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字开头的组词
- 1、币帛: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 泛指财物。
- 2、币籍:征收货币。
- 3、币献:贡献礼物。
- 4、币爵:指礼物。
- 5、币仪:进献的礼品。
- 6、币制:(1)国家规定的货币制度
- 7、币物:财币货物。
- 8、币器:赠给丧家的奠仪与随葬品。
- 9、币余:营造用料的剩余部分。币,通"敝"。
- 10、币锦:锦帛一类贵重的礼物。
- 11、币值:(1)货币的价值,即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
- 12、币玉:帛和玉,古代用以祭祀的礼品。
- 13、币贡:指入贡的绣帛﹑圭璋﹑虎豹皮﹑马等物。
- 14、币法:国家所规定的货币法制。
- 15、币聘:聘请贤人用的礼物。
- 16、币赍:礼品及行装费用。
- 17、币泉:钱币。
- 18、币号:古代作祭祀礼神用的玉帛等物的名称。
- 19、币马:指用作礼物的马。
- 20、币财:礼物,财货。
- 21、币种: 货币的种类。
- 22、币书:拓展书法艺术的一种创作技法
- 23、币市: 收藏纪念币、货币等的市场。
- 24、币池:一般像寺庙里投入金钱许愿的池子
- 25、币安币: BNB中文名字“币安币”,是由币安交易所发行的代币,全称为BinanceCoin。 BNB发行日期为2017年7月26日,发行价格为0.15美元,发行总量为2亿个。BNB是基于以太坊Ethereum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数字资产。作为Binance生态系统以及去中心化交易所燃料,已经应用到多个场景,如用BNB抵扣binance交易手续费等等。 币安(Binance)为区块链交易平台之一,创始人赵长鹏。旗下运营区块链资产交易平台币安网。 2023年4月18日,币安以1380亿人民币的企业估值入选《2023·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排名17名。
币字中间的组词
- 1、造币税: 中央银行货币的制造中获得的利润。
- 2、硬币眼: 形容水汪汪的大眼睛,足有硬币的大小。
- 3、星币四: 塔罗牌中小阿卡那“星币”组的第四张牌。
- 4、货币交换:《货币交换》是一款理财购物类软件,支持Android2.1版本。
- 5、祝币史辞: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
- 6、货币地租:封建地租形式之一。农民出售农产品以换取货币来缴纳地租。封建社会后期货币地租成为封建地租的主要形式。
- 7、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透过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来影响经济景气的操作。
- 8、货币职能:货币职能是指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 9、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运动形式。
- 10、货币供给: 在一定时期,一国经济中的货币存量。
- 11、硬币工资: 高高兴兴地盼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却发现要带着麻袋去装才行。
- 12、纳币文定:指旧时男女订婚。
- 13、货币工资:货币工资,“实物工资”的对称。
- 14、货币贬值:单位货币价格下降。
- 15、外币折算:把不同的外币金额换算成为本国货币的等值或者另外一种外币的等值的程序,它只是在会计上对原来的外币金额的重新表述,或者说,将外币统一换算成记账本位币的等值。
- 16、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资产交易的市场。
- 17、货币升值:货币升值是“货币贬值”的对称。
- 18、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币字结尾的组词
- 1、货币:1. 由政府法律规定强制使用,可充当交易的媒介、价值的标准、记帐的单位及延期支付的工具。 2. 作为交易媒介正在流通的东西,包括硬币、政府纸币、银行券。 3. 流通中的纸币。
- 2、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纳吉之后,择日具书,送聘礼至女家,女家受物复书,婚姻乃定。亦称文定,俗称过定。
- 3、港币:(1)香港地方发行的货币,以“元”为单位
- 4、酬币:酬宾的礼物。
- 5、贿币:赠送的礼物。
- 6、法币:(1)1935年以后,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1948年为金圆券所代替
- 7、婚币:婚娶的聘礼。
- 8、采币:币帛,彩色丝织品。古代常用作馈赠的礼物或聘礼。
- 9、珪币:祭祀用的玉帛。
- 10、金币:(1)金制的货币
- 11、钱币:(1)由政府发行、上有印记、具有一定实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金属硬币(偶尔也由其他材料,如皮革、瓷制成);这类货币的集称 (2)中国过去的小铜钱,中间有一个方孔,可由中央或各省政府发行
- 12、鹿币:汉代的一种皮币。
- 13、聘币:1.古时聘人所备的礼物。币﹐本意为缯帛。古以束帛为赠送宾客及享聘之礼。2.古代订婚时所备的礼物。
- 14、公币:指国家铸造的货币。
- 15、奁币:陪嫁的财物。
- 16、镍币:(1)镍质的货币
- 17、贝币:原始货币。种类不一,以齿贝最为通行。由于真贝不够,乃用仿制品,有珧贝﹑骨贝﹑石贝﹑铜贝等。
- 18、鬼币:1.迷信谓鬼用的纸钱。
- 19、赋币:征收财物。
- 20、宝币:珍宝币帛。
- 21、铸币:(1)钱币的铸造或制作 (2)用金属铸成的钱币
- 22、杯币:指进献的酒食财帛。
- 23、伪币:(1)伪造的钱
- 24、布币:1.陈列币帛。2.古代仿照农具镈的形状铸造的一种金属货币。布,通"镈"。因镈形似铲,又叫"铲币"。按其形制与时代先后,可分为空首布和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是较早的布币,还保留着铲的形状,上有装柄的空首,主要流通于春秋初期的周王朝及晋﹑卫﹑郑﹑宋等国。后来布首逐渐扁平,发展为平首布,其下部形状又有尖足﹑方足﹑圆足之分。平首布主要流通于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以及燕秦等国。新莽时曾一度仿制使用。
- 25、财币:钱财。
- 26、斥币:1.官库中多馀不用待售之物。
- 27、银币:(1)银制钱币
- 28、庆币:指贺礼。
- 29、书币:书写礼单。泛指修好通聘问的书札礼单和礼品。
- 30、委币:致送财礼。
- 31、龟币:汉武帝时造龙文、马文、龟文之币,龟文者值三百。古代以龟壳所作的货币。
- 32、轨币:1.经过统筹发行的货币。
- 33、筐币:古人通常用以相互赠送的玉帛之类的礼物。
- 34、六币:古代朝聘所献的六种礼物。
- 35、硬币:1. 由政府发行上有印记的具有一定实在价值或交换价值的金属币(偶尔也用其他材料和皮革、瓷制成) 2. 这类货币的集称。 3. 任何一种小硬币。
- 36、羔币:1.小羊和帛,古代行聘问时用的礼品。亦泛指礼物。
- 37、车币:1.车乘与币帛。
- 38、重币:1.重金;厚礼。2.指厚赠;厚赂。3.重额的钱币。
- 39、刀币:(1)春秋战国时期齐、燕、赵等国的刀形铜币,由生产工具的刀演变而成。也叫“刀布”
- 40、厚币:丰厚的礼物。
- 41、释币:古代用币帛祝告宗庙﹑神灵的一种礼仪。
- 42、彩币:指赏赐的财帛。
- 43、方币:战国楚货币的一种。
- 44、寄币:预先支付钱币。
- 45、泉币:钱币,货币。
- 46、赞币:古礼,祭祀时,大夫帮助国君拿币,供君取以祭神。
- 47、纸币:(1)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制货币
- 48、牲币:牺牲和币帛。古代用以祀日月星辰﹑社稷﹑五岳等。后泛指一般祭祀供品。
- 49、束币:1.即束帛。
- 50、辅币:(1)辅助货币,即币值小于本位货币,以便于流通的货币
- 51、嘉币:祭祀所用的缯帛。
- 52、本币:本位货币的简称。
- 53、奉币:犹进贡。
- 54、龙币:汉武帝时所造银币名。上有龙纹图案,故称。
- 55、遣币:古代婚嫁礼仪之一。求婚时男方向女方赠送币帛等礼物。
- 56、外币:(1)外国的货币
- 57、驰币:进献玉马皮帛。
- 58、贽币:泛指各种礼品。
- 59、琛币:犹玉帛。
- 60、旌币:1.亦作"旍币"。2.招求贤士时所馈赠的币帛。
- 61、输币:送礼物。
- 62、下币:下等的货币。
- 63、职币:古官名。掌官用余财。
- 64、祝币: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
- 65、礼币:用作馈赠﹑贡献的礼物。
- 66、入币:犹言纳币。因婚嫁而赠送财礼。币,帛。
- 67、生币:1.有效的纸币。
- 68、受币:1.接受礼物。币,缯帛。古时以束帛用于丧祭或为赠送宾客的礼物。2.接受聘礼。指女子订婚。
- 69、走币:奉赠礼金;送礼。
- 70、发币:致送礼物或财物。
- 71、青币:1.青帛。古代春祭时的献礼之一。
- 72、征币:指古代婚礼行纳征礼时男方送给女方的礼物。
- 73、钞币:纸币。
- 74、岁币: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
- 75、搏币:1.见"搏弊"。
- 76、器币:礼器玉帛。
- 77、侑币:宴会上侑宾的礼物。
- 78、中币:中等的货币。
- 79、农币:1.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
- 80、息币:1.谓积压财货。
- 81、牺币:牺牲和币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 82、赝币:(1)古∶伪造的货币(多指硬币)
- 83、靡币:1.见"靡敝"。
- 84、雁币:亦作'雁币'。 雁与币帛。古时用为聘问或婚嫁时之聘仪。古婚礼分纳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等六礼。纳征用币﹐其余用雁。
- 85、正币:指玉、皮、帛、刀、布等正式交易的货币。
- 86、质币:币帛礼物。质,通"贽"。
- 87、玉币:古代用于朝聘或祭祀的瑞玉。
- 88、挚币:指古时用为祭祀或馈赠礼物的束帛。
- 89、圭币:古代祭祀时用的圭玉和束帛。
- 90、私币:1.古时卿大夫馈赠之物。
- 91、夕币:聘问前夕,展视礼物。
- 92、遗币:谦称先人的遗墨。币,通"敝"。
- 93、珍币:珍宝财物。
- 94、制币:古代祭祀时所供之缯帛。帛的长宽皆有定制,因称"制币"。
- 95、娉币:1.行聘礼时所致币帛财物。2.古代婚礼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币。
- 96、三币:古指珠玉﹑黄金﹑刀币。
- 97、赀币:钱财。赀,通"资"。
- 98、香币:香和币帛。用于祭祀。
- 99、纁币:1.浅绛色的帛。
- 100、国币:1.国家规定的货币。2.旧指中国国定的银本位货币。清宣统二年(1910年),规定国币单位,定名曰"圆"。1935年国民党政府废止银本位币,采用法币,沿称国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