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组词
反馈忌怎么组词?一年级忌字组词有那些?
忌组词语共163个,其中忌开头的词语55个,忌结尾的词语99个,在中间的词语9个。
忌字组词: 忌讳、 忌妒、 忌惮、 忌辰、 忌忮、 忌岁、 忌祟、 禁忌症、 庆忌冠、 私忌日、 禁忌证、 禁忌日、 国忌行香、 愤世忌俗、 妒忌、 谤忌、 触忌、 猜忌、 顾忌、 月忌、 多忌、 ... 这些忌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忌字开头的组词
1、忌讳:[jìhuì]:(动)①由于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方面的顾忌,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虑,日久成为禁戒:有些人~4这个数字(迷信)。②对某些有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做事情最~虎头蛇尾。
2、忌妒:(1)对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3、忌惮:顾虑畏惧。
4、忌辰:忌日。
5、忌忮:1.犹妒忌,忌恨。
6、忌岁:忌讳之年。
7、忌祟:迷信谓禁忌鬼神作祸。
8、忌憎:妬忌嫌恶。
9、忌妬:1.亦作"忌妒"。2.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10、忌褊:1.褊狭猜忌。
11、忌奶:孕妇的乳汁。
12、忌媢:嫉妒。 指嫉妒的人。
13、忌厌:犹厌恶。
14、忌月:1.旧称父母死亡的月份。2.佛教语。谓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为三"长斋月",又称忌月。
15、忌恚:犹忌恨。
16、忌俗:忌落俗套。
17、忌斋:旧时于忌辰设的斋醮。
18、忌胜:犹忌前。
19、忌针:旧俗谓女子忌动针线。
20、忌刻:(1)为人刻薄善妒 (2)亦称“忌克”
21、忌口:(1)由于治疗的需要,要求病人不吃某些食物
22、忌克:亦作'忌克'。亦作'忌刻'。 谓心存妒忌而欲驾凌于人。亦泛指为人妒忌刻薄。 犹忌恨。
23、忌疾:1.亦作"忌疾"。2.妒忌,猜忌。
24、忌羡:嫉妒﹑羡慕。
25、忌忤:触犯禁忌。
26、忌怨:妒忌怨恨。
27、忌前:1.嫉妒才望超过自己的人。
28、忌嘴:(1)谓因病或其它原因忌吃某些食物
29、忌恣:恣意猜忌。
30、忌视:嫉视。
31、忌故:1.忌讳之事。
32、忌愤:怨愤;嫉恨。
33、忌族:犹败类。
34、忌作:唐宋习俗谓春﹑秋社日停做针线。
35、忌恨:(1)妒嫉别人的才能,而心生怨恨
36、忌门:旧时陋俗称自祭灶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至翌年正月初五日禁忌外姓妇女入门。
37、忌恶:1.憎恨坏人坏事。
38、忌禁:1.禁忌,忌讳。
39、忌害:1.妒忌。
40、忌器:谓有所顾忌。
41、忌毒:猜忌陷害。
42、忌食:(1)忌口 (2)由于信奉某些宗教教规而不吃某种食物
43、忌时:1.迷信指禁忌的时日。
44、忌才:嫉妒他人的才华或才能。
45、忌妻:妒妇。
46、忌畏:顾忌而恐惧。
47、忌避:1.避开禁忌;顾忌回避。
48、忌烟:(1)戒烟
49、忌忍:妒忌残忍。
50、忌制:1.禁忌。
51、忌嫉:1.亦作"忌疾"。2.妒忌,猜忌。
52、忌日:(1)旧指父母及其他亲属逝世的日子
53、忌用:忌用有避免使用的意思。
54、忌破五:旧俗的一种。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日禁用生米烧饭。
55、忌三房:旧俗指病人忌进新房﹑产房和灵房。
忌字中间的组词
1、禁忌症:准确些,应该写成“禁忌证”contraindication),是适应证的反义词,指药物不适宜应用于某些疾病、情况或特定的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一般禁忌证是指对所有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包括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两种。
2、庆忌冠:古代武冠的一种。因像涸泽之精怪庆忌所戴的大冠,故名。一说即赵惠文王所造的惠文冠。参阅《晋书.舆服志》。
3、私忌日:1.旧时指父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的死日。
4、禁忌证:医学术语。指不适宜于采用某种治疗措施的疾病或情况,或采用后反而有害。如:未化脓的痈是切开手术的禁忌证。
5、禁忌日:元代制度,以每月初一、初八、十五日、二十三日为四斋日,禁止行刑和宰杀生物,又称“禁忌日”。
6、国忌行香:逢帝后忌辰,在寺观设斋焚香。
7、愤世忌俗:个人对自认为不合理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
8、懒猫忌医:讳疾忌医huìjí-jìyī[hideone'ssicknessforfearoftreatment;concealone'sfaultforfearofcriticism]讳忌:隐瞒过失。指自己有过失,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规劝。
9、为众忌疾: 为:介词,被。为众忌疾是指被众人所嫉妒。
忌字结尾的组词
1、妒忌:(1)对别人的长处感到不痛快或忿恨,同时又希望自己具有同样长处
2、谤忌:诽谤猜忌。
3、触忌:1.触犯禁忌。
4、猜忌:(1)猜疑忌妒
5、顾忌:(1)因某种顾虑而不愿直言径行
6、月忌:1.每月内的忌日。旧俗以农历每月初五﹑十四﹑二十三逢中宫之日为月忌﹐凡事必避之。古代术数家以九宫与日期相配﹐初一为一宫﹑初二为二宫﹑初五为五宫(即中宫)﹑初九为九宫﹐而宫数尽﹐至初十复至一宫﹐循环数中﹐则十四﹑二十三均逢中宫。中宫为星位之极﹐至尊之地﹐故当避忌。参阅宋周密《齐东野语.月忌》。
7、多忌:1.多猜疑;多猜忌。2.谓多有不适宜而须避免的。
8、做忌:谓避免做犯忌的事情。
9、辟忌:1.避讳﹔忌讳。
10、恶忌:1.厌恶猜忌。
11、犯忌:(1)违犯禁忌或忌讳
12、害忌:方言。忌妒损害。
13、秘忌:1.怪异而多猜忌。
14、怖忌:1.畏忌。
15、龙忌:禁火日。鬼神忌日。
16、意忌:1.疑忌。
17、拘忌:(1)拘束顾忌;禁忌
18、诟忌:1.责难和忌恨。
19、归忌:丛辰名。其日忌远行归家、移徙娶妇。
20、还忌:犹顾忌。
21、恚忌:1.愤怒嫉忌。2.犹忌恨。
22、二忌:指战国时邹忌·田忌。指两先人的忌日。
23、媢忌:嫉妒。 指嫉妒的人。
24、内忌:内心忌妒。亦指忌妒心。
25、疑忌:(1)怀疑,猜忌
26、亿忌:1.疑忌。
27、褊忌:1.褊狭忌刻。
28、矜忌:骄慢忌妒。
29、嫮忌:亦作'嫭忌'。 谓遭人妒忌。
30、兵忌:1.兵家的忌日。2.谓兵家所当避忌者。
31、悯忌:旧指死者的生日。后转为逝世之日。
32、杨忌:是指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相传其说始于宋堪舆术士杨救贫,因称该日为杨忌。《协记辨方书·辨讹》:“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説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为杨公忌。”清梁章鉅《浪迹续谈·杨忌》:“《轨论》云:‘宋术士杨救贫,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説一年有十三日,百事禁忌,名曰杨公忌’……今人所传杨公忌,以正月十三日为始,餘每月皆隔前一日,惟七月有两日,一为初一日,一为二十九日,亦隔前一日也,故合为十三日。”亦省称“杨忌”。清翟灏《通俗编·艺术》:“《轨论》:宋术士杨救贫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肤制一年有十五日,百事禁忌,名曰杨忌。”
33、憎忌:嫌恨嫉妒。
34、年忌:阴阳家指人从七岁起,每隔九年所遇到的大忌。
35、谗忌:1.谗害忌恨。
36、悍忌:凶悍妒忌;蛮横猜忌。
37、庆忌:神话中水怪名。
38、周忌:周年忌日。
39、沈忌:深沉猜忌。
40、强忌:刚愎而猜忌之心强。
41、骄忌:骄妒。
42、戒忌:1. 犯忌讳的言行。 2. 对忌讳的事情存有戒心。
43、不忌:不畏忌;不嫉妒;不忌讳。
44、讳忌:(1)避讳禁忌
45、詟忌:畏惮。
46、雠忌:1.仇恨妒忌。
47、怨忌:1.怨恨嫉妒。
48、防忌:谓因有顾忌而采取防范措施。
49、蚕忌:1.养蚕期间的禁忌。
50、刚忌:刚愎忌刻。
51、四忌:1.四种忌讳。宋曾巩《后耳目志》:"著书忌早,处事忌扰,立朝忌巧,居室忌好。作《四忌铭》,以致吾老。"2.四种忌讳。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邓志宏曰,诗有四忌:学白乐天者忌平易,学李长吉者忌奇僻,学李太白者忌怪诞,学举子诗者忌说功名。"
52、忮忌:1.嫉妒。
53、余忌:指多而严重的缺陷。
54、切忌:(1)禁忌;千万不要
55、嫉忌:对别人的长处感到不痛快或忿恨,同时又希望自己具有同样长处。
56、愍忌:死者的生日。
57、私忌:个人的仇怨。私家的忌日。指父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死日。
58、严忌:苛严而猜忌。
59、疾忌:1.妒忌。2.憎恨。
60、千忌:谓切勿,千万不要。
61、速忌:犹言招致忌妒。
62、物忌:众人忌惮或忌妒。
63、遭忌:遭受忌妒。
64、仇忌:怨恨憎恶。
65、厌忌:1.憎恶妒忌。
66、大忌:1.古代称先王、先后的忌辰。 2.国家的禁令。 3.重要的禁忌。
67、患忌:1.嫌忌。
68、钳忌:忌刻。
69、生忌:(1)旧指已死人的生日
70、诗忌:1.作诗的禁忌。
71、无忌:1.没有猜忌。 2.毫无忌惮。 3.没有忌讳。
72、隐忌:1.犹妒忌﹔疑忌。2.隐瞒﹐隐讳。
73、国忌:旧指帝﹑后的忌日。
74、俗忌:为世俗所忌讳。
75、贪忌:1.贪残忌刻。
76、禁忌:(1)被禁止或忌讳的言行 (2)指医药上应避免的事物
77、时忌:当时的禁忌。
78、狗忌:即枸杞。落叶小灌木,夏秋开淡紫色花,浆果卵圆形,红色。果实及根皮可入药。
79、死忌:(1)忌辰
80、天忌:谓上天所禁忌之事。《淮南子.天文训》:'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后称虹曰天忌。
81、回忌:回避,避忌。
82、畏忌:(1)害怕和疑忌;忌惮
83、险忌:犹险忮。
84、妖忌:怪诞的忌讳。
85、抵忌:触犯忌讳。
86、语忌:1.语言上的忌讳。
87、敬忌:谨慎而有所畏惧。
88、疏忌:1.亦作"疎忌"。2.疏远猜忌。
89、违忌:避开忌讳之事。
90、食忌:忌口;忌食。
91、限忌:限制和禁忌。
92、血忌:旧俗指忌讳见血的日子﹐逢该日不杀牲。
93、嫌忌:(1)猜忌;疑忌
94、鬼忌:鬼神禁忌习俗
95、避忌:(1)回避;有所顾忌而避开
96、杨公忌:是指旧俗迷信以农历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相传其说始于宋堪舆术士杨救贫,因称该日为杨公忌。《协记辨方书·辨讹》:“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説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为杨公忌。”清梁章鉅《浪迹续谈·杨公忌》:“《轨论》云:‘宋术士杨救贫,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説一年有十三日,百事禁忌,名曰杨公忌’……今人所传杨公忌,以正月十三日为始,餘每月皆隔前一日,惟七月有两日,一为初一日,一为二十九日,亦隔前一日也,故合为十三日。”亦省称“杨忌”。清翟灏《通俗编·艺术》:“《轨论》:宋术士杨救贫习堪舆术,为时俗所推,其肤制一年有十五日,百事禁忌,名曰杨忌。”
97、宋毋忌:传说中的火仙。一说月中仙人。毋,一作"无"。
98、威士忌:(1)一种蒸馏的酒精性液体,它是由粮谷(如黑麦、玉米、大麦或小麦)或马铃薯发酵酿制成的,通常含有从40%到50%的酒精
99、宋无忌:即宋毋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