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假组词>

假组词,假字组词,假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假组词

反馈

    假怎么组词?一年级假字组词有那些?

    假组词语共238个,其中假开头的词语100个,假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38个。

    假字组词: 假释、 假装、 假日、 假寐、 假翮、 假设、 假借、 通假字、 便假饶、 片假名、 病假条、 便假若、 斩假石、 木假山、 烈假、 谎假、 掺假、 孝假、 婚假、 请假、 浸假、 ... 这些假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假字开头的组词

1、假释:(1)由于表现好或其他原因而提前释放犯人,若犯人从释放到刑满期间内不再犯罪,可认为服刑期己满,否则两罪合并执行

2、假装:(1)故意装出某种动作或姿态,以掩盖真相

3、假日:[jiǎrì]:〈名〉天上出现的假的太阳。[jiàrì]:〈名〉放假或休假的日子。

4、假寐:

5、假翮:谓暂时依附。

6、假设:(1)科学研究中根据事实提出的假定说明,必须经过实践证明才能成为理论

7、假借:(1)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2)六书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义的词 (3)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 (4)容忍 (5)宽容

8、假发:(1)供秃头或头发稀少的人作头饰戴用,或作为戏装、官员或专业人员装束或时髦装饰的一部分 (2)在前额发型轮廓上作成前流海或卷发的假发 (3)特指妇女戴的用以代替或补充天然头发的 (4)戴假发或提供假发或好像提供假发 (5)18世纪流行的假头发,带有一条黑色辫子,上下两端用蝴蝶结系扎 (6)许多剪下来的长发,一端固定在一起,装在使用者自己的头发上以构成某种发型

9、假货:(1)为欺骗顾客而制造的仿造品

10、假士:古代对边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里之长称假士。

11、假案:(1)为诬陷人而虚构的案件

12、假如:(1)假使,如果

13、假贳:借欠。

14、假牙:(1)人造的牙齿替代物,可用于代替自然牙齿中的一个、数个以至全部;尤指不是永久固定在嘴里的人造牙

15、假遭:即使,如果。

16、假象:(1)不符合事物本质的表面现象。也作“假相”

17、假名:(1)日语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叫“片假名”,草书叫“平假名” (2)伪装的名字

18、假揑:假造,揑造。

19、假嗓:假嗓子jiǎsǎngzi非天然嗓子,唱歌或唱戏时用。

20、假藉:1.亦作"假耤"。2.凭藉;借助。

21、假譬:犹借喻。

22、假裝:(1)故意装出某种动作或姿态,以掩盖真相

23、假期:(1)休假或放假的时期

24、假造:(1)以假的冒充真的 (2)制造假事实

25、假似:1.如果。2.譬如。

26、假限:宽限;期限。

27、假账:弄虚作假的账目。

28、假寝:犹假寐。

29、假充:(1)假冒;冒充

30、假赈:赈济。

31、假拱:(1)一种不穿入结构、只用作装饰以使房屋的一面与另一有真正拱形孔洞的面相协调的封闭拱 (2)形象似拱而实际并非拱结构的构件

32、假髻:1.亦作"假紒"。亦作"假结"。2.假发所作之髻,供妇女装饰用。古称编,汉以后称假髻。髻﹑紒﹑结,古字通。

33、假倩:1.借贷。2.假手于人。

34、假节: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3.借用符节。4.虚伪的节操。

35、假冒:(1)以假充真 (2)冒用其它商品牌名 (3)冒充

36、假母:1.继母﹑乳母或庶母。2.义母。3.指鸨母。

37、假使:(1)提出一种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38、假威:犹言狐假虎威。

39、假想:(1)假设;想象出来的

40、假候:古代对边境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一邑之长称假候。

41、假榻:谓暂时借住。

42、假纵:宽纵。

43、假果:人工仿造的果实。果实的食用部分不是子房壁发育而成,而是花托或萼发育而成的叫做假果,如梨、苹果、无花果、桑葚等。

44、假食:1.寄食;求食。

45、假宿:借宿。

46、假植:苗木栽种或出圃前的一种临时保护性措施。

47、假憩:暂时休息。

48、假相:假象。

49、假扮:(1)装扮成跟本人的面貌、身分不同的人而使人错认;化装

50、假气:借助气势。

51、假两:南朝齐末年的一种服饰。

52、假迹:寄托事迹。

53、假妆:1.假装,故意表现出一种动作或情况来掩饰真相。2.假扮。

54、假延:暂且延缓。

55、假葬:1.亦作"假塟"。2.谓暂时浅埋以待改葬。

56、假而:(1)假如,如果

57、假瘗:暂时安葬。

58、假助:借助。

59、假说:(1)见“假设” (2)假使;纵使

60、假开:假期之后。

61、假拟:虚构。

62、假佐:汉代诸府的文书官。

63、假設:(1)科学研究中根据事实提出的假定说明,必须经过实践证明才能成为理论

64、假号:古时称起事者自立的名号。亦用以称起事者。

65、假贷:亦作'假貣'。借贷。 宽宥。

66、假钺:魏晋南北朝当位高权重之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钺'的称号,即代表皇帝亲征的意思。

67、假赁:1.借,租借。

68、假续:虚假的延续。

69、假妪:鸨母。

70、假紒:1.见"假髻"。

71、假率:即假五百。

72、假是:1.如果。2.即使;纵使。

73、假卧:谓和衣而睡。

74、假伪:虚假。

75、假天:犹齐天。谓象天那样。

76、假税:租赁之税。

77、假定:(1)见“2假设” (2)见“1假设”

78、假饶:1.即使,纵使。2.如果。

79、假山:(1)园林中用石头堆砌而成以供欣赏的小山

80、假谤:诽谤。

81、假楼:1.伪装的望楼。

82、假意:(1)虚伪的心意 (2)装出某个动作

83、假钟:即一口钟。指古代一种无袖不开衩的长外衣,以形如钟覆,故名。

84、假涂:亦作“假涂”。亦作“假途”。借路。参见“假道”。见“假涂”。

85、假肢:(1)身体失去的或截除的某一部分的人工替代物

86、假吏:(1)临时代理职务的官吏

87、假手:(1)为了某种目的而利用别人为自己做事

88、假易:宽纵;宽容。

89、假继:后母,继母。

90、假虚:作假;虚构。

91、假居:1.租屋而居;暂借居住。2.指寄居。

92、假道:(1)经由;取道

93、假面:(1)假面具

94、假父:义父。

95、假宠:凭藉威望地位。

96、假马:木制用以计数的马形筹码。 方言。假装。

97、假封:非正式的封拜。

98、假结:1.亦作"假紒"。亦作"假结"。2.假发所作之髻,供妇女装饰用。古称编,汉以后称假结。髻﹑紒﹑结,古字通。

99、假言:虚言,假话。

100、假息:1.苟延残喘。2.暂时休息。



假字中间的组词

1、通假字:指字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用来代替本字的字。

2、便假饶:即使。

3、片假名:(1)书写日语假名的一套符号,它的字体一般比平假名更带矩形和角形

4、病假条:(1)针对病人所患疾病,医生开出的病情证明,供病人向所在单位请病假之用

5、便假若:即使。

6、斩假石:又称剁斧石。一种人造石料。将掺入石屑及石粉的水泥砂浆﹐涂抹在建筑物表面﹐在硬化后﹐用斩凿方法使成为有纹路的石面样式。

7、木假山:宋苏洵《木假山记》:"木之生……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髴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后世有用特殊形状的枯树根堆叠而成的假山,亦谓之"木假山"。

8、度假村:(1)供度假用的大型旅游场所

9、署假名:(1)使用假名;根据假名鉴定

10、木假亭:木制的供观赏用的小亭。

11、节假日:见“节假”。

12、打假球: 以某种目的为前提,受某人或者赌博中心的控制,在场上消极怠工、故意输球。

13、平假名:(1)日语两套假名符号之一的草书体

14、凑假族: 将小长假变成长假的群体。

15、振假名: 指的是注音假名。

16、干假工: 干,即做的意思。

17、弄假妇人:隋唐时称百戏中的男扮女装。

18、比物假事:借助同类事物相比况。

19、假天假地:指明瓦天窗与室中所架的阁板。

20、假痴假呆:装傻;假装糊涂。

21、不假辞色: 假,假借、借助。辞,言辞。色,颜色,这里指脸色。不假辞色,不借用另外的言辞和脸色,即用不加掩饰的表情和语气说话。一般用于不客气地指责某人某事,形容不给面子,不给好脸色。

22、罗马假日:《罗马假日》(Roman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欧洲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意大利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

23、不假时日:不需要多少时间。

24、假心假意: 虚假的心意,故意。

25、不假颜色: 不给面子。

26、不假外求:不必借助外部力量,不必向外部去求什么。

27、虚凰假凤:传说中凤和凰分别是雄性和雌性,而假凤虚凰的意思就是非世俗定义的配偶关系,通常就是指同性恋。

28、虚假论据:在证明或反驳中把虚假的判断当作论据的逻辑错误。

29、方背假脊: 经压沟槽后挤出的背部。

30、虚凤假凰:传说中凤和凰分别是雄性和雌性,而假凤虚凰的意思就是非世俗定义的配偶关系,通常就是指同性恋。

31、不假思考:不经过思考,出自现代·王力《谈语言》的第六段。

32、摆动假说: 遗传密码简并性的假说,克里克于1966年提出。

33、假模假样:《荆钗记传奇》

34、制假笔记:这是一本错别字连篇的“制假笔记”,歪歪扭扭的字迹触目惊心。

35、暑假玩伴: 每年放暑假时间比较长,有些家长希望找到一位既能够辅导孩子学习,又能够带孩子玩的伴侣,这个玩伴的主要任务是辅导功课,可以包吃包住,还有可能陪着一起去外地游玩。

36、人工假顶:人为地铺一层采空区

37、半假半真: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不是真心实意的态度。

38、国昌假哭: 形容一个人为了收割好处,无所不用其极,,被看穿什么都不会之后,只好装哭,刷存在感。



假字结尾的组词

1、烈假:指害人的疫病。《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郑玄笺:"烈﹑假,皆病也;瑕,已也。"马瑞辰通释:"'烈'即'疠'之叚借;'假'当为'蛊',蛊﹑假亦一声之转。"一说指严重的虫灾。高亨注:"于省吾《诗经新证》:'烈,猛也;假,借为蛊(汉《唐公房碑》作疠蛊不遐)巫蛊也。'亨按:于读假为蛊,可从。但蛊乃害虫的总名……瑕,借为'徦',至也。此二句言:故在文王时,既无疾疫为害,虫灾亦不发生。"

2、谎假:假托理由请假。

3、掺假:(动)往真的或好的东西里加入假的或差的东西。也作搀假。

4、孝假:封建时代,居父母丧者,在一定期限内免征劳役赋税,称"孝假"。

5、婚假:(1)国家给予结婚者的法定假期

6、请假:(动)因病或因事请求准许在一定时期内不做工作或不学习:因病~。

7、浸假:假令,假如。

8、告假:(1)请假

9、公假:(1)因另有公事而给予的假期

10、放假:(1)停止学习或工作,休息,度过假日

11、节假:1.因过节而放的假期。2.指节日和假日。

12、暑假:(1)指学校夏季的假期,在七、八月间

13、寒假:(1)学校中冬季的假期,在一、二月间

14、年假:(1)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 (2)过新年期间放的假 (3)寒假

15、比假:互相亲近﹑帮助。

16、求假:(1)请假

17、赐假:经皇帝批准而给与假期。

18、赉假:给予假期。

19、休假:(1)离职休息

20、谒假:请假。

21、贷假:借贷。

22、给假:准予休假。

23、轻假:宽容。

24、拜假:1.拜授临时官爵。

25、朝假:朝廷官员不能上朝而请的假。

26、赁假:租借。

27、禀假:1.谓俸给及借贷。

28、病假:1. 因疾病或伤残而缺勤的期间。 2. 雇员每月或每年可照拿工资的病休天数或时数。

29、鬷假:谓祭祀时精诚上达于神。鬷,通“奏”;假,通“格”,至,致。引申为祭祀。后以“鬷假”指大众。后以“鬷假”指大众。

30、饶假:1.犹宽容。

31、还假:犹销假。

32、容假:谓宽容让人。

33、撇假:1.装假。

34、天假:上天授与。

35、鄣假:古代指国家控制出租山泽田园,以收取税利的制度。

36、春假:(1)学校春季放的假,多在四月初

37、开假:销假。

38、搀假:(1)混入假物

39、来假:来;来到。

40、调假:用假的换去真的。

41、摄假:1.谓摄皇帝与假皇帝。西汉平帝崩,无子,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安汉公王莽摄位,改元居摄,先称"摄皇帝",继称"假皇帝"。

42、上假:上升,登天。

43、奚假:1.何止。

44、长假:(1)辞退职务或工作 (2)长时间请假不工作

45、降假:降格﹐降临。

46、例假:(1)按照规定放的假 (2)婉辞,指月经或月经期

47、冬假:即寒假。

48、赴假:1.销假赴职。晋陶潜有《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诗。

49、藉假:假借。

50、装假:(1)装出假象,掩盖本相;赴宴时矜持客套,不多吃

51、作假:(1)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2)耍手腕;玩弄伎俩 (3)为人不坦率,假装客气

52、矜假:骄矜虚伪。

53、续假:(1)假期或休假满后继续请假

54、不假:不借用。不需要;不凭借。确实;真的。

55、登假:犹言仙去。对帝王死去的讳称。

56、产假:(1)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

57、矫假:1.作假;行诈。

58、乞假:1.借贷。2.请托。

59、赏假:1.对朝廷给假的敬称。

60、在假:1.在假期中。2.指告假,请假。

61、昭假:向神祷告,昭示其诚敬之心以达于神。《诗.大雅.云汉》:"大夫君子﹐昭假无赢。"毛传:"假﹐至也。"马瑞辰通释:"言诚能昭假于天﹐其感应之理无有赢差者。"又《周颂.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一说﹐明告。高亨注:"昭﹐明也。假﹐读为嘏﹐告也。"又一说﹐招请。见郭沫若《读了关于的解释》。

62、奏假:举奏升堂之乐。《诗.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郑玄笺:'假﹐升……汤孙大甲又奏升堂之乐弦歌之。'一说﹐假为'徦'之假借;徦﹐至也。'奏假'乃祭者致神之谓。见马瑞辰通释。

63、被假:借用。

64、骄假:1.骄傲虚伪。

65、廪假:《汉书.循吏传.龚遂》:"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颜师古注:"假谓给与。"后因以"廪假"指谷物的借贷。

66、通假:(1)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

67、造假:(1)造成假的局面

68、超假:1.超过假日的期限。

69、度假:(1)指旅行或在某胜地度过假期

70、旬假:唐宋官员十日一休假称'旬假'。唐白居易有《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诗。

71、优假:宽容;宽待。优待照顾。

72、擢假:1.犹驾御。

73、满假:自满自大。

74、式假:1.古代官员的一种例假。

75、田假:唐朝太学、国子学的假期称为田假。

76、恩假:1.谓帝王所给的假期。

77、丧假:(1)因有丧事而请的假

78、升假:见“升遐”。

79、举假:借贷。

80、虚假:(1)假的;不真实的

81、严假:期限严格的假期。

82、兼假:兼任﹐暂代官职。

83、空假:佛教语。谓事物均具备自性空无和幻相宛然两个方面。

84、相假:互相凭借。 互相借用。

85、古假:古朴醇美。

86、无假:1.谓本即纯真,无借虚饰。2.犹不须。

87、参假:销假。

88、服假:1.丧假。

89、宽假:(1)宽恕

90、批假:(1)批准假期

91、附假:依附假托。

92、做假:弄虚作假。

93、陷假:1.犯有过失。假﹐通"瑕"。

94、抵假:1.抵赖宽容。

95、浮假:虚浮不实。

96、弄假:(1)用假的冒充真的或真的里头搀上假的

97、权假:谓暂时代理其职。

98、事假:(1)因私事或其他个人原因请的假

99、番假:轮流放假。

100、依假:谓暂时按照。



  • 拼音jiǎ,jià
  • 注音ㄐㄧㄚˇ,ㄐㄧㄚ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NHC
  • 五行

基本释义

假〈名〉休假聊假日以消忧。——王粲《登楼赋》又如:放假三天;假限(假期,假期的期限);假休(休假);假告(告假);假卒(休假的士兵)另见jiǎ;xiá假〈形〉(形声。从人,叚(jiǎ)声。“叚”亦兼表字义。本义:不是真的)同本义(跟“真”相反)假,非真也。——《说文》假,今不然也。——《墨子·经上》假寐永叹。——《诗·小雅·小弁》。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纪》假令单于初立。——《汉书·匈奴传》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聊斋志异·狼三则》又如:假姨姨(假亲戚,冒充的亲戚);假言(虚假不实的言语);假女(鸨儿称自己认作养女的妓女);假局(假局子。诱人的骗局,圈套);假子(非亲身的儿子,如干儿子、前夫之子等)代理,非正式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韩非子·难二》又如:假摄(代理职务);假髻(人造的发髻);假吏(暂时代理职务的官吏);假守(古代称权宜派遣而非正式任命的地方官)〈动〉通“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假,借也。——《广雅》假尔大龟有常。——《礼记·曲礼》而假手于我寡人。——《左传·隐公十一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成公二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以书假余。——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假诸人。而强假焉。——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又如:假榻(借住);假馆(借馆舍以住宿;借用书塾读书);假宿(借宿);假以辞色(好言好语、和颜悦色的对待);假途灭虢(春秋时晋国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灭虢回兵时把虞国了灭掉了。后以此比喻以“假途”为名,行灭他国之实的计策)租赁;雇佣久假而不归。——《孟子·尽心上》又如:假居(租屋而居;暂借居住);假税(租赁应缴的税);假赁(借,租借)凭借假舆马者。——《荀子·劝学》假舟楫者。善假于物也。又如:假力于人(凭借他人的力量);假助(借助);假虎(比喻借用他人之事作威作福的人);假虎张威(狐假虎威)授予;给予假大兵权。——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假吾人彭聃之寿。——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又如:假兵权(给予兵权);假人(授予人);假年(给以岁月。指延长寿命);假息(苟延残喘)宽容;宽饶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又如:假易(宽纵;宽容);假纵(宽纵)伪托;假冒。如:假妆(假扮;扮作);假口(假托;假冒);假批子(冒名顶替者)通“嘉”。赞美,表彰假以溢我,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假乐君子,显显令德。——《诗·大雅·假乐》假而礼之,厚而勿欺,则天下之士至矣。——《管子·小问》假设,如果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荀子·正名》假其惊怖斯言。——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又如:假饶(如果;假若);假似(如果;假设);假之(假若);假而(假如)即使。如:假是(即使;纵然);假遭(即使,如果)〈副〉暂且;权宜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又如:假嘈(胡乱应付);假延(暂且延缓);假埋(假葬。暂时埋葬以待改葬);假翮(暂时依附)〈介〉凭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愿假宠以请予诸侯。——《左传·昭公四年》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当假今之世。——《荀子》另见jià;xiá假〈形〉通“遐”。远彼且择日而登假。——《庄子·德充符》告丧,曰天王登假。——《礼记·曲礼下》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淮南子·齐俗》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列子·黄帝》又如:假尔攸仰另见jiǎ;jià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假/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