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字开头的组词
- 1、监生:(1)明清两代称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
- 2、监莅:亦作“监蒞”。谓亲临监督。
- 3、监子:犹宦者。
- 4、监督:(1)察看并加以管理 (2)从事监督工作的人
- 5、监国:监管国事。太子代君主管理国事称'监国'。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权臣或近亲摄政,亦称'监国'。
- 6、监军:1.监督军队。 2.监督军务的官吏。
- 7、监当:宋代掌管税收﹑冶铸等事务的地方官。
- 8、监视:(1)从旁监察注视 (2)监督
- 9、监铨:监察铨选。
- 10、监趣:1.监督催促。
- 11、监本:(1)各个朝代的国子监所刻印的书
- 12、监丧:主持丧事。
- 13、监厨:1.监督庖厨。2.指监督庖厨的人。
- 14、监主:谓监临主守的官员。主管监狱的官员。
- 15、监寐:1.假寐。2.犹寤寐。
- 16、监盟:监督盟誓。
- 17、监宫:宫监;太监。
- 18、监押:(1)拘押;扣留
- 19、监观:1.观察;观览。监,通"鉴"。
- 20、监铸:监督铸造钱币的官职。
- 21、监界:尴尬。
- 22、监兵:1.监军。
- 23、监郡:监察郡县。亦指监察郡县之官。
- 24、监誓:1.监察宣誓仪式。2.监察宣誓的人。
- 25、监元:国子监课业考试第一名。
- 26、监印:1.监守印信。2.监督印刷。宋欧阳修有《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去岁同在礼闱慨然有感兼简子华景仁》诗。
- 27、监送:监督护送。
- 28、监吏:1.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2.指驿吏。
- 29、监括:1.监督搜括。
- 30、监定:1.谓紧紧监视。
- 31、监劝:督促劝酒。
- 32、监试:1.监督考试。2.科举考试时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
- 33、监德:岁星正月晨现于东方,谓之"监德"。
- 34、监制:(1)监督产品的制造
- 35、监测:(1)监管并检测
- 36、监统:1.监督统理。
- 37、监听:(1)利用特种设备监察别人的谈话或发出的通信信号等
- 38、监御:统领。
- 39、监农:1.监督农事。
- 40、监阅:察看。
- 41、监护:(1)对未成年者、精神病人等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的监督与保护 (2)督察 (3)对危重病人严密观察,以便及时抢救
- 42、监酒:监督造酒的官吏。 指酒宴上临时监察礼仪的官员。
- 43、监铺:1.见"监铺"。
- 44、监场:监视考场。
- 45、监战:1.监督战事。2.指督战官。
- 46、监控:(1)监测并进行控制
- 47、监州:1.监察州县。2.指监察州县之官。3.宋代于诸州置通判,亦称监州。
- 48、监修:监督修造。 指对书籍修纂工作的监督。 监督编修书籍之官。
- 49、监收:1.犹监禁。2.监督收取。
- 50、监锢:监禁;禁锢。
- 51、监室:监狱牢房。亦泛指拘押人的隔离室。
- 52、监眄:犹监察。监,通"鉴"。
- 53、监监:1.监,通"鉴"。明察。2.监,通"鉴"。卓立不倚貌。
- 54、监河:《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后因以“监河”或“监河侯”泛指出贷钱物的人。
- 55、监书:国子监所刻的书。
- 56、监解:辨别明白。监,通"鉴"。
- 57、监寺:1.佛寺中主持寺务之僧。地位次于方丈。2.指封建朝廷监﹑寺等机构的长官。
- 58、监行:1.监督实行。2.监察巡视。
- 59、监临:监督。负有监察临视责任的官吏。指科举制度中乡试的监考官。
- 60、监学:清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也称学监。主管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居和日常行为。
- 61、监房:牢房,囚禁犯人的房间。
- 62、监察:(1)监督考察;监督检举
- 63、监抚:1.监察安抚。2.指监国﹑抚军,为太子的职责。
- 64、监考:(1)看管考生,使其不舞弊 (2)监考的人
- 65、监谤:《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韦昭注:"监,察也。"后以"监谤"谓压制舆论。
- 66、监规:监狱的规章制度。指国子监的规章制度。
- 67、监检:监督检查。
- 68、监斩:监督执行死刑。
- 69、监撰:监督编撰。
- 70、监牒:国子监的文凭。
- 71、监抄:监督搜抄。
- 72、监引:1.监督引导。
- 73、监閟:1.犹关闭。
- 74、监工:(1)负责使一队工人如期完成工作的监督者 (2)在厂矿、工地监督工人工作
- 75、监刑:犹监斩。
- 76、监看:1.监视看守。2.监督察看。
- 77、监烛:1.谓鉴察。监,通"鉴"。
- 78、监言:1.鉴戒之言。监,通"鉴"。
- 79、监择:审察选择。
- 80、监市:管理市场的牙人。监察市场。
- 81、监籍:1.监禁籍没。
- 82、监决:犹监斩。
- 83、监斋:1.道观执事者之一。主管斋醮诸事。2.见"监斋使者"。
- 84、监管:(1)监视看管罪犯
- 85、监议:犹审议。
- 86、监领:监督掌管。
- 87、监乡:蚩尤冢所在地。
- 88、监候:1.监禁候审。2.明清两代对判处死刑不立即执行者,暂行监禁,等候秋审﹑朝审复核的称为"监候",有斩监候和绞监候二种。
- 89、监犯:监狱中的罪犯。
- 90、监总:监督统管。
- 91、监照:1.监,通"鉴"。犹照临。2.监,通"鉴"。监生的凭证。
- 92、监官:监察或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吏。
- 93、监伴:监督陪伴。
- 94、监刻:1.犹监本。
- 95、监司:负有监察之责的官吏。监察。
- 96、监禁:(1)把人关押起来,限制人身自由
- 97、监典:监督主管。
- 98、监卒:监守的士兵。
- 99、监追:监督追回。
- 100、监造:1.监督制造。2.负有监督制造之责的官吏或职员。
监字中间的组词
- 1、斩监候:明清时代将重刑犯暂时收监,待秋审、朝审后,再重新考核裁定者,称为「斩监候」。
- 2、牧监副:1.州牧的副职。
- 3、入监油:指狱官向初入狱犯人所索的贿赂。油,油水。
- 4、南监本:明·南京国子监刊行的版本。
- 5、廕监生:即荫生。
- 6、荫监生:即荫生。
- 7、艺监美: 豁口圣寺敕封王令执符玉箓受命六元先圣艺监美尊。
- 8、背监穴: 经外奇穴名。
- 9、太监贴: 就是指那些写了一部分,却不再有下文的文章。
- 10、云监工:云监工,网络流行词,来源于央视频直播武汉开建的防治传染病医院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工地,网友们虽然不能到现场出把力,但也给自己加了一个身份:云监工,通过直播镜头去“监督”医院的建设进度。
- 11、大气监测: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
- 12、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
- 13、黉门监生:明清时国子监的生员。也有的是恩荫或捐纳而得的。
- 14、港务监督:国家设在港口行使航务行政管理权的机关。任务是监督进出港口的本国和外国船舶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和规章,维持港口航行秩序;办理船舶进出港口的签证;管理引航、信号、停泊;保护航道,防止水域污染等。
- 15、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三大主要职能之一(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 16、重症监护: 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
- 17、行政监察: 在行政系统中设置的专司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及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 18、边坡监测:对边坡进行监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围岩;位移、倾斜;应力应变、地形变化;地震、爆破震动;降雨量、气温、地表水等监测。
- 19、经济监督:经济监督是监察和督促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组织在国家财经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其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
- 20、立法监督:国家的立法机关对行政实行的监督。
- 21、司法监督: 一是监督主体依照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二是司法机关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
- 22、审判监督: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分为人民法院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以及当事人的申诉。
- 23、海关监管:指海关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与管理程式,依法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进出境活动所实施的一种行政管理。海关监管是一项国家职能,其目的在于保证一切进出境活动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规范,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海关监管不是海关监督管理的简称,而海关监督管理则是海关全部行政执法活动的统称。
监字结尾的组词
- 1、阿监:太监。
- 2、太监:(1)宦官
- 3、橘监:即橘官。
- 4、厨监:古代宫廷的厨官。
- 5、后监:后世鉴戒。监,通“鉴”。
- 6、胄监:1.即国子监。亦指国子监的生员。
- 7、寄监:关押在监狱中。
- 8、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
- 9、例监: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为例监,亦称捐监。
- 10、吃监:坐牢。
- 11、纳监:明清科举时代富家子弟纳资为监生。
- 12、反监:反视;反照。引申为自我省察。
- 13、曲监:旧指酒官。负责监收酒税。
- 14、洞监:1.亦作"洞监"。2.明察;透彻了解。
- 15、捐监: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
- 16、查监:巡查牢房。
- 17、重监:1.关押死囚的牢房。
- 18、六监:王莽时之司中﹑太御﹑太卫﹑奋武﹑军正﹑大赘﹐位皆上卿﹐号称"六监"。
- 19、殷监:(1)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
- 20、冶监:掌管冶铸的官吏。
- 21、祠监:管理祠堂的人。
- 22、监监:1.监,通"鉴"。明察。2.监,通"鉴"。卓立不倚貌。
- 23、都监:官名。三国时称内侍官。 官名。唐中叶后常以太监为监军,亦称都监。 官名。宋于诸路﹑州﹑府,皆置兵马都监,省称'都监'。 宋代道教职称名。
- 24、内监:太监。
- 25、锡监:1.青铜镜。
- 26、摩监:犹磨炼。
- 27、南监:1.明代南京国子监。2.南监本的省称。
- 28、北监:指明代北京国子监。以与称南监的南京国子监相对。
- 29、风监:1.风鉴。
- 30、两监:长安国子监和洛阳国子监的合称。
- 31、铺监:旧时监狱勒索犯人钱财的名目。
- 32、脱监:囚犯自狱门脱逃﹐谓之"脱监"。
- 33、家监:犹家臣。
- 34、临监:犹监察。
- 35、民监:谓以民情为鉴戒。
- 36、商监:商鉴。
- 37、生监:1.生员与监生。
- 38、出监:犹出狱。
- 39、谢监:指南朝宋谢灵运。灵运曾征为秘书监﹐故称。
- 40、秘监:官名。即秘书监。
- 41、官监:指负责监督的官吏。
- 42、清监:见“清鉴”。
- 43、软监:犹软禁。
- 44、军监:军中司监督之职者。
- 45、牢监:1.方言。监狱。
- 46、廉监:即磏礛。磨玉的粗石。廉,通"磏"。
- 47、三监:1.中国周朝周武王灭商后为监管殷遗民而采取的措施。 2.唐代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的合称。
- 48、学监:(1)旧时学校里监督、管理学生的人员
- 49、镇监:1.镇守监察。2.指专司镇守监察之人。
- 50、贺监:唐贺知章尝官秘书监,晩年自号秘书外监,故称。
- 51、赏监:1.赏识鉴别。监,通"鉴"。
- 52、宫监:1.即太监。2.犹宫禁。3.官名。隋唐时离宫设有宫监﹑副监。
- 53、收监:(1)指关进监牢
- 54、降监:下视。
- 55、盐监:指产盐的行政地区。宋代于坑冶﹑铸钱﹑牧马﹑产盐等地设特别行政区划,称为"监"。
- 56、外监:1.唐代奉皇帝命在外监军的宦官。2.宋代都水监的别称。掌管河流堤堰疏凿浚治事务。
- 57、入监:旧时称进国子监读书为入监。
- 58、寺监:古时太常寺﹑光禄寺﹑将作监﹑都水监等寺﹑监两级官署的并称。
- 59、天监:1.上天的监视。2.指皇帝的鉴察。
- 60、总监:(1)总督察官
- 61、虚监:目神名。
- 62、女监:女牢。
- 63、武监:武学。
- 64、止监:以止水为鉴。谓使心境平静纯洁。
- 65、设监:1.安放盛水的大盆。监﹐通"鉴"。
- 66、神监:1.犹明察。2.神明鉴察。
- 67、因监:继承借鉴。
- 68、马监:官名,亦为官署名。掌马政。
- 69、钱监:官署名。监督钱币的铸造和流通。
- 70、坐监:(1)坐牢。也说“坐监狱”
- 71、音监:古时监督乐人的官员。
- 72、俗监:世俗的鉴赏。谓浅陋的见识。
- 73、里监:清代监狱中囚禁重犯的牢房。因多设于牢狱深处,故称。
- 74、玉监:见“玉鉴”。
- 75、镜监:犹镜鉴。鉴察﹐警戒。
- 76、永监:1.亦作"永监"。2.长久鉴戒。
- 77、水监:1.水鉴。谓以水为镜。监,通"鉴"。2.古代掌管水利的官。亦指掌管水利的官署。
- 78、牧监:州牧。隋·唐掌牧地的官署。
- 79、睿监:1.见"睿鉴"。
- 80、明监:见“明鉴”。
- 81、主监:明鉴,判断。
- 82、荫监:即荫生。
- 83、优监:清代科举制度中监生名目之一。由附生选入国子监肄业者称为优监生。
- 84、贡监:明清时生员入国子监读书者叫贡生,又称"贡监"。
- 85、逃监:1.越狱。
- 86、食监:1.监督膳食制作的官员。2.汉代陵园所设官名。掌晦望时节祭祀。
- 87、四监:1.古代掌管山﹑泽﹑林﹑川的官员。2.指周代县属四郡所设的郡大夫。
- 88、舍监:旧时学校里指导学生生活﹑行为的人叫舍监。
- 89、灵监:1.谓神灵看得一清二楚。
- 90、酒监:语本《诗.小雅.宾之初筵》:"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毛传:"立酒之监。"郑玄笺:"有醉者,有不醉者,则立使视之。"孔颖达疏:"立监是众所推举。"后以"酒监"指酒筵间众所推举监督饮酒的人。
- 91、探监:(1)去监狱探望服刑的人
- 92、老监:(1)牢房 (2)又
- 93、秘书监:官名。
- 94、国子监:(1)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构,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 95、成均监:唐代曾改国子监为成均监。
- 96、麟台监:唐代官职名。
- 97、钦天监:职官名。唐代称司天台,宋代称司天监,明清为钦天监。掌天文、历数、占候、推步之事。相当于今日的天文台。设监正、副监。
- 98、利国监:1.官署名。宋置,掌管冶铁。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本是徐州的秋邱冶铁处,宋代升为利国监。见《太平寰宇记.徐州》。
- 99、制局监:官名。
- 100、栘中监:1.汉初官名。掌管鞍马鹰犬射猎等物。因马厩在栘园中,故称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