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组词
反馈岐怎么组词?一年级岐字组词有那些?
岐组词语共62个,其中岐开头的词语35个,岐结尾的词语19个,在中间的词语8个。
岐字组词: 岐岖、 岐黄、 岐薛、 岐阳、 岐辙、 岐嶷、 岐搜、 鸣岐凤、 两岐歌、 轩岐家、 泣岐路、 两岐年、 路岐人、 凤鸣岐山、 分岐、 它岐、 两岐、 差岐、 丰岐、 临岐、 狐岐、 ... 这些岐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岐字开头的组词
1、岐岖:崎岖。比喻艰难险阻。
2、岐黄:指黄帝和岐伯,传说是中医的始祖。古代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多用黄帝和岐伯问答的形式写成。后来用“岐黄”作为中医学术的代称:~之术。
3、岐薛:指唐代岐王李范和薛王李业。均唐玄宗弟。
4、岐阳:岐山之南。
5、岐辙:犹言歪门邪道。
6、岐嶷:形容小孩才智出众、聪明特异。《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7、岐搜:指周成王在岐山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
8、岐伯:人名。生卒年不详。相传为黄帝之臣,精通医道,黄帝曾与论医,更相问答,其语备载于内经。
9、岐周:岐山下的周代旧邑。地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建国于此,故称。
10、岐婆:犹番妇。宋时以之称女真族妇女。
11、岐梁:岐山和梁山的并称。 借指李茂贞和朱温。唐末,朱温封梁王;五代初,李茂贞自称岐王。
12、岐邑: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古公亶父所建。
13、岐径:岔路。
14、岐途:亦作'岐涂'。 岔路。多喻不正确的道路。
15、岐谷:单株多穗头的谷物。
16、岐出:文字不相同,有歧异。
17、岐首:1.两个头。
18、岐山:山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上古称“岐”。
19、岐跗:古代良医岐伯和俞跗的并称。亦喻指良医。
20、岐路:岔路。指离别分手处。不正当的途径。比喻官场中险易难测的前途。即岐路人。江湖艺人。
21、岐峻:险峻。
22、岐社:周文王所立的周室神社。
23、岐念:杂念。
24、岐木:一本两干的树。辽代皇帝举行再生仪时所用。
25、岐趋:不正确的旨趣。
26、岐涂:亦作'岐涂'。 岔路。多喻不正确的道路。
27、岐道:岔道。
28、岐岐:形容聪颖早慧。 飞行貌。 翘起貌;挺立貌。
29、岐义:一句话可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歧义一般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的。
30、岐蒐:指周成王在岐山南面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
31、岐州:岐州是后魏置东、西二岐州,俱在河南南召县西六十里。
32、岐骨:人体部位名,位于左右第七肋软骨会合于胸骨处。
33、岐路人:宋代称民间艺人。犹言走江湖者。
34、岐黄家:中医医生。
35、岐山操:琴曲名。相传周公为太王作。一说周人为文王作。参阅《乐府诗集.琴曲一.岐山操》。
岐字中间的组词
1、鸣岐凤:1.鸣于岐山的凤凰。
2、两岐歌: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3、轩岐家:指医药家。
4、泣岐路:指战国·杨朱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5、两岐年:麦生两穗之年,指丰年。
6、路岐人:宋元时流动卖艺的民间艺人的俗称。
7、凤鸣岐山:凤鸣岐山是指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
8、哭岐泣练:指人的本质原本相同,只是由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差异。
岐字结尾的组词
1、分岐:(形)不一致;有差异:思想~。[近]差别。[反]一致。
2、它岐:意思是正途以外的其他途径。
3、两岐:亦作'两歧'。 分为两支。 指两个分岔。 称颂地方官吏改善农业有方,民乐年丰。 借指麦子。 指特异之禾稼。 两种意见分歧;两种办法不统一。
4、差岐:差错。
5、丰岐:《汉书.郊祀志下》:"大王建国于岐梁,文武兴于酆镐,由此言之,则岐﹑梁﹑丰﹑镐之间,周旧居也。"后因以"丰岐"借指帝王的旧都。
6、临岐:亦作'临歧'。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7、狐岐:山名。
8、多岐:1.亦作"多岐"。2.谓多岔道。
9、鸣岐:《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10、他岐:是指岔道,歧路;左道,邪道。
11、杨岐:喻错误的道路。
12、女岐:见“女歧”。
13、轩岐:黄帝轩辕氏与其臣岐伯的并称。他们被视作中国医药的始祖。 指医术。
14、泣岐:指战国·杨朱临歧路而哭泣之事。事出《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
15、西岐:1.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
16、路岐:亦作'路歧'。 歧路;岔道。 指路歧人。
17、枝岐:支流。
18、岐岐:形容聪颖早慧。 飞行貌。 翘起貌;挺立貌。
19、悲路岐:传说古代杨朱看见四通八达的大路,可以往南,也可以往北,容易迷失方向,不觉哭了起来。见《淮南子.说林训》。后用为感伤人生道路多歧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