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戒组词>

戒组词,戒字组词,戒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戒组词

反馈

    戒怎么组词?一年级戒字组词有那些?

    戒组词语共216个,其中戒开头的词语100个,戒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16个。

    戒字组词: 戒鉴、 戒谕、 戒色、 戒酒、 戒儆、 戒守、 戒子、 警戒线、 警戒色、 金戒指、 护戒神、 双戒刀、 度戒舞、 斋戒日、 警戒、 炯戒、 鉴戒、 八戒、 斋戒、 惩戒、 儆戒、 ... 这些戒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戒字开头的组词

1、戒鉴:参见:戒鉴,戒鉴

2、戒谕:告诫训谕。

3、戒色:以贪图女色为戒。语本《论语•季氏》:“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引申指少年。

4、戒酒:(1)按照誓约或决心戒除含酒精饮料地(的) (2)主张或实行不喝酒 (3)勒卡布戒酒会会员(戒酒者)的实践

5、戒儆:见“戒警”。

6、戒守:警戒守卫。

7、戒子:见“戒指”。

8、戒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主父偃﹞数之曰:'始吾贫时,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吾相齐,诸君迎我或千里。吾与诸君絶矣,毋复入偃之门!'"后用"戒门"作为富贵骄人的典故。

9、戒戢:警戒禁止。

10、戒示:如诫垂示。

11、戒路:登程,出发上路。

12、戒严:(1)国家遇到非常情况时在全国或局部地区采取严格的警戒措施。如增设警卫,加强巡逻,组织搜查,限制交通等 (2)警戒;戒备

13、戒道:登程,出发上路。

14、戒行:佛教指恪守戒律的操行。登程,出发上路。

15、戒绝:(1)彻底戒除

16、戒程:登程,出发上路。

17、戒脱:戒掉。

18、戒勖:告诫勉励。

19、戒惧:警戒恐惧。

20、戒杀:戒除杀生。

21、戒除:(1)改掉不良嗜好

22、戒晨:报晓警睡。

23、戒备:(1)警惕防备以应不测

24、戒曙:犹戒旦。报晓。

25、戒口:慎言。

26、戒指:(1)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小环,常镶有宝石,戴在手指上作为装饰品、纪念物或护身符,或用作印章

27、戒慎:(1)警惕而审慎

28、戒敕:告戒。即戒书。

29、戒具:古代祭祀、朝觐、会同、应接宾客等事应备的陈设器具。

30、戒坛:(1)僧徒受戒的场所

31、戒训:训戒,告诫。

32、戒寒:告诫人备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气。

33、戒旦:报晓警睡。黎明。待旦。

34、戒牒:即度牒。僧尼受大戒的凭证。

35、戒书:1.自我警戒的文字。2.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36、戒属:告诫嘱咐。

37、戒条:(1)戒律

38、戒烟:指戒除吸鸦片烟的嗜好。指戒除吸香烟的嗜好。如:每年四月七日是“世界戒烟日”。

39、戒节:告知节候。谓当令。

40、戒定:佛教语。制身为戒,慎心为定。

41、戒告:如诫。

42、戒厉:告诫劝勉。

43、戒朝:犹戒晨。

44、戒方:亦作“戒尺”。亦作“戒饬”。亦作:戒尺戒饬

45、戒护:犹保重。

46、戒律:(1)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

47、戒禁:犹禁令。

48、戒持:具备。

49、戒诲:告诫教诲。

50、戒刀:(1)僧人所佩带的刀,戒律规定只准割衣物用,不许杀生

51、戒忌:1. 犯忌讳的言行。 2. 对忌讳的事情存有戒心。

52、戒心:(1)警惕戒备之心

53、戒涂:见“戒途”。

54、戒辖:准备车辆。

55、戒约:如戒约束。戒律。

56、戒谨:犹戒慎。小心谨慎。

57、戒腊:亦作'戒蜡'。 僧徒受戒后的年数。宋罗烨《醉翁谈录.僧行因祸致福》:'僧既遭刑而归﹐治疗获安﹐得高寿﹐享年九十六﹐戒腊七十一年﹐剃度小师凡五人﹐岂非因祸致福也?'《敕修百丈清规.节腊》:'僧不序齿而序腊﹐以别俗也……凡禅诵行坐﹐以受戒先后为次。'一说﹐僧徒结夏时﹐造一重量与本人相等的蜡人。解夏时﹐若体重不轻于蜡人﹐说明念定无妄想;反之﹐则精神不一。以此测定僧徒戒行﹐故称。

58、戒蜡:见“戒腊”。

59、戒珠:1.佛教语。比喻戒律精洁,有如明珠。《妙法莲华经.譬喻品》:"若见佛子﹐持戒清凈﹐如凈明珠。"2.念珠。

60、戒惩:告诫。

61、戒期:定期。

62、戒劝:告戒,勉励。

63、戒诗:自我警戒的诗。戒除做诗。

64、戒石:宋代以来立于地方官署中刻有警戒官吏铭文的石碑。

65、戒速:谓事先告知,再届时邀请。

66、戒饬:(1)告诫

67、戒装:准备行装。

68、戒师:授戒之师。为僧尼的通称。

69、戒警:亦作“戒儆”。

70、戒难:预防患难。

71、戒法:佛教语。谓如来所制戒律之法。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后亦泛指戒律。

72、戒步:止步,却步。

73、戒体:佛教指受戒的人所内含的不受邪恶侵染的功能。

74、戒鼓:击鼓。

75、戒业:戒行。

76、戒励:告诫勉励。

77、戒衣:僧尼穿的法衣。

78、戒规:宗教内部禁止某些行为的条规。

79、戒命:禁止某些行为的命令。

80、戒途:亦作“戒涂”。出发,准备上路。戒备于途。

81、戒日:语本《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后以"戒日"指卜日。

82、戒品:佛教语。戒的品类。

83、戒令:警戒的命令;禁令。

84、戒施:持戒与布施。

85、戒箍:戒指。头箍。

86、戒归:登程而归。

87、戒世:告戒世人。

88、戒香:佛教谓戒律能涤除尘世的污浊,故以"香"喻。亦指所燃之香。

89、戒食:约期共食;招宴。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卫献公戒孙文子、宁惠子食。”

90、戒尺:(1)旧时老师用以责打学校儿童的用具

91、戒勅:告戒。即戒书。

92、戒火:慎于用火。草名。即景天。

93、戒碑:即戒石。

94、戒撸:男性停止自慰,俗称停止手淫。

95、戒斋:一指的是不沾荤腥,食素,二是指戒斋指还俗。

96、戒取:执行邪戒却以为是正戒。

97、戒嗔:瞋,又名瞋恚、瞋怒、恚、怒,是对有情怨恨的精神作用。与贪、痴两者因荼毒众生身心甚剧,妨害修道,所以共称为三毒;又因为能起惑造业,使众生身心感到逼迫热恼,犹如火烧,所以也称为三火;此外,由于能病恼有情,坏出世善心,令众生长劫受苦不得出离,所以又称为三病。

98、戒毒:戒毒是指吸毒人员戒除吸食、注射毒品的恶习及毒瘾。

99、戒在:俗语,地方方言。戒:防备;在:在意,留心,注意;戒在:防备留心,小心防备。

100、戒蒲:来自于粤语,指戒除夜晚的娱乐生活。



戒字中间的组词

1、警戒线:军事用语。指为侦察敌人行动而布置的步哨线。今常用作比喻。

2、警戒色: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引起敌害警惧,以免本身遭到攻击的色彩。如蜂类的黑白相间的颜色、毒蛾幼虫的鲜丽色彩等。

3、金戒指: 金戒指从古代到今朝是受到大众的欢迎的饰品。坚韧珍贵的金戒指纯洁华美,是恒久真情的绝佳载体,仅以这一对纯净的指环,把两个恋人连在一起,从今以后两个人的世界成为一种永恒!是爱情坚贞的一种信物!忠贞爱情的完美见证!

4、护戒神: 守护佛制戒之善神。

5、双戒刀: 戒刀(大小有三种规格),形状一种是弯曲如鸟的羽毛形状,一种是鸡翎的形状,两种都不准尖过直。

6、度戒舞: “度戒舞”是瑶族“度戒”仪式中系列舞蹈的总称。

7、斋戒日: 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

8、警戒水位:在洪水时期达到某一高度,须开始警戒并准备防汛工作的江河湖泊水位。

9、清规戒律:(1)本义是佛教、道教寺院中僧尼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现在则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不必要的规定与限制,有贬义

10、心存戒备:心中对某个人或物感到怀疑,而产生防备。

11、戒躁戒骄: 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12、留衲戒奢: 则。

13、以戒为本: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也是完成涅槃菩提的根本,因此,不走上佛法的道路便罢,如走上佛法的道路,就得如法的、严格的守持净戒,所以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不容任何佛教弟子有所违犯。

14、玄石戒酒: 玄石戒酒昔有玄石好酒。

15、心情戒指:不同的颜色代表佩戴者的不同心情

16、实施戒严:实行戒严的具体做法,包括:发布戒严令和实施戒严。



戒字结尾的组词

1、警戒:(1)告诫,使注意改正错误 (2)部队为防止敌人突然袭击、敌方侦察员的潜入等而高度警备

2、炯戒:(1)十分明显的警戒或鉴戒 (2)也作“炯诫”

3、鉴戒:(1)可以对照引为教训

4、八戒:1.佛家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著华鬘璎珞、不习歌舞伎乐等八条戒律。 2.明.吴承恩《西游记》中的人物。 3.八关斋。

5、斋戒:(1)古人祭祀之前,必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不与妻妾同寝,以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

6、惩戒:(1)惩罚以示警戒 (2)以前失为戒

7、儆戒:(1)告诫人使注意改正缺点错误

8、劝戒:(1)勉励告诫

9、懋戒:黾勉戒慎。

10、申戒:告诫。

11、敕戒:1.警诫,教诫。

12、号戒:1.古人守夜击鼓传告以相儆戒。

13、敬戒:警戒;戒备。

14、浄戒:佛门清净的戒律。

15、破戒:1. 信徒或教徒违反宗教戒规。 2. 戒烟、戒酒以后重新吸烟、喝酒。

16、面戒:当面告戒。

17、三戒: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色、戒斗、戒得。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妄出入、戒妄言语、戒妄忧虑。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18、豫戒:谓预先有所防备。 事先警备。 事先警告﹑告诫。

19、钻戒:(1)镶钻石的戒指

20、命戒:1.命令与禁令。

21、诤戒:告诫。

22、备戒:1.儆诫。2.戒备;警戒防备。

23、僧戒:佛门戒律。

24、交戒:不断告诫。

25、镜戒:借鉴过去的事作教训。也泛指可作教训的事物:过去不认真学习,可作今天的镜戒。

26、两戒:1.国家疆域的南北界限。2.借指两戒之内的全境。3.谓分成不相统属的两部分。

27、犯戒:(1)违犯戒律

28、晨戒:古谓军中夜半击鼓,警告士卒,使准备早起。

29、咎戒:上天所降的灾祸与警告。

30、镌戒:犹劝戒。

31、开戒:(1)指解除约束和禁忌,除去戒律

32、谆戒:谆谆告诫。

33、戎戒:战备。

34、诰戒:1.告诫。

35、闺戒:1.旧指妇女应遵守的戒条。

36、训戒:1.见"训诫"。

37、自戒:自我警惕。

38、酒戒:谓对酒的戒忌。

39、饬戒:1.亦作"饬诫"。2.教诲告诫。

40、九戒:指九种危害国家而必须防止的现象。指九条应遵守的教戒。

41、练戒:1.佛教语。修练戒行。

42、说戒:1.佛教语。每月月半﹑月底集合众僧讲说戒律。犯有过失者﹐亦在此时忏悔。

43、官戒:1.告诫官吏。2.官吏的鉴戒。

44、谏戒:劝谏告戒。

45、清戒:指禁食酒荤的戒律。

46、鑽戒:(1)镶钻石的戒指

47、诲戒:教诲告诫。

48、灼戒:洞鉴。

49、重戒:加倍戒备。

50、秉戒:1.受戒。

51、登戒:佛教语。指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

52、科戒:1.修道的戒律﹑法规。

53、持戒:遵行戒律。

54、诒戒:垂诫。

55、铭戒:在器物上刻写的警戒性文辞。

56、关戒:谓佛教徒坐关守戒。借指佛教的戒律。

57、杀戒:戒杀生;禁止杀生的戒律。

58、誓戒:1.约束训戒。2.约束训戒的言辞。

59、南戒:古指南方阻隔少数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当于今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线。

60、肃戒:1.严肃地告诫或警戒。

61、策戒:天子策书上的警戒之言。

62、明戒:1.亦作"明戒"。2.明白告诫;明训。

63、托戒:嘱托﹑告诫。

64、谨戒:敬慎戒惧。

65、宿戒:1.古代举行祭祀等礼仪前十日,与祭者斋戒两次,第二次斋戒在事前第三日进行,称宿戒。2.事先警戒。

66、成戒:犹成鉴。

67、规戒:规劝告诫。

68、后戒:后人的鉴戒。

69、勑戒:1.亦作"勑诫"。2.告戒,训戒。

70、刺戒:讥刺告戒。

71、至戒:1.亦作"至诫"。2.犹深戒。3.最恳切的告诫。

72、徧戒:普遍告诫。

73、传戒:佛教谓向信徒传授戒律,举行受戒仪式。参见'五戒'﹑'八戒'﹑'十戒'。

74、畏戒:畏惧戒惕。

75、鑑戒:(1)可以对照引为教训

76、力戒:(1)极力避免

77、遗戒:1.见"遗诫"。

78、国戒:指治国者应引以为戒的事。

79、教戒:教导和训戒。

80、祗戒:1.敬慎。

81、责戒:1.责罚警戒。

82、心戒:佛教语。指戒体。与"戒相"相对。

83、典戒:可为规范的戒条。

84、齐戒:修身自警。 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常沐浴更衣,戒绝嗜欲,使身心洁净,以示虔敬。

85、女戒:谓对嗜好女色的警戒。

86、大戒:大法则。 重要的鉴戒。 佛教语。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中国汉族僧尼依据《四分律》受戒﹐比丘戒有 条﹐比丘尼戒有 条。

87、示戒:1.表示儆戒。

88、箴戒:1.规劝儆戒。

89、具戒:佛教名词。僧尼所受戒律之称。意谓戒条圆满充足,故名。其戒条数量,不尽一致。

90、谴戒:1.亦作"谴诫"。2.谴责告戒。

91、切戒:务须避免。严肃告戒。

92、讬戒:嘱托、告诫。

93、薰戒:焚香斋戒。

94、家戒:家训;家规。

95、省戒:1.省察警惕。

96、天戒:1.谓上天给予的儆戒。2.谓天性戒绝某些嗜好﹐如饮酒等。

97、昭戒:明显地告诫。

98、摽戒:打击﹑惩戒。

99、熏戒:焚香斋戒。

100、风戒:劝勉告诫。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AK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同本义戒,警也。——《说文》岂不日戒。——《诗·小雅·采薇》以三年之戒。——《礼记·曾子问》基浇能戒之。——《左传·哀公元年》息民不戒。——《国语·吴语》怵然为戒。——《庄子·养生主》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知足以自戒。——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又如:戒慎(戒备谨慎);戒书(用来自我警戒的文字);戒旦(警告天将破晓);戒守(警戒守卫);戒命(禁止某些行为的命令);戒戢(警介禁止);戒诗(自我警戒的诗)通“诫”。告诫主人戒宾。——《仪礼·士冠礼》三保戒团众。——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又如:戒勉(告诫勉励);戒约(告诫约束);戒谕(告诫;训导);戒朝(告诫无将明)留神,当心。如:戒口(慎言);戒火(慎于用火);戒谨;戒慎预备;准备既种既戒。——《诗·小雅·大田》又如:戒装(准备行装);戒辖(准备车辆)登程,出发。如:戒行(登程,出发上路);戒途(出发,准备上路);戒程(登程,出发上路);戒道(登程,出发上路)戒除戒奢以俭。——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又如:戒杀(戒除杀生);戒脱(戒掉);戒绝;戒诗(戒除做诗);戒烟;戒酒告请;约请。如:戒期(定期);戒速(谓事先告知,再届时邀请);戒食(约期共食;招宴)斋戒圣人以此斋戒。——《易·系辞》戒及宿之曰。——《周礼·太史》七曰戒。——《礼记·礼器》〈名〉警戒之事君子有三戒。——《论语》戒指的简称。如:钻戒(镶钻石的戒指)佛教的教规惩戒。梵语Sila的意译。指必须遵守的各种准则,防非止恶的规范。如:戒定慧(佛教用语。指持戒、禅定和智慧,为佛家三无漏说);戒体(佛教用语。受戒的比丘内有防非止恶的自治力,而且始终符合戒律的要求,身心完全清净)用于告戒的一种文体。如:戒书(汉代皇帝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通“界”。界限,分界星茀于河戒。——《史记·天官书》江河为南北两戒。——《新唐书·天文志》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戒/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