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征组词>

征组词,征字组词,征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征组词

反馈

    征怎么组词?一年级征字组词有那些?

    征组词语共219个,其中征开头的词语100个,征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19个。

    征字组词: 征象、 征衣、 征候、 征文、 征引、 征程、 征服、 募征格、 起征点、 魏征西、 象征派、 代征地、 咀征含商、 有征无战、 特征、 象征、 病征、 长征、 迈征、 纳征、 徂征、 ... 这些征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征字开头的组词

1、征象:(1)征候

2、征衣:1.旅人之衣。 2.出征将士之衣。 3.泛指军服。

3、征候:(1)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

4、征文:(1)公开征集诗文稿件 (2)以成文为依据

5、征引:(1)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根据;引用 (2)指推荐选拔人才

6、征程:(1)征途

7、征服:(1)用武力降服 (2)施加影响或运用力量、手段使对方就范或折服

8、征会:1.征召诸侯会盟。2.犹聚集。

9、征途:(1)远行的途程 (2)比喻出征之路途

10、征收:(1)政府依法向人民或下属收取

11、征彸:1.亦作"征忪"。亦作"征伀"。2.惊惶失措貌。

12、征订: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

13、征骑:1.出征的骑士。2.指战马。

14、征诣:召往。

15、征忪:1.亦作"征忪"。亦作"征伀"。2.惊惶失措貌。

16、征圣:谓验证于前圣的遗教。

17、征俦:旅伴。

18、征集:(1)寻求收集 (2)国家依法调集

19、征稿:(1)征集稿件

20、征信:意思是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客户判断、控制信用风险,进行信用管理的活动。出自《左传·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其中,"信而有征"即为可验证其言为信实,或征求、验证信用。

21、征求:(1)访求 (2)征收

22、征拜:征召授官。

23、征伐:(1)讨伐;出兵攻打

24、征兵:(1)按照兵役法的规定,征集应征公民到军队服现役

25、征问:征召询问。

26、征妇:出征军人之妻。唐孟郊有乐府诗《征妇怨》。

27、征云:犹战云。比喻战争的气氛。

28、征祥:征兆。亦特指祥兆。

29、征雁:亦作'征鴈'。 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30、征命:1.征召﹑命令。2.指征召的命令。

31、征聚:征募召集。

32、征比:1.谓征用人力并考校其服役成绩。2.称征收钱粮而比较其多寡之数。

33、征钟:衷衣,贴身小裤。

34、征艘:行旅的船。

35、征应:犹证验,应验。

36、征麾:犹征旆。

37、征发:(1)旧时指政府征调民间的人力和物资

38、征梦:谓梦境被事实所证验。

39、征请:谓朝廷以礼聘请出仕。

40、征尘:(1)远行中身上沾染上的尘土

41、征战:(1)出征打仗

42、征裳:出征将士穿的衣裳。

43、征吏:谓召用佐吏。

44、征赋:赋税。

45、征裘:远行人所穿的皮衣。

46、征蓬:1.比喻飘泊的旅人。 2.指远行之人。

47、征伀:1.亦作"征忪"。亦作"征伀"。2.惊惶失措貌。

48、征价:收取价款。

49、征课:犹征收。课,征税。

50、征考:考求征信。

51、征效:效验;征兆。

52、征诛:讨伐。

53、征车:远行人乘的车。

54、征哨:远征军的哨卡。

55、征用:(1)国家为某种目的征集使用

56、征忡:惊悸。

57、征辟:谓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

58、征辞:1.证验其言辞;责问。2.引证古人言辞。

59、征士:出征的士兵。

60、征鼙:出征的鼓声。亦比喻战事。

61、征传:远行人所乘的驿车。

62、征舠:远行的小船。

63、征棹:1.亦作"征棹"。2.指远行的船。

64、征帆:指远行的船。

65、征调:(1)政府征集和调用人力、物资

66、征币:指古代婚礼行纳征礼时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

67、征怨:招怨。

68、征鸿:即征雁。

69、征人:1.远行的人。2.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3.唐代亦专指临时招募的兵士。

70、征鞅:远行的马车。鞅,套马的皮带,借指马车。

71、征辔:远行之马的缰绳,亦指远行的马。

72、征逐:(1)指朋友频繁交往、相互宴请

73、征实:(1)指田赋征收实物

74、征剿:犹征讨。

75、征衫:1.旅人之衣。2.借指远行之人。

76、征表:1.特征,表象。2.犹揭示,体现。

77、征敛:1.亦作"征敛"。2.征收赋税。

78、征授:征召授官。

79、征龙:道家五行神之一。

80、征黄:西汉黄霸为颍川太守,有治绩,被征为京兆尹。事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征黄"谓地方官员有治绩,必将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81、征备:征服。备,通"服"。

82、征缨:远行的马车。缨,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借指马车。

83、征袍:1.出征将士穿的战袍。2.旅人穿的长衣。

84、征徭:1.亦作"征繇"。2.赋税与徭役。

85、征召:(1)政府召集人民服务;征求召集 (2)授予官职

86、征戍:(1)从军守卫边疆

87、征驾:1.远行的车马。2.征战的车马。

88、征商:1.征收商业税。2.往来贩卖。

89、征斾:1.亦作"征斾"。2.古代官吏远行所持的旗帜。

90、征使:征召的使者。

91、征夫:(1)行人 (2)出征的兵将

92、征购:(1)国家依法向人民购买

93、征选:征召选拔。

94、征阵:战阵。

95、征缮:谓征收赋税,整顿武备。

96、征骖:驾车远行的马。亦指旅人远行的车。

97、征涂:(1)远行的途程 (2)比喻出征之路途

98、征驹:战马。

99、征据:犹证据。

100、征见:犹证实。



征字中间的组词

1、募征格:亦作"募格"。

2、起征点:税法规定课税对象数额应予开始征税的起点。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课征对象数额按规定税率征税。规定起征点可以照顾收入较少的纳税人,以贯彻税收的合理负担原则。

3、魏征西: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作铜雀台"裴松之注引《魏武故事》载,曹操年轻时"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故以"魏征西"指曹操,亦用以尊称军府长官。

4、象征派:以象征主义为创作方法的文艺流派。

5、代征地: 指城市建设工程沿道路、铁路、河道、绿化带等公共用地安排建设的,建设单位按照北京市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代征的公共用地。

6、咀征含商:谓讲求音律,反复吟咏。

7、有征无战:谓不战而胜。

8、象征主义:十九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颓废主义文艺思潮中的一个主要流派。其理论基础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涩难解的语言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法国象征派诗人以马拉美﹑魏尔伦等为代表;戏剧方面以梅特林克为代表;美术方面以摩罗为代表。

9、燕梦征兰:1.《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倏。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后以"燕梦征兰"为妇人怀孕生男之典。

10、靖节征士:即陶潜。东晋大诗人。字元亮﹐私谥靖节征士。

11、即征即退: 即征即退是指对按税法规定缴纳的税款,由税务机关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与出口退税先征后退、投资退税一并属于退税的范畴,其实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免税和减税。

12、服部征人:服部征人《世界征服彼女》人物之一。

13、加成征收:加成征收是指对课税对象在依据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上,对税额再加征一定成数的税款。

14、小泽征尔:小泽征尔,1935年出生于中国沈阳,日本指挥家。

15、先征后退:指对生产企业在货物报关出口并在财务上作销售的当期先按增值税有关规定征税,然后由企业凭有关退税单证按月报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规定办理退税。

16、万里征途: 形容路途非常遥远。

17、蒲轮征贤: 本则故事。

18、毫无征兆:表示比得上,丝毫不差。

19、本征温度:“本征温度”是天文学专有名词。



征字结尾的组词

1、特征:(1)一事物异于他事物的特点 (2)作为一事物异于他事物的特点的

2、象征:(1)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

3、病征:(1)疾病在外面显示出来的征象

4、长征:(1)旅行;远行 (2)长途出征,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5、迈征:犹远征。

6、纳征:即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

7、徂征:1.前往征讨;出征。2.谓远行。3.奔流;流逝。

8、派征:摊派征收。

9、嚼征:谓调弄音律。

10、美征:吉兆。

11、卜征:占卜巡狩之吉凶。古时帝王五年一巡狩,先卜问吉凶,五年五卜,都得吉兆才出行。

12、蜚征:指飞禽走兽。

13、表征:1.揭示,表明。 2.显露于外的征象。

14、额征:指应征税赋数。

15、博征:1.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2.广为引证。

16、不征:不收税。

17、遄征:急行;迅速赶路。

18、就征:1.接受朝廷﹑官府征召。

19、北征:1.犹北伐,向北征伐。2.北行,北上。

20、财征:指赋税之事。

21、符征:符瑞;符兆。

22、关征:1.关口所收之税。2.收税的关卡。

23、亲征:(1)最高统帅亲自出征

24、寿征:长寿的征兆。

25、遐征:1.远行;远游。2.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

26、诏征:皇帝下令征召。

27、重征:重税。

28、南征:1.南行。2.征伐南方。

29、鹊征:鹊鸟长距离飞行。

30、闰征:即变征。详"闰宫"。

31、电征:1.极言行进速度之快。2.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和威猛无比的力量加以征伐。

32、官征:官府的征敛。

33、横征:滥征税捐。

34、课征:征收赋税。

35、义征:谓自愿应征。唐初与府兵制兼行的募兵的一种,其身份高于一般募兵。

36、追征:1.见"追征"。

37、梦征:犹梦兆。

38、远征:(1)征伐远方国家与地区 (2)行走远路

39、八征:1.谓为识别人才进行的八种考查。2.谓生活中所接触的八个方面。

40、九征:九种征验。古代考察“贤”与“不肖”的九种办法。屡次征召。

41、汇征:1.《易.泰》:"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孔颖达疏:"汇,类也,以类相从……征,行也。"后因以"汇征"谓连类而进。2.引申指进用贤者。

42、检征:查验。

43、亡征:国家将亡的征兆。

44、迅征:疾行。

45、决征:遽征,匆忙出征。

46、考征:考求。

47、性征:(1)一个人的性别特征、行为和脾气的总和

48、秋征:(1)秋收后政府征收公粮

49、抽征:征收。

50、标征:标记,标志。

51、缓征:(1)暂停征收;缓期征集

52、駪征:跋涉,奔走。语本《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53、抚征:1.安抚和征伐。2.亦作"抚正"。犹安定。

54、背征:逃避征役。

55、妇征:古代向妇女征收布帛等物。

56、三征:三国魏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的合称。

57、地征:土地税。

58、明征:明显的征验;明证。

59、榷征:征收专卖品之税。

60、输征:谓纳税。

61、东征:1.向东征伐。2.东行。

62、免征:(1)免除本应征收的(粮、税等)

63、贵征:1.指当生贵子或日后当大贵的征兆。

64、恶征:1.不祥的征兆。

65、坐征:因获罪而被召回。

66、食征:享用税收。语出《左传.文公十一年》:"宋公于是以门赏耏班﹐使食其征﹐谓之耏门。"杜预注:"门﹐关门。征﹐税也。"

67、摊征:摊派征收。

68、退征:指辞官归隐。

69、憓征:谓顺应天意进行讨伐。

70、氓征:对民众的征敛。

71、暴征:1.强行征收。2.指横暴征收捐税。

72、咎征:过失的报应;灾祸应验。

73、来征:犹来临。

74、贴征:1.封建时代,以漕运亏损为名,加征其损耗部分。

75、宵征:夜行。

76、颛征:谓受命自主征伐。颛,通"专"。

77、开征:开始征收(赋税)。

78、夏征:谓夏收后政府征收公粮。

79、鼓征:谓击鼓召众。

80、游征:游行,飞行。

81、催征:催促征收田赋租税。

82、调征:1.调兵征讨。

83、入征:缴纳的赋税。

84、战征:征战;战争。

85、黩征:滥于征伐。

86、飞征:指飞禽走兽。

87、急征:1.紧急征召。2.急诏赴狱。

88、科征:1.见"科征"。

89、启征:犹启行。起程。

90、强征:(1)强迫征收为公共事业;尤指用强征入伍的方法征召 (2)行使权力征用(如为公或紧急使用)

91、门征:1.边境上关卡所征的税。语出《周礼.地官.司关》:"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犹几。"

92、辠征:犯罪的迹象。

93、晨征:清晨远行。

94、上征:1.上升。2.引申为向前发展。3.谓溯流而上。4.指春秋时吴﹑越﹑楚诸国征伐中原各诸侯国。

95、福征:指行善得福的效验。

96、宫征:1.古代五音中宫音与征音的并称。2.泛指乐曲。3.泛指声调。

97、专征:受命自主征伐。 指擅自进行征伐。

98、发征:发令征收或征求。

99、进征:进攻征伐。

100、瑞征:吉祥的征兆。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GHG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形声。从彳(chì),正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甲骨文从彳,从足。本义:到很远的地方去,远行)同本义徴,正行也。从辵,正声。或从彳。——《说文》征,行也。——《尔雅》壮于趾征凶。——《易·大壮》而月斯征。——《诗·小雅·小宛》先王卜征五年。——《左传·襄公十三年》。注:“谓巡狩征行。”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诗·召南·小星》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古乐府《木兰词》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又如:征鼙(征战的军鼓);征衣(行旅在在外的御寒衣服);征客(游子。同征人);征鸟(远飞的鸟);征盖(远行的车);征夫(远行的人;出征的士兵)征伐,发兵讨伐征者,上伐下也。——《孟子》奉辞伐罪曰征。——《书·允征》桓桓于征。——《诗·鲁颂·泮水》一曰征。——《周礼·太卜》。司农注:“谓征伐人也。”挟天子以征四方。——《资治通鉴》又如:征诛(征讨诛戮);征阵(战阵);征讨(讨伐);征略(征战略地);征剿(犹征讨)争夺,争取不为征利。——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征收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聊斋志异》又如:征榷(征税与专卖);征役(征税与劳役);征缮(谓征收赋税,整顿武备);征敛(亦作“征敛”)〈名〉赋税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孟子·尽心下》又如:征役(赋税与徭役)姓徵、徴zhēng〈动〉(会意。从微省、壬。行于微而闻达。本义:征召)同本义徵,召也。——《说文》徵,召也。——《尔雅》以量度成贾而徵徴。——《周礼·司市》各掌其县之政令徵比。——《周礼·县正》徵唯所欲。——《仪礼·乡射礼》王使来徵聘。——《左传·宣公九年》发征期会。——《史记·货殖列传》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征拜尚书。又如:征引(征召引用);征令(征召及施令);征吏(谓召用佐吏);征车(古代征召贤达使用的车子);征守(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求取;索取物贱之征贵。——《史记·货殖列传》贵之征贱。岁征民间。——《聊斋志异·促织》会征促织。又如:征乞(求取);征索(索取);征须(求取);征贿(求取贿赂);征求(求索)追究;追问寡人是征。——《左传·僖公四年》证明;验证念用庶征。——《书·洪范》征为五声。——《左传·昭公元年》用牲,加书征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怪其无征。——《后汉书·张衡传》又如:征验;征圣(验证于前圣的遗教);征象(验证);征效(效验)〈名〉征兆;迹象明征定保。——《书·胤征》休征嘉应。——《汉书·平帝纪赞》候善恶之征。——《汉书·艺文志》征兆必报。——《汉书·儿宽传》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荀子》征于色。——《孟子·告子下》又如:征迹(迹象);征怪(怪异的征兆);征咎(灾祸的征兆);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征效(征兆)“徵”另见zhǐ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征/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