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献组词>

献组词,献字组词,献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献组词

反馈

    献怎么组词?一年级献字组词有那些?

    献组词语共218个,其中献开头的词语100个,献结尾的词语97个,在中间的词语21个。

    献字组词: 献礼、 献祭、 献血、 献芹、 献呈、 献媚、 献花、 三献官、 张献忠、 三献玉、 文献学、 王献之、 私豵献豜、 覩貌献飱、 贡献、 奉献、 呈献、 赧献、 曲献、 酌献、 酹献、 ... 这些献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献字开头的组词

1、献礼:指古代郊祀中的献祭礼仪。有初、亚、终三献。泛指祭礼仪式。为表示庆祝而献出礼物。

2、献祭:奉祀;祭供。

3、献血: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之用。

4、献芹:《列子•杨朱》:“宋国有田夫……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后遂以“献芹”谦言自己赠品菲薄或建议浅陋。

5、献呈:恭敬地送给。

6、献媚:(1)做出使人心悦的举动或姿态来讨好、巴结别人

7、献花:(1)把鲜花送给亲爱或敬爱的人或献给贵宾

8、献旗:把锦旗献给某个集体或个人,表示敬意或谢意。

9、献飨:犒赏;献酒食款待人。

10、献岁:进入新的一年;岁首正月。

11、献斟:献酒。

12、献囚:犹献俘。

13、献履: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

14、献民:1.犹贤民。原指周灭商后,商遗民中之臣服于周者。2.泛指前朝遗民。

15、献身:(1)奉献或献出

16、献新:1.以新收获的谷物﹑果品等先祭神灵,后自享用的一种风俗。2.指劳动者将新鲜的收获物献给统治者。

17、献词:(1)献上敬语

18、献仪:推荐贤者。

19、献酬:亦作'献酬'。 谓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 泛指斟饮。 酬答;应答。

20、献鸠:进献鸠鸟。以示尊老、奉养老者。

21、献凯:献捷。

22、献丑:(1)谦辞,在展示作品或演出时,表示自己技能很差

23、献熟:供奉煮熟的祭品。

24、献计:进献计策。

25、献神:祭神。

26、献技:呈献技巧;献演技艺。

27、献策:犹献计。

28、献议:陈述意见;建议。

29、献玉:春秋时楚人卞和得宝玉,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都被认为欺诈,被截去双脚。到楚文王即位,和抱玉璞哭于荆山下,楚王使人剖璞加工,果得宝玉。事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献玉”为典,谓向君主或朝廷献才智。

30、献果:古代"尝新"礼俗。以新获果品进献天子﹑宗庙。后亦指向统治者进献财物。语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今樱桃孰可献,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

31、献笑:露出笑容。犹见笑。被人笑话。故作笑容以取悦于人。

32、献侑:指古祭礼中主人献酒于侑尸者(即陪侍“尸”之人)。劝酒助兴。

33、献茶:敬茶;献茶水。敬词。用茶。

34、献璞:犹献玉。

35、献尊:即牺尊。祭祀用的一种酒器。

36、献瑞:谓呈献祥瑞。

37、献饮:犹献酒。

38、献尸:古代祭礼中向尸者进献祭品。尸,祭礼中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39、献体:露出身体。

40、献书:1.进献书籍。多指民间进献佚书。2.指把自己着的书题献给别人。3.奉上书札;上书。多指向有地位者陈述意见。

41、献曲:进献乐曲。

42、献豕:《后汉书•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后因以“献豕”表示奉献的才能、物品等非常平凡,不足称奇。

43、献享:奉献酒食等以示犒劳。 奉献供品祭祀。

44、献觞:犹献酒。

45、献豆:周代雕饰的礼器。

46、献酒:进酒;敬酒。古代的一种浊酒。

47、献谀:奉承阿谀。

48、献曝:《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因以“献曝”为所献菲薄、浅陋但出于至诚的谦词。

49、献臣:贤臣。

50、献台:犹擂台。用来角技、比武的高台。

51、献费:古时进献朝廷的税赋钱。

52、献奉:献祭供奉。

53、献款:归顺;投诚。

54、献状:谓观裸状之罪。呈现某种形态;做出某种姿态。投献的状纸。

55、献俘:古代一种军礼。凯旋时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显示战功。泛指献交俘获之人。

56、献御:指进献食物给皇上。

57、献楚:指春秋时卞和向楚王献璞玉反遭刑之事。比喻怀才不遇,投效无门。

58、献琛:进献珍宝。表示臣服。语出《诗•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59、献春:孟春;新春。指农历正月。

60、献进:进献。把人或物奉献给朝廷或尊长。

61、献可:见“献可替否”。

62、献见:进贡晋见。

63、献说:进献意见。语出汉·班固《东都赋》:“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而拓其制。”

64、献纳:(1)委婉的提出意见以供接受、采纳 (2)无代价地把东西献出

65、献赋:作赋献给皇帝,用以颂扬或讽谏。

66、献谄:(1)献媚,做出使人欢心的姿态或举动,以讨好别人

67、献梦:古代群臣于季冬献吉梦给天子以贺吉祥的一种活动。泛指得吉梦。

68、献能:推荐有才能的人。

69、献好:犹言献殷勤,讨好。

70、献供:奉献供品。指供品。

71、献金:捐献金银钱财。

72、献捷:古代打胜仗后,进献所获的俘虏及战利品。

73、献行:谓进用有德行的人。

74、献疑:(1)质疑,提出疑问

75、献羡:古代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搜括而得的羡余。

76、献陵:明代仁宗皇帝陵墓。十三陵之一。参见“十三陵”。

77、献主:古称酒席上的主人。

78、献酢:谓主宾相互敬酒。

79、献言:进言;进献意见。指所进献的意见。

80、献祝:谓古祭礼中主人向司祭人进酒。进献祝词。

81、献馈:进奉礼物。

82、献土:古代负土献神,建庙祈福的一种活动。

83、献遗:谓奉赠财物。指馈赠品。

84、献寿:献礼祝寿。

85、献诗:进献诗作。古代多用以示讽谏或歌颂。泛指奉献诗作。

86、献功:献上功绩;报功。谓在冬祭时奉献谷、帛等。

87、献谋:献计;献策。

88、献替:见“献可替否”。

89、献勤:犹献殷勤。

90、献杀:指进献猎获物。

91、献浅:献殷勤;拍马屁。

92、献羔:古祭礼之一。进献羔羊以祭司寒。

93、献善:进劝善之言。

94、献馘: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95、献上:(1)在礼拜中表达(如作祷告)

96、献歌:奉献表示颂赞等的诗赋。

97、献爵:犹献酒;敬酒。爵,古饮酒器。语出《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

98、献宝:(1)献出金银珠宝、珍贵的东西 (2)比喻提供非常好的建议或心得

99、献醻:亦作'献醻'。 谓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 泛指斟饮。 酬答;应答。

100、献艺:(1)表演技艺



献字中间的组词

1、三献官:官名。掌祭祀献爵之礼。

2、张献忠:(1606-1647)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初从军,因被人陷害革役。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成为起义军首领之一。1635年与高迎祥联兵东进,攻破安徽凤阳,焚烧皇陵。1638年曾接受明政府“招抚”,次年东山再起,相继破襄阳,取武昌,克长沙。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6年清兵南下,他率军抵御,不久在四川西充凤凰山遭伏击,中箭身亡。

3、三献玉: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献之厉王,王以为诳,刖其左足;复献武王,又刖其右足;后献文王,王理璞,果得玉,名之曰和氏璧。事见《韩非子•和氏》。后用为怀才难遇知音的典实。

4、文献学: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5、王献之: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6、私豵献豜:谓小兽私有,大兽献君。

7、覩貌献飱:帝王微服私访。

8、东平献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汉明帝永平〕十五年春行幸东平……帝以所作《光武本纪》示苍,苍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后因以"东平献颂"为宗室歌颂帝德的典实。

9、雀献金环:1.相传汉杨宝幼时将一受伤黄雀带回家中喂养﹐羽翼丰满后飞去。其夜化为黄衣童子﹐以白环四枚献宝﹐表示感激。后用为知恩报德之典。

10、野人献曝:比喻贡献的不是珍贵的东西。(向人建议时的客套话)。

11、猿猴献果:唐代酷吏所制立枷的名称。

12、文献通考:书名。宋元之际马端临著。三百四十八卷。记载上古到南宋宁宗时历代典章制度沿革。体例仿杜佑《通典》,但分类更细,计有田赋、钱币、户口等二十四门。

13、文献之家: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

14、托妻献子: 传统对口相声节目。主要表现了对友谊的思考。表演形式主要为对“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一死一生,乃见交情;穿房过屋,妻子不避——得有这托妻献子的交情”这句中心俗语展开的解释。

15、建言献策: 陈述主张或意见。

16、五羊献瑞:谓呈献祥瑞。

17、睹貎献飧:《文选.潘岳》:"长傲宾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甞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不可图也。'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夫醉,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旦,上去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金千斤,擢其夫为羽林郎。"飱,同"餐"。后因以"睹貌献飧"为帝王微行的典故。

18、重译献雉:重译chóngyì 辗转翻译 重新翻译

19、睹貌献飧:见「覩貌献飧」。

20、或献或酢:语出《诗经·大雅·行苇》。

21、元鱼献宝:元鱼不仅无私地向食客自身,而且还带来了更多的美味食物供人们尽情享用。



献字结尾的组词

1、贡献:1. 进奉或赠与。 2. 有助某事的行为,或作有利于社会国家的事。

2、奉献:(1)恭敬地交付;献出

3、呈献:(1)恭敬地献给

4、赧献:指周赧王和汉献帝。因皆即位衰世,受制于人,卒致亡国,故并称。

5、曲献:私献。

6、酌献:1.谓酌酒献客。2.谓设乐供神。

7、酹献:犹祭奠。

8、文献:(1)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9、芹献:也作“献芹”。谦称自己送人的菲薄礼物:如不弃嫌,愿表芹献。

10、酬献:相互劝酒。 献赠。

11、再献:古代祭祀时第二次献酒。

12、曝献:《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以'曝献'为所献微薄而意诚的谦词。

13、从献:谓古代祭祀或飨食献酒后,以燔肉或炙肝置于俎上从而荐之。凡献皆有从,加爵非献则无。

14、祼献:古代帝王﹑王后祭祀时,以香酒灌地﹑以腥熟之食献神的礼仪。亦泛指祼礼。

15、恺献:军事胜利献功时奏恺乐。

16、赐献:赐予与进献。

17、两献:西汉河间献王刘德和东汉沛献王刘辅的合称。

18、礼献:以礼奉献之物。

19、盥献:1.灌祭进献。

20、进献:(1)恭敬地献上;呈献

21、计献:1.谓随年终上计献物于天子。

22、奠献:1.献祭品以祀死者。

23、交献:古代祭祀仪式之一。帝﹑后交替献酒以祀神。

24、投献:1.进献礼物或进呈诗文。2.谓将田产托在缙绅名下以减轻赋役。

25、馈献:1.赠送奉献。馈,通"馈"。

26、贵献:1.贵重的献礼。

27、灵献:东汉灵帝与献帝的并称。两帝当政时期﹐政治黑暗﹐国势衰微。

28、拜献:礼拜献祭。

29、宾献:礼赐;飨赠。

30、琛献:1.献贡。

31、陈献:进献﹔上贡。

32、分献:古代祭祀,向配飨者行献爵献帛礼。与"正献"相对而言。

33、供献:(1)供奉;奉献 (2)〈方〉供品

34、祭献:供奉物品祭祀。

35、捐献:(1)向国家、集体献出财物

36、亲献:指帝王亲自进献。

37、合献:1.相互敬酒。

38、烧献:向神祇等焚化奉献品。

39、荐献:祭献;向鬼神进献。

40、币献:贡献礼物。

41、递献:犹奉献。

42、荩献:谓奉承,献殷勤。

43、送献:奉送,贡献。

44、辩献:1.普遍献酒。古代宴饮或举行大典时的一种礼节。辩﹐通"徧"。

45、河献:指汉·河间献王·刘德。

46、谨献:敬献。

47、羞献:1.进献食品。

48、朝献:古代祭礼仪节之一。向尸献爵。 唐宋之时称天子亲自祭告太清宫﹑景灵宫或太庙。 诸侯或属国朝觐时贡献方物。

49、登献:谓进物献祭。

50、大献:1.谓献捷于祖庙。2.丰厚的供献。

51、羲献: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并称。

52、升献:进献。

53、亚献: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第二次献酒称"亚献"。

54、汁献:即秬鬯。古代祭祀时用以求神的香酒。用黑黍和郁金草酿成。

55、熟献:指烹熟的上献祭品。

56、跪献:下跪奉献。

57、羹献:1.古代祭祀宗庙所用之犬。

58、赍献:持献,携物进献。

59、俘献:作为俘虏而被进献。

60、禽献:把禽献给宾客。

61、倾献:全部献出。

62、俶献:古代把应时珍美新物献给国君,称俶献。

63、正献:古代祭祀,向受祭者行献爵献帛之礼。与向配飨者行献爵献帛之礼的"分献"相对而言。

64、祷献:谓向神求福而进献祭品。

65、贺献:朝贺贡献。

66、赂献:贿赂献赠的财物。

67、三献: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 三种祭品。 三次呈献。

68、斗献:北斗星形的饰物。

69、玉献:执玉以致献。

70、赞献:谓进献祭品。

71、九献:九次献酒。

72、耆献:1.犹耆宿。

73、五献:飨礼时献酒五次。古代飨礼,上公九献,侯伯七献,子男五献。

74、初献:1.谓开始向神献演乐舞。2.享客时首次敬酒。3.祭祀时首次奠爵。

75、民献:民之贤者。亦借指民众。

76、终献:古代举行祀典时,有三献之礼,第三次献爵称"终献"。

77、时献:谓不断地敬酒。

78、兆献:祭奠。

79、敬献:(1)恭敬地送上

80、黎献:黎民中的贤者。

81、靖献:谓臣下尽忠于君。

82、七献:献酒七次。周代诸侯来朝时,天子举行享礼献酒的次数。《周礼.秋官.大行人》:"诸侯之礼……飨礼七献,食礼七举。"祭祀宗庙亦用七献。《礼记.礼器》:"一献质,三献文,五献察,七献神。"孔颖达疏:"七献神者,谓祭先公之庙,礼又转尊,神灵尊重也。"

83、渊献:1.即大渊献。亥年的别称。2.代称十二支中"亥"。

84、珍献:1.珍贵的贡品。

85、贽献:献赠的礼物。

86、饩献:1.指禾﹑米﹑牲﹑肉和雉雁等。

87、入献:入朝进献礼物。

88、委献:(1)使自己屈服于人

89、严献:犹奉献,献上。

90、饷献:馈赠奉献。

91、一献:古代祭祀和宴饮时进酒一次为一献。

92、叔献:古代相传高辛氏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

93、节献:逢节日向帝王敬献贡物。

94、遗献:1.前朝留下的文献。2.前朝留下的贤人。

95、巨献:巨大的贡献的意思

96、賫献:持献,携物进献。《东周列国志》第七九回:“嚭初欲拒絶,姑使人探其来状,闻有所賫献,乃召入。”

97、大渊献:亥年的别称。古以太岁在天宫运转的方向纪年。太岁指向亥宫之年称大渊献。《尔雅.释天》:'﹝太岁﹞在亥曰大渊献。'后亦用作十二支中'亥'的别称。



  • 拼音xiàn
  • 注音ㄒ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MUD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会意。从犬,鬳(yàn)声。“犬”代表进献之物。本义:献祭)同本义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者以献之。——《说文》犬曰羹献。——《礼记·曲礼》。按,礼凡荐腥谓之献。献禽以祭祖。——《周礼·大司马》献羔祭韭。——《诗·豳风·七月》荐晡醢,三献。(三献:陈祭品三次献酒。)——《仪礼·聘礼》又如:献尸(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献帛(祭祀礼仪之一,献上巾帕);献爵(祭祀礼仪之一,献酒);献台(祭台)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献,进也。——《广雅》春献鳖蜃,秋献龟鱼。——《周礼·鳖人》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称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称远近而等贡献。——《荀子·正论》献俘,授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请献十金。——《墨子·公输》时而献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献之太常。——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献诸朝。又如:献馘(杀敌立功);献新(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献曲(进献乐曲)呈现;现露虽惠心妍状,愈献丑焉。——《后汉书·皇后纪上》又如:献地理图(比喻揭穿底细);献好儿(讨好);献台(比武台;赛台)进献岁发春兮,汩吾南征。——《楚辞》又如:献岁(一年的开始)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为宾为客,献酬交错。——《诗·小雅·楚茨》主人坐取爵实之,宾之席前西北面,献宾。——《仪礼》又如:献酬(饮酒时相互酬劝);献酬交错(献酬)庆贺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礼记》又如:献寿(祝寿)〈名〉熟知历史掌故的人文献不足故也。(文:典籍)——《论语·八佾》有价值的图书、文物等。如:献状(字据,契约);文献进献的东西吏或多赋以为献,而诸侯王尤多,民疾之。——《汉书》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献/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