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与组词>

与组词,与字组词,与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与组词

反馈

    与怎么组词?一年级与字组词有那些?

    与组词语共133个,其中与开头的词语29个,与结尾的词语76个,在中间的词语28个。

    与字组词: 与其、 与属、 与门、 与么、 与璠、 与助、 与徒、 红与黑、 一与一、 阴与阳、 诗与酒、 性与相、 父与子、 空与有、 参与、 弗与、 相与、 储与、 俦与、 酸与、 胞与、 ... 这些与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与字开头的组词

1、与其:(1)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2、与属:依附;依托。

3、与门:又称“与电路”。执行“与”运算的基本门电路。有几个输入端,只有一个输出端。当所有的输入同时为“1”电平时,输出才为“1”电平,否则输出为“0”电平。

4、与么:犹这么,如此。

5、与璠:即玙璠。

6、与助:犹赞助。

7、与徒:共事者。

8、与闻:(1)haveaparticipant'sknowledgeof参与并知道内情

9、与共:(1)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分开

10、与知:犹与闻。预先知晓。

11、与告:准假。

12、与时:追逐时机。

13、与谋:参与谋划。

14、与参:参与;参加。

15、与会:(1)到会

16、与与:繁盛貌。威仪合度貌。犹豫不决貌。

17、与存:参与其间。

18、与天: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

19、与手:犹言下毒手。

20、与人:合乎民意取得人心。

21、与能:推荐有才能的人。与,通“举”。

22、与点:《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曾点)也!’”谓孔子赞赏曾点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

23、与国:盟国;友邦。

24、与期:预先期待。

25、与夺:(1)赐予和剥夺 (2)奖励和惩罚

26、与地:谓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

27、与同:与之相同。犹同。谓与人一齐。

28、与妻书:散文篇名。近代林觉民作。是作者在参加清末革命党人举行的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的绝笔信。文中回顾了与妻子相互爱恋的生活,并将夫妻之爱扩展到对普天下人民的爱,表达了作者为国献身、甘愿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情怀。

29、与愿印: 佛教姿态之一。



与字中间的组词

1、红与黑:(1)法国作家斯丹达尔(司汤达)著的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围绕木匠之子于连这个机会主义者的勃勃野心而展开,他为人虚伪、善用心计,把诱惑作为向上爬的手段

2、一与一:谓一个敌一个。谓将一个总原则贯穿于一切。

3、阴与阳: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

4、诗与酒:诗与酒直译为作诗与饮酒,诗与酒的关系,历来都有研究。

5、性与相: 中国佛教因袭印度佛教并加以改造了的哲学范畴。

6、父与子:父亲和儿子。 古时亦称叔侄为父子。

7、空与有: 佛法中的‘空’和‘有’只是两个同义的字,而非是相对的两极。

8、电与磁: 二:平时听说过许多电和磁连在一起的词汇,如电磁铁、电磁炉、电磁波、电磁场等,电与磁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人们把电磁场与导体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电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

9、赠与税:赠与税是财产课税。

10、故与过: 故意与过失。

11、不与取: 偷盗。

12、罪与罚:《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13、大莫与京:莫:没有谁;京:大。指大得无法相比。

14、支与流裔:谓同类的分支、演化的末流。与,同类。

15、笑与抃会:拍手欢笑。

16、患难与共:(1)共同担当灾祸和困难

17、生杀与夺:(1)形容统治者的权力极大,可以随意决定人的生死

18、淫淫与与:见“淫淫裔裔”。

19、相与一口:串通一气,异口同声。

20、农夫与蛇: 农夫与蛇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经典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21、耻与为伍: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22、鸱与鵷雏: 出自古文。

23、卵与石鬭:喻以弱敌强。谓必遭失败。汉焦赣《易林·艮之损》:“卵与石鬭,麋碎无疑。”汉焦赣《易林·复之豫》:“卵与石鬭,麋碎无处。”

24、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25、天与之幸: 上天给于的的幸运。

26、拔苦与乐: 顺着自己的心意把痛苦变作快乐。

27、物与民胞:物与民胞是汉语词语,拼音为wùyǔmínbāo,释义为世间万物都是同类,天下民众都是同胞。

28、维参与昴:参星和昴星。



与字结尾的组词

1、参与:(动)参加进去(做某些事):~计划的讨论。[近]参加。

2、弗与:不党同。 不如。 不给与。

3、相与:(1)副词。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可译为“共同”

4、储与:1.不舒展貌。2.徜徉。3.广大貌。

5、俦与:1.指同伴。

6、酸与:传说中的鸟名。

7、胞与:“民胞物与”的略称。指以民为同胞,以物为朋友。后以“胞与”指泛爱一切人和物:胞与为怀。

8、把与:给予;送给。

9、裁与:犹裁赐。

10、侵与:侵犯干预。

11、课与:1.犹赋予。

12、阏与:1.谓阻截犹豫未定的野兽。2.地名。战国时韩邑﹐后属赵。在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

13、旉与:遍施。

14、给与:(书)同“给予”。

15、揣与:谓强加某事某物于人。

16、何与:何如;比……怎样。 犹言与谁。 犹言何干。

17、称与:1.赞许。

18、巽与:顺从,附和。

19、常与:指常所与共之物。

20、同与:同类。

21、许与:谓结交引为知己。 称许。

22、乞与:给与。

23、让与:1.谓将自己的财物或权利移转于他人。

24、眷与:眷爱称许。

25、过与:1.过多的赏赐。2.交给;送给。

26、容与:(1)悠闲自得的样子 (2)犹豫不前的样子

27、没与:无比的。

28、溶与:迟缓不进貌。

29、寡与:1.犹寡合。谓不与世俗合流。

30、漫与:犹言随便对付。

31、取与:(1)拿取和给予

32、锡与:1.见"锡予"。

33、心与:1.以心相许。

34、猗与:亦作'猗欤'。 叹词。表示赞美。

35、辄与:1.亦作"輒与"。2.任意给与。

36、行与:结交,亲附。

37、关与:1.参与。

38、犹与:犹豫。

39、授与:(1)授予

40、徒与:门徒;党与。

41、干与:同‘干预’。

42、赠与:(1)赠送;法律上指把自己的财产无条件地转移给他人;作为经济上的援助所给与的货币或财产。也作“赠予”

43、分与:分给。

44、敌与:1.敌国和盟国。

45、孰与:与谁。犹言何如。意谓还不如,常用于反诘语气。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

46、也与:亦作“也欤”。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助词。表感叹。

47、赐与:赏赐;赐给。

48、党与:同党之人

49、合与:结为同党。

50、右与:佑助,帮助。

51、施与:(1)给予恩惠、财物等

52、敷与:开舒。

53、无与:不给予。 犹不跟,不同。

54、夷与:迟疑不前。

55、亲与:亲近交好。

56、不与:(1)不赞成

57、交与:犹交游。 交付给与。

58、推与:1.让与。2.推许。

59、优与:1.从优给予。2.谓宽容。

60、增与:(1)增加,增添

61、借与:借给。

62、俵与:分给。

63、所与:友好。 结交。

64、微与:谓不应该这样。

65、与与:繁盛貌。威仪合度貌。犹豫不决貌。

66、其与:犹难道。

67、寄与:传送给。 犹致送,赠送。

68、嘉与:奖励优待;奖掖扶助。

69、扶与:1.见"扶舆"。2.挟持。

70、权与:犹盟国。

71、谩与:随便对付。谩﹐通"漫"。

72、易与:容易对付。含有轻蔑之意。容易相处。

73、付与:拿出;交给:尽力完成时代~我们的使命。

74、舍与:施舍给。

75、老相与:1.同"老相好"。

76、逻辑与: 相当于生活中说的“并且”。



  • 拼音yǔ,yù,yú
  • 注音ㄩˇ,ㄩˋ,ㄩ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NGD
  • 五行

基本释义

与〈动〉参与昔者仲尼与于蜡宾。——《礼运·大同》怀嬴与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蹇叔之子与师。(与师,参军作战。)——《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另见yú;yǔ与〈动〉(会意。小篆字形,“一、勺”合起来,表示赐予别人东西。“與”,从与,从舁(yú),共同抬起,与,给予。合起来表偕同、朋友。本义:赐予,施予,给予)同本义与,赐也,通作“与”。——《正字通》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又则与斗卮酒。取与者,义之表也。——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与衣裳,吏护还之乡。——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又如:赠与(赠给);交与(交给);与人方便;与受同科(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与虎添翼(给老虎添上了翅膀。比喻给力量或才能很强的以助力,使其更强)交往;交好孰能相与无相与。——《庄子·大宗师》。释文:“犹亲也。”生与来日。——《礼记·曲礼》。按,犹交也。又如:相与(彼此往来;相互)奖赏上以功劳与,则民战;上以《诗》《书》与,则民学问。——《商君书》又如:与奖;与津贴帮助;援助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战国策·齐策》。注:“犹助也。”匈奴壤界兽圈,孤弱无与,此困亡之时也。——汉·桓宽《盐铁论》又如:与助(赞助);与点(谓孔子赞赏曾点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随从;随着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又如:与世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与世沉浮(随波逐流);与时偕行(变通逐时)合乎。如:与人(合乎民意者得人心);与地(凡合乎地道者,则得地利);与天(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等候,等待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如:岁不我与允许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又如:与告(准假)交付,偿还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史记》又如:与利息亲近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管子》〈名〉党与;朋党与,党与也。从舁从与。与声。——《说文》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彊。——《史记》群臣连与成朋。——《汉书》盟国,友邦王夺之人,霸夺之与,疆夺之地。——《荀子》又如:与国(盟国;友邦)类;同类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光节而已,少曲与焉。——《国语》〈介〉跟;和;及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孰与君少长。——《史记·项羽本纪》与城为殉。——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又如:这所房子与你刚才看过的那一所完全一样为,替。如:与我想想离开。如:与世隔绝;与众不同对于;于君之始入京也,与言皇上无权…君不之信。——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和;同。如:父亲与母亲;人群是何等兴奋与激动;成与不成,在此一举〈助〉与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然则师愈与?——《论语·先进》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蔡泽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战国策·魏策》另见yú;yù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与/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