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着组词>

着组词,着字组词,着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着组词

反馈

    着怎么组词?一年级着字组词有那些?

    着组词语共272个,其中着开头的词语100个,着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72个。

    着字组词: 着相、 着力、 着急、 着落、 着凉、 着陆、 着实、 翻着袜、 大着作、 不着情、 难着莫、 软着陆、 不着调、 老着脸、 执着、 穿着、 黏着、 跟着、 这着、 废着、 沉着、 ... 这些着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着字开头的组词

1、着相:1.是一个佛教术语,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相”指某一事物在我们脑中形成的认识,或称概念。它可分为有形的(可见的)和无形的(也就是意识)。 2.犹样子。

2、着力:(1)尽力;用力

3、着急:(1)急躁;心中不安

4、着落:(1)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2)依托;靠头;指靠

5、着凉:(1)受凉

6、着陆:(1)飞机等降落到地面上

7、着实:(1)切实;实在

8、着迷:(1)入迷

9、着重:(1)把重点放在某方面

10、着色:(1)绘画涂颜色

11、着撰:写作;著作。

12、着疑:怀疑;起疑心。

13、着花:1.长出花蕾或花朵。 2.长出花蕾或花朵。如:这棵桃树已经着花了。

14、着装:(1)穿着服装 (2)服饰

15、着想:(1)作打算,操心

16、着紧:(1)〈方〉 (2)立即,赶忙 (3)重要;需要 (4)关系密切

17、着忙:(1)因感到时间紧迫而行动加快 (2)急噪不安;着急

18、着名:名声响亮。

19、着末:撩拨;沾染。 折磨;捉弄。 着落。

20、着惊:受惊;吃惊。

21、着述:撰写文章。 著作和编纂的成品。

22、着哩:表示程度深。

23、着恼:生气;发怒。

24、着手:(1)开始动手进行

25、着火:(1)燃烧起来 (2)发生火灾;失火

26、着便:犹言当机立断;见机行事。

27、着床:(1)受精卵附着于母体子宫壁或生殖道表面的过程

28、着绯:穿红色的官服。

29、着録:1.记录;记载。2.特指将书名列入目录。3.指列名于私人讲学的经师门下,即所谓着录弟子。此风盛行于汉代。4.犹著作;撰写。

30、着槁:1.亦作"着槁"。2.起草;打草稿。

31、着魔:(1)事情或言行反常 (2)着迷

32、着慌:(1)着急;慌张

33、着籍:1.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汉制,门籍有其姓名者,方得入宫。2.记名于某学者门下为弟子。亦泛指弟子。3.登记在户籍上。4.引申为有名。

34、着摸:1.捉摸。2.撩拨;沾惹。

35、着绊:犹陷入,遭难。

36、着呢:表示程度深:他聪明~(可别以为他笨)。街上热闹~。这种瓜好吃~。他画得可像~。

37、着迹: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38、着姓:1.有声望的族姓。2.使族姓著名。

39、着帐:1.辽时因犯罪而被没收家产的户口。

40、着者:书或文章的写作者。

41、着鞭:1.鞭打;用鞭子赶。2.犹言着手进行,开始做。3.常用以勉人努力进取。

42、着格:规定的格式。

43、着定:朝廷内按官职大小设置的固定的朝位。着,通"伫"。

44、着己:1.亲近;贴心。

45、着甚:犹言凭什么;用什么。

46、着题:犹切题。

47、着志:用心;努力。

48、着么:撩拨;撩惹。

49、着眼:(1)注目;考虑

50、着意:(1)着力,刻意,精心,仔细

51、着数:(1)下棋的步子 (2)武术的动作 (3)舞台上的一整套手法 (4)比喻手段,计谋

52、着衣:穿衣。

53、着心:用心,关心。

54、着庸:犹言立功。

55、着警:惧怕。

56、着绿:穿绿色的官服。唐代六品﹑七品官服绿。

57、着雝:见“著雍”。

58、着人:犹言讨人喜欢。

59、着墨:(1)指用笔墨来叙述描述

60、着棋:(1)下棋

61、着着:犹言一步一步地,逐渐地。 犹样样。

62、着浅:搁浅。

63、着气:犹生气。

64、着劲:着力;使劲。

65、着抹:折磨;捉弄。

66、着脚:1.置足,犹言亲临其地。2.指落脚;涉足。3.确实的,可靠的。

67、着作:用文字表达意见、知识、思想、感情等。

68、着闻:著名,闻名。

69、着体:谓侵袭身体。

70、着位:着,宫室屏﹑门之间的地位,为帝王视朝时站立的地方。位,皇宫中廷左右两边。"着位"连用常表示固定的朝位或祭位。

71、着积:1.犹居积。积蓄财物。着,通"贮"。

72、着边:(1)挨边儿,有关系

73、着处:(1)到处;随处

74、着然:着实;实在。

75、着绩:1.谓有显着的功绩。

76、着生:(生物体)附着在某处生长。

77、着要:1.切要;打紧。

78、着业:1.从事某种行业或生业。

79、着稿:1.亦作"着槁"。2.起草;打草稿。

80、着莫:1.捉摸。2.引惹;牵缠。3.折磨;捉弄。4.约莫。

81、着节:1.以高尚的节操着称。2.谓显其节操。

82、着趣:犹知趣。

83、着号:1.著名;着称。

84、着法:1.下棋的着数。2.武术的动作。

85、着声:著名,着称。

86、着极:1.着急。

87、着明:显明。

88、着藁:打草稿

89、着緑:穿红着绿chuānhóng-zhuólǜ穿戴得花花绿绿。

90、着笔:(1)落笔;下笔

91、着肉:贴身。

92、着雨:遇见下雨的意思。

93、着白:犹明白。犹显著;昭著。

94、着录:记录,记载。

95、着令:命令;责成。

96、着式:规定的格式;范例。

97、着硬:坚固的支撑,主要的,重要的意思。

98、着称:1.著名,出名。《后汉书·窦武传》:“武少以经行著称,常教授於大泽中,不交时事,名显关西。”《新唐书·王璠传》:“仪宇峻整,著称于时。”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麻沙》:“然则宋时麻沙版之著称,特以其多耳,非为精美也。”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2.犹命名。给予名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潁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刘师培《文说》:“且文苑之英,字学多疏,率尔操觚,缘饰附会,假设名词,独标奇语,因事著称,缘物生义。”

99、着眼点:着重考虑和注意的方面。

100、着重号:标点符号的一种。标作.,用在横行文字的下边或竖行文字的右边,指出文中特别重要的词句。



着字中间的组词

1、翻着袜:1.见"翻着袜"。

2、大着作:著作郎的别称。也称大著作郎。《晋书·职官志》:“著作郎一人,谓之大著作郎,专掌史任。”《陈书·宣帝纪》:“三年,春正月癸丑,以尚书右僕射、领大著作徐陵为尚书僕射。”《隋书·百官志上》:“著作郎谓之大著作,梁初周捨、裴子野,皆以他官领之。”

3、不着情:不在情理,不合常情。

4、难着莫:1.谓事变莫测。

5、软着陆:(1)在天体(如月球)上作不损坏飞行器的着陆

6、不着调:比喻做事不专一,不务正业。

7、老着脸:厚着脸皮,毫无羞涩之感。

8、附着力: 两种不同物质接触时,表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水能粘在杯子的壁上,胶能粘东西,都是附着力的作用。

9、背着手:(1)双手放在背后交叉握着

10、干着急:(1)非常着急但又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11、高着儿:(1)原意指棋步精妙,现指好办法,好主意

12、对着干:(1)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2)跟对方做同样的工作,比赛着干

13、两着儿:(1)两下子 (2)某些歪点子

14、不着意:方言。没想到。

15、黏着力:两种不同物质接触时,表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胶能黏东西﹐就是黏着力的作用。也叫附着力。

16、不着人:犹言不近人情。

17、闹着顽:闹着顽儿nàozhewánr 消遣性地做某事,也指戏弄人 轻率地对待人或事情别让小孩自己过马路,那可不是闹着顽儿的

18、不着家:不在家。

19、涎着脸:(1)〈方〉做出涎皮赖脸的样子

20、花着儿:犹言假动作。

21、闹着玩:闹着玩儿nàozhewánr 消遣性地做某事,也指戏弄人 轻率地对待人或事情别让小孩自己过马路,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22、沈着脸:1.亦作"沉着脸"。2.谓面部表情不愉快。

23、走着看:犹言走着瞧。

24、错着水:1.见"错煮水"。

25、走着瞧:(1)等着瞧。等过一段时间再下结论,再见分晓

26、高着眼:谓从高处﹑远处观察﹑考虑。

27、支着儿:(1)从旁给下棋的人出主意,也泛指出主意

28、阴着儿:(1)〈方〉阴狠恶毒的手段

29、附着层: 液体与容器壁相接触的一小薄层。

30、硬着陆: 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不经减速控制而以高速度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 比喻采取过急、过猛的措施较生硬地解决某些重大问题。

31、黏着语: 词的语法意义主要由附加在词根上的词缀来表示的语言,如土耳其语、日语等。

32、儿着了: 形容某些事情或东西,惊讶,不可置信。

33、基着药: 花药在花丝上的着生方式,底着药花丝顶端直接与花药基部相连,如莎草。

34、勺着呢: 傻瓜,呆,缺心眼。

35、二着勒: 常比喻那些头脑简单,性格倔强,言语粗糙,行为莽撞,说话不分场合,做事不掂轻重的人。

36、乾着急:(1)非常着急但又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37、弹着点: 弹道与目标或地表面的交点。着(zhuó)。

38、笼着手:(1)两只手交互插在袖筒里

39、翻着韤: 亦作“翻著袜”。比喻违背世俗之说而实别具真知灼见。宋黄庭坚《书<梵志翻著韤>诗》:“王梵志诗云:‘梵志翻著韤,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一切众生颠倒,类皆如此,乃知梵志是大修行人也。昔茅容季伟,田家子尔,杀鸡饭其母,而以草具饭郭林宗。林宗起拜之,因劝使就学,遂为四海名士。此翻著韤法也。”宋陈善《扪虱新话·作文观文之法》:“文章难工,而观人文章,亦自难识。知梵志翻著袜法则可以作文,知九方皋相马法则可以观人文章。”按,梵志即王梵志,为唐初民间诗人。现有敦煌本诗集。

40、捡着了: 地方方言。捡到好处,得了便宜了。。

41、捏着鼻子:亦作'揑着鼻子'。 强行忍受的样子。

42、等身着作:与身高相等。

43、黑丧着脸:脸色阴沉;不痛快。

44、闹着玩儿:1. 消遣性地做某事,也指戏弄人。 2. 轻率地对待人或事情。

45、搔着痒处: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语本唐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46、老着脸皮:(1)厚着脸皮,毫无羞涩之感

47、不着坟墓:1.谓死于外乡,不能葬入祖坟。2.犹言游魂。

48、试着步儿:谓试探着。

49、描着模儿:方言。仿佛记得。

50、穿着讲究:(1)穿着打扮注重式样和质料

51、拔着短筹:抽得数目小的筹码。比喻短命早死。

52、无着邮件:由于地址不详或其它原因,既无法投交收件人,又无法退还寄件人的邮件。俗称死信。

53、四脯着地:1.指胳膊与腿全部着地。形容摔得实在。2.形容事情彻底。

54、不着痕迹:指做事情做得天衣无缝,没有破绽,不易被人察觉;可形容手段高明。

55、沉着冷静:1.遇事不慌不忙,不感情用事。 2.冷清寂寞;不热闹。

56、藏着掖着:怕别人知道或者看见而竭力掩藏。

57、后不着店:指前面没有村子,后面没有旅店。

58、一着不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59、未着寸缕: 是没穿衣服的意思。

60、平安着陆: 飞机等降落到地面上。着:降落。

61、不着四六:偷鸡不着蚀把米tōujībùzháoshíbǎmǐ以米诱鸡而偷之未成,反而赔了米。比喻图事不成,自己受到损害

62、没着搁落: 方言土语。着落,依托,靠头,指靠;搁,放置;没着搁落,没意思,没处放着落。

63、找不着北:偷鸡不着蚀把米tōujībùzháoshíbǎmǐ以米诱鸡而偷之未成,反而赔了米。比喻图事不成,自己受到损害

64、乘着酒兴:酒兴jiǔxìng借着醉酒、喝酒的兴致。

65、耐着性子: 本来不愿意,但还要做。

66、鲜花着锦:比喻美女嫁丑男。

67、遐迩着闻: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68、没着拉挂: 俗语,地方方言。着,感受,受到;拉,牵,扯,拽;挂,牵记,牵连,牵累;没着拉挂,无所事事,没有意思。

69、文字着色: 指通过改变文字颜色,使其便于阅读。

70、附着牢度:油墨印迹在承印物上的附着力。

71、为难着窄:俗语,地方方言。为难,难以应付,难办;窄,困难;为难着窄,生活遇到了难以应付的困难。

72、奓着胆子: 勉强鼓着勇气:他~走过了独木桥。



着字结尾的组词

1、执着:(1)即“执着”。佛教指专心注意人世间事物而不能超脱,后来泛指固执或拘泥

2、穿着:[chuānzhe]:(名)衣着;装束:~花哨|从不讲究~。[近]衣着。[chuānzhuó]:〈名〉衣着,穿戴。

3、黏着:黏连在一起。

4、跟着:(1)跟随 (2)跟在某人后面 (3)紧接着

5、这着:指方式﹑动作或情况。

6、废着:废居,贱买贵卖。着,买进,囤积。

7、沉着:(1)从容镇静;不慌不忙

8、挨着:1.挨着 2.依照次序接连着。 1.靠着,紧接着。 2.沿着,顺着。

9、接着:(1)用手接 (2)叙述、活动或关系中断后再继续

10、高着:出色的棋艺。高明的主意。如:尽管李士珍根本不承认戴笠培养的学员是属于中央警校的,但戴笠自有他的高着。

11、看着:1.眼看着。谓转瞬间。唐张籍《惜别》诗:“看着春又晚,莫轻少年时。” 2.酌情;看情形。严恭《开演之前》:“那么老王你看着办吧,能马虎就马虎吧。”《新华文摘》1981年第12期:“你大哥不在家,我拉着孩子下三辈,你看着处治吧!我没法过啦!”

12、下着:本谓下棋落子。善弈者往往先于某处下一子,以备将来之用,故亦称做准备为"下着"。

13、赫着:显着。

14、楬着:用小木桩标明揭示。

15、晃着:显着。

16、能着:犹耐着。

17、白着:1.亦作"白箸"。亦作"白箸"。2.显明。3.正税以外横取于民的苛税。4.宋代官府向商铺买物﹐应付的价款往往短缺甚至拖赖﹐谓之"白着"。5.谓酒喝得痛快。

18、崇着:犹卓著。

19、劈着:决断。

20、阐着:显着。

21、管着:犹管教。准让;必使。

22、茂着:1.犹卓著。

23、认着:1.望着﹐看着。

24、粘着:(1)用粘性物质把物体固定在一起

25、淳着:昭著,显着。

26、耿着:1.犹显着。

27、漫着:谓污蔑别人以显示自己。

28、归着:(1)整理;收拾 (2)又作“归置”

29、连着:谓依附。

30、定着:审定着录;写定。

31、够着:(1)伸出手或身体其他部分或某一其他物体去触及或抓住

32、胶着:参见:胶着,胶著

33、懋着:犹显着。

34、一着:见“一著”。

35、被着:穿着。

36、炳着:1.明白显着。

37、删着:修改撰述。

38、衣着:(1)指身上的穿戴;服装的式样;穿戴的方式

39、真着:1.亦作"真着"。2.真实确切。

40、干着:空教;徒使。

41、焯着:显明;显着。

42、妙着:1.神妙的破解。 2.佳妙的一着棋。 3.妙策。

43、贪着:1.亦作"贪着"。2.贪恋;贪嗜。

44、恋着:1.亦作"恋着"。2.依恋;贪恋。

45、爱着:佛教谓迷恋于情欲,执着不能解脱。

46、品着:指不同品位的服饰。

47、俵着:表彰,显扬。俵,通"表"。

48、得着:犹得到。

49、刬着:等到,待到。

50、顿着:犹安置。

51、副着:附着。

52、合着:(1)〈方〉表示没想到如此;原来是这样

53、洽着:谓远近闻名。

54、热着:想念着;爱恋着。

55、不着:不显扬。

56、极着:尽力显扬。

57、来着:(1)表示某事已经发生过的语气助词,也表示一般的询问语气

58、刻着:著,附着。

59、实着:塌实,安稳。

60、随着:(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事件的发生所依赖的条件

61、怎着:1.犹言怎么样,怎么回事,怎么办。2.犹言无论如何。

62、沈着:见“沈著”。

63、封着:犹执著。

64、官着:犹官子。

65、积着:犹积储。指经商致富的活动。

66、停着:停蓄;停积。

67、屏着:指门屏。借指士大夫之家。

68、有着:存在着;具有。

69、安着:安放;安置。

70、吸着:(1)吸附、吸收、解吸、离子交换、离子摈弃、离子阻滞、化学吸附或渗析等现象的总称

71、傅着:1.附着。2.附会。

72、绝着:(1)绝技 (2)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手段、计策、办法

73、沿着:(1)顺着 (2)顺着进程到

74、遗着:前人遗留下来的著作。

75、杂着:1.文体名。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拘体例的著作。

76、昭着:彰明;显著。

77、纂着:编辑著述。

78、门着:1.指师门,权门。

79、记着:犹记得﹔记住。

80、系着:牵挂;依恋。

81、铺着:摊平后联结在一起。

82、宿着:久负盛誉。

83、触着:1.触及,触到。

84、压着:胜过。

85、揜着:掩盖自己的坏处显示自己的好处。语出《礼记.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

86、底着:停滞;滞留。

87、点着:(1)放火点:点… (2)点燃 (3)点燃

88、可着:谓在某个范围不增减;尽着。

89、超着:1.卓著,出色。

90、重着:一再说明。《楚辞.九章.惜诵》:"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着以自明。"王逸注:"复重深陈……以自着明也。"马茂元注:"自己一再明白地申说。'着'和'明'同义。"一说:重,深大也。读轻重之重。"重着"犹言郑重申说。参见姜亮夫《屈原赋校劐注》。

91、放着:放置;搁置。

92、尽着:1.任由,任凭。 2.一味儿;老是。

93、克着:显着。

94、宣着:显着;外露。

95、鞭着:犹着鞭。比喻勉力﹑策励。

96、朝着:犹朝班。语本《左传.昭公十一年》:'朝有着定。'杜预注:'着定﹐朝内列位常处﹐谓之表着。'陆德明释文:'着﹐张虑反。'

97、地着:谓定居于一地。

98、相着:1.亦作"相着"。2.互相接触;相依。

99、倚着:亦作'倚着'。 依靠;依附。

100、占着:上报家中人数附于册籍,落户定居。



  • 拼音zhuó,zháo,zhāo,zhe
  • 注音ㄓㄨㄛˊ,ㄓㄠˊ,ㄓㄠ,˙ㄓㄜ,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DHF
  • 五行

基本释义

着〈助〉(著的俗字)用在谓语之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的持续道着姓名人不识。——唐·白居易《恻恻吟》又如:他们正说着话呢;门敞着用在句末,表示命令、祈使或一般告语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水浒全传》又如:听着;快着点儿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如:沿着;挨着;朝着用在某些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比较等。如:着呢用在某些名词后,表示“呢”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水浒传》另见zhāo;zháo;zhuó著、箸zhuó〈动〉(着为著的俗字)穿恂常私着胡服。——《资治通鉴》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二刻拍案惊奇》又如:着衣(穿衣);着绯(穿红色官服。古代官服颜色不同,表示官吏品级的高低。唐制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后常以“著绯”指当了中级官员)附着;加…于上血脉不复归,必燥着母脊。——《三国志·方伎传》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贾谊《论积贮疏》始欲着推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又又欲着敲字。手足无可着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又如:着生植物(植物学名词。即附生植物);着浅(搁浅)接触;挨上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韩愈《石鼓歌》此手那可使箸贼!——《世说新语·雅量》野船着岸又春草,水鸟带飞夕阳。——唐·朱庆馀《南湖》又如:着地(贴着地面);着末(撩拨;沾染);着肉(贴身);着莫(引惹;牵缠);着脚(涉足)安置,放置以犀柄尘尾着柩中,因恸绝。——《世说新语·伤逝》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差使;打发姑娘那边这两年不时着人问信。——《镜花缘》蒋爷叫小童着官人将邓车解到知府衙门收入监中。——《小五义》又如:着叠(打发);着人前来领取关切怎比得玉天仙知心着意。——吴昌龄《张天师》又如:着己(亲近;贴心);着紧(紧要;重要;抓紧;赶紧;着意;留意);着趣(知趣)生长;增添画蛇着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尘埃。——韩愈《感春》王伦那厮不肯胡乱着人,因此我们弟兄们看了这船样,一齐都心懒了。——《水浒传》又如:着迹(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用每至公坐,广谈,仲治不能对;退,着笔对广,广又不能答。——《世说新语·文学》江绕屋,水随船,买得风光不着钱。——徐积《谁学得》开来时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结春根夏苗秋着子。——苏轼《周教授索枸杞因以诗赠》命令。旧时公文用语着先赴礼部,即照前次试题各补诗赋一卷,仍发誊录。——《镜花缘》老爷大怒,已告知县主,着公差捉拿题诗人与小姐了。——清·崔象川《白圭志》又如:着令(命令;责成)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莫愁春已过,看着又新春。——司空图《退居漫题》着〈名〉泛指服装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陶潜《桃花源记》酒器着,殷尊也。——《礼记》着落。又如:吃穿无着,寻找无着另见zhāo;zháo;zhe着〈动〉(著的俗字)触及某物;接触。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燃烧以火煮令一着一灭。——《物类相感志》又如:火着得很旺;着火点(可燃物质开始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指灯发光。如:天一黑,灯都着了遇;受到庭花着雨晴方见,野客叩门去始知。——宋·陆游《午寝》又如:着雨;着水;着恼(生气;发怒);着疑(怀疑;起疑心)进入睡眠状态。如:他躺下就着了;着着(睡得很熟的样子)觉得惟有垂泪,十分着急。——《镜花缘》又如:为此着恼;越寻思越着昏中,恰好合上依方位,百下百着。——《西游记》又如:着手(上当,落入圈套);着道儿(中计;上当);着魔(比喻迷恋某种事物到了几乎失去理智的地步)得当,对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水浒全传》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鸡猪鱼蒜,逢着就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因话录》又如:猜着了;打着了另见zhāo;zhe;zhuó着〈动〉(著的俗字)放置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晋·陶潜《晋故西征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如:着盐(搁盐;炒菜放盐);板上着碗安顿更有南堂堪着客,不忧门外故人车。——宋·苏轼《南堂》围棋的下子;下棋落子某有仆能棋,欲试数着不敢?——元·蒋正子《山房随笔》又如:棋高一着;高着〈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一步;策略三十六着,走为上着。——《水浒传》又如:失着(失策);着儿(计策;手段);着着(一步一步地,逐渐地;亦指样样;每一样);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形〉是;对。用于答语,表示同意着!着!着!就是这么着。——《儿女英雄传》又如:着,咱们就这么办另见zháo;zhe;zhuó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着/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