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封组词>

封组词,封字组词,封组词语一年级,封组词2个字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封的组词

反馈

封字开头的组词

  • 1、封禅:(1)封禅(封祀,封峦,封岳,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
  • 2、封建:(1)一种分封的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欧洲中世纪也曾实行类似的制度 (2)指封建主义社会形态 (3)喻思想保守、泥古,不开放
  • 3、封胡:传说中的黄帝的臣子。见《汉书•古今人表》。
  • 4、封靡:严重损害。
  • 5、封套:(1)书信或书籍的厚纸外套
  • 6、封缄:包封、封闭。
  • 7、封关:封锁关口。旧时海关、银行等因假期或业务等关系停止办公或营业。谓把话说死,不再改变。引申为到此为止;到顶。
  • 8、封锢:严密关锁。
  • 9、封涂:用泥土堵塞孔穴。
  • 10、封姨:1.亦作"封夷"。2.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唐天宝中﹐崔玄微于春季月夜,遇美人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崔命酒共饮。十八姨翻酒污醋醋衣裳﹐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住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于每岁元旦作朱幡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是日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崔乃悟诸女皆花精﹐而封十八姨乃风神也。见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后诗文中常作为风的代称。
  • 11、封豕:大猪。比喻贪暴者。星宿名。奎宿的别称。喻暴虐残害。
  • 12、封贮:标封贮存。
  • 13、封坟:谓增修坟墓,以表示对逝者的尊崇和礼遇。
  • 14、封匦:收受奏章的匣子。
  • 15、封冢:死后追封并表其墓。
  • 16、封鹅:宋代的一种宰鹅祈禳之法。
  • 17、封侯:封拜侯爵。泛指显赫功名。
  • 18、封峦:1.封禅。2.观名。汉武帝建元年间建﹐在甘泉宫外。
  • 19、封锁:(1)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
  • 20、封君:受有封邑的贵族。秦汉以后,亦及妇女。 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者。
  • 21、封鲊:《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鮓遗母。后因以“封鮓”或“封鮓”为称颂贤母之词。
  • 22、封志:封缄并加标记。
  • 23、封斋:1.伊斯兰教奉行的一种斋戒,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里白天不进饮食。 2.回教奉行的斋戒,在回教历的九月里,每日从黎明至黄昏不进饮食
  • 24、封禄:古代受封爵者所得之俸禄。
  • 25、封墓:增修坟墓﹐以旌功勋。
  • 26、封冻:(1)水体上面冻结,尤指当标志着冬季开始时 (2)土地冻结
  • 27、封禺:即封嵎。
  • 28、封陲:边疆。
  • 29、封号:古时帝王封授的爵号或称号。借指人们给予的称号。
  • 30、封赠:封建时代推恩臣下﹐将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称封﹐死者称赠。封赠之制﹐起于晋与南朝宋﹐至唐始备。最初仅及于父母,唐末五代以后,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的官位为赠。 泛指一般的封号。
  • 31、封荫:亦作'封荫'。 旧时具有一定品秩的官吏﹐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及妻室得受封赠﹐子孙亦得荫袭官爵﹐称为'封荫'。
  • 32、封角:封缄;封束。角,缄束。
  • 33、封埴:见“封殖”。
  • 34、封隩:堤岸深曲处。
  • 35、封己:厚己。
  • 36、封驳: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汉代封还诏书之事多有,然无封驳之名,亦无专官执掌
  • 37、封垤:坟状隆起的小土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蚁》:"﹝蚁﹞壅土成封﹐曰蚁封﹐以及蚁垤﹑蚁塿﹑蚁冢﹐状其如封﹑垤﹑塿﹑冢也。"
  • 38、封縢:犹封缄。
  • 39、封护:封缄保护。
  • 40、封畿:古指王都周围地区。
  • 41、封闭:1. 中断或停止服务。 2. 以兵力、火力和障碍物封锁住突破口、间隙地或通道等的作战行动。 3. 严密和彻底地封口。 4. 查封。
  • 42、封键:谓封闭上锁。
  • 43、封岁:犹辞岁。
  • 44、封豨:1.大猪。也用以比喻贪暴者。 2.封豕。古星宿名。即奎宿。 3.古代传说中的大兽名。
  • 45、封守:边防;封疆。查封看管。
  • 46、封押:缄封签押。
  • 47、封内: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内。泛指国内或辖境之内。
  • 48、封绵:指晋文公为介子推封绵上田之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不及……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后因以"封绵"为功臣未能及时受到封赏的典实。
  • 49、封瘗:埋葬。
  • 50、封嵎:1.亦作"封隅"。2.封山和嵎山的并称。在浙江德清县莫干山附近,两山相去仅二里,相传古汪芒氏之君防风守此。
  • 51、封秩:1.封官授禄。2.泛指官爵。
  • 52、封印:封缄文书、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
  • 53、封章:言机密事之章奏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亦称封事。
  • 54、封台:旧指戏馆年终停演。
  • 55、封弥:科举时代,为防止考试舞弊,将试卷中的姓名、籍贯等用纸糊封,编号并加钤印,称为“封弥”。此法始于唐·武后时,至宋·景德·祥符间已成定制,沿用到清末科举废除之时。
  • 56、封诰:明·清帝王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授予封典的诰命。
  • 57、封底:(1)书刊的背面;跟封面相对的一面
  • 58、封港:(1)封闭港口,停止航运
  • 59、封镇:粘贴符箓镇魔驱邪。
  • 60、封壝:高出地面的土墩。
  • 61、封鐍:密封;封闭上锁。
  • 62、封缸:酒名。封贮缸中的一种陈年酒。
  • 63、封藏:封闭收藏。
  • 64、封拜:赐爵授官。
  • 65、封坛:聚土为圆坛以祭天。
  • 66、封阶:官员品级的荣誉称号。只用于封赠﹐并非实职。
  • 67、封牛:一种颈上有肉隆起的牛。也叫"峰牛"﹑"犎牛"。
  • 68、封着:犹执著。
  • 69、封隧:坟墓的别称。隧,墓道。
  • 70、封圭:诸侯始受封时天子所赐之圭。
  • 71、封裹:1.包扎。2.覆盖。
  • 72、封额:帝王颁赐的匾额。
  • 73、封行:犹满行。
  • 74、封签:粘贴在器物上表示封闭或封存的字条。
  • 75、封籍:谓将抄查的资财登记入册。
  • 76、封四:(1)书刊最后的一页,即后封面
  • 77、封留:原指汉高祖封张良为留侯事。《史记.留侯世家》:"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鬬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后因以"封留"喻功成身退。
  • 78、封记:封缄标记。
  • 79、封翁:封建时代因子孙显贵而受封典的人。
  • 80、封望:谓以封地为籍贯。
  • 81、封典:封建帝王以爵位名号赐予臣下及其家属的荣典。始于晋代,至唐完备,其制各代略有不同。
  • 82、封里:书刊中指封二,有时也兼指封三。
  • 83、封殖:1.亦作"封埴"。亦作"封植"。2.壅土培育。3.引申为扶植势力;培养人才。4.堆土为坟﹐植树为饰。5.谓聚敛财货。
  • 84、封爵:封土授爵。 指所封的爵位。
  • 85、封灵:犹盖棺。指死者入殓后将棺木加盖钉封。灵,灵柩。
  • 86、封畛:1.封地的边界。2.泛指疆界。
  • 87、封堠:古代划分疆界和分程记里的土墩。
  • 88、封口:(1)封闭张开之处 (2)伤口闭合 (3)把话说死,不再改变 (4)白炽灯泡抽真空口的最终封焊
  • 89、封国:1.封土立国。2.指所封之国。
  • 90、封奏:指古时臣下封牍上奏帝王。
  • 91、封疆:(1)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2)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 92、封狼:大狼。借指奸恶之人。 古星名。即天狼星。
  • 93、封植:见“封殖”。
  • 94、封嘴:(1)一言不发或一口咬定 (2)压制言论自由,试图不让人讲话
  • 95、封畺:(1)分封土地的疆界;分封的疆界,界域的标记,聚土而成 (2)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
  • 96、封玺:封缄的印信。
  • 97、封题:物品封装妥善后﹐在封口处题签。 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 引申为书札的代称。 犹封奏。
  • 98、封土:(1)封闭坟墓,堆土成包 (2)受分封的土地
  • 99、封熊:大熊。
  • 100、封洫:区分田界的水沟。泛指田界。

封字中间的组词

  • 1、半封建:(1)原来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 2、犬封国:传说中的国名。
  • 3、黄封印:黄纸或黄绢所制的皇家封条。用于酒坛。
  • 4、分封制: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 5、斜封宫:意思是唐中宗时,韦后及太平、安乐、长宁等公主皆依势用事,贪贿受赇,别于侧门降墨敕,斜封付中书授官。
  • 6、黄封酒:酒名。
  • 7、原封货:见“原封头”。
  • 8、原封头:亦称“原封货”。亦称“原生货”。亦称“原汤货”。
  • 9、一封书:一封信。明代一种酷刑的名称。南词曲牌名。一名《秋江送别》。
  • 10、一封驼:单峰骆驼。
  • 11、禁封日:禁止上封事的日子。
  • 12、宁封子:1.亦称"宁封"。2.传说中黄帝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
  • 13、登封草:登山封禅的文章。汉司马相如遗文言封禅事﹐后人以"登封草"泛指歌颂皇帝功德的文章。
  • 14、双封顶: 4G本身就意味着更快的网络,这种快,与3G相比,可以用极速来形容(移动4G拥有高达100Mbps的下载速率1,联通4G拥有高达150Mbps的下载速率2)。
  • 15、不封顶: 上边开口。
  • 16、书封壳: 硬质精装书封。
  • 17、开封市:在河南省中部偏东、陇海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称“汴梁”、“汴京”。战国魏,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金等均建都于此,民国时为河南省省会。1948年设市。人口733万(1995年)。特产汴绣、汴绸等。有铁塔、繁塔、龙亭、相国寺、禹王台等名胜古迹。
  • 18、反封建: 暂无解释。
  • 19、甯封子:1.亦称"宁封"。2.传说中黄帝时仙人。后代文人游仙诗多引为典实。
  • 20、密封舱:飞行器中用以保证人在高空或宇宙空间正常生活的安全设备。
  • 21、钉封文书:旧时一种用特殊方法封合的文书。它用钉子先在文书上扎眼﹐而后用纸捻子穿上﹐以示文书的机密和紧要。一般用于寄递处决囚犯的公文。
  • 22、一封轺传:汉制,凡受朝廷征召者乘坐公家马车,皆持一尺五寸长的木制传信,有御史大夫封章,以为凭证。轺传两马,一马一封,故谓之一封轺传。
  • 23、雍齿封侯:雍齿汉初沛人,从汉高祖刘邦起兵,虽从战有功,终因尝窘辱刘邦,为邦所不快。及刘邦即位,诸将未行封,人怀怨望。刘邦从张良言,先封雍齿为什邡侯,于是诸将皆喜曰:"雍齿尚侯,吾属无患矣。"见《史记.留侯世家》。后用为不计宿怨的典实。
  • 24、诰封夫人:清朝对一二品官员的妻子﹐都给予夫人的称号﹐称"诰封夫人"。
  • 25、辟谷封留:1.指汉张良为避祸远害而辞封退隐事。
  • 26、军事封锁:国际法名词。一国或数国以武力(主要为海军)割断某一国的对外联系的措施。分战时封锁和平时封锁。
  • 27、蚁封穴雨:蚂蚁聚土洞口,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 28、大雪封山:大雪封山意思是下的雪把路封住了进不了山。大雪很容易引发雪灾,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
  • 29、以吻封缄: 1、缄jiān本义:捆东西的绳索。意思:闭口、封口。以吻封缄:用吻封口。2、用嘴来把信的开口处封好,言外之意就是对思量之人无比的思念,希望他拆信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相思之人个感受。
  • 30、见血封喉: 形容毒性极为强烈,一遇到血便(导致中毒之人)窒息。
  • 31、六封四闭:封四fēngsì书刊最后的一页,即后封面
  • 32、一剑封喉:一剑封喉就是高手在最快最短的时间里,击中对方的要害。
  • 33、密封论坛: 密封论坛全称是中国密封网密封论坛,目前论坛共包括密封技术交流,密封市场营销,密封行业人才,密封知识园地,供求交流,论坛站务共六大板块。
  • 34、冰封雪盖:被冰封冻,被雪覆盖,形容寒冷的气候。
  • 35、一受封疆: 一,一个;受,小受呗;封疆,封疆大吏。
  • 36、蜡封印章: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钢印,而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是为蜡封印章。
  • 37、马上封侯: 即刻就要受封爵位,做大官。
  • 38、奏宜封禅:是一篇古文。
  • 39、茅封草长:茅:茅草;封:封闭;长:生长。长满茅草。形容野草丛生的荒凉景象。
  • 40、金刚封锁: 使用者:漩涡玖辛奈、香燐。
  • 41、冰封雪飘:冰封雪飘大地冰冻,雪花飞舞。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 42、系统封装:系统制作成镜像的方法刻录到光盘

封字结尾的组词

  • 1、逆封:旧俗以信的封筒倒封表示凶信。
  • 2、放封:监狱里定时放犯人到牢房外活动。又称放风。
  • 3、钉封:1.见"钉封文书"。
  • 4、别封:1.另外分封。
  • 5、畿封:1.谓在王畿的四周聚土为界。2.指京畿的疆界。
  • 6、密封:(1)严密地封闭
  • 7、诰封:1.古时朝廷经由诰命授予爵号。旧时朝廷封赠爵号的诰命。
  • 8、冰封:(1)指江、河等冰冻覆盖
  • 9、敕封: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
  • 10、囊封:封事。
  • 11、椷封:信封。
  • 12、尧封:传说尧时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后因以"尧封"称中国的疆域。
  • 13、堤封:都凡;通共。详"提封"。
  • 14、部封:辖境。
  • 15、坟封:坟上的封土;坟墓。
  • 16、内封:指书籍封面后印有书名的单页。有时和扉页不分。
  • 17、收封:旧时赌博的一种方式。
  • 18、看封:旧称医生出诊费。
  • 19、雷封:古代县令的代称。古代的"县大率方百里"(《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而"雷霆百里﹐县令象之﹐分土百里"(《白孔六帖.县令》)故称。
  • 20、弥封: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以防止舞弊。
  • 21、墨封:犹墨敕。
  • 22、定封:确定封地,爵位。
  • 23、人封:人间;尘世。
  • 24、登封:登山封禅。指古帝王登泰山祭天祭地。
  • 25、门封:1.旧时官僚住宅门前挂的牌子,上写官衔及"禁止喧哗"等语。
  • 26、貤封: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
  • 27、道封:谓赐道士以封号。
  • 28、蛾封:1.蚂蚁衔土于穴外堆成的小丘。
  • 29、分封:(1)帝王分地封侯
  • 30、随封:1.即封包。给介绍人﹑推荐或关说者的酬礼。
  • 31、袭封: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封爵。
  • 32、远封:远方来的书信。
  • 33、提封:1.通共;大凡。2.犹版图,疆域。
  • 34、襃封:1.亦作"褒封"。2.褒奖封赏。
  • 35、函封:用匣子盛而封之。
  • 36、乾封:晒干新筑的祭坛。封,封禅时所建的祭坛。后泛指天旱。
  • 37、查封:(1)检查后贴上封条,不准动用
  • 38、神封:1.针灸穴位名。2.谓中原王朝的疆土。神,指神州;封,封疆。
  • 39、防封:防墓之坟。
  • 40、魁封:大墓。
  • 41、尘封:(1)指物品放置过久,覆满灰尘
  • 42、护封:包在图书簿册等封面外的纸。一般印有书名或图案,有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 43、轿封:给轿夫的赏封。
  • 44、重封:加封两爵号。
  • 45、连封:交界。
  • 46、皇封:1.旧称皇帝赏赐的茶﹑酒等。外加封口﹐故称。亦指封口用的罗帕。罗帕色黄﹐故又称黄封。2.旧指皇帝对臣下的封赠。亦指受封赠的人。
  • 47、泥封:(1)古人封信函,多在绳结处用泥封上,加盖印章,故称
  • 48、嗣封:谓承袭先人而受封。
  • 49、锁封:加锁封闭。
  • 50、斜封:谓非朝廷正命封授(官爵)。
  • 51、伯封:相传为古代孝子伯奇的异母弟。
  • 52、石封:石坛。
  • 53、副封:谓副本。
  • 54、雁封:犹雁书。
  • 55、边封:犹边境。
  • 56、东封:后因以'东封'谓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
  • 57、晋封:加封。
  • 58、畦封:界限。引申为约束。
  • 59、朱封:1.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
  • 60、邰封:邰地,邰国领地。
  • 61、沟封:谓掘地为沟,堆土为封,以划定边界。
  • 62、累封:指累计的最高封赠。
  • 63、例封:循例封官。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在世的父祖辈。详"例授"。
  • 64、题封:1.封缄题签。
  • 65、荫封:旧指因先代的功勋而受封。
  • 66、专封:1.擅自分封。2.指无限占田。
  • 67、实封:诸侯实际可以占有的土地。 古代封建国家名义上封赐给功臣贵戚食邑的户数与实际封赏数往往不符,实际上赐与的封户叫实封。 密封;固封。 指密封的奏折。
  • 68、鳖封:1.亦作"鳖封"。2.传说中的怪兽名。有两首,形似猪。
  • 69、并封:1.古代传说中的双头兽。
  • 70、赠封:古代朝廷对官员家属赐以爵位和称号。
  • 71、本封:原来的封爵。
  • 72、叙封:1.封建时代按官吏的官阶和爵位,封其妻﹑母﹑祖母﹑曾祖母。
  • 73、车封:槛车上的封条。
  • 74、赐封:赏赐拜封。
  • 75、华封: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
  • 76、疆封:疆域;边界。
  • 77、灵封:1.神仙境界。2.冥中辖境。
  • 78、赏封:(1)旧时指装有赏钱的红封套
  • 79、检封:缄封,封藏。
  • 80、进封:1.进授官职,加封名号。
  • 81、疏封:分封。帝王把土地或爵位分赐给臣子。奏疏;奏章。
  • 82、屯封:屯田之地。
  • 83、王封:1.王爵的封号。2.王朝的疆域。犹国土。
  • 84、锡封:1.赐封﹐分封。
  • 85、官封:1.皇帝赠予的官爵。2.指官府的封条。
  • 86、龟封:谓以龟趺封墓。
  • 87、鬣封:马鬣封。坟墓上封土的一种形状。
  • 88、上封:1.谓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2.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
  • 89、县封:古制庶人死后以绳束棺下穴覆土埋葬,称"县封"。
  • 90、原封:(1)未打开的、保持原来的样子
  • 91、窆封:泛指埋葬。下棺入圹﹐用土掩埋。
  • 92、加封:(1)上封条 (2)指帝王对臣子追加封予爵位、土地等
  • 93、邻封:1.本为相邻的封地。泛指邻县,邻地。2.邻国。
  • 94、四封:1.四面疆界。2.四境之内;四方。
  • 95、就封:受封。
  • 96、自封:(1)自己加封;自称 (2)拘执己见,墨守陈规
  • 97、花封:1.封建时代赐给贵妇人的封诰。2.旧时给媒婆的酬金。
  • 98、脊封:书脊上的封皮。
  • 99、茔封:犹茔地。
  • 100、标封:谓贴上封条。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封组词,封的组词,封字怎么组词,封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封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封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封字在中间的组词有42个,封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FFY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同本义所封封域。——《周礼·春官·保章氏》田有封洫。——《左传·襄公三十年》使田有封洫。——《吕氏春秋·乐成》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又如:封内,封外(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内或外);封守(边防;封疆);封界,封略(疆界;边境);封洫(区分田界的水沟);封畔(国界)坟堆;土堆而五人者亦得以加其土封。——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土堆或形状像坟的堆积物所谓平原者,下泽也。虽有小封,不得为高。——《管子》国土,土地土地之大,封内千里。——《荀子》泛指书信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李商隐《酬令狐郎中见寄》封建主义的简称封山,山名。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姓〈动〉分封土地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宋·苏洵《六国论》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史记·货殖列传序》又如:封国(封土立国);封爵(封土授爵);封赋(受封田地的赋税);封邑(赐给领地以为食邑)帝王把爵位及土地赐给臣子也叫封安緼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史记·魏公子列传》刘良佐者,故弘光四镇之一,封广昌伯。——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又如: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封名(封爵赐姓);封拜(赐爵授官);封侯(封拜侯爵)堆土植树为界;培土将何以封矣。——《国语·楚语下》于是封之,崇四尺。——《礼记·檀弓下》开阡陌封疆。——《史记·商君书》又如:封植(封土植树);封树(堆土植树以固疆界);封表(堆土以作标记);封殖(壅土培育)古代帝王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也叫封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堆土筑坟封王子比干之墓。——《礼记》用加盖印章的纸条贴在门、箱或其他容器的口上以防开启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史记·项羽本纪》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又如:封押(缄封签押);封包(封缄);封册(封缄玉册);封志(封识,封记);封检(加盖印记的封口)。又指用密封物或结扎物把容器弄严,防止空气流通。如:把酱菜坛子封好界限,局限余不敢以麋鹿自封也。——徐光启《甘薯疏序》民族者,非封于汉属而已。——章炳麟《复仇是非论》封闭(以封记关闭,使不能动用、通行或随便打开);堵塞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战国策·燕策》又如:封贮(封存,贮藏);封藏;封锢(严密关锁);封关(封锁关口);封灵(盖棺)用新加燃料或其他物质把火盖住。如:炉子封了吗?〈形〉高登封泰山,降坐明堂。——《汉书》大。如:封豕(大猪);封豕长蛇(大猪和长蛇。喻大恶元凶);封羊(一种大羊);封兽(古指大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