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寄组词>

寄组词,寄字组词,寄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寄组词

反馈

    寄怎么组词?一年级寄字组词有那些?

    寄组词语共200个,其中寄开头的词语100个,寄结尾的词语83个,在中间的词语17个。

    寄字组词: 寄售、 寄韵、 寄放、 寄远、 寄豭、 寄奉、 寄意、 侨寄法、 槲寄生、 刘寄奴、 外寄生、 桑寄生、 内寄生、 檞寄生、 郡寄、 俵寄、 请寄、 柬寄、 兴寄、 詶寄、 窜寄、 ... 这些寄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寄字开头的组词

1、寄售:(1)寄卖

2、寄韵:寄寓情韵。

3、寄放:(1)寄存

4、寄远:寄送远方。谓寄给在远方的丈夫。

5、寄豭:寄放在别家传种的公猪。喻指在别人家淫乱的男子。

6、寄奉:敬辞。谓通过邮递奉呈。

7、寄意:寄托心意。

8、寄孥:寄托妻子和儿女。

9、寄趣:寄托情趣。

10、寄菆:寄存的棺材。

11、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12、寄监:关押在监狱中。

13、寄撘:犹寄托,依附。

14、寄传:1.谓依靠某物进行传递。

15、寄殡:临时埋葬或停放灵柩。

16、寄辞:(1)传话,捎信

17、寄身:犹托身。

18、寄父:义父。

19、寄语:(1)传话给某人

20、寄名:(1)指幼童认他人为义父母或僧尼的俗家弟子以求长寿之举

21、寄赃:谓窝藏赃物。

22、寄应:谓在寄居地参加科举考试。

23、寄籍:(1)指长期居住外地而取得该地的籍贯

24、寄存:(1)暂时让人保管物件

25、寄孕:谓在他物中孕育生成。

26、寄笺:传递书信。

27、寄政:谓把军令寄寓在庶政之中。

28、寄生:(1)一种生物体依附在另一生物体中以求供给养料、提供保护或进行繁衍等而得以生存 (2)指不劳而获的生活

29、寄资:宋代近臣预支俸禄的一种名目。

30、寄乳:寄养。

31、寄坐:谓居客位。比喻地位不稳且无实权。

32、寄锡:僧人在某处居留。锡,僧人出外所用的锡杖。

33、寄付:委托;托付。

34、寄庄:我国封建社会中地主在本籍以外置备土地,设庄收租,谓之寄庄。明至清代前期,地主为逃避差徭,多在他处买田立庄;或假借外地官僚名义在本地设立田庄。

35、寄柬:递送柬帖。

36、寄卖:委托代为出卖物品或受托代卖。

37、寄信:1.递送书信。2.现代多通过邮局递送。

38、寄适:寄托闲适的心情。

39、寄目:观看;注视。

40、寄币:预先支付钱币。

41、寄讯:1.传递消息。

42、寄讬:1.亦作“寄托”。依托,安身。2.托付,委托。3.艺术作品中的寄情托兴。语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诗有寄託便佳。”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初学词求有寄託,有寄託则表面相宣,斐然成章。”4.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43、寄居:(1)在外地或在别人家居住

44、寄椗:谓船舶抛锚停航。

45、寄鲊:1.《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孟仁卒"裴松之注引《吴录》曰:"﹝孟仁﹞自能结网,毛以捕鱼,作鲊寄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鲊寄我,非避嫌也。'"《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曰:'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后常以"寄鲊"称赞子孝母贤。

46、寄榻:犹寄住。

47、寄筌:用《庄子》"得鱼忘筌"事,指托意于言辞。

48、寄怀:(1)抒发、寄托情怀

49、寄秧:水稻秧苗的一种假植方法。当水稻的前作收获太晚不能及时整地插秧,秧苗在秧田里生长的时间过长的情况下,为控制秧苗生长,将秧龄25-30天的秧苗掘起,暂时栽在肥沃的早稻田或空闲地中,隔些时间再栽到大田中。

50、寄泊:犹寄居。

51、寄心:寄托心意。

52、寄厝:暂时停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53、寄纸:指寄书信。

54、寄栖:谓暂时托身。

55、寄食:(1)依赖别人过日子

56、寄径:借路。

57、寄调:旧体词曲必须依照一定的调式进行写作,称寄调。亦借指写作上模仿其他作品的形式。

58、寄宿:(1)借某处住宿 (2)在学校住宿

59、寄库:辽的一种祭奠活动。又旧时迷信,人在生前焚冥钱,作佛事,寄属冥吏,备死后取用,亦称寄库。

60、寄质:1.派人质寄住他国作抵押。

61、寄灭:或存或灭。犹言恍惚。

62、寄押:1.把未经审判的罪犯暂时拘禁。

63、寄顿:(1)寄托安顿

64、寄饭:指暂被雇为仆,以求衣食。这种仆人有自由身分,跟对主人有人身依附关系的奴婢不同。

65、寄书:传递书信。

66、寄养:(1)把孩子托付给他人抚养

67、寄谕:所传递的皇帝的谕旨。

68、寄踪:1.犹寄迹。

69、寄家:在异乡安家居住。

70、寄音:传递音信;传递书信。

71、寄示:谓送给人看,示知。

72、寄慨:寄托感慨。

73、寄杖:传说为一种妖术。能将所受杖击寄于他物身上,以逃脱痛楚。

74、寄留:犹寄放,留居。

75、寄递:(1)指邮局寄送邮件

76、寄汲:指取别家的井水。

77、寄寓:(1)寄居,依附 (2)寄托

78、寄傲: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

79、寄委:寄命委政。谓以国家大政相委托。

80、寄帑:寄托妻子和儿女。

81、寄情:(1)寄托情怀

82、寄迹:(1)在外乡停留或暂住

83、寄主:(1)为一种寄生物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如人是蛔虫的寄主

84、寄味:寄托情趣。

85、寄物:1.寄存之物。2.托物寄兴。

86、寄词:犹寄语。

87、寄庑:寄寓廊庑。谓从师学艺。

88、寄论:谓随声附和,言无定论。

89、寄鞮:古时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90、寄属:谓委以重任。

91、寄画:1.谓借重筹划。

92、寄灵:暂时放置灵柩。

93、寄藏:1.谓依制迁神主而藏于祖庙。2.犹贮藏。

94、寄费:邮寄信件、物品等所需的费用。

95、寄恨:寄托愁怨憾恨的情意。

96、寄象:1.古时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2.寄托物象。

97、寄公:古指失国后寄居别国的诸侯。后亦泛称失位而流亡者。

98、寄观:谓凭借外物进行观察。

99、寄死:1.谓死在所依附的人家中。

100、寄款:1.寄托忠诚之心。2.指汇寄钱款。



寄字中间的组词

1、侨寄法:两晋之交,北地人为避战乱,纷纷迁居南方,依大臣王导议,在南方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设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迁入的士族和民众。侨人不列入当地的户籍册,他们只受侨州郡县的管理,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此法称为"侨寄法"。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册第四章第一节。

2、槲寄生:植物名。桑寄生科槲寄生属,常绿小灌木。亚洲北部及欧洲均有分布。通常寄生于麻栎属、苹果属、白杨属、松属各树木,有害于宿主。茎柔韧呈绿色;叶呈倒披针形、革质、淡绿色。早春,叶间分出小梗,著生小花,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果实半透明,呈黄绿色;果肉有黏质物。茎和叶子可入药。

3、刘寄奴:1.药草名。多指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 2.人名。南朝宋武帝刘裕。

4、外寄生:一种生物寄生于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摄取宿主养分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5、桑寄生:桑寄生科。常绿小灌木,常寄生于山茶科和山毛榉科等植物上。叶革质,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夏秋开花,紫红色。浆果椭球形。另有毛叶桑寄生,也称桑上寄生。枝﹑叶﹑花均被褐色毛。中医以茎叶入药,叫广寄生,能治风湿痛﹑腰背酸痛等。

6、内寄生:生物学用语。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例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

7、檞寄生: 可泛指松毛虫属中的各种寄生于松樠上的害虫。

8、实寄封:实寄封是经过通信寄递后的信函封套或者其它邮政用品的总称。

9、桑上寄生:1.即桑寄生。2.即桑耳。详"桑耳"。

10、象寄译鞮:后称翻译为'象寄译鞮'。

11、身寄虎吻: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12、终末寄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寄主

13、借歌寄情: 用歌词所表达的意思来反衬自己的内心情炽热的感情通过音符传播出来。

14、夜雨寄北:诗篇名。唐代李商隐作。全文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答覆友人的询问,既有秋雨时节的感伤,又有向往中的温馨场面。其中的重叠词句,突出了作者感情的缠绵,构思奇特。

15、仓腐寄顿:仓腐寄顿,汉语成语,意思是仓库里储存的陈米已经腐烂。

16、箍药寄方: 是一种药名,主治发背痈疽,诸般肿毒。

17、槲寄生组:槲寄生组,雌雄异株植物。



寄字结尾的组词

1、郡寄:1.谓作郡太守。

2、俵寄:1.谓分散转嫁。

3、请寄:1.犹请托。

4、柬寄:选拔并委以重任。

5、兴寄:指寄托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6、詶寄:唱酬寄赠。

7、窜寄:1.更改并混入。

8、飞寄:胥吏贪污田赋的一种方法。

9、恩寄:1.指长上对下属的信任托付。2.特指帝王的授职。

10、旁寄:1.别有寄托。

11、持寄:持物寄人。

12、侨寄:寄居。

13、酬寄:犹寄赠。

14、函寄:1.邮寄。

15、部寄:指中央各部之职。

16、宠寄:宠信而委托以重任。

17、荣寄:光荣的寄托。指重任。

18、遗寄:1.指帝王临终遗命;遗诏。2.指帝王临终时的顾命大臣。3.死者临终时嘱咐身后寄交某人之物。

19、邮寄:(1)通过邮政发送

20、拜寄:1.拜认为寄父或寄母。

21、嘱寄:嘱托寄命。

22、趣寄:志向和抱负。

23、诡寄:1.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他人名下﹐借以逃避赋役的一种方法。

24、流寄:谓飘泊外乡。

25、隆寄:1.厚望﹐重托。

26、无寄:1.没有着落;无所寄托。

27、客寄:1.寄居异乡。2.指在外寄宿。

28、悬寄:谓远处在外。

29、边寄:防守边疆的任务。

30、戎寄:委以军务。

31、转寄:委托一方把信件寄给另一方。

32、标寄:谓寄托高超,不以俗务为怀。

33、亲寄:亲近倚重。

34、任寄:委任;付托。

35、远寄:谓寄情于世外。

36、萍寄:(1)浮萍寄迹水面。比喻行止无定,不能安居

37、眷寄:眷爱倚重。

38、遣寄:遣怀和寄志。

39、委寄:谓委任付托。

40、祖寄:祖籍与寄居地。

41、津寄:津逮。寄,通"暨"。至。

42、朝寄:朝廷的委托。

43、期寄:期望。

44、阃寄:1.委以军事重任。谓寄以阃外之事,故云。

45、高寄:志怀高远。

46、情寄:1.信任和倚托。

47、邦寄:国家的托付。

48、民寄:民望所寄。旧时指地方官。

49、栖寄:1.亦作"栖寄"。2.安身,寄住。

50、讬寄:1.付托。2.指所受付托。3.谓寄托情意。4.委托寄送。

51、飘寄:飘泊寄居。

52、廷寄:(1)清廷给地方高级官员的谕旨,不由内阁寄出,而由军机处密封交兵部捷报处寄往各省,直接书上某官“开拆”,叫“廷寄”

53、顿寄:寄放。

54、孤寄:1.犹托孤。2.独身寄居他乡。

55、奬寄:赏识并委以重任。

56、静寄:优闲地寄寓﹑依托。

57、忧寄:忧国忧民的托付。

58、怀寄:寄托心志。

59、如寄:好像暂时寄居。比喻时间短促。

60、重寄:重大的托付。

61、隐寄:1.隐瞒寄托(田地)。

62、鞮寄:翻译。

63、危寄:谓寄身于危境之中。

64、心寄:推心相托。

65、投寄:付邮寄出。

66、主寄:犹主客,主从。

67、托寄:1.付托。2.指所受付托。3.谓寄托情意。4.委托寄送。

68、封寄:封缄寄递。

69、浮寄:1.无依托。2.不定居。

70、象寄:后称翻译为'象寄'。

71、权寄:谓掌握的实权。

72、事寄:犹言职权范围。

73、郵寄:(1)通过邮政发送

74、渊寄:1.犹幽怀。

75、推寄:犹言推心置腹。

76、意寄:1.寄以心意。2.犹寄托。

77、汇寄:(1)汇款;寄钱

78、名寄:注入到河川的地方,指的就是名寄河川汇入天盐川。

79、遥寄:(动)①向远方递送:给指挥部发电,~胜利喜讯。②向远方寄托:用歌声~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80、交寄:当东西到你那里了由这家快递公司在乙地的加盟方给你送去的,则乙地的快递公司的行为叫交寄行为,交寄区别于收寄。

81、奖寄:赏识幷委以重任。

82、旅寄:寄居他乡。

83、调寄:意思是调:曲调。寄:依靠,托付。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DSK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同本义寄,托也。——《说文》寄公者,何失地之君也。——《仪礼·丧服》传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皇疏:“寄是暂寄有反之目也。”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又如:寄籍(寄居外地而附以户籍的叫寄籍);寄庄(在外地买地设庄,收租)委托,托付令可以寄政。——《国语·齐语》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出师表》倚南窗以寄傲。——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又如:寄命(委以重任;生命如寄旅,因此比喻短暂的生命);寄付(委托;托付);寄任(指所委托的重要责任;托付重任)依赖;依附托根附树身,开花寄树梢。——白居易《有木诗》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与兹乡。——黄景仁《洞庭行赠大归包川》又如:寄命(寄身;托身);寄口(依靠别人生活)寄放;寄存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南史·江淹传》又如:寄包(寄存行李;喻指寄宿);寄物(寄存的东西;寄托某件物品作为凭证)寄托依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先王寄理于竹帛。——《韩非子·安危》又如:寄怀(寄托情志;用真诚的心意待人);寄意(寄托情意)托人递送女寄言于母。——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又如:寄声(托人口头传达问候);寄外(妻子寄信或他物给丈夫);寄言(寄语、带信);寄奉(敬词。谓通过邮递奉呈)〈形〉非亲生的——指亲属。如:寄儿;寄爹;寄娘;寄女;寄名(旧时迷信将儿童拜在他人名下做义子,叫寄名)〈名〉人物名寄伪儿啼。(区寄假装像小孩子的啼哭。儿,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像小孩子似的。)——唐·柳宗元《童区寄传》翻译官。古代称翻译东方民族语言的官吏。如:寄象(古代指能通传南方与东方语言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寄鞮(古代指能通传东方与西方之语的翻译官,后泛指翻译)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寄/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