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弟组词>

弟组词,弟字组词,弟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弟组词

反馈

    弟怎么组词?一年级弟字组词有那些?

    弟组词语共151个,其中弟开头的词语25个,弟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26个。

    弟字组词: 弟弟、 弟共、 弟门、 弟窑、 弟令、 弟妹、 弟长、 浪弟子、 门弟子、 泼弟子、 哥弟会、 子弟军、 女弟子、 佛弟子、 舅弟、 兄弟、 难弟、 逊弟、 弟弟、 世弟、 孝弟、 ... 这些弟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弟字开头的组词

1、弟弟:1. 弟弟,同父母(或只同父或母)而年小于自己的男子。 2. 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2、弟共:谓弟弟对哥哥毕恭毕敬。共﹐通"恭"。

3、弟门:古代天子宫的南门。即雉门。

4、弟窑: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南宋时有章姓兄弟二人在龙泉烧造瓷器,兄名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生二﹐所烧者称弟窑。所谓龙泉窑一般皆指弟窑.

5、弟令:即使;假使。

6、弟妹:(1)弟弟和妹妹 (2)弟弟的妻子

7、弟长:1.谓年少的和年长的相互友爱。

8、弟昆:1.亦作"弟晜"。2.弟兄。

9、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规范。

10、弟息:弟弟与儿子。

11、弟妇:(1)弟弟的妻子

12、弟佗:1.亦作"弚佗"。2.颓唐;歪斜。

13、弟靡:谓柔顺而随波逐流。

14、弟徒:弟子;信徒。

15、弟兄:(1)弟弟和哥哥 (2)也用作朋友之间的称呼

16、弟晜:1.亦作"弟晜"。2.弟兄。

17、弟及:谓弟继兄位。为商代的主要继统法。

18、弟舍:宅第。

19、弟父:上古医师名。《韩诗外传》卷十:"吾闻上古医曰弟父。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蒭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一说﹐弟为"茅"之讹。许维遹集释:"赵怀玉云:'弟'当是'茅'之讹﹐《说苑.辨物篇》作'苗父'。赵校是也。"

20、弟布:王莽时钱币名。

21、弟媳:(1)弟弟的妻子

22、弟子:(1)门徒,徒弟;接受他人教导并帮助传播和实行的人

23、弟窰: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相传南宋时有章姓兄弟二人在龙泉烧造瓷器,兄名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生二﹐所烧者称弟窑。所谓龙泉窑一般皆指弟窑.

24、弟媳妇:弟妇。

25、弟子员:汉对太学生﹑明清对县学生员的称谓。



弟字中间的组词

1、浪弟子:詈词。称行为放荡﹑不知检束的青年人。

2、门弟子:1.谓及门的弟子。

3、泼弟子:指娼妓。

4、哥弟会:(1)清末帮会的一种,成员多是城乡游民,在长江流域活动。起初有反清意识,后分化,常被反动势力利用

5、子弟军:唐·元和年间,太尉李愬为魏博节度使,下令抡材于辕门,取大将家翘秀者为“子弟军”,列于诸军校之上。

6、女弟子:女性的徒弟、学生。称妓女。

7、佛弟子: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8、子弟书:即清音子弟书。

9、世弟兄:世交的同辈。

10、子弟兵:(1)对人民军队的亲热称呼

11、露台弟子:1.宋元时称民间剧团的艺人。与官府的教坊钧容直相对而言。

12、孝弟力田:亦作'孝悌力田'。 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唐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

13、兄死弟及: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14、关门弟子:最后一个正式拜师,收入门下的徒弟。

15、三千弟子:《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后因以"三千弟子"指孔门弟子。

16、五传弟子:谓第五代弟子。

17、博士弟子:古代博士所教授的学生。汉武帝设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令郡国选送;其后员数大增。唐以后也称生员为博士弟子。

18、佛门弟子:(1)信奉佛教并从事佛教活动的僧侣及信徒

19、十七弟子:指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孟仲子、公都子、陈臻、高子、徐辟、乐正子、咸丘蒙、孟季子、陈代、彭更、万章、屋庐子、告子、桃应、充虞、周霄十七人。参阅明·张九韶《群书拾唾》。

20、四门弟子:指太学生。

21、十大弟子:见《翻译名义集•十大弟子》。

22、不肖弟子: 不肖:不像(指不像先人),不贤。指不能继承师傅的衣钵,没有出息的弟子。

23、昆弟之交:像亲兄弟一样的交情。

24、国民弟弟:这个叫法来自韩国,在韩国很流行这种叫法。他们把形象健康亲和、可爱亲民、年龄又比较小、人气又比较高的艺人叫做“国民弟弟”。

25、兄弟既翕:兄弟相会。

26、及门弟子:又称“受业弟子”,从汉代始,受业弟子人们习惯称其为及门弟子。



弟字结尾的组词

1、舅弟:1.舅父之子年幼于己者。2.口语亦称妻子之弟为舅弟。参见"舅兄"。

2、兄弟:1. 哥哥和弟弟。 2. 古代对同等宗亲的称呼。 3. 古代姐妹亦称兄弟。 4. 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 5. 古代对亲戚的统称。 6. 指同等国家或王室。 7. 泛称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3、难弟:1.犹贤弟。

4、逊弟:亦作'逊悌'。谓敬顺兄长。

5、弟弟:1. 弟弟,同父母(或只同父或母)而年小于自己的男子。 2. 同辈而年纪比自己小的男子。

6、世弟:谓世交同辈年少于己者。师之子,其年少于己者,亦称世弟。

7、孝弟:弟承兄位为帝者,享祀宗庙时称“孝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汉代乡官名。指孝弟者。

8、避弟:谓兄避位而使辟召其弟。

9、齿弟:犹次第。

10、季弟:最小的弟弟。

11、从弟:称谓。称堂弟。为同祖叔伯之子而年纪小于己的人。

12、岂弟:和乐平易。

13、母弟:同母之弟。别于庶弟。 母亲的弟弟,即舅

14、谢弟:1.指才智杰出的年轻人。语本《宋书.谢惠连传》"﹝谢方明﹞子惠连﹐幼而聪敏﹐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深相知赏……卒﹐时年二十七。"

15、妓弟:妓女。宋元时俗称妓女为"弟子",因有"妓弟"﹑"弟妓"之称。

16、盟弟:指结拜兄弟中年幼者。

17、贵弟:称对方之弟的敬语。

18、昆弟:(1)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19、老弟:(1)亲切称呼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 (2)〈方〉弟弟

20、大弟:对朋辈中年龄小于己者的亲切称呼。

21、凯弟:1.亦作"凯悌"。2.和乐貌。

22、禾弟:是指秕子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辩土》:“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后生者为粃,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养其弟,不收其粟而收其粃。”

23、内弟:(1)妻子的弟弟

24、年弟:科举时代对同年登科者的自称。

25、稚弟:1.幼弟;年小的弟弟。

26、治弟:旧时部属对长官或旅外官吏对原籍长官的自称。

27、邸弟:亦作“邸弟”。达官贵族的府第。客店;馆舍。

28、妇弟:妻之弟。

29、劣弟:犹愚弟。自谦之辞。

30、冢弟:敬称国君之弟。

31、门弟:1.谓及门的弟子。

32、皇弟:皇帝的弟辈。

33、介弟:对他人之弟的敬称,或对自己弟弟的爱称。

34、晜弟:兄弟;哥哥和弟弟。

35、契弟:结义的弟弟。

36、少弟:最小之弟;年少之弟。

37、姨弟:姨表弟。

38、顺弟:1.顺从兄长的弟弟。2.教育弟弟。

39、本弟:亦作"本第"。

40、不弟:不悌。对兄长或长辈不恭顺。

41、男弟:弟弟。古时妹亦称弟,故称弟弟为男弟,以示区别。

42、仲弟:二弟。

43、庚弟:旧时对同龄人的谦卑的自称。多用于名帖。

44、黄弟:名茶名。

45、长弟:1.亦作"长悌"。2.先后。

46、恺弟:和乐平易。

47、贤弟:称谓。1.敬称自己的弟弟。《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2.敬称别人的弟弟。《北史·王晞传》:“﹝王晞﹞小名沙弥……与邢子良游处。子良爱其清悟,与其在洛两兄书曰:‘贤弟弥郎,意识深远。’” 3.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敬瑭听得知远这説,心下欣然,应道:‘贤弟説的话,使我心下豁然。’”《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贤弟,你倒不可乱了方寸,努力为之。”

48、至弟:谓善事兄长﹐极尽为弟之道。弟﹐同"悌"。

49、乡弟:1.称故乡同姓之弟。2.对同乡平辈的自称。

50、姻弟:姻亲中同辈相互间的谦称或姻亲中长辈对晩辈的谦称。

51、陆弟:指陆机之弟陆云。

52、如弟:(1)旧时结拜的兄弟,年长的叫如兄,年幼的叫如弟

53、姊弟:亦作'姊娣'。姐姐和妹妹。 姐姐和弟弟。

54、徒弟:[túdì]:从师学艺的人

55、俊弟:对自己弟弟的美称。

56、妻弟:(1)妻之弟;内弟

57、外弟:同母异父弟。 表弟。亦通谓姑舅兄弟。 妻弟

58、太弟:皇帝尊其弟之称。

59、侍弟:旧时官员对同僚的谦逊的自称。一般用于名帖。

60、淑弟:私:私下。淑:通“叔”,取。私淑:未能亲自受教但敬仰其学术因而尊之为师。指未经亲自受教、私下学习的弟子。

61、子弟:(1)子与弟;亦泛指子侄辈 (2)又 (3)泛指年轻的后辈 (4)指嫖客

62、弱弟:1.幼弟。2.为弟对兄自称。

63、高弟:1.才优而品第高。2.谓门弟子之成绩优良者。3.同"高第"。

64、令弟:(1)尊称对方的弟弟

65、庶弟:庶出之弟。

66、友弟:1.见"友悌"。2.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

67、宗弟:古代宗法制度,庶子称比自己年幼的嫡子为“宗弟”。

68、诸弟:1.所有同宗之弟。2.指所有同胞弟弟。鲁迅有《别诸弟》诗。

69、上弟:上第,上等。

70、中弟:次弟。

71、争弟:争,通"诤"。能直言规劝兄长的弟弟。

72、族弟:同高祖兄弟的弟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少者

73、表弟:(1)姑母、姨母或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轻者

74、家弟:对别人称自己的弟弟。

75、女弟:(1)妹妹

76、道弟:称志向相同而年纪小于己者。宋晁补之有《罢蒲干濠道中寄府教授之道弟》诗。

77、元弟:诸弟中之最长者。

78、堂弟:是一个称谓,是指爸爸同辈(爸爸的哥哥、弟弟,也就是自己的伯伯、叔叔)的孩子中比自己小的,和自己同一个爷爷的是自己的堂弟。

79、胞弟:一个母亲所生的弟弟。

80、悌弟:敬爱兄长,弟弟敬爱哥哥。

81、舍弟: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的弟弟。

82、妹弟:在部分地区一般指妹妹的丈夫,或与自己关系非常好的妹妹的丈夫

83、仁弟:(1)敬辞,称比自己小的朋友

84、小弟:(1)幼弟 (2)男性朋友相互之间的谦称 (3)年轻的男仆或男服务员

85、师弟:(1)称后于自己从同一个师父学习的人 (2)师父的儿子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 (3)父亲的徒弟中年龄比自己小的人 (4)老师和弟子

86、阿弟:(1)弟弟 (2)年长者对年青人的客套称呼

87、隶子弟:士对其子弟的称谓。

88、内兄弟:舅父的儿子。古代称姑、姊、妹及族人之妇为“内兄弟”。妻的兄弟。详“内兄”、“内弟”。

89、从表弟:母亲的堂房兄弟之子或伯叔母的姊妹之子而年轻于己者。

90、佳子弟:才德出众的晩辈。

91、带徒弟:(1)在工作中传授知识、技能等给徒弟

92、皇太弟:经选定继承皇位的皇弟。

93、靴兄弟:与同一女子保持非婚姻性关系的诸男子之间的俗称。

94、热兄弟:1.感情亲密的兄弟或朋友。

95、堂兄弟:同祖的兄弟。晋人称同堂兄弟。唐时称堂兄弟

96、姻兄弟:《尔婎·释亲》:"妇之党为婚兄弟,婿之党为姻兄弟。"后泛称姻亲中的同辈弟兄。

97、同产弟:谓同母之弟。

98、亲兄弟:(1)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

99、再从弟:同曾祖而年少于己者。

100、族昆弟:1.亦作"族晜弟"。2.同高祖的兄弟。亦泛称同族同辈之人。



  • 拼音
  • 注音ㄉㄧˋ,ㄊㄧˋ,ㄊㄨㄟ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UXHT
  • 五行

基本释义

弟〈名〉(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同本义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弟弟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如:小弟;愚弟门生;学生。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古代亦称妹为弟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动〉通“悌”。敬爱兄长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弟/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