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底组词>

底组词,底字组词,底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底组词

反馈

    底怎么组词?一年级底字组词有那些?

    底组词语共289个,其中底开头的词语100个,底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89个。

    底字组词: 底蕴、 底气、 底藴、 底子、 底下、 底薪、 底遏、 老底子、 桶底脱、 连底冻、 井底鼃、 枪底饭、 筑底巷、 暗底子、 彻底、 黑底、 到底、 本底、 澈底、 摸底、 箱底、 ... 这些底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底字开头的组词

1、底蕴:(1)内情,事情的具体内容

2、底气:(1)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 (2)基本的信心和力量

3、底藴:(1)内情,事情的具体内容

4、底子:(1)基础 (2)草稿 (3)可作根据的草稿或复印件 (4)少量的残剩物 (5)物体最下部起衬托作用的部分

5、底下:(1)在…正下方 (2)在某一物体或某一表面之下或下面

6、底薪:(1)过去物价不稳定时的计算工资的基数。有的在这基数之外另加津贴,成为实际的工资。有的根据当时若干种主要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指数,对基数加以调整,折算实际的工资

7、底遏:遏止。底,通"抵"。

8、底席:用青蒲编成的席子。一说指竹席。

9、底本:(1)底稿 (2)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本子 (3)校勘时作为依据的本子

10、底帐:原始帐目。

11、底稿:(1)作为原始依据的第一份正式稿

12、底属:平服归属。

13、底剭:谓施以重刑。

14、底孔:(1)坝的底部泄水孔

15、底服:致使臣服。

16、底细:(1)人或事情的根源;内情

17、底盘:(1)在采矿中所利用的几乎近于水平的表面层(如坚硬岩层的顶面) (2)车辆(如运货车、载重汽车、或拖车)的车身、车厢或支架 (3)安装(如汽车或飞机的)躯体的框架,安装(如无线电及其它电子装置的)工作部件的机座,安装(大炮的)炮筒及其它后座部分的底架或(如建筑物的)屋顶、墙、楼板及面层的构架

18、底靖:犹底绥。

19、底绥:安定;平定。

20、底绩:谓获得成功;取得成绩。

21、底丽:依附。

22、底数:(1)以之为基准而构成一组数或一数学表的数 (2)事情的原委

23、底梁:(1)构成框架或支撑结构(为房屋、桥梁、织机、矿井设备或卡车车身)最低的构件或最低的构件之一的水平构件(如一块木料) (2)上安间壁立筋的水平梁;底板,支承铸模的板

24、底石:磨刀石。底,通"砥"。

25、底豫:谓得到欢乐。

26、底簟:谓根基,基础。

27、底层:(1)楼房等建筑物的最下面一层 (2);喻指社会、组织的最低阶层

28、底处:何处。

29、底作:犹言何为,干什么。

30、底许:犹几许,多少。

31、底贡:进贡。

32、底迪:施行。

33、底行:犹施行。

34、底节:砥砺节操。底,通"砥"。

35、底突:犹唐突;顶撞。

36、底居:定居;定址。

37、底座:1. 机器或设备的底承块。 2. 其他部件(如母线、开关、引线、接头等)安装在其上的部件(如配电板) 3. 某物的底(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38、底里:(1)真情;底细

39、底柱:山名。在三门峡黄河急流中,其形如柱,故名。现已炸毁。底,也写作"砥"。

40、底号:犹着称。

41、底厉:1.砥砺。指磨石。底,通"砥"。2.引申为磨炼,磨砺。

42、底掌: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或橡胶。

43、底成:取得成功。

44、底物:何物。 此物。

45、底发:尽量发出。

46、底就:犹言作为,取得成就。

47、底漆:1. 供表面涂层下使用的漆。 2. 给车辆的下部表面涂专用防水漆。 3. 用来填平表面不平处的底层油漆。 4. 往准备油漆的表面施用的第三层漆。

48、底着:停滞;滞留。

49、底老:旧时市井隐语。指妻子。

50、底确:犹定准。

51、底慎:对……保持谨慎。

52、底极:终止;终极。

53、底公:谓以公正自勉。底,通"砥"。

54、底事:何事。此事。

55、底定:达到平定。 引申指平定;安定。

56、底边:(1)平面几何图形的一边与图纸下面的一边平行的边。在某些图形中底边是固定的,如梯形的底边是它的相平行的两边,等腰三角形的底边是它的不等的一边

57、底弃:低劣无用。

58、底版:(1)用复印机从(如蜡纸或明胶字模板的)表面通过接触印刷复制的印件;底片

59、底兵:谓磨砺兵器。底,通"砥"。

60、底粪:(1)作基肥用的粪肥

61、底脚:1.落脚处;住址。2.犹底细。

62、底垫:喻基金。

63、底禄:谓获得俸禄或官位。

64、底册:(1)登记成册的原始资料

65、底死:1.总是,老是。2.竭力,拼命。底,通"抵"。

66、底伏:犹隐伏。

67、底墒:(1)种庄稼以前土壤中已有的湿度(蓄足底墒)

68、底止:1.终止。 2.指休止的地方;住所。

69、底账:(1)原始账目或账簿

70、底法:谓确定法式。

71、底码:1. 底细;事物的真实情况。 2. 旧指商品最低售价或放款最低利息。

72、底簿:底册。

73、底烦:犹言愁闷之至。

74、底肥:(1)基肥,种植作物前施的肥料

75、底货:(1)指积压或过时的货物

76、底滞:1.滞留。语本《国语.楚语下》:"夫民,气纵则底,底则滞,滞而不振,生乃不殖。"韦昭注:"底着也。滞,废也。"2.迟钝。3.指拘泥,迂执。4.平庸。

77、底授:传授,授予。

78、底火:(1)子弹底部的发火装置 (2)指增添燃料以前炉火中原有的火

79、底平:1.犹底定。2.引申指安定;平定。

80、底襟:(1)纽扣在一侧的中装,掩在大襟底下的狭长部分

81、底须:何须;何必。

82、底线:(1)潜藏在敌人内部的人 (2)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

83、底力:致力;尽力。

84、底工:(1)指戏曲表演等方面的基本功

85、底宁:安宁;安定。

86、底末:犹头绪。

87、底片:1. 拍摄过的胶片,物像的明暗与实物相反。这种胶片用来印制相片。 2. 未拍摄过的胶片。 3. 也叫“底版”

88、底色:(1)绘画时第一层着色 (2)染纺织品前用作底层的颜料

89、底限:(1)潜藏在敌人内部的人 (2)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

90、底角:(1)平面图形内,以底边为其一边的角

91、底牌:(1)扑克牌游戏中还没有亮出来的牌。比喻留着最后动用的力量或方法

92、底商: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

93、底裤:打底子dǎdǐzi∶起草;制定初稿或草图 ∶奠定基础这篇文章,请你先打个底子,再商量修改

94、底样:(1)作为复制依据的样品

95、底衫:内衣,但不包括内裤。

96、底价: 招标、拍卖前预定的最低成交价。

97、底邸:居民小区的代称,出自《续资治通鉴》等。

98、底图:(1)仅有基本轮廓并用于标绘或表示各种专题内容的地图

99、底波:由于炸药包接近海底,或直接在海底爆炸而产生与海底界面有关的面波。

100、底土:(1)表土层和心土层下面的第三层土壤,土质紧密



底字中间的组词

1、老底子:根底,原有的基础。老底。内情,底细。方言。从前;原来。

2、桶底脱:《五灯会元.青原下十三世.长芦清了禅师》:"师一日入厨看煮面次,忽桶底脱。众皆失声曰:'可惜许!'师曰:'桶底脱自合欢喜,因甚么却烦恼?'"禅宗因以喻悟脱之境。

3、连底冻:1.严寒致使河塘水缸等彻底冻结。形容极为寒冷。2.形容为人严肃冷峻。

4、井底鼃:1.亦作"井底鼃"。2.即井蛙。

5、枪底饭:锅巴。

6、筑底巷:一头不通的死胡同。

7、暗底子:暗地里。

8、脚底板:脚掌的俗称。

9、打底子:(1)起草;制定初稿或草图 (2)奠定基础

10、本底子:方言。本来。

11、锅底钱:1.方言。按户出的钱。

12、平底足:(1)足弓平。整个足底都着地的病状

13、涧底松:涧谷底部的松树。多喻德才高而官位卑的人。

14、兀底律:1.宋俗语。钱。

15、锅底饭:锅巴。

16、原底子:1.方言。本来,原先。2.原稿,底稿。

17、囊底才:犹囊底智。

18、井底蛙:1.亦作"井底鼃"。2.即井蛙。

19、天底下:(1)指世界上

20、垫底儿:(1)垫东西于某物底部 (2)稍微进食以缓饥饿 (3)进行基础工作

21、鞋底板:布鞋底的原坯。又称鞋底子。

22、积底儿:1.指留存备用的钱。

23、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24、鞋底鱼:比目鱼的别名。

25、笔底下:(1)指文章的写作

26、连底清:1.清澈见底。形容为人清廉高洁。

27、无底壑:《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本指深不可测的山谷,后以"无底壑"比喻难以满足的贪欲。

28、没底坑:谓永远填不平的坑。比喻永远满足不了的欲望。

29、打底稿:(1)同打草稿

30、水底鱼:曲牌名。属南曲越调。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五﹑四﹑五﹑四﹑五﹑四﹑五(八句),末句可叠唱。一般仅用后四句,只念不唱,节拍急促。

31、眼底下:(1)眼睛跟前 (2)目前,眼下,手头上的

32、无底藏:1.取之不尽的库藏。佛教用以形容佛门奥旨。

33、无底窦:无底洞。

34、存底儿:(1)保存文件等的原始拷贝

35、福底儿:尊敬语。指长辈所吃剩的饮食。

36、私底下:(1)背地里

37、吉底俱:

38、油底子: 指盛油容器底部剩下的较黏稠的油。有的地区叫油脚。

39、草底儿: 草稿:作文先要打个~。

40、锅底皂: 油脂易于皂化而预制的锅底皂。

41、无底线: 没有下限。

42、掉底子: 出丑、丢人、丢面子的意思。

43、打底裤: 又称内搭裤。

44、田底权: 亦称“田骨权”。

45、平底鞋:平底鞋(又称平跟鞋)是指鞋底没有坡度的鞋子,这类鞋几乎没有鞋跟,也没有足弓支撑。

46、箩底橙: 箩底橙,汉语词汇,意为积压的货物。

47、槍底饭:锅巴。

48、抽底火: 该词为四川方言。’抽底火"属于四川方言,是揭露底细的意思。

49、无责底薪: 又称无责任底薪,是指劳动者在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规定的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方式。所谓无责任底薪,是指员工即使没能完成用人单位所下达的任务指标也可以拿到该单位所规定的最低薪水,所谓责任底薪就是你必须得完成单位所规定的任务,如果一点没完成就没有薪水,因此我们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时要提防公司提出的责任底薪,用人单位常常拿责任底薪这种模糊的概念来骗劳动者白白地为他们工作。无责任底薪指员工不用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指标就能得到的薪水,员工对此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有一点“不劳而获”的意思。

50、海底山脉:又称“海岭”、“海脊”。海底中规模巨大、狭长绵延的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峰顶露出水面形成岛屿。著名的有大西洋海岭等。

51、巴士底狱: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

52、海底鸥儿:即海猴儿。鸥与猴音近。

53、被底鸳鸯:比喻恩爱夫妻。

54、歇斯底里:(1)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55、饰甲底兵:1.亦作"餙甲底兵"。2.整理铠甲,磨快武器。饰,通"饬";底,通"砥"。

56、海底地貌:海底起伏形态的总称。主要包括大陆架地貌、大陆坡地貌、大洋底地貌。有浅滩、珊瑚礁、磨蚀台地、海底峡谷、海岭(海底山脉)、海底平顶山、海盆、海沟等多种地貌形态。

57、鼻子底下:比喻很近的地方。

58、耳朵底子:〈方〉中耳炎。

59、海底猴儿:即海猴儿。

60、海底管线:海底管线,由钢管、保温层、配重层、加热系统、防腐系统组成的输油气、化学药剂的管路,用以联通平台、单点和陆上油库。

61、水底摸月:同“水中捞月”。

62、木头底儿:清代旗装鞋。因其为木制高底,故名。底高有五分﹑八分至三寸五分﹑四寸数种,高底作花盆形,低底作船形。

63、包袱底儿:(1)〈方〉 (2)指多年未用的或最珍贵的东西 (3)指个人隐私 (4)最擅长的绝技

64、基底动脉:(1)由二侧椎动脉合并而成的不成对的动脉,它在颅内走在脑桥下面,分为二支大脑后动脉,供应脑桥、小脑和大脑后部以及内耳

65、眼皮底下:(1)眼底下

66、无底棺材:比喻无法满足其私欲的人

67、海底峡谷:海底峡谷这个概念,最早是19世纪末由地理学家们提出来的。

68、触底反弹:形容经济已经低迷到极限后,开始强劲反弹。

69、安全底线: 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干任何工作都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为代价。

70、井底之驴:来源典故,指人们在逆境中,不丧失信心,不气馁、不抱怨,将绊脚石转化为成功的垫脚石的精神。

71、容有底止:指或许能相当深,出自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72、洋底岩石: 海洋沉积所覆盖的岩石。

73、一底二度:刷一遍底漆做基层再刷两遍相同品牌的面漆来罩面,以此来保证漆面的光洁度和平滑感。

74、无底深渊:无底深渊是桌面游戏龙与地下城所设定的一个位面,通过无限的层面,无数的变化,映射出所有丑陋、邪恶与混乱的集合。

75、水底推船:指人暗中用力干什么事,用于较劲或竞争的场合。

76、煤层底板:直接伏于煤层下面的岩层

77、水底隧道:水底隧道是修建于江、河、湖、海、洋下的供汽车和火车运输行驶的通道。

78、舌底澜翻: 舌头底下好像波涛翻滚。形容说话滔滔不绝。

79、海底阶地:指发育于海底的阶梯状地形

80、一底一面:表面和私下。常指行贿时的正项和门包。

81、越底延国: 隋时闻焉,治辛头河北,南至婆罗门国三千里,西北至赊弥国千馀里,东北至瓜州五千四百里。

82、海底坐垫:海洋充满了永不止息的狂风巨浪,但在马里亚纳海沟底下却有一块几平方公里似乎凝固了的地方,被称为“海底坐垫”。

83、拍卖底价:又称“保留价”,指拍卖公司与委托人对其委托的拍卖标的的共同商定,并在委托书上标明的最低出售价格。

84、平底木屐:平底木屐特指厚底之屐,形似木屐而无齿。

85、面为底圆:谜面申明添补来自圆其说的

86、恩底弥翁:恩底弥翁(古希腊语:Ἐνδυμίων,Endymiōn),又译安狄明(此译名出自《斐多篇》),希腊神话中的美男子,牧羊人。

87、基底面积: 建筑物首层的建筑面积。

88、不明底蕴:指只知表面,不知另有

89、海底四宝:据新华严经卷五十一载,海底有四种炽然光明大宝,性极猛热,能饮缩由百川注入大海之无量大水,致使大海无有增减;以之比喻如来之大智慧海亦有四种大智慧宝,具足无量威德光明,能令众生截爱欲之流,破除愚痴之暗。



底字结尾的组词

1、彻底:(1)通透到底。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 (2)形容水清见底

2、黑底:黑暗的内幕。

3、到底:(1)用于疑问句,表示进一步追究;究竟 (2)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 (3)强调原因或特点;毕竟 (4)一直到完毕、结束或完成 (5)表示感叹的语气

4、本底:(1)由所处环境所形成的较稳定的辐射水平或声量,大于此本底的欲测效应(如放射性强度)使用仪器(如盖革计数器)可以监测

5、澈底:清澈见底。 彻底;完全。

6、摸底:(1)了解底细、内情

7、箱底:(1)箱子的内部底层部分 (2)不经常使用、动用的钱财、东西

8、漏底:1.谓露出真相。2.告罄。

9、保底:1. 保住原有基础。 2. 保证不低于最低额。

10、亮底:(1)显露出事物的底细 (2)公布结果

11、账底:账簿或指记账的原始单据。

12、能底:1.亦作"能地"。2.犹言这样;如许。

13、卧底:(1)〈方〉指埋伏下来充当内应

14、货底:指卖剩的商品。

15、冬底:冬末。

16、跟底:面前;旁边。

17、谜底:1. 谜语的答案。 2. 谜团。

18、根底:(1)事物赖以建立的基础;事物得以成立或受到支持的根据 (2)底细

19、兜底:1. 揭示出全部底细。 2. 〈

20、月底:(1)月末

21、后底:后面;后边。以后。

22、恁底:亦作“恁的”。亦作“恁底”。如此,这样。怎样,怎么。什么。亦作:恁的恁底

23、谷底:(名)比喻下降到的最低点:产品出口量大幅度下降,目前已跌至~。

24、眼底:(1)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 (2)眼前;眼里

25、地底:指大地的低凹处。 地面之下。

26、个底:1.为何﹐为什么。

27、功底:(1)功力的基础

28、历底:指盗贼的内应﹑内线。

29、封底:(1)书刊的背面;跟封面相对的一面

30、井底:1.亦作"井底鼃"。2.即井蛙。

31、连底:1.全部。2.谓彻底,根本。

32、炉底:冶炼银铅的一种脚料。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一.密陀僧》。

33、标底:(1)招标人预定的招标工程的底价

34、怪底:亦作'怪得'。 惊怪,惊疑。 难怪。

35、罐底:1.亦作"罆底"。2.一种瓷质套料鼻烟壶。

36、筑底:犹彻底。谓无所遗留。

37、海底:(1)海洋的底部 (2)海床

38、没底:没有底止。形容程度深。

39、班底:(名)原指旧戏班中主要演员之外的其他演员。后泛指在某主管人领导下的主要成员:老~。

40、店底:店中所有的资金﹑货物。

41、掏底:(1)探明底细;摸底

42、笔底:犹笔下。

43、囊底:犹囊中。袋子里面。

44、宁底:1.如此;这样。

45、稿底:(1)诗文、图画的草稿

46、揭底:(1)将别人的底细兜出,使暴露

47、锅底:锅的底部与烟火直接接触的一面。颜色漆黑。

48、托底:1.垫底,谓衬托在下面。 2.谓有底,有依托。

49、缘底:因何;为什么。

50、高底:指鞋子底上的厚木底。

51、末底:最底下。

52、凡底:犹人间。

53、见底:形容水流清澈。 比喻人胸无杂念。 谓事情的结局。

54、特底:1.见"特地"。

55、小底:内侍;小厮。旧时平民、差役对官绅和仆人对主人辈的自称。五代、宋时禁军中少年军士。人或物之小者。

56、崤底:古地名。也称渑池。在崤山山谷之底。古代曾设崤底关。

57、倒底:副词。现多作'到底'。犹言总要,总得。 副词。犹言毕竟,终究。 副词。表示深究,犹言究竟。

58、尽底:全部;彻底。

59、泄底:(1)泄露底细

60、心底:(1)心里 (2)〈方〉存心;心地

61、原底:原本,本来。

62、湫底:积滞不畅。

63、为底:1.治足茧。

64、细底:底细。根源;内情。

65、晓底:晓得。

66、实底:底细,真实的情况。

67、家底:(1)家中通过长时间积蓄的钱财

68、露底:(1)泄漏底细;泄露事情的内容

69、作底:亦作“作抵”。如何,怎样。为何,为什么。

70、方底:盛书简的袋子。因底呈方形﹐故称。

71、选底:辽时契丹族语,指主狱官。见《辽史.国语解》。

72、河底:(1)河床的底部

73、卖底:方言。故意泄露底细。

74、篷底:1.谓船篷之下。指船舱。

75、天底:(1)从观测者垂直向下与天球的交点或与天顶相距180°的点

76、草底:草稿,底本。

77、脚底:(1)〈方〉脚用来接触地面的部分,即脚掌

78、讨底:(1)打听出详细和全面的情况;探听底细

79、有底:(1)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80、胡底:谓到什么地步。胡﹐何;底﹐到。

81、酒底:1.宴会上行酒令的后半部分。饮酒后行之令称"酒底"。酒底又有余兴之意。

82、摊底:摊开底牌。比喻摆出事情的全部实况。

83、大底:大抵。

84、宣底:诏书的底本。亦特指枢密院所受诏书的底本。

85、兀底:(1)这;这个 (2)怎么,表感叹 (3)〈方〉突然

86、壅底:犹阻塞。

87、信底:书信的草稿。

88、打底:(1)先吃少量食物再饮酒 (2)心里踏实 (3)打下基础

89、足底:1.脚底板。2.脚底下。

90、知底:(1)知道底细或内情

91、清底:清楚底细。

92、头底:底细。

93、潜底:指藏在泥土中过冬的虫。

94、滞底:凝集。

95、甚底:甚的,什么。表示不满或责难。用以表示虚指或疑问。

96、无底: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2.无限度;无穷尽。3.谓不知底细。

97、基底:(1)基础的最下部分 (2)未固结或成层的沉积物之下的岩石 (3)在其上粘附一种材料(如油漆或薄箔)的基础表面

98、垫底:在底部铺垫上别的东西。

99、透底:(1)告诉别人细节、秘密等 (2)水清见底

100、探底:“探底”是一个股票术语。是指寻找股价最低点过程,探底成功后股价由最低点开始翻升。



  • 拼音dǐ,de
  • 注音ㄉㄧˇ,˙ㄉㄜ,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AY
  • 五行

基本释义

底“底”在五四时期至三十年代用于领属关系,现已不用另见dǐ底〈动〉(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同本义底,止居也。——《说文》勿使有壅蔽湫底。——《左传·昭公元年》又底禄以德。有所底止。——《左传·宣公三年》盟以底信。——《左传·昭公十三年》戾久将底。——《国语·晋语》又如:底止(结局);底着(停滞;滞留);底遏(遏止);底滞(滞留)隐藏。如:底伏(隐伏)达到。如:底定(稳定,平定);底豫(由不悦变成欢乐);底平(底定);底成(取得成功)引致。如:底力(致力;尽力);底服(致使臣服)磨砺。如:底厉(砥砺。指磨石);底兵(磨砺兵器)〈名〉最下面,底端底,一曰下也。——《说文》实惟无底之谷。——《列子·汤问》则言黄泉之底。——《淮南子·脩务》清澈见底。——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全石以为底。——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如:鞋底;箱底;桶底。引申为下层,下面。如:底下人(仆役);底土层;底冰底子;基础。如:底簟(根基,基础);底下书(指学有根底的著作)草图、草案、草稿、预备性或试验性的略图或文本。如:底样底细;内情。又如:底里(内幕,内情;详细);底脚(底细;住址);底脚里人儿(内线人物)引申为尽头;末尾。如:年底;月底;底极(终点;终极)几何图形的基线或基面。如:圆锥的底文物,史料,以永久性形式保存下来的证据、知识或资料。如:留个底儿构成观察或体验事物的背景的那些自然、物理或物质条件。如:白底红花〈代〉疑问代词。何,什么底处飞双燕,衔泥上药栏。——宋范成大《双燕》又如:底作(何为,干什么);底事(何事);底物(何物);底处(何处);底许(几许,多少)指示代词。此,这。如:底事(此事)〈副〉尽;极。如:底发(尽量发出);底烦(愁闷之至)的确;确实。如:底确(定准)另见de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底/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