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民组词>

民组词,民字组词,民组词语一年级,民组词2个字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民的组词

反馈

民字开头的组词

  • 1、民主:1. 一种社会状态,其特点是: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2. 合乎民主原则。
  • 2、民乐:(1)民间的音乐
  • 3、民墟:村落。
  • 4、民法:(1)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5、民极:1.民众的准则。
  • 6、民族:(1)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 7、民间:(1)平民自愿组织的 (2)来源于老百姓或在老百姓中间广泛使用的 (3)非官方的 (4)百姓中
  • 8、民生:(1)民众的生计
  • 9、民兵:1. 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人民武装组织。也称其成员。 2. 古时称列入兵籍,平日从事农业生产,战时应召入伍的农民。
  • 10、民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 11、民甲:指住民户籍。甲﹐旧时地方最基层的行政单位。
  • 12、民警:(1)“人民警察”的简称
  • 13、民谚:民间谚语。
  • 14、民情:(1)人民的生产、工作以及风俗习惯等情况 (2)指人民的思想、意愿等
  • 15、民航:(1)民用航空的简称
  • 16、民阎:民间里巷。
  • 17、民历:民用历书。
  • 18、民謡:(1)民间歌谣
  • 19、民夫:1.宫女入宫前所嫁的丈夫。2.服公役的民工。
  • 20、民军:辛亥革命时期反抗清政府的起义军队的通称。
  • 21、民国:(1)指中华民国,从1912年起,到1949年止
  • 22、民雠:1.亦作"民仇"。2.谓人民怨恨﹑反对。3.人民的仇恨。
  • 23、民贼:(1)严重危害国家、人民利益,给国家、人民带来重大损害的罪人
  • 24、民表:民众的表率。
  • 25、民圂:民家的厕所。
  • 26、民瘼: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 27、民鱼:1.谓人民葬身鱼腹。喻人民遭殃。
  • 28、民碞:谓民心不齐。
  • 29、民秀:指民间才能出众的人。
  • 30、民歌:(1)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
  • 31、民资:民众的资产。
  • 32、民圩:村寨。亦借指村民。
  • 33、民校:(1)成人业余文化学校 (2)民办(大、中、小)学校
  • 34、民纲:民众处世的准绳。
  • 35、民病:1.民众的苦难。
  • 36、民产:百姓的田产。
  • 37、民事:(1)有关民法之事 (2)参看“民法” (3)农事;民间的事情
  • 38、民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 39、民粮:旧指民众所缴纳的田赋粮。
  • 40、民爱:谓爱民之情。
  • 41、民居:1.百姓居住之所。2.民家﹐民房。
  • 42、民智:人的聪明才智。
  • 43、民负:人民负担。
  • 44、民讹:人们的谣言。语本《诗.小雅.沔水》:"民之讹言﹐亦孔之将。"郑玄笺:"讹﹐伪也。"
  • 45、民行:1.人民的行为。
  • 46、民鉴:谓以民情为鉴戒。
  • 47、民食:人民的食粮。
  • 48、民冢:民间坟地。
  • 49、民祗:指人民所敬畏者。
  • 50、民营:(1)群众集体经营;私人经营
  • 51、民隐:民众的痛苦。
  • 52、民声:民众的声音。指人民的要求和愿望。
  • 53、民溃:旧时反动统治者对人民暴动的诬称。
  • 54、民牧:旧时谓治理民众的君王或地方长官。
  • 55、民狱:1.民间诉讼案件。
  • 56、民功:1.治民有劳绩。2.百姓的职事。多指务农之事。
  • 57、民舍:民家房舍。
  • 58、民王:1.民众之王。2.清代亲王受贬黜被销除属籍后的一种称号。
  • 59、民口:1.谓民众的议论。2.指丁口。
  • 60、民氓:民众﹐百姓。
  • 61、民则:人们行为的准则。 治民的方法。
  • 62、民灵:1.人和神。2.人民﹐民众。
  • 63、民本:1.民众是国家的根本。2.民间的奏本。
  • 64、民田:旧时民家私有的田地。与官田对称。
  • 65、民众:(1)泛指人民大众
  • 66、民脂: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
  • 67、民长:1.百姓的长官。
  • 68、民用:(1)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所使用的
  • 69、民师:1.古代管理民事之官。2.民众的师表。3.民办学校教师的简称。
  • 70、民甿:民众﹐百姓。
  • 71、民瘝:犹民瘼。
  • 72、民爵:古代君王赐给民间有功者的爵位。
  • 73、民性:1.人的天赋本性。
  • 74、民艰:民众的艰难困苦。
  • 75、民痡:人民的疾苦。
  • 76、民民:众多的样子。民﹐通"绵"。
  • 77、民烦:冥顽。指昏乱﹑不明事理的人。民﹐通"冥"。
  • 78、民庸:犹民功。
  • 79、民彝:犹人伦。旧指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伦理道德准则。
  • 80、民言:民众的言论﹐意见。
  • 81、民怨:(1)人民群众对不恤民情的政府或统治者的怨言愤恨
  • 82、民困:1.民众的困苦。2.民众困厄。
  • 83、民常:人们所遵循的伦理道德。
  • 84、民德:1.民众的道德。2.指有德之人。3.犹民力。
  • 85、民力:(1)民众的人力、物力、财力
  • 86、民猷:1.指关于人民事业的谋划。
  • 87、民治:1.指治民之道。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 88、民财:人民的财物。
  • 89、民畴:民家的田地。亦指农事。
  • 90、民母:1.在民间的母亲。2.指皇后。旧时谓皇后为万民之母。
  • 91、民约: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
  • 92、民誉:1.民众所称誉的人。2.民众的称誉。
  • 93、民宗:民之宗师。
  • 94、民和:民众和睦团结。民众的信赖。
  • 95、民天:指粮食。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 96、民监:谓以民情为鉴戒。
  • 97、民心:(1)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 98、民气:指民众的精神﹑气概。
  • 99、民时:犹农时。
  • 100、民讴:民歌。

民字中间的组词

  • 1、殖民地:(1)原指强国在国外侵占并移民居住的地区,后泛指丧失了政治经济独立权力,受他国管辖的地区或国家
  • 2、国民党:中国国民党的简称,是建立于民国初年的资产阶级政党。1912年8月以中国同盟会为基础,合并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国民公党等小党派而成。成员复杂。奉孙中山为理事长,党务由宋教仁主持。修改同盟会的革命政纲,提出“保持政治统一,发展地方自治,厉行种族同化,采用民生政策,维持国际和平”等政纲。1913年8月“二次革命”失败,被袁世凯强行解散。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召集一部分国民党员组成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又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在孙中山任总理期间,主张实行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建国大纲》。
  • 3、人民性: 指文艺作品中对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等的反映。
  • 4、白民国:1.传说中古国名。
  • 5、万民伞:旧时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
  • 6、人民币:(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通用货币。以圆为单位
  • 7、狗民国:传说高辛氏所封之国。
  • 8、汉民族:即汉族。参见“汉族”。
  • 9、种民天:1.道教语。指三界以上的四梵天。
  • 10、鹤民国:传说中的国名。
  • 11、秀民册:1.官府中登列有德才者的名册。
  • 12、新民报:①1929年9月创刊于南京。先后出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今北京)等版,有八个日、晚刊。抗战胜利后,总管理处设于南京,罗承烈任总主笔,赵超构任副总主笔。因主张和平民主,反对内战,被迫停刊。建国后,上海《新民报晚刊》继续出版,1958年起改名《新民晚报》。②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伪政权机关报。1938年1月创刊于北平,1944年4月停刊。
  • 13、贫民窟:(1)指城市中穷人聚居的地方
  • 14、安民榜:安定民心的布告。
  • 15、平民窟:指贫苦人民聚居的地方。
  • 16、便民房:旧时为诉讼人提供暂时歇宿的房屋。
  • 17、选民证:选民参加选举时证明其资格的证件。
  • 18、良民证:指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占领区伪政权颁发的居民身份证。
  • 19、平民院:又译"众议院"。某些国家议会下议院的名称。在英国,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和各等级利害的不同,议会于1343年开始分设上﹑下两院,上院叫贵族院,下院叫平民院,是封建等级代表机关。平民院由郡和城市选出的骑士﹑商人等组成。在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平民院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机关。
  • 20、国民性:谓一国国民所特有的气质。
  • 21、人民戰: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来侵略,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战争。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 22、居民点:(1)居民聚居的地方
  • 23、公民权:公民根据宪法规定所享受的权利。
  • 24、植民地:1.即殖民地。植,通"殖"。
  • 25、流民图:宋·熙宁六年,郑侠见岁歉而赋急,流民相携塞道,因命画工悉绘所见而成《流民图》,奏献宋神宗,并上疏极言新政之失。
  • 26、随民户:1.指失去户籍的流民户。
  • 27、解民悬:1.见"解民倒悬"。
  • 28、富民侯:汉武帝晩年,悔以江充谮杀卫太子据,又悔征伐连年。会车千秋上书为卫太子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又代刘屈厘为丞相,封富民侯,取"大安天下,富实百姓"之意。事见《汉书.车千秋传》﹑《汉书.食货志上》﹑《汉书.韦玄成传》。后因以"富民侯"称安天下﹑富百姓的高官。
  • 29、羽民国:古代传说中的国名,其民生羽翼。
  • 30、居民区:(1)任何由各种各样的住所及与之有关建筑构成的建筑群;特指向人们(如需要特殊照料的儿童)提供小群的单幢住所的机构
  • 31、富民渠:隋开皇初开漕渠,太监郭衍兴工引渭水,经大兴城至潼关,长四百多里,通漕运,名富民渠。见《隋书.郭衍传》。一说,宇文恺主持此事,渠名广通渠。见《隋书.食货志》及《宇文恺传》。
  • 32、良民吏:善于治理百姓的官吏。
  • 33、难民营:难民nànmín指遭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灾祸而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的人。
  • 34、殖民者: 大多都是西方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俄罗斯。这些国家用不合法的方式侵占别国领土的人。
  • 35、万民书: 多指老百姓向上级反映民意。
  • 36、殖民化: 殖民化是指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越过自身的边界而建立移民殖民地或行政附庸机构,藉以对外延伸其主权。而该地区的原住民会被受到直接统治,或被迁徙至其他地区。
  • 37、毛民国: 虚构国家。
  • 38、劝民歌: 晚清文县知县长赟为民而写的劝民歌。
  • 39、保民官:古代罗马的一种特殊官职。约公元前 年平民与贵族斗争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后的成果。
  • 40、平民化: 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普通化、大众化、世俗化、通俗化。
  • 41、三民主义: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族政府,恢复汉族政权;民权主义是建立民国;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后来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于一九二四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42、安民恤众:安抚民众,使诚心归顺。
  • 43、人民法院:我国行使审判权的国家审判机关。分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等。
  • 44、人民战争:(1)以人民军队为主力,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革命战争
  • 45、农民阶级:有人将农民阶级规划为工人阶级一类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除了劳力并没有资本,土地不属于他们。
  • 46、中华民族:(1)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 47、吊民伐罪:(1)征讨有罪者以抚慰百姓
  • 48、人民警察:我国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亦指构成这种力量的人员,简称民警。
  • 49、国民经济:(1)一个国家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总体,包括各个生产部门和为生产服务的流通部门,如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物资供应等,也包括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药卫生等非生产部门
  • 50、半殖民地:(1)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受外国控制的国家
  • 51、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52、农民战争: 封建社会农民为反对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而进行的革命战争。一般有鲜明的战斗口号,活动范围较大,例如清代的太平天国革命。
  • 53、容民畜众:容纳畜养民众。
  • 54、少数民族:(1)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如中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
  • 55、视民如伤:形容帝王﹑官吏极其顾恤民众疾苦。
  • 56、人民公社:全称为“农村人民公社”。一九五八年在我国农村建立起来的政社合一的组织,既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组织,又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组织。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已逐步解体,其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能,已由重新建立的农村乡镇政府机构所取代。
  • 57、新民丛报:半月刊。 年 月创刊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主编。初期着重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变法维新。 年后,发表文章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遭《民报》批判。 年停刊。
  • 58、殖民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资本主义强国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国家,把它变成为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种侵略政策。其表现形式随着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不同而变化,一般表现为海盗式抢劫、贩卖奴隶、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向海外移民和输出资本等,其中输出资本是帝国主义时期殖民主义剥削的主要形式。
  • 59、国民收入:(1)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各个生产部门在一个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就是从一个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减去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剩余的部分
  • 60、农民协会: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
  • 61、万民牌伞:旧时绅民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
  • 62、亚殖民地:即半殖民地。
  • 63、白衣民族:1.朝鲜民族的代称。朝鲜人常穿白衣﹐故称。
  • 64、三民主義: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族政府,恢复汉族政权;民权主义是建立民国;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后来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于一九二四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65、劳民动众: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 66、与民除害: 替老百姓除去祸害。
  • 67、齐民要术:(1)六世纪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作者贾思勰,山东益都人。全书分10卷、92篇,正文7万多字。注释4万多字。书中首先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全面地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书中论述了谷物、蔬菜、果树、竹木的栽培,家畜、家禽、鱼类的饲养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方法。书中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种植,不违农时。他还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对中国历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科学的进步有重大影响
  • 68、国民政府:(1)国民党执政的政府。它经历了大元帅府,广州革命政府,南京政府的变迁
  • 69、平民文学: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还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 指民间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卷四收有《北京的平民文学》一文﹐介绍北京的民间歌谣。
  • 70、四民之天:道教语。天界的一种。即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贾奕天。亦称“四民之天”。
  • 71、为民请命:(1)旧指为人民作主,出面反映百姓疾苦
  • 72、新民晚报:见“新民报①”。
  • 73、家给民足: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 74、農民協會: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
  • 75、公民投票:也称“全民公决”。由全国公民通过直接投票来决定国家大事。常用来批准宪法,决定国家独立、国名更改、领土变动等重大事项。
  • 76、东交民巷:地名。在北平正阳门内之东,原名东江米巷。
  • 77、人民群众:泛指民众。
  • 78、人民团体:为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组织设立的民间的群众性团体。如工会、妇联、学生会等。
  • 79、人民政府:我国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通称。
  • 80、农民起义:(1)为反抗地主阶级的政治压迫与经济剥削,农民起来进行武装斗争
  • 81、人民公仆:公众的仆人,比喻替公众服务的人。原指周总理、焦裕禄、孔繁森,今指政府的官员等为祖国、为人民献出自己一生的人。
  • 82、体恤民心:关心老百姓。
  • 83、伤民劳财: 指做了多余的事,造成浪费。
  • 84、中华民国:(1)1911年至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
  • 85、殖民文化: 文化殖民主义是强行消灭弱势文化,建立优势文化的统治地位,并且为前者谋取利益,也可以说是一国以文化方式对另一国进行侵蚀,达到从根本上消灭另一国文化自主性的目的,淡化民族意识.如侵华战争时日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被侵略国家的文化侵略,开办日语学校用日语教学,现在还有台湾人家庭的生活方式与日本一样,讲日语等等。
  • 86、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的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与“君”相对。“以民为本”,用孟子的话说,就是“民为重,君为轻”。在唐朝以前,只有“以民为本”,没有“以人为本”。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为避皇帝的讳,“世”改称“代”,“民”改称“人”。于是,“以民为本”就成了“以人为本”。但在唐朝,意思并没有变。,“以民为本”针对的是君主,“以人为本”比较的是人和物。
  • 87、基进民主:是一种民主制度的理论
  • 88、官三民四: 都差不多。
  • 89、游牧民族: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 90、振民育德: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行。
  • 91、吊民罚罪: 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出处《孟子·滕文公下》。
  • 92、军民联防:军队、民兵和人民群众在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共同保卫国家安全的组织形式。在平时,共同执行巡逻、侦察、警戒、防空、防特、防空降等任务;在战时,共同打击和歼灭入侵之敌。
  • 93、基干民兵:基干民兵编组,区别于普通民兵的民兵编组。
  • 94、维民所止:都邑周边千里远,都是商民居住地。
  • 95、公民凯恩:美国故事片。雷电华影片公司1941年摄制。海曼·曼凯维契、奥逊·威尔斯编剧,奥逊·威尔斯导演并主演。报业大王凯恩临终时叨念着“玫瑰花蕾”四个字。记者汤普森为此向许多人调查凯恩的身世。最后人们在烧毁凯恩的旧家具时,发现他童年使用的雪橇上刻着“玫瑰花蕾”的记号。
  • 96、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原为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1948年6月创刊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1949年3月迁至北平,同年8月起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1985年7月增出海外版,1995年1月增出华东版。
  • 97、国民待遇:国民待遇亦称“国民待遇标准”。
  • 98、土族民歌: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 99、劳民动衆: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三》:“经年之輓粟飞芻,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明李贽《复麻城人书》:“能使西夏叛卒不敢逞,能使叛卒一起即扑灭,不至劳民动众。”
  • 100、国民弟弟:这个叫法来自韩国,在韩国很流行这种叫法。他们把形象健康亲和、可爱亲民、年龄又比较小、人气又比较高的艺人叫做“国民弟弟”。

民字结尾的组词

  • 1、农民: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 2、居民:(1)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 3、人民:1. 指作为社会基本成员主体的劳动群众。 2. 一个国家的普通人,区别于少数有特权者。 3. 人类。
  • 4、庶民:(1)百姓;平民
  • 5、村民:(1)乡村的百姓
  • 6、逆民:叛逆不顺的百姓。
  • 7、耋民:1.年高望重之民。
  • 8、募民:征募民众。
  • 9、悍民:强悍不驯之民。
  • 10、难民:(1)指遭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灾祸而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的人
  • 11、亲民:1.亲近爱抚民众。 2.亲自治理民众。 3.古代对地方长官的称呼。
  • 12、公民:(1)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 13、拘民:被拘押的人。
  • 14、扰民:驯服百姓。 侵扰百姓。
  • 15、草民:草野之民,平民。
  • 16、堕民:堕民,指元明清时期,在浙江境内受歧视的一部分平民,因这类人从事的职业为人所轻贱,被排斥于“士农工商”之外,日本亦有同堕民一样的群体,称作“部落民”。
  • 17、神民:1.上神与下民。
  • 18、怪民:1.性行古怪﹑精神失常的人。
  • 19、莠民:坏人、不良分子。
  • 20、黎民:(1)庶民,人民
  • 21、雁民:1.流浪无定居的民户。
  • 22、列民:犹众民。《管子·山至数》:"大夫不乡赘合游者,谓之无礼义。大夫幽其春秋,列民幽其门山之祠。"郭沫若等集校:"许维遹案:'列民,读为黎民。'"一说列民当分读,原文当为:"春秋不乡赘合游者,谓之无礼义。大夫幽其列,民幽其门。"见《管子集校》郭沫若案。
  • 23、疍民:(1)与黎族有远亲关系的水上居民,他们的船只在我国广州和福州形成密集的水上聚居区
  • 24、放民:放荡不羁的人。
  • 25、废民:无业之民。
  • 26、佞民:指不法的百姓。
  • 27、触民:1.《庄子》寓言中的蜗角小国触国的百姓。
  • 28、害民:伤害人民。
  • 29、万民:(1)众百姓,人民
  • 30、刁民:奸诈邪恶之民。
  • 31、丰民:使百姓丰裕。
  • 32、回民:(1)回族人
  • 33、弃民:1.抛弃民众。2.被社会屏弃之人。
  • 34、黔民:平民百姓。
  • 35、寿民:1.谓造福于民。2.长寿的人。有时特指男性长寿者。
  • 36、猾民:刁滑狡诈的人。
  • 37、垦民:开荒种地的人。
  • 38、傀民:诡谲之人。
  • 39、畯民:1.贤明的人。畯,通"俊"。
  • 40、弊民:疲惫之民。
  • 41、临民:治民。
  • 42、敖民:游民。
  • 43、病民:为害人民。
  • 44、部民:统属下的人民;邑民。
  • 45、畜民:商代奴隶主对农业奴隶的蔑称。
  • 46、和民:1.使民和顺安定。2.与民和洽。
  • 47、凶民:凶顽之民。
  • 48、谪民:1.亦作"谪民"。2.指有罪受罚之民。
  • 49、还民:1.回归的老百姓。2.犹还俗。3.还给百姓。
  • 50、贫民:(1)无固定工作且生活穷苦的人
  • 51、摇民:古代传说中的国名。
  • 52、罢民:1.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2.疲困之民。3.谓使民疲劳。
  • 53、臣民:(名)君主国家的臣子和百姓。
  • 54、容民:容纳民众。
  • 55、痹民:1.下民;平民。痹﹐通"庳"。
  • 56、侪民:犹言一般的人。
  • 57、蛋民:蛋人。蛋﹐同"蜑"。
  • 58、烝民:民众,百姓。
  • 59、尨民:指老人。
  • 60、髦民:古传说中的毛民国。其人身上长有长毛。髦,通"毛"。
  • 61、畬民:亦作'畲民'。 畬族古称。因从事畬耕 即刀耕火种 ,故名。古时分布在今闽﹑粤﹑赣﹑浙四省的山区。
  • 62、移民:(1)往他地迁移居民 (2)迁移的人
  • 63、邑民:1.州县的百姓。
  • 64、边民:(1)边境上的居民
  • 65、鸠民:1.聚集百姓。2.指鸠形鹄面的烟民。
  • 66、利民:有利于民。 古代指工商业者。《商君书.去强》:'强国知十三数:竟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藳之数。'高亨注:'靠营取利润以谋生的人,指商人及手工业者。'一说,指从事农业生产者。
  • 67、吏民:官吏与庶民。
  • 68、仁民:1.将仁爱和仁义施之于人。
  • 69、天民:1.指贤者。因其明乎天理﹐适乎天性﹐故称。2.指人民;普通人。
  • 70、愿民:朴实善良之民。
  • 71、道民:信奉道教或加入道教组织者。
  • 72、遁民:指心多疑畏的人。
  • 73、誓民:约束﹑告戒吏民。
  • 74、佚民:逸民。旧时称遁世隐居的人。
  • 75、附民:使百姓亲附。
  • 76、工民:犹工人。
  • 77、流民:(1)因受灾而流亡外地、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 78、斯民:指老百姓。
  • 79、蒸民:众民;百姓。
  • 80、中民:1.一般官吏。2.普通的人。3.中等家产的人。
  • 81、重民:1.指农民。古代重农,故称。2.以民为重。
  • 82、滑民:狡猾之民。
  • 83、犂民:黎民百姓。犂,通"黎"。
  • 84、力民:勤民。
  • 85、毛民:1.古传说中的毛民国。其人体上长有长毛。
  • 86、平民:(1)普通老百姓
  • 87、取民:1.谓得民心。2.谓向人民征取赋役。
  • 88、慠民:1.高傲自负之民。
  • 89、白民:神话中古国名。 旧指没有功名的人。
  • 90、初民:指远古原始时代的人。
  • 91、吊民:抚慰百姓。
  • 92、腹民:内地的居民。
  • 93、起民:发动民众。
  • 94、献民:1.犹贤民。原指周灭商后,商遗民中之臣服于周者。2.泛指前朝遗民。
  • 95、远民:1.指外地或境外之人。
  • 96、旁民:附近之民。
  • 97、薄民:浮薄之人。
  • 98、分民:1.古时分封土地,其地居民随同划归受封者管辖,谓之分民。2.谓将国用所需寄付于民。《管子.乘马》:"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于!已不足,安得名圣?"郭沫若等集校引许维遹曰:"分,犹予也。《戒篇》'以财予人者谓之良'……予民,谓托业于民。"一说,谓使民各安其位分。见尹知章注。
  • 99、拳民:指义和团。
  • 100、苍民:百姓。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民组词,民的组词,民字怎么组词,民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民字组词的组词,其中民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民字在中间的组词有100个,民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同本义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氓也。——《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谷梁传·成公元年》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左传·闵公元年》黎民阻饥。——《书·舜典》民不适有居。——《书·盘庚上》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小雅·何草不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又如:民夫(被官府征召服劳役的百姓);民户(民家);民居(百姓居住之所);民服(平民的衣服);民宅(民房);民望(民众的希望、心愿;在民众中的声望);民牧(民众的治理者。后指地方的长官);民情(民众的心情、意愿);民役(民众所承担的劳役);民利(民众的利益);民命(民众的意旨;民众的生命;人命);民和(民众和睦团结);汉民;回民;藏民;民壮(清朝州、县官的卫兵。即三班中的壮班);渔民;农民;牧民;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民经(人民的规范);民熙物阜(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民害(人民的祸害);民力(人民的财力和劳力);民脂(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民财(人民的财物);民纪(人民行为的准则);民祗(人民所敬畏者)泛指人民受无地之中以生。——《左传·成公十三年》食者,民之本也。——《淮南子》石斧之民。——〔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又如:民性(人的天赋本性);民灵(人和神);民智(人的聪明才智)〈形〉民间的轻徭薄赋,以宽民力。——方勺《方腊起义》又如:民谣(民间流传的歌谣);民营(民间经营);民语(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民狱(民间诉讼案件);民社(民间祭祀土神)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