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恍组词>

恍组词,恍字组词,恍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恍组词

反馈

    恍怎么组词?一年级恍字组词有那些?

    恍组词语共27个,其中恍开头的词语12个,恍结尾的词语12个,在中间的词语3个。

    恍字组词: 恍惚、 恍忽、 恍然、 恍恍、 恍惘、 恍惑、 恍疑、 二恍恍、 恍恍速速、 神情恍惚、 徜恍、 惚恍、 惝恍、 恍恍、 仓恍、 怅恍、 忽恍、 ... 这些恍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恍字开头的组词

1、恍惚:[huǎnghu]:〈形〉1.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huǎnghū]:huǎnghu的又音。义同“恍惚huǎnghu”。

2、恍忽:见“恍惚”。

3、恍然:犹忽然。猛然领悟貌。模糊不清;茫然。仿佛。

4、恍恍:1.蒙眬不清貌。 2.心神不定貌。 3.晃荡。 4.仿佛。

5、恍惘:犹迷惘。

6、恍惑:迷糊眩惑。

7、恍疑:犹仿佛。

8、恍荡:摇动不定。

9、恍若:1.茫然。 2.好像,仿佛。

10、恍如:好似;仿佛。

11、恍怳:1.蒙眬不清貌。 2.心神不定貌。 3.晃荡。 4.仿佛。

12、恍悟:(1)忽然醒悟



恍字中间的组词

1、二恍恍: 形容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马虎大意、浮躁、做事情容易出错。

2、恍恍速速:心神不定貌。

3、神情恍惚: 心神不定,思想无法集中。也指神志不清。



恍字结尾的组词

1、徜恍:恍然,忽然醒悟。 不真切,难以捉摸﹑辨认。

2、惚恍:1.混沌不分;隐约不清。 2.迷迷糊糊。多指神志方面。 3.游移不定。

3、惝恍:[tǎnghuǎng]:1.失意。2.不愉快。3.模糊不清;恍惚。[chǎnghuǎng]:1.失意;伤感。2.模糊不清。

4、恍恍:1.蒙眬不清貌。 2.心神不定貌。 3.晃荡。 4.仿佛。

5、仓恍:1.亦作"仓恍"。2.仓,通"怆"。悲怆失意貌。

6、怅恍:恍惚。

7、忽恍:1.亦作"忽荒"﹑"忽恍"﹑"忽慌"。(1)谓似有似无,模糊不分明。《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汉贾谊《鵩鸟赋》:"释智遗形,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汉扬雄《序》:"神心忽恍,经纬万方。"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而其道密微,寂寥忽慌,无形可以见,无声可以闻。"章炳麟《征信论下》:"从是雠质自离者,诚有可知,亦或忽恍如不可知。"(2)指天空。《淮南子.人间训》:"翱翔乎忽荒之上,析惕乎虹霓之间。"《文选.班固》:"应龙潜于潢污,鱼鼋媟之,不睹其能奋灵德,合风云,超忽荒而躆昊苍也。"李善注:"项岱曰:忽荒,天上也。"三国魏阮籍《答伏义书》:"跃踸踔,陵忽慌,从容与道化同逌,逍遥与日月并流。"(3)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唐孙樵《骂僮志》:"忽恍乎若病酲之未醒,茫洋若痴人之暝行。"2.黄帝臣名。善忘之人。

8、傥恍:惊疑貌。

9、戃恍:1.见"戃慌"。

10、惊恍:指神魂不定,精神恍惚。

11、怆恍:失意貌。

12、二恍恍: 形容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马虎大意、浮躁、做事情容易出错。



  • 拼音huǎng
  • 注音ㄏㄨ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NIQN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同本义怳,狂之貌。——《说文》怳,狂也。——《广雅·释诂四》临风怳兮浩歌。——《楚辞·少司命》又如:恍恍(狂的样子)昏瞆不明的样子追怳忽于地底兮。——《后汉书·张衡传》精神怳惚。——《神女赋序》。注:“不自觉知之意。”又如:恍恍(模模糊糊);恍忽(形貌模糊不清的样子;神智迷乱不定的样子);恍惑(迷惑)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注:“失意貌。”又如:恍恍(心神不宁的样子);恍惝(失意怅惘);恍怆(失意怅惘的样子);恍然(失意的样子,惆怅的样子)〈副〉猛然;忽然恍惊起而长嗟。——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衷。——朱熹《中庸章句序》〈动〉仿佛;好像。如:恍若(仿佛;好像);恍如(仿佛);恍疑(犹仿佛);恍然(仿佛);恍若(仿佛)一闪而过方转过山子,只见迎面有一个人影儿一恍。——《红楼梦》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恍/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