物。
  • 26、千秋亭:亭名。在河北省·内丘县(旧柏乡县)。亭名。在河南省·渑池县东。
  • 27、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
  • 28、秋秋爱: 吝啬;气;刻薄。
  • 29、送秋波:(1)以眼神传递情意 (2)比喻向对方示意,以求得和好
  • 30、长秋膘: 说的是天凉了,身体容易囤积脂肪。
  • 31、高秋山: 山水类国画,作者溥儒。
  • 32、悠秋童: 样貌是5、6岁的小童摸样,笛子是用秋天的枯草编织的。
  • 33、华秋苹:华秋苹(1784-1859)清代琵琶家。名文彬,字伯雅,江苏无锡人。精琵琶,善古琴。吸取南北两派琵琶之长,创立无锡派。参照古琴的减字谱指法,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琵琶指法符号,并集南北派琵琶曲谱,辑成《琵琶谱》三卷,于1818年刊行。
  • 34、哭秋风:(1)悲秋,对着秋风哭泣。
  • 35、放秋壠:即放秋垄,犁秋田。
  • 36、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
  • 37、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诸侯之长。霸,政之名,谐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尊天子以令诸侯。
  • 38、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它们在各自开花的季节显示出秀美。比喻各有特色或专长。
  • 39、冰壶秋月:(1)冰壶:盛水的玉壶,喻洁白。秋月:秋天的月亮,喻皎洁。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
  • 40、三尺秋霜:喻剑。
  • 41、千秋万代:(1)指世世代代。亦指无法计算或无限长的时期
  • 42、千秋佳城:指坟墓。
  • 43、晚秋作物:(1)北方在收获小麦、油菜后复种的农作物,如甘薯、马铃薯、玉米、豆类
  • 44、秋秋翐翐:飞扬貌。
  • 45、千秋令节:皇后、太子诞辰的敬辞。
  • 46、千秋岁引:词牌名。双调八十二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八句五仄韵。
  • 47、大秋作物:秋季收获的大田作物。
  • 48、杜秋之年:指风尘女子已过盛年。
  • 49、冷火秋烟:用来形容某个场面没生气、寂寂无声。
  • 50、千秋金镜:犹千秋镜。
  • 51、夏末秋初:秋末。指农历九月。
  • 52、目若秋水:指人的眼神灵动水润。
  • 53、春困秋乏:春秋二季,人多慵懒疲倦,故俗有春困秋乏之语。
  • 54、山居秋暝:《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
  • 55、春秋大梦: 春秋大梦指的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 56、春秋霸主: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 57、千秋万载: 犹千秋万世。形容岁月长久。
  • 58、桐剪秋风:曹雪芹所著《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
  • 59、春秋大刀: 陈氏春秋大刀,亦名“青龙偃月刀”,它起源于河南省陈家沟,由陈王庭所制,由陈发科本人修改,其子陈照奎定型的套路。
  • 60、不若秋实:形容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 61、春秋已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 62、春秋大义: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 63、春松秋菊: 出自《洛神赋》,意为如同春天的松树和秋天的菊花,各自有其繁盛的季节。比喻两样事物各有长处,难分上下。
  • 64、春秋通论: 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
  • 65、千秋霸业:千年万代称王称霸,进行统治的事业。
  • 66、春秋积序:春秋:指时间、年龄。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
  • 67、丙申秋月: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 68、知秋一叶:意思是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 69、金秋送爽:形容秋天天气凉爽。
  • 70、春秋木案: 长沙浏城桥一号墓出土的春秋晚期木案,案长44.7厘米、宽27.7厘米、高12厘米。
  • 71、三秋高达: 就是由三台铁球组合而成的合体型高达。
  • 72、龟阴秋稼: 古“泰安八景”之一。

秋字结尾的组词

  • 1、三秋:(1)指秋收、秋耕、秋播 (2)指秋季的三个月 (3)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4)指三年
  • 2、春秋:(1)一年,四季 (2)年龄 (3)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 (4)史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 3、千秋:(1)千年 (2)岁月久远 (3)生日。敬辞,指人的寿辰
  • 4、九秋:指秋天。指九月深秋。曲名。九年。
  • 5、孟秋:(1)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
  • 6、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 7、横秋:1.充塞秋天的空中。 2.形容人的气势之盛。 3.形容老气。 4.比喻美女的眼睛。
  • 8、青秋:犹青春。
  • 9、闰秋:指闰九月。
  • 10、暮秋:秋末,农历九月。
  • 11、悲秋:(1)看到秋无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
  • 12、残秋:指秋天将尽的时节。
  • 13、惊秋:1.秋令蓦地来到。2.喻迅速凋零衰败。
  • 14、末秋:1.秋末。指农历九月。
  • 15、盛秋:指农历八﹑九月,秋季中最当令之时。古代认为此时禾熟﹑马肥,常易遭边敌入侵而备加防范。
  • 16、百秋:犹百年。喻时间长。
  • 17、季秋:1.秋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九月。
  • 18、上秋:孟秋。指农历七月。
  • 19、首秋:指农历七月。
  • 20、高秋:(1)秋高气爽的时节
  • 21、开秋:1.秋天开始;进入秋天。
  • 22、摸秋:一种求子息的风俗。
  • 23、芟秋:(1)立秋后锄草、松土,使农作物早熟、子实饱满
  • 24、鼓秋:(1)〈方〉 (2)摆弄 (3)煽动;怂恿 (4)也说“鼓揪”
  • 25、穷秋:1.晩秋;深秋。指农历九月。
  • 26、马秋:驾车时络于马后的革带。
  • 27、麦秋:(1)麦子成熟后的收割季节,一般在夏季,但具体日期各地不一
  • 28、霜秋:深秋。
  • 29、中秋:(1)农历八月十五日
  • 30、廪秋:犹言寒秋。廪,通'凛'。
  • 31、桂秋:因此时桂花飘香而得名。
  • 32、钿秋:镶嵌金﹑银﹑玉﹑贝等物﹐勒于牛马股后的革带。
  • 33、杪秋:晚秋或季秋。
  • 34、前秋:去年秋天。
  • 35、抢秋:1.突击收获秋熟作物。
  • 36、凛秋:寒冷的秋天。
  • 37、迎秋:1.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应,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白帝,迎接秋季到来。
  • 38、商秋:秋天。古以五音配合四时,商为秋。商音凄厉,与秋天肃杀之气相应,所以称秋为商秋。
  • 39、杜秋:即杜秋娘。亦代指妓女。
  • 40、兰秋:指农历七月。
  • 41、新秋:1.初秋。2.指今秋。
  • 42、护秋:守护秋熟庄稼。
  • 43、初秋:(1)秋季的头一个月,即阴历七月
  • 44、来秋:1.明年秋天。2.即将到来的秋天,即今秋。
  • 45、秃秋:亦作'秃秋'。水鸟名﹐头项无毛﹐状如鹤而大﹐色苍灰﹐好啖蛇﹐性贪恶。 嘲人之无发若秃秋。
  • 46、緑秋:磁性已消失的磁石,可作药材。
  • 47、讨秋:谓秋游探胜。
  • 48、咬秋:旧时北方京津等地于立秋日有食瓜的习俗,称为"咬秋"。
  • 49、有秋:1.丰收﹐有收成;丰年。
  • 50、寒秋:(1)深秋
  • 51、兼秋:形容时间长久。
  • 52、望秋:1.盼望秋收。2.接近秋天。参见"望秋先零"。
  • 53、竹秋:是出农历二月。二月为竹秋。
  • 54、深秋:(1)秋季的末期
  • 55、正秋:仲秋。农历八月。
  • 56、严秋:肃杀的秋天。
  • 57、阴秋:秋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故称。
  • 58、髀秋:马鞍上的皮带。亦为马桶上篾箍的谐音。
  • 59、大秋:(1)九、十月份收割高粱、玉米等作物的时节 (2)大秋作物的简称
  • 60、素秋:1.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2.比喻衰老、迟暮。
  • 61、早秋:(1)入秋不久;刚过立秋之时
  • 62、登秋:1.秋收。2.入秋﹐进入秋凉。
  • 63、劲秋:指肃杀的寒秋。
  • 64、长秋:指长秋宫。《三辅黄图.汉宫》﹕'﹝长乐宫﹞有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殿。高帝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皇后的代称。
  • 65、思秋:悲秋。
  • 66、肇秋:初秋。指阴历七月。
  • 67、仲秋:(1)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 68、金秋:秋季。
  • 69、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 70、寻秋:游赏秋景。
  • 71、稚秋:初秋;刚到秋天。
  • 72、阳秋:指孔子所著《春秋》。史书的通称。指年龄。谓褒贬。
  • 73、怨秋:悲秋。
  • 74、天秋:谓天行秋肃之气;时令已值清秋。
  • 75、伤秋:悲秋,对秋景而伤感。
  • 76、头秋:(1)接近秋收的日子
  • 77、逾秋:1.亦作"踰秋"。2.过了秋天;秋后。
  • 78、四秋: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收成。
  • 79、夏秋:(1)夏季与秋季;关于或见于夏季和秋季的事物——主要指某种类型的疟疾
  • 80、余秋:晩秋,残秋。
  • 81、立秋:(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7、8或9日。中国以立秋为秋季的开始
  • 82、晚秋:(1)秋季的末期;深秋 (2)指晚秋作物
  • 83、秋秋:飞舞貌;奔腾貌。
  • 84、收秋:(1)收获秋季成熟的农产品
  • 85、觥秋:谓会饮之时。
  • 86、小秋:(1)指初秋 (2)指小秋收
  • 87、啃秋:又称咬秋,岁时风俗。即立秋日吃瓜。立秋是秋季的开始。
  • 88、老秋:(1)〈方〉深秋
  • 89、晩秋:秋季的末期。指农历九月。
  • 90、磨秋: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把秋千叫作磨秋等。
  • 91、玉簟秋:词牌名。即《一剪梅》。
  • 92、大长秋:官名。汉置﹐为皇后近侍﹐多由宦官充任。其职掌为宣达皇后旨意﹐管理宫中事宜。
  • 93、黄茅秋:旧指岭南茅草枯黄、瘴疫发作的秋季。
  • 94、程砚秋:(1904-1958)京剧演员。原名承麟,曾名艳秋,号玉霜,生于北京。满族。六岁学艺,演青衣。曾拜梅兰芳为师,又受教于王瑶卿,形成低回婉转的唱腔和形神兼备的表演风格,世称“程派”。代表剧目有《窦娥冤》、《荒山泪》、《锁麟囊》等。中年后致力于戏曲理论研究。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有《程砚秋文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
  • 95、不及秋:唐服装名,即短裤。意谓不到秋凉即须易装。
  • 96、唐槐秋:(1898-1954)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湖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剧研究所。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
  • 97、广寒秋:曲牌名。即折桂令。异名甚多。此调字句不拘,可以增损。元人作品中以作十一句或十二句为常。明陶宗仪《辍耕录.广寒秋》:"《折桂令》,一名《广寒秋》,一名《天香第一枝》,一名《蟾宫引》。"
  • 98、陈潭秋:(1896年1月—1943年9月27),名澄,字云先,号潭秋,湖北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年和董必武、刘伯垂等7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年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7月,陈潭秋与董必武参加了中共一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回武汉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2月发动与领导了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遭杀害,壮烈牺牲于天山脚下。
  • 99、一叶秋:见“一叶知秋”。
  • 100、汉宫秋:汉宫殿的秋色。亦借指其他王朝宫殿的秋色。花名。即剪秋罗。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秋组词,秋的组词,秋字怎么组词,秋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秋字组词的组词,其中秋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秋字在中间的组词有72个,秋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悲愁秋之为言愁也。——《礼记·乡饮酒义》又如:秋士(愁士,不得意的士子)奔腾的样子。如:秋秋(飞舞、奔腾的样子)喻容颜衰老胡未灭,鬓先秋。——陆游《诉衷情》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李白《春日独酌》又如: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秋眉(衰白眉毛);秋鬓(衰白的鬓发);秋颜(衰老的容颜)在五行中属金,方位属西方,在乐为商,在色为白。如:秋方(西方);秋官(传说中五官之一,属白云,掌五行之金);秋陆(指西方)古以五色、五行配四时,秋为金,其色白,故指白色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李白《古诗五十九首》又如:秋容(指白海棠);秋鬓(苍白的鬓发);秋霜(喻白发);秋糯(雪白的糯米);秋练(洁白的丝绢)秋主肃杀,古因称与律令刑狱有关之事为秋。如:秋曹(刑部的别称);秋宪(指司法、监察官员及官署;刑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