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组词
反馈榜怎么组词?一年级榜字组词有那些?
榜组词语共166个,其中榜开头的词语61个,榜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5个。
榜字组词: 榜书、 榜样、 榜文、 榜掠、 榜声、 榜阙、 榜吏、 造榜天、 落榜生、 两榜进士、 担榜状元、 血榜八人、 高榜、 备榜、 石榜、 副榜、 虎榜、 落榜、 红榜、 ... 这些榜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榜字开头的组词
1、榜书:古名署书,又名牓书,题在宫阙门额上的大字。后来把招牌等上的大型字,通称“榜书”。
2、榜样:(1)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
3、榜文:(1)公告
4、榜掠:拷打。
5、榜声:桨声。
6、榜阙:张榜明示官职的缺额。
7、榜吏: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
8、榜头:榜首。谓考试发榜名列前茅。
9、榜笔:书写匾额的大笔。
10、榜船:操船。
11、榜眼:(1)科举时代对殿试第二名的美称
12、榜棰:鞭笞拷打。
13、榜簇:用竹木条编结的晾晒工具。
14、榜服:谓用刑拷打使之服罪。
15、榜花:唐宣宗大中以后,礼部取士放榜,每年录取姓氏冷僻者二三人,谓之"色目人",亦谓之"榜花"。参阅宋钱易《南部新书丙集》。
16、榜歌:船夫所唱的歌。
17、榜妾:船家女。
18、榜例:榜样,示范。
19、榜额:(1)横匾,匾额
20、榜谕:张榜晓谕。
21、榜舟:行船,使船。
22、榜汰:《楚辞.九章.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后因以"榜汰"指弄舟。
23、榜运:指科考每榜人才的际遇﹑机运。
24、榜题:匾额题字。
25、榜示:1.文告﹑告示。2.张榜公布。
26、榜首:(1)科举时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美称。泛指第一名
27、榜系:捆绑拷打。
28、榜道:谓张榜于路旁。
29、榜杀:鞭笞致死。
30、榜檠:矫正弓弩的器具。
31、榜尾:榜上公布的名单中的末位,泛指最后一名:在这次邀请赛上,该队只能名列~。
32、榜募:张榜招募。
33、榜卖:张贴告示﹑标明价格以出售。
34、榜元:科举中会试第一名。
35、榜夫:船夫。
36、榜板:船板。
37、榜标:标榜。宣扬,夸耀。
38、榜人:船夫:榜人歌,声流喝。
39、榜子:1.即奏折。2.名帖,名片。3.告示,启事。4.样子,榜样。
40、榜式:1.清代对满洲大学士的称呼。2.清代官名,笔帖式的旧称。
41、榜女:船家女。
42、榜挞:鞭笞毒打。
43、榜毒:刑杖的惨烈。
44、榜童:船家之子。
45、榜舫:乘船,行船。
46、榜师:船夫。
47、榜责:拷打责罚。
48、榜枻:船桨。引申为使船。
49、榜志:指文告﹑文书。
50、榜青:方言。农忙时打短工,为人家耪青苗地。
51、榜楚:拷打。
52、榜帖:1.官府的告示。2.科举录取的报帖或揭示的名单。
53、榜笞:鞭笞拷打。
54、榜格:指悬赏捉拿的公告。
55、榜字:写在匾额上的大字。
56、榜死:捶击至死。
57、榜信:开船的日期。
58、榜期:科举考试出榜公布被录取者名单的日期。
59、榜嘎:藏名榜阿嘎保,全草均可入药,历代藏医药书均有记载,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
60、榜箠:鞭笞拷打
61、榜青户:方言。雇农户。
榜字中间的组词
1、造榜天:1.亦作"造榜天"。2.唐光启二年时,对六月酷暑发榜之日的戏称。
2、落榜生: 泛指考试落榜的学生,古代是科考落榜的读书人,现在更多是指参加当年高考而未被高校录取的考生。
3、两榜进士:即进士。科举时代,谓考取举人的榜为乙榜,考取进士的榜为甲榜,进士名列两榜,故称。
4、担榜状元:宋时对科举考试第五甲末名的戏称。清时三甲末名亦有此称。或称之为背榜。
5、血榜八人:霹雳剧集中的一个杀手组织,共八人。
榜字结尾的组词
1、高榜:1.高悬的告示。2.科举时代张贴的录取名单。
2、备榜:即"副榜"。
3、石榜:1.亦作"石牓"。石制的匾额。2.即石撞。
4、副榜:(1)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
5、虎榜:龙虎榜的简称。即进士榜。到了清代则专称武科进士榜曰'虎榜'。参见'龙虎榜'。
6、落榜:(1)考试没有被录取,榜上无名
7、红榜:(1)光荣榜
8、黄榜:皇帝的公告。因用黄纸书写,故名。发布殿试中式名单的公告。黄色标签。黄色匾额。
9、标榜:(1)借用某种好名义,加以宣扬 (2)吹嘘;夸耀
10、甲榜:1.元明以来称进士为甲榜。2.指中进士的人。
11、镂榜:指木刻告示。
12、殿榜:殿试后公布中第进士名次的榜文。
13、右榜:元代选举制度,凡中选的举人和进士都分列二榜:蒙古﹑色目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一榜,称左榜。
14、摽榜:〈书〉标榜。
15、两榜:甲榜和乙榜的合称。亦指进士。
16、豫榜:谓预先张贴告示。
17、钓榜:钓鱼船。
18、铁榜:1.亦作"铁榜"。2.铁制的榜牌。用于刻记姓名或文告。
19、碑榜:亦作"碑牓"。
20、出榜:(1)公布中试者或入选者姓名 (2)张贴告示
21、秋榜:秋试后所发的榜。亦借指秋试。
22、颁榜:颁布告示。
23、背榜:(1)指考试名列榜末
24、短榜:1.犹短棹。借指小船。
25、殃榜:旧时阴阳家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件。
26、放榜:亦作“放牓”。
27、解榜:1.亦作"解牓"。2.唐宋时解试中式的榜文。
28、名榜:1.名刺;名片。
29、笞榜:拷打。引申指折磨。
30、发榜:(1)公布考试成绩的名次或被录取人的名单
31、挂榜:1.亦作"挂榜"。2.张挂公布考中的名单。3.做法事时张挂的文榜。
32、画榜:有画饰的匾额。
33、登榜:科举考试将考中者名单上榜。
34、押榜:签发布告文书。
35、同榜:古代科举考试,考中的张榜公布。在同一榜录取的称为同榜。
36、驳榜:晓示落选斥退的榜文
37、北榜:指明代北京顺天府乡试录取的榜帖。
38、龙榜:龙船上的桨。亦作“龙牓”。即龙虎榜。
39、瞎榜:宋时陈若拙的讥称。陈不学无术,竟中了礼部试第二名榜眼,故称。
40、参榜:拜访时所投名帖。
41、乡榜:1.科举乡试的录取名单。2.代指乡试中式者,即举人。
42、木榜:刊刻告示的木牌。
43、丧榜:即殃榜。阴阳先生开具死者年寿及回煞等事的文榜。旧时官厅视此为证明死亡之凭照。
44、一榜:全榜,指科考录取的全部名单。即乙榜。指举人出身。
45、买榜:雇船。
46、敲榜:见“敲搒”。
47、歌榜:歌舟。
48、扁榜:1.亦作"扁牓"。2.即扁额。
49、春榜:亦作“春牓”。春试中式的名榜。指春试。
50、金榜:(1)科举时代俗称殿试录取进士的榜
51、手榜:1.亦作"手牓"。2.手写的用来张贴的文告。
52、乌榜:用黑油涂饰的船。榜,船桨。借指船。
53、正榜: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公布正式录取名单的榜示。与“副榜”相对。
54、酒榜:1.亦作"酒牓"。2.酒店的招牌﹑匾额。常请名家书写以广招徕。
55、堂榜:厅堂上的题额。
56、擎榜:1.指科举取士的末一名。
57、腾榜:1.传递文告。
58、板榜:木板匾额。
59、填榜:科举时代将考试录取者的姓名写在榜上,谓之填榜。
60、长榜:1.见"长榜"。
61、通榜:亦作'通牓'。 唐时科举不糊名,由主试者定去取。试前,有预列知名之士,得中者往往出于其中,谓之'通榜'。
62、诏榜:1.以文德告谕。2.政府机关发布的通告。
63、诗榜:品第诗的高下﹐张榜公布﹐称诗榜。
64、白榜:白木桨。借指船。
65、揭榜:(1)考试后出榜;发榜 (2)揭下写有招聘或招标等内容的榜,表示应征、应战等
66、门榜:1.亦作"门榜"。(1)门前张挂的牌匾。唐薛用弱《集异记.永清县庙》:"见荒庙岿然,土偶罗列,无门榜牌记,莫知谁氏。"清昭槤《啸亭续录.侍卫结衔之误》:"近日武进士改充侍卫者,其门榜皆书'御前侍卫',相沿成习,实为僭妄。"(2)贴于门上的告白。唐段成式张希复《红楼联句》:"壁诗传谢客,门榜占休公。"2.门框(垂直地面的部分)。
67、文榜:告示﹑布告之类。
68、左榜:元代考试制度,中选举人及中选进士均分二榜,蒙古人﹑色目人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为一榜,称左榜。举人榜揭于省门之左右,进士榜用敕黄纸书,揭于内前红门之左右。见《元史.选举志一》。
69、牌榜:1.见"牌牓"。
70、璇榜:1.亦作"璇榜"。2.玉饰的匾额。
71、蕊榜:传说中道教学道升仙,列名蕊宫。后指科举考试中揭晓名第的榜示为'蕊榜'。
72、题榜:1.题写匾额。榜,匾额。2.指所题写的匾额。
73、张榜:(1)张贴公告和榜文
74、渔榜:摇渔船的桨。借指渔船。
75、旗榜:1.亦作"旗牓"。2.指标有名号的旗子与榜文。
76、银榜:1.亦作"银榜"。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2.以银粉或银饰纸﹑木牌书写张贴的文告。
77、南榜:指明朝留都南京会试所张贴的榜。
78、恩榜:1.亦作"恩牓"。2.科举时代于正科以外另行考试的中式名单。
79、吴榜:1.大棹,划船工具。一说吴之棹。吴榜即船棹。2.指船。吴为地名,借指南方。
80、乙榜:1.即乙科。2.指举人。
81、预榜:谓考中而榜上有名。
82、斋榜:1.斋堂的匾额。
83、檠榜:矫正弓弩的器具。
84、署榜:开列姓名﹐张榜示人。
85、血榜:来自东武林的一个神秘的杀手组织,交易方式特别。
86、旅榜:客船。
87、皇榜:公布国家大事的公告。如皇帝登基,或者皇帝大婚,皇帝立太子,天下大赦之类的。
88、中榜:参加科举考试中式。
89、光荣榜:张贴先进人物姓名、事迹或有关照片等以示荣誉的榜牌。
90、犯由榜:即犯由牌。
91、龙飞榜:新皇帝即位后第一次考试选士,称“龙飞榜”。
92、长名榜:1.亦作"长名榜"。2.唐代按资历考绩依次诠补官吏的名单。
93、梨园榜:旧时评比角色的人所列戏剧演员名次的榜文。
94、春秋榜:指科举考试春试和秋试录取的名榜。
95、安民榜:安定民心的布告。
96、黄金榜:见“黄金牓”。
97、明通榜:清雍正﹑乾隆年间,在会试落卷内选文理明通的举人于正榜外续出一榜,名为"明通榜"。
98、五老榜:唐天复元年曹松,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五人同榜及第,年皆逾六十,时称"五老榜"。
99、英雄榜:登载英雄人物名单的报刊专栏或通告。
100、相骂榜:五代卢损等五人同时进士及第,常互相诟骂,时人因称该榜为"相骂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