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志组词>

志组词,志字组词,志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志组词

反馈

    志怎么组词?一年级志字组词有那些?

    志组词语共247个,其中志开头的词语88个,志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59个。

    志字组词: 志愿、 志气、 志向、 志圹、 志望、 志治、 志讬、 墓志铭、 标志层、 标志牌、 号志灯、 同志哥、 方志敏、 意志力、 标志、 矢志、 同志、 远志、 道志、 圹志、 方志、 ... 这些志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志字开头的组词

1、志愿:(1)志气与心愿 (2)自告奋勇;甘愿

2、志气:[zhìqì]:(名)①进取的决心和勇气。②骨气;气节。

3、志向:指关于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参见:志向

4、志圹:1.谓作墓志铭。志铭埋于圹中﹐故称。

5、志望:心愿;志向。

6、志治:1.谓志虑清晰。

7、志讬:犹寄兴。

8、志喜:1.谓表示喜悦。清张问陶有《重阳京兆榜发志喜》诗。

9、志榦:器识才具。

10、志量:志向和抱负。

11、志力:心智才力。

12、志文:即墓志铭。

13、志抱:1.志向抱负。

14、志士:(1)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15、志局:志气器量。

16、志微:微弱。《礼记·乐记》:"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王引之《经义述闻·礼记中》:"'志'亦'微'也。'志'与'职'古字通。《说文》:职,记微也。"孙希旦集解:"愚谓志微,《汉书·乐志》作'纤微'是也。纤微,谓乐音纤细而微眇也。"一说:"志微,意细也。"见郑玄注。

17、志人:指守志隐逸之士。

18、志乘:志书。

19、志好:1.志趣好尚。

20、志学:(1)《论语·为政》指人十五岁的代称;专心求学

21、志乡:指关于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参见:志乡

22、志诚:诚实;用情专一。

23、志托:犹寄兴。

24、志惠:1.以诗文对惠赠物品表示感谢。

25、志传:1.撰述传记一类文字。

26、志性:性情。

27、志义:1.犹志节。2.意义。

28、志识:思想意识;见解。

29、志趋:1.小步行走。2.犹志趣。

30、志致:1.犹志向,志趣。

31、志格:志向操守。

32、志表:1.墓表﹐墓碑。

33、志铭:即墓志铭。

34、志略:1.犹抱负。2.指才略。

35、志功:指动机与效果。

36、志桩:1.刻上尺度的木桩。用以测量水位之高低。

37、志欲:欲念。

38、志画:1.犹谋略。

39、志晦:犹隐晦。

40、志尚:志向;理想。

41、志石:即墓志。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碑。

42、志节:志向和节操。

43、志况:犹志趣。

44、志胆:志气胆略。

45、志业:志向与事业。 专心其职业。志,通'识'。

46、志矢:练习用的箭,无镞。

47、志心:心气。 专心;诚心。

48、志赘:1.痣和疣。志﹐通"痣"。

49、志思:情志,怀抱。

50、志念:心意;思想。

51、志怪:记述怪异之事。古典小说的一类。盛于魏晋﹑南北朝。

52、志古:1.谓笃信古道。语本《孔子家语.五仪》:"生今之世,志古之道。"

53、志图:志向抱负。

54、志干:器识才具。

55、志行:(1)志向和操行

56、志书:记事之书。后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志,通'识'。 指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

57、志度:气度。

58、志情:1.心情。

59、志願:(1)志气与心愿 (2)自告奋勇;甘愿

60、志意:思想;精神。 意愿。 犹意志。

61、志异:记载奇异之事。

62、志操:志向节操。

63、志事:抱负。

64、志概:节操。亦作“志概”。

65、志道:有志于道。语出《论语.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把道理记在心里。志,通'识'。

66、志名:1.根据事物特征而命之名。

67、志认:1.识认。

68、志虑:1.精神;思想。2.指志愿。

69、志公:尊称南朝梁高僧宝志(一作"保志")。

70、志介:1.志气与节操。

71、志计:1.心计;谋划。

72、志状:1.墓志和行状。

73、志鸟:精卫鸟的别名。

74、志氣:(1)积极上进或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75、志用:犹器识。

76、志趣:(1)志向与情趣;心意所向

77、志记:1.指史书中的志和记。

78、志分:志向和才分。

79、志庆:表示庆贺、祝贺。

80、志者:“志”是志气,“者”是人,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扰勇往前进,在人生的每个驿站上留下一段段不悔的回忆。

81、志工:又名义工,为志愿工作者的简称。通常是指不求物质报酬,出于自由意愿,付出时间及精神,工作去服务社会及他人。

82、志哀:(1)表示哀悼

83、志应:意思是志趣相应。

84、志愿军:一国或数国人民自愿参加另一国家的对外战争或国内战争而组成的军队。如1936年各国人民为了帮助西班牙人民反击佛朗哥法西斯军队和抵抗德·意法西斯武装侵略所组成的国际纵队;1950年中国人民为了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国侵略、保卫祖国所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85、志愿兵:自愿服兵役的士兵。

86、志留系:志留系(SilurianSystem)是志留纪时期形成的地层。志留系在波罗的海的哥特兰岛发育较好,故曾称哥特兰系(GotlandianSystem)。

87、志愿书:表明志愿的书面凭证。

88、志愿者: 自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



志字中间的组词

1、墓志铭:(1)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文字,刻在四方或长方的石头上,埋在坟墓里

2、标志层:已知地质年代,并具有特殊性质和特征,易于辨认的岩层。如岩石的性质、颜色、厚度及所含的化石、杂质等特征。常用来进行地层对比。

3、标志牌:用文字或符号标明特征,提醒注意的牌子。多置于路侧。

4、号志灯:(1)手提的用于铁道的信号灯、标志灯

5、同志哥:1.对年龄大于自己的年轻男同志的亲昵称呼。多流行于南方老革命根据地。

6、方志敏:(1899-193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西弋阳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曾任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34年底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途中,遭国民党军重兵围攻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和《狱中纪实》等著作。1935年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

7、意志力: 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8、有志者: 有志者指有志气的人,做事情一定会成功。

9、心志喜: 一个生理学名词。指喜为心之志。

10、刘志丹:刘志丹(1903年10月4日一1936年4月14日),名景桂,字子丹、志丹。

11、同志们: 影片讲述的是6个多塞特劳工被驱逐到澳大利亚,并在1830年组建了史诗般的托尔普德尔蒙难者联盟工会……。

12、胡志明: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

13、叶志超:叶志超(?-1901)清末淮军将领。安徽庐州(今合肥)人。曾任直隶提督。中日甲午战争时率军赴朝。败逃平壤后,谎报战绩,被任为援朝清军总指挥。不久又弃粮械军资溃逃,被革职监禁。后获释。

14、标志灯: 标志灯可以在各种场所和环境中作路标指示或停电应急时安全疏散、导向指示照明,也是一种可以提供指示作用的灯具。

15、赌志气: 立志的意思。

16、聊斋志异:(1)中国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全书约500篇,题材博采前人笔记、民间传说。构思奇特,或借鬼狐精灵写人类社会,或使幽冥地府和现实生活交融,在离奇怪诞中往往蕴含人生哲理。有些作品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科举制度的弊病。多数作品写婚姻恋爱故事,反映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牢笼的愿望。文体融合传奇、志怪小说特点,许多篇末附有评论,阐发主旨。此书已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出版了30多种文字译本

17、气得志满:犹志得意满。

18、赍志以殁: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19、德意志人:德国的主体民族。另有少数分布在美、欧等国。约8415万人(1985年)。讲德意志语。多信基督教新教,南部和莱茵地区的信天主教。主要从事工业,部分务农。

20、求志达道: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21、两宋志传:长篇小说。传为明代熊大木作。一百回。前五十回为《南宋志传》,叙五代晋、汉、周三朝兴废争战及宋太祖平定诸国故事。后五十回为《北宋志传》,主要叙宋初杨家将故事,是前代杨家将故事的集大成之作。

22、仁人志士:(1)有德行、有志向、为理想而献身的人

23、人穷志短:(1)人处在贫困艰难之时,容易缺乏进取的志气

24、气充志骄: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25、有志无时:1.有抱负而时运不济。

26、矢志报国: 矢志:坚定不移;报国:报效祖国;矢志报国指忠诚而坚定地报效祖国。

27、意志薄弱: 做事坚持不下来,遇到困难就退缩做什么事都三分钟热度。

28、意志坚定:意志非常坚强。

29、心存志远: 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

30、意志顽强:指性格坚强,不屈不挠。

31、意志消沉:决心动摇,情绪低落。

32、心善志坚:心地善良,意志坚定的意思。

33、有志一同:因为相同的志趣与为人,便视为知己的意思。

34、賫志以殁: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同“赍志而殁”。

35、新婚志喜:志:祝贺的意思。新婚祝贺喜事。

36、逸志不群:指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37、唯意志论:唯意志论是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质或本体的哲学学说。

38、奇闻志异: 记录和描写一些匪夷所思的传闻和故事。

39、薄志弱行:薄:脆弱,不坚定;弱:懦弱。意志不坚定,行为很懦弱。

40、斗志高昂:意态和气慨雄健的样子。

41、五志化火:中医基础术语

42、攘夷志士:抗拒异族入侵。

43、衆志成城:(1)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

44、壮志骄阳: 形容人直至事业顶峰期。

45、大志如鹤: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46、仁人志土: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47、五志损气: 人的情志活动异常,过甚或不及都会导致脏腑气机的失调而引发疾病。

48、五志过极:过了头;到了极顶。

49、邮票志号:志号是邮票的顺序编号,是邮票发行情况的记录。

50、五志所伤: 五行学说中,五志与五脏有相对应的关系,当五志活动异常时会损伤所主之脏,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51、屈志从俗: 1、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2、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52、意志缺乏:表现为对任何活动都缺乏动机、要求,生活处于被动状态,处处需要别人督促和管理,严重时本能的要求也没有,行为孤僻、退缩。且常伴有情感淡漠和思维贫乏。

53、心高志短:没什么志向,嘴上总是吹着自己将来多么多么的厉害。

54、斗志倍增:形容一个人对自己充满自信和斗争的气势,比喻现在很有奋斗的激情。

55、五志所胜: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推到得出五志之间的相胜关系,即恐胜喜,忧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56、斋志而殁: 谓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57、賫志以没:指怀抱着未遂的志愿而死去。

58、君子志道: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59、气冲志骄:指气势冲盈,高傲自大。



志字结尾的组词

1、标志:(1)表明特征,用以识别的记号

2、矢志:(1)立下誓愿和志向,以示决心

3、同志:(1)志趣相同;志向相同 (2)指志趣相同的人 (3)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人,特指同一个政党的成员 (4)某些国家人民彼此之间的通称

4、远志:(1)一种远志属植物 (2)远志属植物的泛称 (3)用作中药的远志或西伯利亚远志的根,用于安神、祛痰、开窍

5、道志:言志;表达情志。

6、圹志:墓志

7、方志:(1)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制两类。总志如《山海经》、《大清一统志》。以省为单位的方志称“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浔志》、《灵隐寺志》。方志分门别类,取材宏富,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8、末志:卑微的志向。

9、游志:1.指放心物外的意向。2.畅达心神。3.谓将注意力投向某一方面。

10、杂志:(1)期刊活的定期出版物 (2)杂记

11、墓志:(1)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分上下两层,上层曰盖,下层曰底,底刻志铭,盖刻标题

12、斗志:(1)斗争的意志

13、明志:表明心志。

14、款志:1.亦作"欵志"。2.诚恳的意愿。3.同"款识"。

15、慕志:向慕之心。

16、励志: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

17、案志:抑制感情。

18、秉志:1.犹持志。

19、酬志:1.亦作"酬志"。2.实现志愿。

20、心志:(1)志气;心意

21、大志:(1)远大的志向或理想

22、铭志:1.碑文和墓志。 2.刻于墓石的文辞。 3.铭刻志向,将远大志向铭刻于心,寓意志向坚定,牢记使命,矢志不渝

23、初志:原来的志愿。

24、传志:1.亦作"传志"。2.文体名。即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25、石志:墓志或墓志铭。

26、赍志:怀抱着志愿:赍志以殁。

27、郡志:地方志的一种。记录一郡山川﹑物产﹑人文等情况的书。宋范成大着有《吴郡志》。

28、立志:(1)立下志愿,树定志向

29、封志:封缄并加标记。

30、冀志:犹冀心。

31、精志:至诚的心志。

32、昌志:犹壮志。

33、碑志:(1)碑文和墓志

34、奋志:奋发的心志。 振奋志气。

35、厉志:激励意志;磨练意志。

36、覃志:犹潜心。

37、嘉志:犹美德。

38、决志:拿定主意;决心。

39、荣志:犹壮志。

40、适志:犹言舒适自得。

41、乱志:烦乱的心意。

42、遂志:实现志愿;满足愿望。

43、瘁志:1.谓苦心劳神﹐一意于某事。

44、寸志:微小的心愿。

45、烈志:壮志;大志。

46、眇志:1.高远的志节。

47、惬志:称心;满意。

48、沂志:指知时乐命﹑逍遥自在﹑不求为政的志愿。

49、承志:1.迎合意旨。2.继承大志。

50、积志:犹蓄志;夙愿。

51、雄志:远大的志向。

52、有志:1.有志向;有志气。

53、遠志:(1)一种远志属植物 (2)远志属植物的泛称 (3)用作中药的远志或西伯利亚远志的根,用于安神、祛痰、开窍

54、挠志:屈节;违心屈从。

55、定志:1.集中意志;专心。2.立志;决意。

56、胆志:胆量和意志。

57、悍志:勇猛之气。

58、亢志:坚持高尚的志气。

59、快志:1.谓恣意行事。

60、猛志:犹壮志。

61、命志:谓立志。

62、三志:《三国志》的省称。《三国志》,晋陈寿记载三国魏﹑蜀﹑吴历史的著作。

63、剸志:专心一志。

64、晚志:晚年的志向。

65、用志:犹用心。集中注意力。

66、百志:各种志意。

67、梵志:指婆罗门,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

68、高志:高尚﹑清高的志向。

69、惑志:1.疑心。2.惑乱之心。

70、冥志:静心。

71、日志:(1)日记(多指集体的、属于工作性质的)

72、隧志:墓志。

73、咏志:谓以诗歌抒发心志。

74、娱志:寄托高尚的志向。

75、逞志:快心,称愿;得逞。

76、畜志:立志。

77、幼志:幼年时的志向。

78、概志:衡量心志。

79、行志:(1)任意行事,胡作非为

80、狷志:谓狷介之志。

81、溺志:谓使心志沉湎其中。

82、僻志:1.邪念。

83、县志:(1)专门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志书

84、安志:1.苟安之心。2.犹安心。

85、国志:1.指晋陈寿所撰的《三国志》。2.泛指国史。

86、曼志:远大的志向。

87、退志:指辞官引退之志。

88、夺志:(1)强行使人改变原有的志向、志气

89、苦志:1.苦其心志。谓磨练自己的意志。2.犹苦心。

90、畔志:犹叛心。

91、确志:坚定的志向。

92、王志:天子的意向。

93、典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章和书籍。古书如《礼记》中的《王制》﹑《月令》﹑《明堂位》等篇﹐《史记》八书﹑《汉书》十志﹐及十通﹑会典﹑会要等,均属典志性质。

94、放志:放纵心志。

95、辅志:辅助思虑。

96、情志:1.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情绪反应。 2.感情志趣。

97、诎志:谓曲意迁就。

98、存志:1.保全志向。2.寄托志向。

99、地志:(1)记载国或区域的地形、气候、居民、政治、物产、交通等的变迁的书

100、二志:心志不专一;异心。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U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同本义志,意也。——《说文》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夫志,气之帅也。——《孟子》在心为志。——《毛诗序》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志者,臧也。——《荀子·解蔽》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韩愈《县斋有怀》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记事的文章。如:风土志;志乘(志书)心情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神志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通“帜”。旗帜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动〉有志;立志;专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记着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又如:永志不忘向慕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记载,记录《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叙述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动〉(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同本义誌,记誌也。——《说文新附》誌,记也。——《字诂》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记录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做记号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陶潜《桃花源记》又寻向所志。〈名〉标记;记号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记事的文章或书籍。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志/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