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祭组词>

祭组词,祭字组词,祭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祭组词

反馈

    祭怎么组词?一年级祭字组词有那些?

    祭组词语共207个,其中祭开头的词语94个,祭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13个。

    祭字组词: 祭祀、 祭奠、 祭坛、 祭酹、 祭哜、 祭仆、 祭胙、 祠祭司、 獭祭鱼、 内祭祀、 吴祭酒、 谕祭文、 都祭堂、 小祭祀、 重祭、 祃祭、 奠祭、 献祭、 巷祭、 家祭、 獭祭、 ... 这些祭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祭字开头的组词

1、祭祀:(1)置备供品对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

2、祭奠:(1)为追念死者并安抚其在天之灵而举行仪式

3、祭坛:(1)祭台

4、祭酹:行祭时以酒洒地。亦泛指祭奠。

5、祭哜:古代行祭礼时举食器至齿示尝。

6、祭仆:1.《周礼》官名。掌祭礼。

7、祭胙:祭肉。

8、祭獭:即獭祭。獭食鱼前习惯将鱼捕获而陈列,若陈物而祭,因有此称。见《礼记.月令》。后用以比喻文中罗列或堆砌辞藻典故。

9、祭诗:唐贾岛常于每年除夕,取自己当年诗作,祭以酒脯而自勉。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四。后因以"祭诗"为典,表示作者自祭其诗藉以自慰。

10、祭仪:(1)祭祀用的供品 (2)祭祀仪式

11、祭献:供奉物品祭祀。

12、祭台:(1)祭祀用的台子。亦称“祭坛”

13、祭脂:古代宗庙祭祀时用以熏香的牛肠脂。

14、祭鸟:1.鹰杀鸟而陈之若祭。2.喻指围敌不歼。

15、祭孔:1.祭祀孔子。

16、祭醊:1.亦作"祭餟"。2.祭酹,祭祀。

17、祭服:古代祭祀时所穿的礼服。历代形制有异。

18、祭炼:又称太极祭炼法。道教语。祭鬼炼度的方法。谓对死者进行"施食"﹑"追荐",可使死者生前的罪过得到宽宥,并早升天界。

19、祭韭:古代以韭祭献。

20、祭养:1.祭祀供奉以表亲养之恩。

21、祭公:周王室卿士﹑周公之后人祭公谋父的省称。曾以'先王耀德不观兵'谏止周穆王伐犬戎。见《国语.周语上》及《史记.周本纪》。

22、祭报:1.谓告白祭事。

23、祭蜡:古代每年十二月,天子或诸侯为颂扬神农﹑后稷等百神之劳功而举行的祭礼。

24、祭号:即六号。古代祭祀时,对与祭祀有关的神祇祭品等所给予的六种美称。如尊称神为皇天﹑上帝,尊称鬼为皇祖,尊称豕牲为刚鬣。

25、祭酒:1.酹酒祭祀或祭奠。《仪礼·乡射礼》:“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十八年,世祖崩,圣祖截髮辫成服……既大敛,奉梓宫乾清宫,设几筵,朝、晡、日中三设奠,帝亲诣尚食祭酒。” 2.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 3.饯别酒。 4.官名。汉代有博士祭酒,为博士之首。西晋改设国子祭酒,隋唐以后称国子监祭酒,为国子监的主管官。清末始废。后亦以泛称文坛、艺坛或学术界、文化界的首脑人物。郑逸梅《逸梅丛谈·妙喻》:“我师程瑶笙先生,当然算得画苑中的祭酒,善于写生,画兽更具郎士宁的意味。”

26、祭旗:古代出师前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

27、祭丁:1.即丁祭。旧时每年仲春及仲秋上旬丁日祭祀孔子之称。

28、祭赙:1.致祭并馈赠财物。2.馈赠居丧者助祭的财物。

29、祭盘:1.古代举行路祭所设的祭台。唐大历年间盛行一种路祭送葬仪式,送葬人在灵车行经的道旁搭建露天祭台,内陈设祭品及诸种戏剧人物的塑像。

30、祭赛:祭祀酬神。

31、祭餟:1.亦作"祭餟"。2.祭酹,祭祀。

32、祭牲:指古代祭祀时用牲畜(奴隶社会甚至用活人)作祭品。

33、祭兽:豺杀兽而陈之若祭。

34、祭月:古代重要的祭祀。天子于每年秋分设坛祭祀月神,以表对天地赐与丰收的感恩之心。

35、祭鱼:犹獭祭。

36、祭具:祭器。

37、祭祠:祭祀,陈物供奉始祖。

38、祭灵:(1)祭奠死者的灵魂,一般在灵柩或灵堂前

39、祭星: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每年春至,天子出东郊设坛而祭祀星辰。

40、祭腥:1.祭献腥肉。

41、祭土:1.祭祀土地神,祭祀社神。

42、祭礼:(1)祭奠仪式 (2)祭奠、祭祀用品

43、祭司:(1)基督教以前或非基督教会中在祭台上辅祭或主祭的圣职人员 (2)在罗马天主教会正式礼拜仪式上负责监督各种仪式的妥善安排的官员

44、祭拜:祭祀礼拜。

45、祭肉:古代祭祀时供奉之肉。

46、祭灶:即祀灶。为五祀之一。古于夏祭。

47、祭文:(1)祭奠死者或供奉神仙时唱读的文章

48、祭告:1.古时国有事,祭神而告之。

49、祭天:祭祀上天。为古代的大祭之一。

50、祭壇:(1)祭台

51、祭东:1.东向而祭。古契丹族的一种祭祀习俗。

52、祭尊:犹祭酒。古代大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

53、祭祖:(1)为避灾得福而对亡祖灵魂之敬拜与祭奠仪式

54、祭扫:(1)到墓前祭奠亡灵,并打扫坟墓

55、祭典:1.古代记载有关祭祀制度的典籍,如《礼经》等。 2.古代祭祀专书亦有以“祭典”命名者,如《隋书·经籍志一》著录晋范汪撰《祭典》三卷。 3.祀典。祭祀的礼仪法度。

56、祭田:旧时族田中用于祭祀的土地。

57、祭社:祀土地神。

58、祭器:(1)祭祀时用的器具

59、祭七:旧俗指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祭七次。

60、祭式:1.祭祀的典式。

61、祭门:1.庙门。2.祀门神。

62、祭肺:1.古代祭祀,周人用牲肺以祭。

63、祭日:古代重要祭礼之一。天子于每年春分设大坛祭祀日神。《管子·轻重己》:“冬尽而春始,天子东出其国四十六里而坛,服青而絻青,搢玉揔,带玉监,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号曰祭日。”《礼记·祭法》:“埋少牢於泰昭,祭时也;相近於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郑玄注:“王宫,日坛也。日称君,宫坛,营域也。”孔颖达疏:“王,君也。宫,亦坛也。营域如宫也。日神尊,故其坛曰君宫也。”《史记·封禅书》:“祭日以牛。”

64、祭豆:古代祭祀时用以盛放祭品的器具。

65、祭史:1.犹祝史。古代主祭祀之官。

66、祭飨:(1)供奉祭品祭神

67、祭墓:1.祭奠于墓前。

68、祭侯:1.古代将举行大射礼时,先祭射的,谓之"祭侯"。

69、祭亭:1.旧时出丧所制作的一种轿亭,常用以供奉祭文。

70、祭红:瓷器釉色名。也叫霁红,指一种鲜红的釉色。创始于元代后期,成熟于明永乐年间。因常施于祭祀郊坛的瓷器,故名。

71、祭菜:供祭祀用的芹﹑藻等菜蔬。

72、祭师:1.即祭司。

73、祭享:(1)供奉祭品祭神

74、祭幛:(1)吊唁死者的幛子

75、祭玉:祭祀时所用之玉。

76、祭陌: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相传战国时俗巫为河伯娶妇,祭于此,因而得名。

77、祭正:1.犹祭酒。古代大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参见"祭尊"﹑"祭酒"。

78、祭吊:祭奠吊唁。

79、祭衣:(1)某些教会的神职人员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按其教会的规定应穿的服装

80、祭主:主祭祀者。

81、祭厉:1.古时向恶鬼祭祀,以求免于作祟。

82、祭地:1.天子祭祀地神。2.供祀神祭祖用的土地。3.即祭田。

83、祭城:祭城,地名,位于郑州郑东新区,原为祭城镇,现为祭城办事处。

84、祭葬:指对死者进行追悼、安葬的仪式和活动。

85、祭披:天主教举行弥撒时主祭神父穿在最外层的祭服。

86、祭坟:扫墓,到死人坟墓上祭奠。

87、祭法: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88、祭鍊:又称太极祭炼法。道教语。祭鬼炼度的方法。谓对死者进行"施食"﹑"追荐",可使死者生前的罪过得到宽宥,并早升天界。

89、祭神:祭神是节日里重要的一项内容。

90、祭风:一种民俗,本是祭祀者通过祭祀、祈祷而得风力之助,现已演变为一些地区的民俗活动。

91、祭江:我国古代的一种仪式。

92、祭司长:古犹太教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人,地位崇高。

93、祭财神:旧时向财神祭祀,以祈求神佑致富的一种习俗。

94、祭尚西: 尚西是蒙古语,神树的意思。



祭字中间的组词

1、祠祭司:1.清代礼部所属官署名。主掌祭祀。

2、獭祭鱼:亦省作“獭祭”。谓獭常捕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比喻罗列故实,堆砌成文。

3、内祭祀:古代王后祭祀六宫之中灶﹑门﹑户。

4、吴祭酒:1.指吴伟业。诗人,明亡入清,康熙时为国子监祭酒。2.指吴锡麒。清乾隆进士,工诗词,并以骈文著名,官至国子监祭酒。

5、谕祭文:文体名。天子遣使下祭的文辞。

6、都祭堂:为纪念众多死难者而建的祭奠大厅。

7、小祭祀:古帝王对四方百物之神的祭祀。

8、国子祭酒:古代学官名。

9、博士祭酒:学官名。东汉以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10、梅村祭酒:指清吴伟业。吴号梅村,入清后官国子祭酒,故称。

11、师友祭酒:官名。新莽时始置,为太子官属。

12、诗坛祭酒:喻指诗界中资望和成就最高的人。

13、讲书祭酒:王莽时所置主讲《尚书》的学官。



祭字结尾的组词

1、重祭:隆重的祭祀。

2、祃祭:古代出兵,于军队所止处举行的祭礼。

3、奠祭:(1)祭奠死者

4、献祭:奉祀;祭供。

5、巷祭:祭于里巷。相当于后来的路祭。

6、家祭:(1)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7、獭祭:(1)比喻作文罗列典故或堆砌成文

8、豺祭:豺在深秋时杀兽以备冬粮,陈于四周,有似人之陈物而祭,故称。

9、郊祭:犹郊祀。祭祀天地。语本《礼记·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孔颖达疏:“此一节,总明郊祭之义。迎长日之至也者,明郊祭用夏正建寅之月……今正月建寅,郊祭通而迎此长日之将至。”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郊祭》:“《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之礼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灵官》:“居数年,每至郊祭时,輒先旬日而去,郊后乃返。”

10、师祭: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

11、酹祭:祭奠。

12、燔祭:(1)用火烧全兽作为献祭

13、醮祭:设坛祈祷;祭奠。

14、堕祭:古祭礼名。

15、蜡祭:祭名。年终合祭百神。语出《礼记.郊特牲》:"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

16、祫祭:古代天子诸侯所举行的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祖庙的大合祭。

17、拜祭:礼拜祭祀。

18、禫祭:除丧服之祭。

19、腊祭:1.古时岁终祭祀。

20、赐祭: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往祭。

21、柴祭:古代祭礼之一。烧柴祭天。

22、道祭:犹路祭。

23、脡祭:古称供祭祀用的鲜鱼。

24、雩祭:古代求雨的祭祀。

25、赙祭:1.谓赠送财物以祭死者。

26、配祭:犹配享。

27、祔祭:在祠庙中配享﹑附祭。

28、宾祭:1.谓招待贵宾和举行大祭。2.设尸而祭。

29、禘祭:古代对天神﹑祖先的大祭。

30、赛祭:1.谓祭祀酬神。

31、公祭:(1)公共团体或社会人士举行祭奠,向死者表示哀悼

32、哀祭:文体的一种。包括哀吊文与祭祀文。诔文﹑挽文﹑吊文﹑哀词等为伤逝之词;祭天地﹑山川﹑社稷﹑宗庙﹑死者等为祭祀之词。

33、命祭:谓臣受君命而祭祀。

34、瀹祭:1.煮新菜以祭祀。

35、贡祭:1.进贡物品助祭。

36、社祭:古谓祭祀土地神。

37、尹祭:古代用于祭祀的切割方正的干肉。

38、路祭:(1)旧俗出殡时,亲友在灵柩或丧车经过的路旁设供品祭奠、祭拜

39、血祭:(1)杀牲取血以祭神,是古代吉礼的一种

40、月祭:古代帝王每月对祖庙的祭祀。

41、中祭:指祭宗庙之礼。

42、豆祭:1.谓俎豆之祭。

43、类祭:古代祭天及五帝之祭名。

44、临祭:谓身临祭祀。

45、爓祭:以爓肉行祭。

46、隋祭:古祭祀名。

47、谄祭:媚神的祭祀。

48、大祭: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

49、丁祭: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唐日制不一。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开元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50、禡祭:古代出兵,于军队所止处举行的祭礼。

51、徧祭:普遍祭祀。

52、共祭:周代大祝掌管的九祭之一。

53、归祭:归去祭祀。谓回去治理国事。

54、兵祭:1.军队的祭祀。

55、练祭: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又称"小祥"。

56、笾祭:以枣栗为祭品的祭祀。

57、祠祭:祭祀。

58、黩祭:滥施祭祀。语本《书.说命中》:"黩于祭祀,时谓弗钦。"

59、旱祭:求雨的祭祀。古称“雩”。

60、墓祭:在墓前祭祀;扫墓。

61、设祭:陈设祭品。

62、厌祭:古代祭祀常用活人为“尸”,代死者受祭,不用“尸”的祭称厌祭。

63、挼祭:祭名。尸未食前之祭。

64、凶祭:丧祭。

65、礿祭:古代宗庙时祭名。在夏商时为春祭,在周代则为夏祭。

66、牢祭:1.古代用纯色牛羊豕的祭祀。

67、陪祭:(1)祭礼中陪同主祭人主持仪式

68、瓜祭:谓食瓜荐新﹐必先祭祖﹐示不忘本。

69、开祭:举行祭礼。

70、炮祭:1.古代烧柴祭天的仪式。

71、还祭:1.归祭。2.还愿之祭。

72、宰祭:冢宰佐王进行的祭祀。

73、赞祭:帮助办理供祭之事。

74、遥祭:谓向远处致祭行礼。

75、正祭:首日之祭。与次日绎祭相对。

76、軷祭:祭行道之神。

77、商祭:1.谓用干鱼祭祀。

78、下祭:谓以尊祭卑。

79、擩祭:古代九种祭仪之一。

80、缩祭:1.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纵置其祭肉于俎以祭。

81、合祭:1.合于祧庙而祭。古代帝王对其世次疏远之祖,依制迁其神主藏于祧庙而合祭之。2.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

82、丧祭:古丧礼。葬后之祭称丧祭。

83、生祭:谓牲祭。 为赴死或将死的人举行祭礼。

84、蒸祭:冬祭。

85、助祭:(1)古代谓臣属出资、陪位或献乐佐君主祭祀。后亦谓以财物人祭祀

86、泛祭:1.亦作"泛祭"。2.古人祭食之礼,祭品各置其处。如果不按规定分置,而是远散祭品,即谓"泛祭"。

87、祀祭:祭祀。

88、谕祭:谓天子下旨祭臣下。

89、缭祭:1.周礼九祭之一。祭者以左手纵持肺根,右手取肺尖,缭绕使断,取以为祭,故称。

90、田祭:1.古时岁末对土谷百神的祭祀。

91、外祭:指郊社山川等祭祀。与内祭相对。

92、望祭:遥望而祭。 特称祭山川。

93、寓祭:谓象征性祭祀。借此祭彼,托物致祭。

94、祥祭:亲丧满十三个月或二十五个月的祭祀。

95、内祭:古代天子祭祀祖先宗庙。

96、册祭:下诏赐给祭礼。

97、绥祭:1.古祭礼名。

98、虞祭:古祭名。既葬之后的祭祀。

99、常祭:通常的祭祀。

100、奉祭:敬词。祭祀。



  • 拼音
  • 注音ㄐㄧˋ,ㄓㄞ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FIU
  • 五行

基本释义

祭〈动〉(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牲肉;左边是“又”(手);中间象祭桌。表示以手持肉祭祀神灵。古人杀牲,一是为自己吃,再就是常把牲肉放在祭台上,“祭”字就是有酒肉的祭祀,即牲祭。本义:祭祀)同本义祭,祀也。——《说文》祭之为言索也。——《说苑·权谋》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美也,非享味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公羊传·桓公八年》注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礼记·祭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论语·乡党》以灵鼓鼓社祭。——《周礼·地官》又如:公祭死难烈士;主祭;陪祭;祭扫(祭祀并扫墓)使用,旧小说中谓用咒语施放神秘武器。如:祭起一件法宝来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祭/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