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组词
反馈官怎么组词?一年级官字组词有那些?
官组词语共300个,其中官开头的词语100个,官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100个。
官字组词: 官长、 官宣、 官员、 官僚、 官绅、 官学、 官子、 稗官词、 打官腔、 非官方、 吃官司、 供官诗、 半官方、 郎官鲙、 士官、 五官、 宦官、 收官、 门官、 鸟官、 隳官、 ... 这些官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官字开头的组词
1、官长:(1)旧时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吏 (2)旧指军官
2、官宣:“官宣”从“官网”“官微”衍生而来,义为“官方宣布”。其“官方”指某种权利的拥有方。“官方”本指政府方面,如“官方人士”“官方消息”等,把个人、机构等非官方行为称为“官方”,也有强调其权威性、可靠性的意味。
3、官员:(1)经过任命、具备一定等级的政府工作人员
4、官僚:(1)指官员;官吏 (2)指官僚作风,官僚主义 (3)拘泥于陋规琐则、条条框框或在本部门作威作福的政府官员
5、官绅:官吏和绅士。
6、官学:旧时官府设立的学校。官方奉行的学说。
7、官子:围棋中的一种专业语言。围棋术语。一般具有两个含义:官子阶段与官子。指在收官阶段所下的棋。
8、官人:(1)唐朝称当官的人,宋以后对有一定地位的男子的敬称 (2)妻子称呼丈夫(多见于早期白话)
9、官阀:官阶;门第。
10、官吏:(1)官员。亦为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 (2)中国封建时代九品官中的任何一种官职,较低级的官吏由通过中国经典文学考试及格的人来充当
11、官箴:百官各为箴辞,劝戒君王的过失。《左传.襄公四年》:「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官吏应守的礼法。《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此一臣者,官箴虽玷,但或念初任,或念年青,尚可望其自新。」
12、官曹:官吏办事的机关;官吏办事的处所。
13、官妓:古代供奉官员的妓女。唐宋时官场应酬会宴,有官妓侍候,明代官妓隶属教坊司,不再侍候官吏,清初废官妓制。
14、官杀:即官鬼。明万民英《三命通会·论庚年》:“庚辛春月正逢财,最忌干头比刦来,官杀要分嫌混杂,身强用吉乃康哉。”
15、官宦:(书)(名)做官的人:~人家|~后代。
16、官历:1.官府颁行的历法。2.指官府颁行的历书。
17、官府:(1)旧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2)旧称封建官吏
18、官渡:官设的渡口。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因临古官渡水而得名。
19、官方:(1)俗称政府方面
20、官仕:出仕做官。
21、官廨:官署,官吏办公的房舍。
22、官赀:官职和俸禄。
23、官样:1.官家的式样;富丽典雅﹑精致时新的式样。2.堂皇典雅;大方。3.官僚气派。4.借指黄色菊花。
24、官纲:旧时官府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25、官产:指逃亡人户及抄没等项入籍于官府的产业。
26、官鬼:卜筮术语,用于中国传统的测运算命之中,在个人八字中代表官运、福禄。
27、官斛:官府标准量器。容量本为十斗,南宋末改为五斗。
28、官荒:属于官府的荒地。
29、官材:1.亦作"官才"。2.按照才能授予官职;任用有才能的人为官。3.作官者的才能。
30、官塘:即官道。塘,培土修筑的道路。
31、官符:1.旧时阴阳家所谓凶神之一。 2.官府下行的文书。
32、官况:1.居官的境遇。2.谓居官的心情。
33、官槐:官府植于官道旁的槐树。
34、官稷:帝王祭祀五谷神的社宫。
35、官司:(1)诉讼 (2)旧指官府
36、官树:官道旁所植的树。
37、官满:官吏任职期满。
38、官租:政府征收的租税。
39、官狱:官府的牢狱。
40、官茶:由官府专卖的茶。
41、官蛙:即官虾蟆。
42、官迷:(1)想担任官职的癖好
43、官瘾:(1)对在政府中抢得一官半职的迷恋;当了官后千万百计使用权力或向上爬的劲头
44、官俳:犹官妓。
45、官势:1.国势;国力。2.官吏的权势。
46、官估:谓官定价格。
47、官话:(1)中国封建时代为朝廷和政界使用的中国北方主要方言,其中心是北京话 (2)犹官腔
48、官评:做官的声望。亦指对官吏的评价。
49、官阶:(1)官员的等级次第
50、官守:官位职守;官吏的职责。 臣下。 官吏。
51、官卖:由官府卖出。
52、官路:(1)官府修建的大道。后即泛指大道 (2)指仕途
53、官廪:犹官俸。国家发给的俸禄。 国库里的粮食。
54、官厅:(1)旧称政府机关
55、官班:官职的等级位次。
56、官利:1.官卖所得的利润。2.旧时股息的俗称。企业的股东按规定的定率从企业所取得的利润。3.泛指利润盈余。
57、官家:(1)天子 (2)指朝廷、官府 (3)(按:“潜”是否为“潸”之误) (4)尊称作官的人
58、官僮:官府的侍役。
59、官砦:1.亦作"官寨"。2.官兵的营寨。3.藏族土司的住宅。
60、官练:国库中的绢帛。
61、官钱:1.官府的钱币。2.官府铸造的钱币。3.官断的身价钱。
62、官成:1.谓官府的成规。2.仕宦有成就。
63、官储:供官家用的储备物资。
64、官帽:官吏的制帽。与"便帽"相对。
65、官纸:官府公用的纸张。
66、官绿:正绿色,纯绿色。
67、官都:国家众官的首长或某地方某单位的行政长官。
68、官粮:1.旧时交纳于官府的税粮。2.政府发放的救济粮。
69、官贼:官府的叛贼。
70、官耗:旧时征收田赋,于正额之外加收若干,名义上是弥补耗损,称官耗。
71、官绢:官府的绢帛。
72、官车:公家的车辆。
73、官邸:(1)权贵的住所 (2)高级官员办事处所在的房舍
74、官礼:官府的礼法。
75、官用:1.官府的费用。2.官府使用。
76、官健:唐初府兵制,士兵自备武器资粮,后逐渐改为官给,故称士兵为官健。
77、官军:(1)旧时国家的正式军队
78、官商:(1)官府经营的商业 (2)指从事公营商业而缺乏为顾客服务精神的人 (3)官府和私商
79、官舟:官府的船。
80、官征:官府的征敛。
81、官灯:有官家标志的灯笼。
82、官等:官府制作的符合标准的戥子。
83、官销:国家专卖。
84、官讳:1.旧时指尊长的名字。2.正式的名字。
85、官阁:1.供人游憩的楼阁。2.犹官署。
86、官运:做官的运气:~亨通。
87、官寮:即官僚。指官员。
88、官力:官府的势力。
89、官暇:公馀。官吏办公后的空闲时间。
90、官饔:官府供给的饭食。
91、官级:官吏的等级。
92、官帖:官府刻印或拓就的名家字帖。
93、官里:1.犹言衙门里,官府里。2.犹官家。指皇帝。
94、官制:设官的制度。
95、官口:没入官府充当奴隶的罪犯家口或俘虏。
96、官社:帝王祭祀土神的社宫。
97、官籍:官府的簿籍。
98、官橐:犹宦囊。指官吏的收入。
99、官粟:官府的谷物。
100、官衫:1.旧时官妓到官厅供奉时,穿官府规定的服装,称官衫。2.犹官服。
官字中间的组词
1、稗官词:指小说野史。
2、打官腔:比喻用冠冕堂皇的话搪塞别人。
3、非官方:1. 与官方无关,不是来自官方或得到官方批准。 2. 不属于或来自一个政府或治理机构,未得到政府或治理机构的批准或承认。
4、吃官司:(1)受控获罪服刑或受其他裁处
5、供官诗:1.应酬官吏的诗。
6、半官方:(1)有某些官方的引证来源、权威或重要性的;部分从专门的官员或权威机构那里得来的
7、郎官鲙:鱼羹。
8、赵官家:1.指宋代赵姓皇帝。2.特指宋太祖赵匡胤。
9、抱官囚:谓做官不自由有如囚犯。指贪恋禄位的人。
10、春官试:即礼部试。
11、护官符:旧指地方上权贵的名单。新上任的官员必须保护他们的利益﹐才能立住脚跟﹐保住自己的官职。
12、选官图:升官图。
13、老官儿:对老者的称呼。 称丈夫。
14、内官子:太监。
15、太官葱:《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罢。"后以冬葱为太官葱。
16、小官人:称富贵人家子弟。称年轻男子或男孩。
17、郎官清:酒名。
18、打官防:打官司。
19、判官头:指鞍子前边较高的部位。
20、甄官井:古迹名。在河南·洛阳东南。
21、大官葱:即冬葱﹐比一般葱稍细小。
22、三官堂:道教供天、地、水三官神的庙宇。
23、百官图:宋范仲淹所作之《百官升迁次序图》。
24、钉官石:传说中的石名。
25、盐官枣:枣名。
26、郎官湖:湖名。本名南湖。在今湖北汉阳。唐李白流放夜郎,与故人尚书郎张谓﹑沔州牧杜公﹑汉阳宰王公,觞于南湖。张请李白为湖标一嘉名,以传不朽,白因举酒酹水,改南湖为郎官湖,并赋《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有句云:"四坐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参阅本诗序。
27、郎官星:1.《后汉书.明帝纪》:"帝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馆陶公主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群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后因以"郎官星"为郎官的美称。
28、译官令:古官名。掌通译。汉代大鸿胪之属官有译官令及丞。
29、赢官人:宋时人对岳飞养子岳云的赞称。
30、拜官年:清制,除夕清晨宫廷﹑官府行拜年之礼。
31、新官人:1.新郎。
32、汉官仪: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典礼制度。亦泛指华夏的礼仪制度。
33、好官缺:较好的官职缺额。
34、三官钱:汉代上林苑三官所铸的钱币。
35、上官仪:(约605-664)唐代诗人。字游韶,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初进士。曾位居宰相。后被武则天所杀。诗风华美绮丽,有“上官体”之称。又归纳诗歌中的对仗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定型有一定影响。
36、受官厅:官衙的大堂。
37、王官伯:天子委派的主盟老臣。
38、铁官钱:东汉公孙述在成都自立为蜀王﹐设铁官所铸之钱。
39、打官司:(1)诉诸法律,提起诉讼 (2)口∶争论,争执
40、春官氏:礼部的别称。
41、大官人:对有钱有势、社会地位较高的男子和富贵人家子弟的尊称。多见于早期白话作品,如小说、戏剧等。
42、探官茧:唐宋官僚家庭于正月制作的面食,在馅中放置写有官品的纸签或木片,各人自取,以卜来日官位的高下。立春日制作的,叫"探春茧"。
43、炎官伞:指阳光。
44、五官郎:汉时五官中郎将署下的属官有五官中郎﹑五官侍郎﹑五官郎中,泛称"五官郎"。《后汉书.百官志二》:"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后用以代称宫廷侍卫官。
45、锦官城:城名。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南。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掌织锦官员之官署﹐因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
46、吃官事:1.亦作"吃官事"。2.吃官司。
47、文官花:1.一种颜色屡变的花。又名弄色芙蓉。2.锦带花的别名。
48、升官图:话剧剧本。陈白尘作于 年。两个强盗梦见知县和秘书长在群众暴动中一伤一死,于是冒充知县和秘书长来到县衙,诸官僚与知县太太为分得赃款,居然予以承认,真知县被卖作壮丁。忽然省长前来视察,他收到许多金条和一个新太太,于是宣布视察完毕,枪毙了逃回的真知县。正当大家升官发财,为省长和假知县举办婚礼时,愤怒的群众将他们抓走。两个强盗于是从梦中惊醒。
49、夏官正:官名。唐宋以来均为司天官属中管四时的官。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五》。
50、五官将:"五官中郎将"的省称。
51、上官体:初唐诗人上官仪,诗多应制而作,内容空虚,讲求骈俪对仗,风靡一时,称为“上官体”。
52、五官掾:州郡的属官。
53、授官厅:官府,衙门。
54、审官院:宋代选拔京朝官的机关。分东西二院,东院主文选,西院主武选。元丰后其职并入吏部。
55、文官果:果名。产于我国北方﹐花美丽﹐供观赏﹐果形如螺﹐味甚甘﹐也可榨油。传说其树从河中浮来﹐有文林郎拾得种之﹐故名。参阅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清吴伟业《文官果》诗题注引陈藏器《本草拾遗》。
56、食官令:汉代陵园所设官名。掌晦望时节祭祀。
57、加官脸:扮演跳加官时用的面具。
58、打官话:谓用官方的门面话来推托或压人。
59、甄官署: 古代官署名。
60、老官板: 好钱。
61、伤官运: 不好的运气。
62、正官格: 八字命局中以正官为用神,官星是命局中的主要成分。
63、改官法: 宋代选人改京朝官之法。
64、亓官姓: 丌官姓,即亓姓,亓,古“其”字,也作“丌(古音Qí,今音Jī)”。
65、糖官人: 以蔗糖和麦芽糖做成的各种造型。
66、王官姓: 王官,来源有三,一是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67、还官记: 以清朝揭阳县令鲁亮才为民得官、舍官、还官的事迹为原型的潮剧剧目,曾获第十届广东省艺术节剧本一等奖、剧目一等奖。
68、法官袍: 法官在法庭审判时穿的袍子。我国的法官袍为散袖口式黑色长袍,红色前襟配有4颗金黄色的领扣。
69、左官罪: 汉朝为巩固中央集权政治设立的主要罪名之一。
70、张官堡: 衡水到深州的重要交通要道,是第一个打间站。
71、器官属: 器官属以前用于指根据单独保存隶属于同一科的植物的部分器官而建立的属。
72、钟官城: 《三辅黄图》云:“钟宫,在户县东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此或其处也。
73、候官县: 汉武帝平闽越,在今福州设置东部候官驻兵看守,俗称冶县。
74、追官勒停:1.指追回官衔,勒令停职。
75、鲎杓官人:旧称贪得无厌的官吏。
76、三官手书:道教徒祈祷三官神的文书。
77、私事官雠:1.古时俚语。谓假借公事来发泄私愤。
78、柴汝官哥:古代四大窑名。柴窑出北地,世传为后周世宗柴荣所建;汝窑出汝州,宋时所建;官窑宋政和间京师自置;哥窑出处州。
79、赃官汚吏:犹言贪官污吏。
80、今上官家:当朝的皇帝。
81、五花官诰:古代帝王封赠的诏书,因以五色金花绫纸制成,故称。
82、经官动词:1.谓涉讼。
83、人命官司:指有关杀人或因故使人致死的事件的诉讼。
84、硃笔官票: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85、材官将军:1.汉代武官名。魏晋以后为主管工匠﹑土木之官。
86、材官校尉:1.主工匠﹑土木之事的校尉。
87、寄居官员:见“寄居官”。
88、伶官传序:散文篇名。北宋欧阳修作。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伶官,即宫廷中的乐工、艺人。文章根据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官以致国乱身死的史实,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著名论点。
89、压寨官人:旧小说﹑戏曲中称据山立寨的女首领的丈夫。
90、上风官司:能胜诉的诉讼。
91、一官一集:旧时士大夫以所署官作为撰集之名,始于南朝·梁·王筠。
92、财旺官生:旧谓钱财富足易得官做。
93、朱笔官票: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94、武昌官柳:即武昌柳。
95、财官双美: 命理学之术语。
96、达官显贵:犹高官尊爵。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97、长官意志: 是个人权威的物化形式,是指官员对待一件事的态度,暗含专断,霸道的意思,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强权往往通过具体的制度,形式,要求,奖惩直接反映出来。
98、为官不为: 为官不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为官不为,体现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究其实质仍是腐败不正之风,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99、围棋官子:围棋比赛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100、三苦官员:三苦官员指工作压力大没完没了地检查工作等,出自人民网。
官字结尾的组词
1、士官:即士师,掌刑狱之官。监狱的别名。日本军队尉官的统称。犹言作官。士,仕。
2、五官:(1)指耳、眼、鼻、口、身,通常指脸部器官
3、宦官:(1)太监,在内宫侍候女眷或被任为宫廷内侍的割去睾丸的男人
4、收官:收官,又称作官子,“收官”是围棋用语,是围棋比赛中三个阶段(布局、中盘、官子)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指双方经过中盘的战斗,地盘及死活已经大致确定之后,确立竞逐边界的阶段。
5、门官:守门的官。
6、鸟官:传说远古少皞氏以鸟名官,谓鸟官﹑鸟师。
7、隳官:1.罢官﹔解职。
8、稗官:本指小官,后世沿称小说家为「稗官」。
9、狗官:詈词。对官吏的蔑称。
10、军官:(1)武装部队中有权力或指挥职位的人,特指有任职令的人 (2)被任命为少尉或少尉以上军衔的担任武装部队领导职务的官员
11、冷官:地位不重要﹑事务不繁忙的官职。
12、器官:(1)动物或植物的由不同的细胞和组织构成的结构(如心、肾、叶、花),用来完成某些特定功能,并与其他分担共同功能的结构一起组成各个系统
13、解官:1.辞官卸任。 2.古代负责押解人犯、解送税款等的官差。
14、品官:1.唐代称宦官为"品官"。2.泛指古代有品级的官员。古代官有九品。
15、婪官:贪官。
16、冗官:(1)无专职而备执行临时使命的官吏
17、词官:指文学侍从之臣。
18、酷官:1.犹酷吏。
19、越官:1.犹越职。
20、诨官:乐工。
21、进官:1.进升授官;进升官职。
22、党官:指国民党官员。
23、府官:1.官职。2.州府的长官。
24、让官:让官位给别人。
25、素官:无实权的清闲官职。
26、莅官:任官。
27、言官:(1)谏官
28、丌官:姓氏(复姓)。
29、躐官:越级升任。
30、能官:1.善于为官;能干的官。语出《国语.晋语四》:"先且居之佐军也善﹐军伐有赏﹐善君有赏﹐能其官有赏。"
31、干官:古代掌均输之官。
32、贾官:买取官职。
33、谬官:不称职的官员。自谦之词。
34、印官:明清制度,从布政使到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官皆用正方印,故称'正印官'或'印官'。其他临时差委以及非正规系统官员,则用长方印。
35、谪官:1.贬官另任新职。2.被贬降的官吏。
36、颁官:赐授官位。
37、癏官:1.旷废职守;不称积。
38、三官: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 古代三种官的合称。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 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汉代管理铸钱的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为水衡都尉之属官。 古代三种官的合称。三国时魏国称廷尉属官正﹑监﹑平为廷尉三官。 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的合称。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人体三种器官。指耳﹑目﹑心。 人体三种器官。指口﹑目﹑耳。
39、队官:1.武官名。清代军制﹐一队之长官称为队官。
40、曹官:属官。
41、高官:(1)官位高的人 (2)大臣的职务
42、畴官:世代相传的专业性官职。特指太史之类的历算官。
43、贵官:1.尊贵的官家。指天子。2.显贵之官。3.对为官者的敬称。
44、远官:1.谓地方官。2.指远处做官的人。
45、贰官:1.副职。
46、郎官:侍郎、郎中。汉代均称为「郎官」。唐代以后专指郎中、员外。
47、内官:指国君左右的亲近臣僚。 宫中的女官属。 宦官,太监。 内朝官,对'外朝官'而言。 指在朝廷任职的官员,对地方官而言。
48、出官:(1)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
49、放官:犹免职。
50、刑官:掌刑法的官吏。
51、当官:(1)做官
52、还官:1.回任复职。2.归还官府。
53、京官:(1)中国古代一般称属于中央系统的官员为京官,以别于地方官及差遣出外之官。唐代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以下,都称为京官
54、罢官:(1)免除官职
55、轨官:1.古时主掌会计事宜的官。
56、遂官:指周代遂大夫的属官。
57、道官:1.掌道教之官。2.对僧道的敬称。
58、铁官:1.古代官名。主管铁器铸造等。
59、译官:把某种语言文字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的官员。
60、政官:掌军政的官吏。
61、参官:被参劾而罢官。
62、小官:职位低的官。旧时官吏对己的谦称。旧时店里的年轻伙计。犹言小店倌。称男孩子。犹男妓。旧时用以称一般男青年。
63、诈官:冒充官员。
64、窜官:1.流放的官员。
65、感官:(1)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有眼、耳、鼻、舌、身等
66、畿官:京畿官员。
67、理官:1.治狱之官。
68、奴官:唐时称出身低贱的下级军官。
69、送官:1.送交官府。
70、正官:正式编制内的官员。对额外官及赠官等而言。犹长官。对副贰之官而言。星命家术语。谓官煞之两干相配合者,如甲遇辛是。甲若遇庚,则官煞两干不相配合,谓之偏官。
71、秩官:1.常设之官。2.记载周代有关常任官制的图书。
72、彻官:犹达官。姓名达于天子之官。
73、粗官:1.指武官。唐代重内轻外,凡不历台省便出任节镇者,人称粗官。
74、贡官:1.主考官。
75、羁官:1.亦作"羇官"。2.久宦异乡的人。
76、秋官:1.古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大暤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孔颖达疏引汉服虔曰:“大暤以龙名官,春官为青龙氏,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唐贾公彦《<周礼正义>序》:“春官为木正,夏官为火正,秋官为金正,冬官为水正,中官为土正。” 2.《周礼》六官之一,掌刑狱。《周礼·秋官》唐贾公彦题解:“郑《目録》云,象秋所立之官。寇,害也。秋者,遒也,如秋义杀害收聚敛藏於万物也。天子立司寇使掌邦刑,刑者,所以驱耻恶,纳人於善道也。”所司与后代刑部相当,故唐武则天曾一度改刑部为秋官。后世常以秋官为掌司刑法官员的通称。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掌山林於夏典,物得其生;听狱讼於秋官,人忘其死。”唐韩愈《祭马仆射文》:“擢亚秋官,朝得硕士。”明何景明《送刘西曹决狱畿内》诗:“日下秋官出,天边汉使分。” 3.明太祖所置四辅官之一。《明史·安然传》:“先是,胡惟庸谋反伏诛,帝以歷代丞相多擅权,遂罢中书省,分其职於六部。既又念密勿论思不可无人,乃建四辅官,以四时为号。” 4.(郑少秋的别称)一般指郑少秋。
77、治官:治理政务之官员。指天子之臣僚。 治理百官。 尽职。
78、备官:1.居官。后常用作任职的自谦之词,谓自己虚在官位,聊以充数。2.设官。
79、教官:(1)军队、学校等团体内担任教练的军官的旧称
80、夸官:士子考中进士或官员升迁时﹐排列鼓乐仪仗游街﹐谓之'夸官'。
81、灵官:1.仙官。2.王灵官的略称。道教奉为护法监坛之神。3.明代所设的道官。
82、买官:以财求官。
83、蜜官:1.指蜜蜂。
84、万官:数以万计的官吏。极言官吏之多。
85、退官:犹辞官。
86、邑官:邑丞。
87、运官:古代督运物资的官员。
88、臣官:泛指群臣百官。
89、鼎官:即鼎士。
90、故官:以前所居的官职。先前的属官。
91、九官:古传舜设置的九个大臣。泛指九卿六部的中央官员。
92、累官:谓积功升官。
93、龙官:太皞、伏羲时有龙瑞,故以龙命官。
94、赐官:1.受天子命能自置官吏以治家邑。2.后世指授以官职。
95、跟官:1.旧时指跟随和侍候官员。2.旧时指官员的随从。
96、将官:[jiàngguān]:〈名〉低于元帅,高于校官的将级军官。[jiàngguan]:〈名〉将领。
97、笼官:唐时吐蕃将职名。
98、闲官:1.亦作"闲官"。2.职务清闲的官员。3.指州佐﹑县丞等。
99、谢官:1.辞官。
100、贼官:1.指为敌方效力的伪官。2.詈词。指祸国害民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