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刑组词>

刑组词,刑字组词,刑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刑组词

反馈

    刑怎么组词?一年级刑字组词有那些?

    刑组词语共217个,其中刑开头的词语100个,刑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17个。

    刑字组词: 刑威、 刑具、 刑剭、 刑责、 刑曹、 刑奄、 刑赏、 问刑官、 绞刑架、 弛刑徒、 详刑寺、 行刑队、 铸刑书、 禁刑日、 九刑、 三刑、 判刑、 绞刑、 渥刑、 黥刑、 避刑、 ... 这些刑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刑字开头的组词

1、刑威:1.谓严历执法,使民畏慑。2.刑罚。

2、刑具:(1)用刑的器具,如夹棍、绞架等

3、刑剭:谓将有罪之贵族﹑大臣刑杀于户内,而不在市上施刑。

4、刑责:1.犹刑罚。

5、刑曹:分管刑事的官署或属官。

6、刑奄:1.宫刑。2.指阉人。

7、刑赏:刑罚与奖赏。

8、刑网:(1)形容刑法的严密如罗网一样,触犯后便无法逃脱

9、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10、刑厅:掌管刑事的官吏。

11、刑仵:犹仵作。旧时官署中检验死伤的吏役。

12、刑官:掌刑法的官吏。

13、刑律:(1)刑法

14、刑状:诉讼状。

15、刑论:判刑论罪。

16、刑家:受刑者的家族。

17、刑罪:触犯刑法之罪。

18、刑于:1.亦作"刑于"。2.谓以礼法对待。3.指夫妇和睦。

19、刑事:1. 有关刑法的。 2. 应受刑罚、处罚或惩罚的。

20、刑吏:行刑的吏卒。

21、刑贬:减刑,宽缓刑罚。

22、刑翦:犹割剪。

23、刑劫:谓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

24、刑祸:灾祸。

25、刑所:犹刑场。

26、刑谳:议罪定案。

27、刑蹇:犹刑克。

28、刑部:(1)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

29、刑书:刑法的条文。 刑部尚书的简称。 掌管文书的狱吏。

30、刑坐:犹连坐。谓旧时犯法者的家属﹑亲族和邻居等连带受刑罚。

31、刑伤:杀伤。 受刑后的创伤。

32、刑法:[xíngfǎ]:(名)规定什么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什么惩罚的各种法律。[xíngfa]:对犯人的体罚:动了~。

33、刑统:我国封建社会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犹刑事法规的汇编兼训释。以《唐律疏议》为体例,结合当时施行的格﹑敕法令分类编成,自唐至宋,历代沿袭。始于唐宣宗大中年间的《大中刑法统类》,现仅存《宋刑统》。

34、刑德:刑罚与教化;刑罚与恩赏。 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附会五行生克之说。

35、刑场:(1)对犯人执行死刑的地方

36、刑签:1.亦作"刑篇"。2.刑法条文。

37、刑侦:刑事侦缉。

38、刑车:运载犯人的专用车。

39、刑名:(1)古时指刑律 (2)刑罚的名称,如死刑、徒刑等 (3)清代主管刑事的(幕僚)

40、刑鼎:铸有刑法条文的鼎。

41、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42、刑象:古代描绘刑罚的图像。用以公诸民众,以示儆戒。

43、刑政:刑法政令。

44、刑种:刑罚的种类。一般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45、刑狱:犹刑罚。

46、刑胥:刑部的下属小吏。

47、刑讯:(1)根据法律进行的刑事询问或刑事审判

48、刑断:断案。

49、刑讼:刑罚和诉讼。

50、刑戮:(1)刑罚或处死

51、刑徒:受刑之人;囚徒。指徒刑。

52、刑僇:(1)刑罚或处死

53、刑黥:1.古代肉刑的一种,即墨刑。在人面额刺字后用墨涂之,作受刑的标志。

54、刑灼:泛指刑罚。

55、刑教:刑罚与教化。

56、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

57、刑谪:1.亦作"刑谪"。2.刑罚。

58、刑警:(1)刑事警察的简称

59、刑措:亦作'刑措'。亦作'刑厝'。 置刑法而不用。

60、刑堂:(1)旧指用刑的公堂

61、刑器:1.即刑鼎。古时铸刑书于鼎,因称刑鼎为刑器。2.刑具。

62、刑察:谓明察刑事。

63、刑错:亦作'刑措'。亦作'刑厝'。 置刑法而不用。

64、刑妨:犹刑克。术数用语。指命运中不吉、不宜而相害、相克之处。命理学上的所谓刑克,并不一定就是克死,根据程度不同有:夫妻感情不好,多争吵不休;夫妻感情破裂,造成分居、离婚;婚后配偶多病或伤灾、残疾;配偶早死,不能偕老。但一般人所讲刑克多是属于比较严重的伤病灾和生离死别。此外相学中的刑克是有种类的,不能一概而论。

65、刑星:太白星。

66、刑制:惩罚罪犯的法规。

67、刑牲:谓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

68、刑拷:dǎ指对犯人用酷刑拷问打骂。

69、刑殄:征讨消灭。

70、刑罚:(1)刑,指肉刑、死刑;罚,指以金钱赎罪。后泛指依照法律对违法者实行的强制处分

71、刑杀:处以死刑。

72、刑械:谓用刑具械系。

73、刑民:受刑之民。

74、刑谴:刑罚。

75、刑科:1.刑法的条款。2.明清时六科之一,负责处理刑事案件。

76、刑史:古代刑官下属主管文书的小吏。

77、刑神:1.掌刑杀之神。

78、刑厄:灾难。

79、刑隶:因犯罪被官府判作奴隶的人。亦特指阉人。

80、刑克:指命运中不吉、不宜而相害、相克之处。

81、刑余:1.受过肉刑;判过刑。2.指受过肉刑的人。3.指阉人。即受过宫刑的人。4.南朝宋颜延之骂和尚慧琳为刑馀。古代有髡刑,而和尚必须剃光头,故称为"刑余"。

82、刑柄:指刑官的权力。

83、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

84、刑命:惩罚之令。

85、刑理:刑法;法律。

86、刑辟:刑法;刑律。

87、刑厝:亦作'刑措'。亦作'刑厝'。 置刑法而不用。

88、刑迹:形迹。

89、刑范:1.铸造器物的模子。刑,通"型",模型。2.法度。

90、刑诛:按律诛杀;刑杀。

91、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92、刑室:审讯用刑的屋子。

93、刑害:星相术语。三刑六害的合称。三刑: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则凶。六害:谓与六合相冲之辰。如正月建寅,与亥合而巳冲之,故寅与巳害。二月建卯与戌合而辰冲之,故卯与辰害。

94、刑典:刑法,法典。

95、刑章:犹刑法。

96、刑案:(1)刑事案件

97、刑禁:刑罚禁令。

98、刑期:(1)服刑限期

99、刑宪:1.刑法。2.刑罚。

100、刑清:刑罚公正清明。语本《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刑字中间的组词

1、问刑官:审判官。

2、绞刑架:见“绞架”。

3、弛刑徒:1.解除枷锁的刑徒。

4、详刑寺:官署名。即大理寺。唐龙朔二年改称。

5、行刑队:(1)派往对判处死刑者执行枪决的小分队

6、铸刑书:1.春秋时代郑晋等国实行法治﹐把刑法条文铸刻在鼎上﹐因称。2.借指公开颁布重刑。

7、禁刑日:法令规定不准宰杀动物和对罪犯施行刑罚的日子。

8、审刑院:亦省称'审刑'。 宋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

9、诚己刑物:谓自己做到真诚﹐以匡正社会﹐为众人所取法。

10、当刑而王:《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后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11、政简刑清:政事简明不扰民,刑罚公正有法度。形容治理有方,社会安定,人民乐业。

12、古代刑法: 刑法,是伴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用以维护和巩固阶级统治的工具。

13、缓刑考察: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4、死刑缓期:  简称“死缓”,全称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执行死刑的一种制度。法律规定:对于应该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  死缓一般指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一般认为死缓不是独立刑罚,只是死刑的执行方式,对于缩小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范围,促使罪犯改过自新具有重要意义。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15、磔刑地狱:挖坟掘墓之人,死后打入磔刑地狱

16、德本刑用:唐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17、私逮刑讯:真是已经可怜之至。



刑字结尾的组词

1、九刑:周代刑书名。古代的九种刑罚。

2、三刑:古代星相家将十二支与五行四方相配,据其生克之理以推凶吉。子卯为一刑,寅巳申为二刑,丑戌未为三刑。凡逢三刑之地则凶。见《协纪辨方书.义例》。

3、判刑:(1)司法部门依据法律给罪犯以刑事处分

4、绞刑:(1)用绳子绞死的一种刑罚

5、渥刑:犹重刑。

6、黥刑:古代五刑之一。指在罪轻者前额刺字,并染上墨色颜料。

7、避刑:谓避免触犯刑法。

8、笞刑:古代五刑之一。以竹板或小荆条抽打背部或臀部。自十下至五十下,分为五等。后亦以小竹板子折责。也称为「笞责」。

9、髡刑:亦作'髠刑'。 古代一种剃去罪人须发的刑罚。

10、阴刑:宫刑。

11、缓刑:(1)法律名词,即受刑之宣告后,依据特定情形,在一定时期内暂缓执行

12、酷刑:(1)残酷的刑罚

13、军刑:军中的刑罚。

14、熬刑:忍受刑罚;经受刑罚。

15、磔刑:1古时分裂犯人肢体的酷刑。 2.比喻极大的痛苦。

16、八刑:周代对八种犯罪行为所施加的刑罚。《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二曰不睦之刑﹐三曰不婣之刑﹐四曰不弟之刑﹐五曰不任之刑﹐六曰不恤之刑﹐七曰造言之刑﹐八曰乱民之刑。"后来总称刑政为八刑。

17、宫刑:(1)古时一种残酷肉刑,阉割生殖器。又称“腐刑”

18、国刑:1.城中施行的刑罚。2.国家的刑律。

19、轘刑:即车裂。古代一种酷刑。

20、百刑:各种刑罚。

21、犗刑:宫刑。

22、讼刑:审慎用刑。

23、变刑:处理非常事件时,临时使用的刑法。

24、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

25、黩刑:滥施刑罚。

26、量刑:(1)法院依照法律,根据罪犯的罪行性质、情节、对社会危害程度及认罪态度而裁定刑罚类型

27、滥刑: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28、剕刑:古代五刑之一,断足。

29、本刑:法律名词。指刑法各本条所规定的刑罚。如某犯依法应判处六年有期徒刑,因某种特殊原因,根据刑法另一条规定,得以减轻,而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原应判之六年徒刑即为本刑。

30、常刑:一定的刑法。

31、莅刑:监斩。

32、婬刑:滥施刑罚。

33、电刑:(1)让电流通过人的身体使其痛苦或将其处死的残酷刑罚

34、甫刑:借指周代刑法。

35、设刑:使用刑罚。

36、决刑:执行死刑。

37、受刑:(1)受到拷打、折磨

38、淫刑:(1)滥用刑罚

39、秋刑:1.谓秋天肃杀之气对万物的摧折。

40、挺刑:谓不屈服于刑罚。

41、完刑:古代一种较轻的刑罚。不残伤其身体,只罚劳役。

42、逞刑:犹言肆用刑罚。

43、德刑:恩泽与刑罚。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叛而伐之,服而舍之,德﹑刑成矣。伐叛,刑也;柔服,德也。二者立矣。"

44、薄刑:1.轻罪;轻刑。2.减损刑罚;不以刑罚为重。

45、播刑:施行刑法。

46、动刑:(1)用刑折磨犯人

47、内刑:1.施于内心的刑罚。2.内心效法。

48、迁刑:改变刑法。指不按法律处刑。

49、伏刑:被处决。

50、官刑:古代惩戒官吏的刑罚之一,即鞭刑。 官府所用之刑。亦指官府的刑法。

51、墨刑:(1)古代刑罚,在犯人额上刺字并染以墨

52、死刑:(1)处死的刑罚

53、极刑:(1)死刑 (2)古时也指宫刑

54、残刑:毁坏形体。刑,通“形”。

55、主刑:主管刑事。法律名词。“从刑”的对称。审判机关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独立适用的刑罚。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56、错刑:1.设置刑法而不用。错﹐通"措"。语本《荀子.议兵》﹕"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

57、非刑:(1)酷刑,在法律规定之外的刑罚

58、法刑:法令典章。

59、审刑:亦省称'审刑'。 宋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

60、徒刑:(1)刑罚名。将罪犯拘禁于一定场所,剥夺其自由,并强制劳动。其名始于北周。今分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两种 (2)服刑期

61、训刑:1.谓宣传﹑解释刑法。语本《书.吕刑序》﹕"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孔传﹕"吕侯以穆王命作书﹐训畅夏禹赎刑之法﹐更从轻以布告天下。"

62、明刑:明确的法令。指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指严明刑罚。谓以刑法晓喻民众。严明的刑罚。

63、天刑:1.上天对恶人的惩罚。 2.阉刑、宫刑。

64、腐刑:(1)破坏男子生殖器和女子生殖机能的酷刑

65、科刑:1.判处刑罚。

66、隆刑:严刑﹐重刑。

67、亵刑:谓轻率用刑。

68、断刑:1.判刑。

69、监刑:犹监斩。

70、正刑:1.正常的法度。2.谓正定刑律。3.依法执行死刑。

71、典刑:(1)常刑 (2)掌管刑罚 (3)受死刑

72、归刑:服刑。

73、理刑:1.掌理刑法。2.指掌理刑法之官。

74、峭刑:严刑。

75、肆刑:1.最重的刑罚,死刑。

76、峻刑:严刑。

77、临刑:(1)即将受死刑

78、免刑:脱去刑具。秦汉时用罪犯服役,则解除其刑具,谓之弛刑徒。 免除刑罚。

79、授刑:加之以刑罚。

80、威刑:严厉的刑法。

81、野刑:《周礼.秋官》五刑之一。施行于王城之外"野"的刑法。

82、原刑:恕罪。

83、造刑:谓造成某种特定形势。

84、真刑:正式判刑。

85、中刑:中等刑罚。

86、攒刑:1.见"攒形"。

87、积刑:1.指河流。

88、五刑:(1)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通常指墨、劓、宫、大辟,也指笞、杖、徒、流、死

89、定刑:审判机关认定犯人应判处某种刑罚:~过重。

90、燔刑:烧人致死的残酷刑罚。

91、赏刑:1.犹赏罚。2.敬词。古代小民称官长施加于自己的刑罚。

92、停刑:停止执行刑罚。

93、武刑:谓以武力惩处。

94、相刑:简单的说就是属相不合,所谓属相不合。

95、小刑:1.轻微的刑罚。2.轻于刑杀。3.小的型范。

96、自刑:自残肢体;自杀。

97、繁刑:1.繁苛的刑罚。

98、骏刑:严刑。骏,通"峻"。

99、狱刑:犹刑罚;讼案。

100、连刑:犹连坐。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AJ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同本义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阴为刑。——《易·本命》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刑马作誓。——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惩罚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五人之当刑。——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彼于刑者。——清·方苞《狱中杂记》从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征讨。如:刑殄(征讨消灭)〈名〉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刑者,恶之末也。——《管子·心术》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白虎通》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说苑·政理》严断刑罚。——《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怒而滥用刑。——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因摸地上刑械。——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又如: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通“形”。形容,形体死生因天地之刑。——《国语·越语》夫諒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管子·霸言》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吕氏春秋·正名》通“型”。法式,典范,榜样刑于寡妻。——《孟子·梁惠王上》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管子·侈靡》星相术语。如: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刑具。如:动刑;上刑;大刑姓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刑/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