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旌组词>

旌组词,旌字组词,旌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旌组词

反馈

    旌怎么组词?一年级旌字组词有那些?

    旌组词语共165个,其中旌开头的词语89个,旌结尾的词语72个,在中间的词语4个。

    旌字组词: 旌旗、 旌旄、 旌纛、 旌旃、 旌旂、 旌节、 旌轩、 许旌阳、 弧旌枉矢、 心旌摇荡、 葺槛旌直、 请旌、 帘旌、 铭旌、 宠旌、 风旌、 后旌、 翠旌、 ... 这些旌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旌字开头的组词

1、旌旗:(1)旗帜

2、旌旄:1.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

3、旌纛:大旗。亦泛指旗帜。 犹尊驾。

4、旌旃:泛指旗帜。

5、旌旂:(1)旗帜

6、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借以泛指信符。旌与节。指军权。

7、旌轩:建有旌节的车。

8、旌表:(1)封建时代由官府立牌坊、赐匾额对遵守封建礼教的人加以表彰

9、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10、旌旐:1.旌旗。2.指铭旌﹐导引灵柩的魂幡。

11、旌显:旌表。

12、旌阳:指晋仙人许逊。

13、旌钺:1.旌旗与斧钺。2.喻权柄。

14、旌幡:1.亦作"旌幡"。2.泛指旗帜。

15、旌斾:亦作'旌旆'。 旗帜。 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 借指军旅。

16、旌甄:1.表彰选拔。

17、旌麾:(1)帅旗;指挥军队的旗帜 (2)借指军队

18、旌毦:旌旗上的羽饰。

19、旌旆:亦作'旌旆'。 旗帜。 犹尊驾﹑大驾。多用于官员。 借指军旅。

20、旌罕:旌旗。罕﹐旗名﹐帝王所用。

21、旌棨:1.旌旗与棨戟。借指贵官。

22、旌密:精密。旌﹐通"精"。

23、旌帷:铭旌与帷帐。均为丧仪用物。

24、旌延:1.表彰聘请。

25、旌旛:1.亦作"旌幡"。2.泛指旗帜。

26、旌旒:亦作'旌斿'。 旌旗。

27、旌褒:表彰。

28、旌斿:亦作'旌斿'。 旌旗。

29、旌币:1.亦作"旍币"。2.招求贤士时所馈赠的币帛。

30、旌枻:1.见"旌栧"。

31、旌赏:表彰奖赏。

32、旌帜: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旗帜。

33、旌旟:1.泛指旗帜。

34、旌栧:树在船上的旌旗。

35、旌简:表彰选拔。

36、旌舆:1.招贤用的车子。

37、旌扬:表扬。

38、旌车:1.即旌蒲。

39、旌忠:表彰忠节。

40、旌嘉:褒扬嘉奖。

41、旌尚:表彰。

42、旌智:1.发挥智慧。

43、旌崇:1.表彰。

44、旌恤:1.亦作"旌恤"。2.表彰死者并抚恤其遗属。

45、旌宠:表彰尊崇。

46、旌信:表明诚意。

47、旌闾:旌表门闾。旧时朝廷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赐给匾额﹐挂于门廷之上﹐或树立牌坊﹐以示表彰。

48、旌举:表彰举荐。

49、旌贤:1.亦作"旍贤"。2.表彰贤人。

50、旌戟:1.旌旗与棨戟。用作官员出行的仪仗。2.借指贵官。

51、旌贲:褒美。

52、旌蒲:古时征聘贤士所用的旌帛和蒲车。

53、旌善:表彰美善。

54、旌劝:表彰奖励。

55、旌铭:旧时灵柩前书写死者姓名官衔的旗幡。又称铭旌。

56、旌帛:1.古时礼聘贤士所送的束帛。

57、旌録:表彰叙录。

58、旌引:表扬荐引。

59、旌叙:表扬而录用为官。

60、旌木:古代用以规谏帝王的旌旗和谤木。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有进善之旍﹐有诽谤之木。"卢辩注:"[旍(旌)﹐]尧置之﹐令进善者立于旍下也。﹝木﹐﹞尧置之﹐使书政之失也。"

61、旌奬:1.表彰奖赏。

62、旌劳:褒奖慰劳。

63、旌命:1.表彰征召。2.招聘贤士的命令;表彰的命令。

64、旌大:表彰光大。

65、旌弓:1.亦作"旍弓"。2.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

66、旌繁:车马的饰物。旌﹐车的旗饰;繁﹐马缨。

67、旌孝:表彰孝行。

68、旌夏:古时乐舞所用的大旗。

69、旌甲:旌旗与铠甲。

70、旌门:1.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2.犹旌闾。

71、旌德:表彰有德之人。

72、旌祀:表彰与祭祀。

73、旌擢:表彰提拔。

74、旌色:旌旗的色彩。

75、旌异:旌表;褒奖。

76、旌庸:表彰有功的人。

77、旌竿:1.亦作"旌干"。2.旗竿。

78、旌别:识别;区别。

79、旌盖:旌旗和车盖。

80、旌鼓:1.古代用以规谏帝王的旌旗和谏鼓。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有进善之旍……有敢谏之鼓。"2.旌旗和战鼓。

81、旌干:1.亦作"旌干"。2.旗竿。

82、旌旝:泛指旗帜。

83、旌直:1.表彰忠直。

84、旌典:表彰贞烈的匾额。

85、旌招:以旌招之。谓征召贤士。语本《孟子.万章下》:"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

86、旌节花:花名。叶卵形﹐有锯齿。春夏之交开花。花小﹐色黄﹐成穗状的总状花序。浆果小球形﹐成串﹐可观赏。

87、旌阳宅:相传为晋许逊炼丹成仙处。亦借称修炼成仙之所。

88、旌儒庙:1.庙名。唐玄宗时建。故址在相传秦始皇坑儒处﹐即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

89、旌捷旗:告捷的旗子。



旌字中间的组词

1、许旌阳:1.即许逊。

2、弧旌枉矢:谓以竹弓张悬旌旗的縿幅,并在弓衣上绘流矢,作弧矢星状,以象征武事。一说,在旌旗上绘弧矢星。

3、心旌摇荡:面对自己想要或想得到的东西,心驰神往,不能自制。

4、葺槛旌直:本则故事。



旌字结尾的组词

1、请旌:1.旧制﹐凡忠孝节义之人﹐得向朝廷请求表扬﹐谓之请旌。

2、帘旌:帘端所缀之布帛。亦泛指帘幕。

3、铭旌:丧礼中在灵柩前的长旛。

4、宠旌:尊崇表彰。

5、风旌:随风摆动的旗子。

6、后旌:见“后旍”。

7、翠旌:亦作'翠旌'。 用翡翠鸟羽毛制成的旌旗。

8、丹旌:旧时出丧所用的红色铭旌。

9、匦旌:匦函和旌车。唐武则天置匦函,接受投书,以揽天下人才;汉朝廷以蒲车旌帛迎聘在野贤士。

10、旗旌:旌旗。

11、翿旌:古代用红白羽毛交杂制成的彩旌。

12、旄旌:古代祭祀时执以导神之物。

13、茅旌:旄旌。杆端饰有旄牛尾的旗帜。茅,通"旄"。

14、心旌:1.喻不宁静的心神。 2.指心神,神思。

15、旐旌:指铭旌。

16、明旌:丧具。旧时竖在灵柩前或敷在棺上,标志死者官衔和姓名的长幡。 显扬表彰。

17、旒旌:1.亦作"旒旍"。2.有垂旒的旌旗。3.指铭旌。

18、王旌:周天子车上的旌旗。

19、行旌:1.旧指官员出行时的旗帜。亦泛指出行时的仪仗。2.借以敬称出行的官员。

20、绥旌:1.亦作"绥旍"。2.垂旒舒展的旗幡。绥,通"緌"。

21、仙旌:指高官出行时用的旌旗。

22、竿旌: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

23、悬旌:1.挂在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2.挂起旌旗。指进军。

24、获旌:古代举行射礼时唱获者所持的旌旗。

25、麟旌:即麟斾。

26、电旌:舒卷的旗帜。

27、连旌:1.犹连旗。

28、虹旌:1.彩旗。

29、双旌:唐代节度领刺史者出行时的仪仗。 泛指高官之仪仗。 借指高官。

30、襃旌:1.亦作"褒旌"。2.犹褒表。

31、龙旌:画有龙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画有龙的旗帜。中军帅旗。

32、靡旌:1.旌旗披靡。本谓战车疾驱之状。借指疾驱之战车。

33、旆旌:1.亦作"斾旌"。 2.泛指旗帜。

34、旃旌:泛指赤色旗帜。

35、表旌:1.谓立牌坊挂匾额等以显扬之。2.显示,指引。

36、虞旌:1.即虞旗。

37、麾旌:1.本为指挥旗。后多指将帅之旗。2.引申为旗仗。

38、霓旌: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 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

39、客旌:1.古代官吏出使或上任时在途中所用的旌节。2.犹言客踪。

40、蜺旌:彩饰之旗。

41、干旌:旌旗的一种。以五色鸟羽饰旗竿,树于车后,以为仪仗。《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旌﹐在浚之城。"朱熹集传:"析羽为旌。干旌﹐盖析翟羽于旗干之首也。"《诗序》谓《干旄》是赞美"卫文公臣子多好善"之作,后因以"干旌"指好善或好善的显贵者。

42、抗旌:举旗。

43、文旌:有文彩的旌旗。古时贵官出行时前导的仪仗﹐后用为称人行旅的敬辞。

44、三旌:1.指公﹑侯﹑伯三公。2.三面旌旗。

45、题旌:题书表彰。多用于死者。

46、危旌:高扬的旌旗。

47、阴旌:谓阴云之气如旌旗状。

48、前旌: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借指前军,前线。

49、回旌:1.亦作"回旌"。2.指出使返归。旌,古代使者所持旌节。

50、县旌:1.亦作"县旍"。2.悬挂空中随风飘荡的旌旗。3.悬挂旌旗。喻标榜。4.指进军。

51、柳旌:柳条迎风招展,如旌旗,因以为称。

52、驻旌:犹驻扎。

53、摇旌:1.飘荡的旌旗。喻心神不定。语本《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

54、青旌:1.见"青雀旌"。2.青色的旗帜。木青色主生﹐故可作为投降不杀标志。

55、弓旌:弓和旌。 借指延聘。

56、扬旌:高举军旗。指征战。

57、鸾旌:即鸾旗。

58、善旌:古代人主为求善言所立之旗。语出《管子.桓公问》:"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59、司旌:习射时负责举旗以示箭之中否。

60、云旌:1.像旗帜一样迎风飘动的云。2.多得像云一样的旗。

61、神旌:王师的代称。旌,旗。

62、戍旌:戍旗。

63、离旌:1.即离旗。

64、油旌:古代一种军旗。

65、凫旌:饰有凫羽的旗。

66、树旌:树立旌旗。

67、节旌:犹节旄。

68、五旌:指印度古因明学(即逻辑学)的五段推理法,后为新学三段推理法所代替。

69、風旌:随风摆动的旗子。

70、告善旌:1.为奖励人臣进谏而设的旗帜。

71、青雀旌:画着青雀的军旗。亦省称"青旌"。

72、进善旌:1.上古专为进善言的人发表意见而设置的一种标志旗帜。



  • 拼音jīng
  • 注音ㄐ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TT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同本义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建旌提鼓。——《国语·吴语》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古代旗的总称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金瓶梅》〈动〉表彰旌其所为。——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又如:旌书(表彰的文书);旌善(表彰善人善事);旌表节烈(表彰节妇烈女);旌典(朝廷表彰的恩典)识别诚应宠赏,以旌其美。——曹操《表论田畴功》又如:旌别(识别;区别)发挥。如:旌智(发挥智慧)表识;表明。如:旌信(表明诚意)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旌/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