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冯组词>

冯组词,冯字组词,冯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冯组词

反馈

    冯怎么组词?一年级冯字组词有那些?

    冯组词语共100个,其中冯开头的词语76个,冯结尾的词语16个,在中间的词语8个。

    冯字组词: 冯资、 冯傅、 冯妇、 冯铗、 冯夷、 冯心、 冯闳、 韩冯城、 大冯君、 小冯君、 左冯翊、 素冯几、 冯冯翊翊、 冯冯翼翼、 日冯、 大冯、 宛冯、 茵冯、 百冯、 河冯、 抽冯、 ... 这些冯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冯字开头的组词

1、冯资:仰仗资助。

2、冯傅:凭借﹑附会。

3、冯妇: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赵岐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宋王安石《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

4、冯铗:'冯歡弹铗'之省。

5、冯夷:1.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泛指水神。 2.上古诸侯名。

6、冯心:愤懑的心情。

7、冯闳:宏大﹑开旷。

8、冯珧:挟弓。

9、冯歌:谓冯驩弹铗而歌。

10、冯襄:谓漫溢侵陵。

11、冯赖:倚赖。

12、冯陵:亦作'冯凌'。 进迫;侵陵。 凌驾,超越。 意气发扬貌。 犹凭恃。

13、冯豕:大猪。

14、冯媛:指汉元帝冯倢伃。

15、冯轼:亦作'冯式'。 谓凭倚车前横木。

16、冯翊:1.浑沌。 2.郡名。

17、冯恃:凭恃;依仗。

18、冯邓:东汉冯异﹑邓禹的并称。二人同为光武功臣。

19、冯阑:犹凭栏。

20、冯至:(1905-1993)诗人,外国文学研究家。河北涿县(今涿州)人。1930年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及《杜甫传》、《德国文学简史》等。

21、冯式:亦作'冯式'。 谓凭倚车前横木。

22、冯凌:亦作'冯凌'。 进迫;侵陵。 凌驾,超越。 意气发扬貌。 犹凭恃。

23、冯子:尊称'冯'姓之人。指战国时孟尝君门客冯驩。

24、冯应:犹服膺。

25、冯依:犹凭依;依附。《左传·僖公五年》:“神所冯依,将在德矣。”晋孙盛《晋阳秋》卷三:“﹝穆帝永和三年﹞萧敬文叛乱,譙秀避难宕渠川中,乡人宗族冯依者以百数。”清唐孙华《偕夏重至国为观古槐》诗:“冯依先圣庇根本,幸远蕘牧辞斧斨。”

26、冯气:气胀。《庄子.盗跖》:"侅溺于冯气﹐若负重行而上阪﹐可谓苦矣。"曹础基注:"冯﹐通'凭'﹐满;冯气﹐气涨。"一说为愤懑﹐见成玄英疏。

27、冯招:指汉冯唐白首被招之事。

28、冯虚:凌空;腾空。

29、冯戎:丰盛。

30、冯异:(?-34)东汉大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从刘秀安定河北,为偏将军。性谦让,诸将争功时,常退避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刘秀称帝后,被封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战败赤眉起义军。后病死军中。明帝时,被列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31、冯藉:犹凭藉。

32、冯生:恃矜其生,贪生。

33、冯耳:船神名。

34、冯附:依附;附从。

35、冯河:徒步涉水渡河。引申为有勇无谋、冒险行动。

36、冯翼:浑沌貌;空蒙貌。

37、冯宫:水神冯夷之宫。

38、冯冯:盛貌。 象声词。

39、冯隆:高大貌。

40、冯郎:指汉·冯唐。

41、冯垣:古代城池女墙外面的防御工事。

42、冯岑:东汉冯异﹑岑彭的并称。两人同为光武大将,功至封侯。《后汉书》有其合传。

43、冯相:周官名。掌天文。

44、冯郞:指汉冯唐。

45、冯玉:冯玉,字璟臣,定州人也。

46、冯修:指冯夷。

47、冯尸:古代丧殓中的遗体告别仪式。

48、冯迟:指冯夷。

49、冯几:1.靠着几。2.用以凭靠的几。

50、冯循:即冯夷。

51、冯公:汉冯唐的尊称。

52、冯怒:盛怒;大怒。

53、冯脩:指冯夷。《史记·封禅书》“水曰河,祠临晋”张守节正义引《太公金匮》:“冯脩也。”《云笈七籤》卷十八:“雨师神,名冯脩,号曰树德。”参见“冯夷”。

54、冯国璋:(1859—1919)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字华甫,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

55、冯骥才:1.中国当代作家、画家、社会活动家。 2.图书。

56、冯雪峰:(1903-1976)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浙江义乌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编或参加编辑左联刊物。1934年参加长征。后到上海,支持鲁迅的文学活动。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并主持《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工作。著有诗集《真实之歌》、论文集《鲁迅论及其他》等。有《雪峰文集》。

57、冯云山:(约1815-1852)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东花县(今花都)人。1843年与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时,领后军主将,后封南王。参与制订太平天国军制、军律、历法、官制、礼制等。后在战斗中中炮牺牲。

58、冯公老:亦作"冯唐易老"。

59、冯谖剑: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

60、冯文炳:(1901-1967)小说家。笔名废名,湖北黄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曾任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教授。作品擅长描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乡村生活,风格朴实平淡。著有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等。

61、冯玉祥:(1882-1948)国民党爱国将领。安徽巢县(今巢湖)人。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为国民军,并电邀孙中山北上。1926年在五原誓师,脱离北洋军阀,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30年与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先后爆发了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曾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初期,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抗战胜利后因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被迫去美国。1948年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在乘船途中遇难。

62、冯驩铗:同“冯2驩弹铗”。

63、冯子材:(1818-1903)清末将领。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曾任广西和贵州提督,后退职。中法战争时,出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1885年2月在当地人民支持下,他率部在镇南关(今友谊关)、谅山英勇杀敌,大败法军。后复任贵州提督。

64、冯梦龙:(1)(1574—1646)明末小说家。长州(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等。为崇祯间贡生,官寿宁(今福建省寿宁县)知县。他通经学,善诗文,尤工小说、词曲。辑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世称“三言”。另有《桂枝儿》、《山歌》、《平妖传》、《新列国志》等;还有修改汤显祖、李玉等传奇剧本多种,汇编《墨憨斋定本传奇》。本人创作有《双雄记》传奇小说;著论有《智囊》、《古今谭概》等多种

65、冯驩券:见“冯驩折券”。

66、冯瀛王:五代时冯道,曾倡议国子监校定"九经",组工雕印,我国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开始。冯死后,后周世宗追封为瀛王,故称。

67、冯夷宫:传说中的水府,水神宫殿。

68、冯六郎:即冯夷。

69、冯唐老: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70、冯长乐:五代冯道自号"长乐老",后人遂以"冯长乐"称之。

71、冯德英:(1935-)作家。山东乳山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开始创作。曾任中国作协山东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等。

72、冯相氏:周官名。掌天文。

73、冯歡铗: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要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冯母供养无乏。于是冯全心为孟尝君谋划﹐营就三窟。后因以'冯歡铗'为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之典。

74、冯延巳:冯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一字仲杰,南唐吏部尚书冯令頵之长子。

75、冯友兰:冯友兰(1895-1990)中国哲学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曾留学美国,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研究。在40年代著有《新理学》等书,很有影响。著作还有《中国哲学史》等。

76、冯歡券:指冯驩为孟尝君市义焚烧债券之事。



冯字中间的组词

1、韩冯城:见“韩凭城”。

2、大冯君:称汉冯野王。汉冯奉世子冯野王﹑冯立兄弟先后为上郡太守﹐皆居职公廉﹐时人称之为大﹑小冯君。《汉书.冯奉世传》:"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后因以"大冯小冯"为称誉家族中人相继为官而均有显着政绩的典实。

3、小冯君:称汉·冯立。

4、左冯翊:官名;政区名。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左内史置。为拱卫首都长安的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辖境约当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地区。

5、素冯几:不施彩饰的白木凭几。

6、冯冯翊翊:是指众盛的样子。

7、冯冯翼翼:1.众盛貌。2.浑沌貌;空蒙貌。

8、大冯小冯:称汉冯野王。汉冯奉世子冯野王﹑冯立兄弟先后为上郡太守﹐皆居职公廉﹐时人称之为大﹑小冯君。《汉书.冯奉世传》:"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小冯﹑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后因以"大冯小冯"为称誉家族中人相继为官而均有显着政绩的典实。



冯字结尾的组词

1、日冯:传说为树木的祖先。

2、大冯:称汉冯野王。汉冯奉世子冯野王﹑冯立兄弟先后为上郡太守﹐皆居职公廉﹐时人称之为大﹑小冯君。《汉书.冯奉世传》:"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后因以"大冯小冯"为称誉家族中人相继为官而均有显着政绩的典实。

3、宛冯:古代名剑。宛人于冯池所铸。

4、茵冯:亦作'茵凭'。 车蓐与车轼。

5、百冯:1.见"百朋"。

6、河冯:即冯夷。因系河神,故称。

7、抽冯:抒发愤懑。

8、冯冯:盛貌。 象声词。

9、韩冯:亦作"韩冯"。亦作"韩朋"。 相传战国时宋康王舍人韩冯娶妻何氏,甚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沦为城旦。凭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两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引此作"韩朋",《艺文类聚》卷九二引三国魏文帝《列异传》﹑《法苑珠林》卷三六引晋干宝《搜神记》作"韩冯"。后用为男女相爱﹑生死不渝的典故。 借指鸳鸯。

10、絪冯:1.指车上的坐垫。

11、归冯:亦作“归冯”。

12、扶冯:犹搀扶。

13、徐冯:传说中周时的隐士。

14、翼冯:1.犹倚凭。冯,"凭"的古字。

15、小冯:见“小冯君”。

16、诸冯:1.古地名。《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杨伯峻注﹕"诸冯﹐传说在今山东菏泽县南五十里。"一说在山西。



  • 拼音féng,píng
  • 注音ㄈㄥˊ,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CG
  • 五行

基本释义

冯〈名〉古地名郑于是乎伐冯、滑、胥靡,负黍、狐人、阙外。——《左传·定公六年》姓另见píng冯〈形〉(形声。从马,冫声。冫,古冰字的楷书写法。本义:马跑得快)同本义冯,马行疾也。——《说文》又如:冯冯(马行疾速的样子)大,盛今君奋焉震电冯怒。——《左传·昭公五年》冯弱犯寡。——《周礼·大司马》帝冯怒。——《列子·汤问》又如:冯戎(富盛);冯怒(盛怒,震怒);冯隆(高大的样子)〈动〉徒步过水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小旻》又如:冯河(徒步渡过河水)扶持,服膺有冯有翼。——《诗·大雅·卷阿》又如:冯翼(辅佐;另有虚无的样子之意)通“凭”。依仗,倚托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则阳》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左传·僖公十五年》伯陵之后,逢公之所冯神也。——《国语·周语下》冯太一。——《淮南子·精神》冯恃其众。——《左传·哀公七年》又如:冯尸(葬礼仪式中的一种,死者入殓时,生者对死者有冯尸、托尸、拘尸、执尸等仪式,依其与死者之血缘、尊卑关系而定丧礼之等差);冯资(依赖,凭依);冯神(依仗神的力量)另见féng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冯/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