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漕组词>

漕组词,漕字组词,漕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漕组词

反馈

    漕怎么组词?一年级漕字组词有那些?

    漕组词语共72个,其中漕开头的词语51个,漕结尾的词语20个,在中间的词语1个。

    漕字组词: 漕庾、 漕台、 漕运、 漕斛、 漕仓、 漕试、 漕平、 利漕渠、 海漕、 边漕、 丁漕、 额漕、 岁漕、 闹漕、 总漕、 ... 这些漕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漕字开头的组词

1、漕庾:漕粮仓。

2、漕台: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3、漕运:(1)旧指由水路往京城运粮或运送军粮

4、漕斛:旧时收兑漕米的量器。一斛相当于五斗。

5、漕仓:存放漕米的仓库。

6、漕试:宋贡举考试方式之一。景佑年间,命各路转运司类试现任官员亲戚。此后形成制度,由转运司类聚本路现任官所牒送随侍子弟和五服内亲戚,以及寓居本路士人﹑有官文武举人﹑宗女夫等,举行考试,试法同州﹑府解试。漕试合格,即赴省试。

7、漕平:旧时征收漕银的衡量标准。历代征收的漕粮,到清代改征白银。此衡量标准后为民间采用,但各地标准不一。

8、漕米:漕运米粮。 即漕粮。

9、漕卒:运漕粮的士兵。

10、漕浴:谓漕河之水忽上忽下。

11、漕挽:亦作“漕挽”。指水运和陆运。见“漕輓”。

12、漕舟:运漕粮的船。

13、漕渠: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

14、漕荐:宋代漕试中的一种推荐形式。亦指漕试。

15、漕艘:供漕运的船。明沉德符《野获编·河漕·徐州》:“宜仍遣漕艘之半,分行其中,以防意外之梗。”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若漕艘不至京师,米价翔贵,於事体未便。”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居数年,或荐之漕艘,授童子读,遂至京师,考取供事。”

16、漕粮: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漕粮名存实亡。 指征收漕粮的官员。

17、漕船:用于漕运的船只。

18、漕赋:旧时的漕粮赋税。

19、漕闱:谓漕试试场。

20、漕漼:象声词。形容水声。

21、漕院:指管理漕务的官员。

22、漕谷:漕运谷物。

23、漕臣:管理漕运的官员。

24、漕费:旧时在漕粮正税外,加收有关漕运的费用,称为"漕费"。

25、漕项:明清在民户应纳漕粮正税外所征各项附加杂税的总称。

26、漕折:指漕粮改折银钞收纳。明正统元年规定,田赋自起运兑军外,其余可折收钱钞,粮四石折银一两。见《明史.食货志二》。

27、漕转:指水运和车运。

28、漕贡:1.指漕试。2.漕运贡米。

29、漕标:谓清代漕运总督所属的绿营兵。担负漕粮的催督﹑保护等。

30、漕魁:漕试第一名。

31、漕粟: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32、漕饟:漕运的军粮。

33、漕事:1.有关漕运之事。2.指清代有关征收漕米的事情。

34、漕引:犹漕运。

35、漕司:亦称'漕运司'。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司﹐元代称漕运司。

36、漕道:即漕路。

37、漕水:1.即漕河。2.漕河的水。

38、漕务:有关漕运的事务。

39、漕府:管理漕务的官署。

40、漕舫:供漕运用的大型船只。

41、漕藏:指漕米仓库。

42、漕路:运输粮食的水路。

43、漕国:西域古国名。约在今苏联中亚撒马尔罕西北。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作"劫布呾那",当为*kapūt?n(Gubdan)/Kebud对音。

44、漕程:指漕粮运输一日的行程。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漕程》。

45、漕河:(1)古时专指运漕粮的河道

46、漕截:亦称'漕截'。 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

47、漕赠:亦称'漕截'。 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

48、漕耗:旧时于漕粮正税外向农民加收的折耗。有正耗﹑加耗﹑船耗等名目。

49、漕计:指漕运总量。

50、漕姓:一种姓氏

51、漕运司:亦称'漕运司'。 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称转运司﹐南宋称漕运司﹐元代称漕运司。



漕字中间的组词

1、利漕渠:古运河名。东汉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为魏公,建都于邺,征集民工凿渠引漳水,自今河北曲周南,东至大名注入白沟,借以沟通邺和四方的漕运,故名。



漕字结尾的组词

1、海漕:海运。古时指从海道运输粮食。

2、边漕:谓从水道运输粮食以供边防需要。

3、丁漕:按人口交纳的漕粮。

4、额漕:水运一定数量的粮食。

5、岁漕:谓每年由水路运输粮食至京师或指定地点。

6、闹漕:旧时指农民抵制官府征收漕粮的斗争。

7、总漕:1.明清总管漕运的官。

8、挽漕:漕运。

9、运漕:谓由水路运粮。 运漕官员的省称。

10、通漕:谓开通漕运河道。

11、减漕:减少漕运。

12、饷漕:亦作“?漕”。

13、征漕:征收漕粮。

14、大漕:宋代转运使的俗称。

15、河漕:犹河运。清代河道总督与漕运总督的并称。指治理河道工程和漕运。

16、折漕:漕粮折银征收。漕粮向纳米粮,明·弘治年间因苏松诸府连年荒歉,遂定折漕之制。

17、钱漕:即钱粮。因税米多漕运至京﹐故称。

18、转漕:转运粮饷。古时陆运称'转',水运称'漕'。

19、戍漕:水运边防军需品。

20、南漕:即南粮。



  • 拼音cáo
  • 注音ㄘㄠ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IGMJ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同本义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转山东粟。——《史记·平准书》转漕给军。——《史记·萧相国世家》穿漕渠通渭。——《汉书·武帝纪》岁漕关东谷。——《汉书·食货志》关东漕粟。——《史记·河渠记》又如:漕船(运输官粮的船只);漕粮(清初自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奉天等省征纳白米,转运京师,叫做“漕粮”)〈名〉可供运输的河道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红楼梦》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漕/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