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儿组词>

儿组词,儿字组词,儿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儿组词

反馈

    儿怎么组词?一年级儿字组词有那些?

    儿组词语共261个,其中儿开头的词语61个,儿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100个。

    儿字组词: 儿童、 儿子、 儿撬、 儿剧、 儿郎、 儿女、 儿畜、 刺儿头、 老儿子、 棍儿茶、 猫儿眼、 扒儿手、 猫儿头、 卡儿水、 哪儿、 个儿、 今儿、 女儿、 产儿、 道儿、 浪儿、 ... 这些儿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儿字开头的组词

1、儿童:(1)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2、儿子:(1)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2)下一代男性后裔;父母所生的男性孩子

3、儿撬:小拐杖。

4、儿剧:犹儿戏。

5、儿郎:(1)青年,小伙子 (2)儿子 (3)对士兵的称呼

6、儿女:(1)儿子和女儿,子女 (2)青年男女

7、儿畜:谓视之如儿子。

8、儿时:(1)童年

9、儿息:子嗣。

10、儿媳:儿子的妻子。

11、儿侬:犹儿郎。

12、儿稚:小孩。

13、儿戏:(1)原义为儿童游戏。比喻处事轻率,不严肃

14、儿家:1.古代年轻女子对其家的自称。犹言我家。2.古代青年女子的自称。

15、儿语:(1)大人与小孩交谈时采用的小孩话

16、儿化:(1)普通话和某些方言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

17、儿齿:(1)老人齿脱落后重新长出的牙齿

18、儿拜:1.儿女对双亲所行的拜礼。

19、儿嬉:犹儿戏。

20、儿客:幼奴。

21、儿男:(1)男儿;大丈夫 (2)幼年男性

22、儿皇:(1)五代时,石敬瑭勾结契丹建立后晋,对契丹主自称儿皇。后来泛指投靠外国,建立傀儡政权的统治者

23、儿母:丈夫称妻子,犹言孩子他妈。

24、儿孩:孩童。 比喻亲信。

25、儿科:(1)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儿童的发育、护理和疾病

26、儿妾:犹妇孺。

27、儿辈:(1)孩子们;后辈

28、儿歌:(1)儿童歌曲;儿童歌谣

29、儿婿:丈夫。

30、儿曹:(1)泛指晚辈的孩子们

31、儿夫:古代妇女自称其丈夫。

32、儿孙:(1)儿子和孙子 (2)泛指后代

33、儿竖:童仆。

34、儿壻:丈夫。

35、儿啼:1.小孩啼哭。2.谓声似小孩啼哭。3.即儿啼帖。

36、儿妇:(1)儿子的妻子;媳妇

37、儿版:北方游牧民族供婴儿躺卧的木板。

38、儿话:孩子话。多指不切实际的傻话。

39、儿事:方言。坏事。

40、儿马:(1)与骒马相对的公马

41、儿编:儿编四川省宜宾市本土方言常用词,通常指“绝对是真的,不骗你”如果骗你就是你儿的意思。

42、儿服:惊叹、强调的语气。

43、儿童节:1. 六月一日。 2. 全世界新教教会遵守的特别日(通常在6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伴有为儿童祈祷活动。

44、儿女情:(1)指男女或家人之间的恩爱感情

45、儿郎伟:犹言儿郎辈。古代上梁文中的套语。

46、儿媳妇:(1)儿子的配偶

47、儿女债:(1)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48、儿子气:犹言孩子气,稚气。

49、儿女像:小儿女羞涩腼腆的样子。形容作事不干脆果断。

50、儿童剧:1.犹儿戏。2.适合于少年儿童年龄特点的,为少年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

51、儿女态:儿女间表现的依恋﹑忸怩的情态。

52、儿女仁:妇孺的不忍之心。比喻感情脆弱。

53、儿女肠:指青年男女多情善感的心地。

54、儿童片:1. 一种为少年儿童拍摄的适合其观看的影片和电视片。 2. 指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影片或电视片。

55、儿童团: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建立的少年儿童组织。

56、儿女子:犹言妇孺之辈。 孩童。

57、儿女花:即萱草花,古人认为它可以使人忘忧。

58、儿女姻:儿女亲家。

59、儿女丑:犹言儿女辈。

60、儿啼帖:旧俗张贴在外,用以防止小孩夜间啼哭的字条。

61、儿着了: 形容某些事情或东西,惊讶,不可置信。



儿字中间的组词

1、刺儿头:(1)〈方〉遇事刁难,不好对付的人

2、老儿子:(1)口∶儿子中最小的那个

3、棍儿茶:(1)用茶树的叶柄或嫩茎制成的低级茶

4、猫儿眼:即猫睛石。

5、扒儿手:(1)偷窃他人所携带钱物的人

6、猫儿头:元代民间称勾结官府﹑独霸一方的人。

7、卡儿水:即坎儿井。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8、些儿子:少许,一点儿。

9、叭儿狗:即“哈巴狗”,常用来比喻受主子豢养的温顺的奴才。

10、坎儿井:(1)新疆利用地下水的一种灌溉工程,古时候叫“井渠”。山坡到田地里挖一连串的井,井底相通,把山上的溶雪和地下水引来灌溉

11、孩儿参:人参的一种。

12、底儿掉:犹言釜底抽薪。

13、孩儿菊:菊的一种。兰的一种。

14、蔫儿坏:(1)指人心地不好,常在人背后使坏

15、娘儿们:(1)口 (2)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合称 (3)称成年妇女(含轻蔑意) (4)wife〈方〉∶妻子

16、馅儿饼:(1)把肉或水果包在面团内压扁,放在烤盘或平锅中,烘制而成的食品

17、巴儿狗:北平方言。指哈巴狗。

18、帽儿头:方言。指大碗中盛得堆尖的白米饭。

19、份儿饭:(1)论份儿出售的饭

20、明儿个:方言。明天,今天的下一天。

21、洗儿钱:洗儿时,亲朋赐赠给婴儿的钱。

22、鹅儿黄:1.亦作"鹅儿黄"。2.鹅黄色。3.指鹅黄酒。

23、猫儿房:明代皇宫中掌管御猫的机构。

24、痴儿女:1.亦作"痴儿女"。2.沉迷于恋情的男女。

25、猴儿精:(1)〈方〉形容人很精明

26、姐儿们:(1)口∶姐妹们

27、兔儿爷:1.指月中的玉兔。 2.兔儿爷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秋应节应令的儿童玩具。

28、吧儿狗:即哈叭狗。多以喻奴才。

29、鹅儿肠:草名。繁缕的别称。

30、就儿里:1.就里﹐内中。

31、老儿当:明代内臣中选充宠幸者之称。

32、肝儿颤:〈方〉形容非常害怕。

33、孩儿茶:药茶名。又名乌爹泥、乌垒泥。能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止血去湿,生肌定痛,疗一切疮疡。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34、孩儿们:旧小说戏曲中头领对部下的称呼或部下对头领的自称。

35、片儿汤:(1)一种中国面食,将和好的面擀成薄片,弄成小块,将之煮熟与汤一块吃

36、巴儿思:1.亦作"巴儿思"。2.蒙语,虎。

37、吼儿病:哮喘病。

38、犬儿年:俗称十二生肖之一狗所代表的年份。即戌年。

39、鸦儿军:指由骁勇善战的少年组成的军队。

40、板儿爷:(1)对三轮人力车夫的谑称

41、羔儿酒:1.即羊羔酒。

42、髦儿戏:旧时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之戏班或演出的戏。清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于京沪等地,多演唱京剧。清裕德菱《梨园佳话.馀论.女伶》:"女剧沪上谓之髦儿戏。髦﹐盖髻也。昔时妇人拖长髻而作男子冠服,致足笑人﹐故有此称﹐非时彦之谓也。"一说﹐原称"毛儿戏"。因创始班主名李毛儿﹐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雅琴﹞又预备叫一班髦儿戏来﹐当日演唱。"张友鹤校注:"一种由女演员组成的戏班﹐据前人考证﹐髦儿本作毛儿﹐因创始的班主为李毛儿而得名。最初专应堂会唱徽调;后来也在戏院演出﹐大部唱京戏﹐小部唱梆子。"一说因演员年幼而技艺皆娴得名。

43、爷儿俩:一个男性长辈与一个晚辈的合称。如父与子女,伯叔与侄子、侄女,祖父与孙子、孙女,均可称“爷儿俩”。

44、波儿象:迷信传说称阴间的一种似猪非猪的怪兽。

45、黄儿米:粗糙的米。

46、片儿会:(1)分组召开的地区临时性会议

47、玩儿票:(1)旧指业余参加戏曲表演

48、傻儿凹:呆子。

49、小儿郎:男青年;男小孩。

50、幼儿园:(1)一种学前教育机构,通常招收四岁至六岁的儿童

51、脖儿梗:亦称'脖儿梗'。亦称'脖儿梗子'。 颈项。

52、帽儿光:1.亦作"帽儿光"。亦作"帽光光"。2.本为宋元明时代民间赞贺新郎衣帽整洁的谐谑语。亦用作做新郎的隐语。

53、普儿钱:即普尔钱。

54、昨儿格:亦作“昨儿格”。

55、狗儿年:俗称十二生肖之一狗所代表的年份。即戌年。

56、票儿银:明代曾经通用的一种成色较低的方块银绽。

57、爷儿们:(1)口:长辈男子和晚辈男女合称

58、临儿国:1.[梵Lumbinī]佛教圣地。相传释迦牟尼诞生于此﹐地处古印度拘利和迦毗罗卫之间﹐乃善觉王(Suprabuddha)为其夫人建造的一个花园。故址在今尼泊尔南部。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均曾到此。名见《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西戎传》。晋法显《佛国记》作论民﹐南朝梁僧佑《释迦谱》卷一作蓝毗尼﹐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作腊伐尼﹐亦译作岚毗尼﹑龙弥尼﹑林微尼等。

59、猫儿食:指人饭量小,食无定时。

60、小儿科:1. 医院中治疗儿童各种疾病的一科。 2. 比喻被人瞧不起的行当或价值不大、不值得重视的事情。

61、今儿个:今日,今天。

62、髦儿班:旧指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的剧团。

63、玩儿完:(1)指垮台;失败;死亡(含诙谐意)

64、鼓儿词:大鼓的唱词。

65、客儿亭:亭名。亦称“梦谢亭”、“客儿亭”。

66、条儿糖:亦作“条糖儿”。

67、托儿所:(1)用于照顾和培养婴幼儿的地方;公共场所中因父母不在而由受过训练的服务人员临时照顾孩子们的房间或地方

68、小儿女:1.年幼或年轻的子女。2.指青年男女。

69、侄儿子:侄儿,侄子。

70、猫儿窝:方言。里子衬有毛或绒的保暖皮鞋。

71、保儿赤:蒙古语。厨子。

72、坎儿路:指崎岖的小路。

73、梦儿亭:亭名。亦称“梦谢亭”、“客儿亭”。

74、女儿节:明·清时京城女子习俗之一。指七夕。

75、朵儿别:蒙古语。四。

76、玩儿命:(1)拿性命当儿戏,指行动不顾危险(含诙谐意)

77、婴儿风:谓东风。

78、鸭儿梨:梨的一个品种。果实卵圆形,皮薄而光滑,淡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脆而多汁。

79、女儿葛:葛布名。产于广东·增城县一带。质地精细,卷起可入笔管。但日晒则皱,水浸则缩,珍贵而不实用。旧时因织者多为未婚女子,故名。参阅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货语•葛布》。

80、散儿行:宋代钻珠子的行会组织。

81、笋儿拳:笋干。

82、鸭儿广:梨的一个品种。果实圆形,皮较粗糙,土黄色,有棕色斑点,味甜,脆而多汁。

83、龟儿子:方言。詈词。川剧弹戏《乔老爷奇遇》第四场:“店妈:是哪一个背时砍脑壳的,在门外叫喊得这样凶?把老娘门都打烂了,是要你龟儿子赔的啊!”杨朔《铁骑兵》:“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亦省作“龟儿”。

84、脑儿酒:1.即头脑酒。一种泡酒。后泛指好酒。

85、玩儿坏:(1)〈方〉暗中使坏

86、义儿军:唐末晋王李克用选择勇士李嗣昭(本姓韩)﹑李嗣本(本姓张)﹑李存信(本姓张)﹑李存孝(本姓安)等为养子,任为将校,组成部队号"义儿军"。

87、誉儿癖:《太平御览》卷四九○引三国吴虞翻《书》﹕"虽虾不生鲤子﹐此子似人﹐欲为求妇﹐不知所向﹐君为访之﹐勿怪老痴誉此儿也。"后因以"誉儿癖"指喜欢称赞儿女的癖好。

88、昨儿个:亦作“昨儿格”。

89、夜儿个:也说"夜儿"。方言。昨天。

90、婴儿子:1.幼儿。2.战国齐女名。相传孝奉父母,至老不嫁。

91、古儿汗:西辽﹑蒙古人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92、龟儿卦:见“龟卦”。

93、语儿乡:1.古地名。今浙江省桐乡县西南。

94、女儿茶:1.用青桐芽叶制成的饮料。2.植物名。

95、眼儿媚:1.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双调,四十八字。上阕五句,三平韵;下阕五句,两平韵。2.曲牌名。南曲,入高大石调引。

96、婆儿气:形容言语啰嗦,缺乏决断。

97、女儿酒:见“女酒”。

98、女儿子:乐府《西曲歌》名。

99、洗儿会:旧俗,婴儿生后三日或满月时亲朋会集庆贺,给婴儿洗身,叫做"洗儿会"。

100、小儿王:旧时教书先生自嘲之词。



儿字结尾的组词

1、哪儿:(1)口∶哪里;什么

2、个儿:(1)人的身材或物体的大小

3、今儿:(1)〈方〉今天,又作“今儿个”

4、女儿:1. 某人直系血统或过继的下一代女性。 2. 一个家族的女性后代。 3. 自起源或出身衍生而来的似属于女性的事物。 4. 女孩。

5、产儿:1.出生的孩子。

6、道儿:1.道路。2.办法;门路。3.圈套;诡计。4.事儿;玩意儿。

7、浪儿:风流子弟。

8、谱儿:1.标准。2.规矩。

9、幼儿:(1)从一足岁到六七岁的小儿 (2)在保姆照料下的孩子

10、帮儿:鞋帮。

11、男儿:(1)男子汉 (2)近∶指丈夫

12、婴儿:(1)初生的幼儿 (2)一周岁内的儿童 (3)道教称铅为“婴儿” (4)又如:婴儿姹女(道教称铅和汞)

13、会儿:指很短的一段时间。

14、些儿:小貌。少许,一点儿。片刻,一会儿。

15、孩儿:[háiér]:1.长辈对下辈或上司对下属的通称。2.幼辈、属员或仆役的自称。3.昵称之词。[háir]:孩子:男~。女~。一对夫妻一个~。

16、这儿:(1)这里,多用于口语

17、宠儿:(1)娇生惯养的孩子,通常指惯坏了的、受到特殊优待或照顾的人

18、髫儿:垂发小儿。

19、楂儿:1.指刚长出来的须发。2.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20、从儿:1.以儿辈充当的从役。2.犹从子。

21、那儿:1.那里。 2.那时候。 3.中篇小说。作者曹征路。

22、虫儿:指大虫﹐老虎。借指某方面的头领。 人名。姓梅。南朝齐东昏侯时与茹法珍俱受宠幸﹐齐亡被诛。 泛指小虫。

23、忽儿:犹一会儿。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内。 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 突然;忽然。

24、庞儿:1.亦作"龎儿"。2.脸庞。

25、鸨儿:1.开设妓院,蓄养幼女使成娼妓,或诱惑控制妇女卖淫的女人。 2.指妓女。

26、伧儿:粗蠢的童仆。

27、哥儿:(1)兄弟与哥哥的全部 (2)旧指官宦人家的子弟 (3)对男童的称呼 (4)妓女对嫖客的称呼

28、麟儿:聪颖异常的婴孩。后亦泛指倍受关爱的婴儿。

29、了儿:最后。语气助词,表示十分惋惜。

30、跟儿:脚或鞋的后跟。

31、毽儿:1.见"毽子"。

32、黏儿:浆糊状的黏性物质。例:松树出黏儿了。

33、哏儿:有趣;滑稽。

34、狗儿:唐代乐妓名。

35、棵儿:(1)指植物植株的株体

36、芒儿:即芒神。指牧童。

37、当儿:空当;空隙。

38、叭儿:即“哈巴狗”,常用来比喻受主子豢养的温顺的奴才。

39、板儿:1.木板。2.明清时铜钱的俗称。多指劣钱。3.指戏曲﹑乐曲唱腔中的节拍。

40、剿儿:犹健儿。

41、龙儿:1.小龙。2.指骏马。3.笋,幼竹。

42、捆儿:1.约束。

43、玩儿:犹言玩意儿。指事情。犹儿戏。玩笑;玩乐。

44、蹦儿:(1)〈方〉 (2)指跳跃的动作 (3)指本领,活动能力

45、碴儿:(1)小碎块 (2)器物上的破口 (3)嫌隙;争执的口实 (4)指提过的事或刚说过的话 (5)〈方〉势头

46、红儿:1.杜红儿。唐代名妓。广明中,罗虬为李孝恭从事。籍中有善歌者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为副戎所盼,不令受。虬怒,手刃红儿。既而追其冤,作《比红儿》诗百首为一卷。见《全唐诗.罗虬序》。后亦用以泛称歌妓。2.犹红颜。指美女。

47、咳儿:孩儿。咳,通"孩"。

48、老儿:父亲的俗称。 丈夫。 老人;老头。

49、埋儿:1.谓孝子郭巨埋儿得金事。

50、咂儿:指妇女的乳房。

51、好儿:1.  2. 恩惠。 3. 好处。 4. 指问好的话。

52、孅儿:1.犹小儿。对人轻蔑之称。

53、懃儿:嫖客。

54、花儿:(1)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地方民歌曲调

55、侃儿:(1)隐语,暗语

56、焠儿:古时一种引火物,并可代灯烛之用。

57、憨儿:娇痴的小孩子。

58、亮儿:(1)灯火 (2)亮光

59、弄儿:指供人狎弄的童子。 惹人逗弄的孩子。

60、钞儿:即钞票。

61、贩儿:犹贩子。

62、懦儿:犹懦夫。

63、鼻儿:(1)器物上面能够穿上其他东西的小孔 (2)〈方〉像哨子的东西

64、痴儿:1.俗言庸夫俗子。2.天真无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65、蛾儿:古代妇女于元宵节前后插戴在头上的剪彩而成的应时饰物。

66、乱儿:方言。祸事。

67、妞儿:女儿;女孩子。

68、桑儿:指汉桑弘羊。

69、猧儿:即猧子。

70、髑儿:头颅;骨头。

71、揪儿:谓短小的发束。

72、坎儿:(1)指最紧要的地方或时机;当口儿 (2)指坏运气或窘迫的处境 (3)〈方〉隐语;暗语

73、养儿:1.养子。2.生育男孩。

74、货儿:1.小贩。

75、姐儿:(1)姐姐和妹妹 (2)姑娘

76、可儿:可爱的人,能人。

77、蜡儿:1.枇杷的别名。

78、里儿:指乡里儿童。

79、纤儿:犹小儿。含鄙视意。

80、靥儿:靥钿,古代妇女的面饰。

81、猘儿:指三国·吴·孙策。亦喻年少勇猛的人。

82、鲻儿:即鲚鱼。俗名凤尾鱼。

83、查儿:1.短而硬的胡子或头发。

84、倮儿:指人。人为倮虫之长,故称。

85、片儿:(1)平而薄的东西,一般不很大,用于像片儿、画片儿、唱片儿、电影片儿等词

86、蓹儿:古地名。在今浙江省嘉兴市南。

87、孤儿:1. 年幼无父的孩童。 2. 失去父母的儿童。

88、核儿:(1)口 (2)核果的中心坚硬部分 (3)像石头那样硬的核(如枣核) (4)口∶核果状的果(如樱桃等)的种子 (5)口∶果芯 (6)口∶某些像果核的东西。如:煤核儿

89、后儿:(1)口:后日。又叫“后儿个”

90、獾儿:貛。

91、客儿: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小名。

92、练儿: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小字。

93、娘儿:(1)口∶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合称

94、媃儿:杂技女艺人。亦指妓女。

95、鸦儿:1.亦作"鸦儿"。2.乌鸦。3.指妇女用鸦黄粉在额上画的妆饰。4.指少年骁勇善战者。

96、样儿:1.样子。谓可供人模仿的式样或效法的标准。2.指人的神态﹑表情。3.犹规矩。

97、昨儿:(1)口∶昨天

98、保儿:1.旧时妓院中的男仆。2.指马夫。"马保儿"的简称。

99、管儿:1.指笛子之类的管乐器。

100、款儿:(1)〈方〉架子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同本义儿,孺子也。——《说文》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父母对儿子的称呼儿,子也。——《广雅·释亲》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男青年。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年轻人;青年。如:健儿我子女对父母的自称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弟对兄的自称乃以延宗为相国、并州刺史,总山西兵事。谓曰∶“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形〉雄性——多指牲畜。如:儿猫(公猫)自己的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多用作名词后缀∶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

E

https://www.hao86.com/zuci/儿/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