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组词
反馈首怎么组词?一年级首字组词有那些?
首组词语共263个,其中首开头的词语100个,首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63个。
首字组词: 首次、 首先、 首级、 首领、 首都、 首相、 首倡、 何首乌、 何首烏、 岘首碑、 狐首丘、 空首布、 石首局、 有首尾、 稽首、 道首、 黔首、 翘首、 馒首、 颔首、 螓首、 ... 这些首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首字开头的组词
1、首次:(1)第一次;头一回
2、首先:1. 最先;最早。 2. 第一(用于列举事项)
3、首级:(1)古时指斩下的人头
4、首领:(1)头颈,生命 (2)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5、首都:(1)国家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
6、首相:(1)君主制国家内阁的首脑。某些非君主制国家政府首脑也沿用这个名称
7、首倡:(1)最先倡导;首先发起
8、首肯:(1)点头许可
9、首途:(1)启程;出发上路
10、首妻:发妻。
11、首时:四时之首。指四季中每季的第一个月,即正月﹑四月﹑七月﹑十月。
12、首届:第一次;第一期。
13、首丘:1.比喻归葬故乡。 2.怀念故乡。 3.故乡。
14、首尾:(1)事情的开头和结尾,事物的前面和后面 (2)事情从开始到结束 (3)勾结;有某种关系 (4)也指男女私情 (5)真实情况 (6)底细;关健
15、首罪:罪行最重者。
16、首术:首要方法。
17、首脑:(1)领袖人物,凡团体、机关等的领导、指挥人物皆可称为首脑
18、首选:科举时代以第一名登第的人。 犹上品。
19、首冲:冲要之地。
20、首功:1.谓以斩获敌首计功。2.第一等功劳。
21、首嫡:旧指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22、首秋:指农历七月。
23、首善:1.谓开始并无异谋。 2.犹言第一个归顺从善。 3.以“首善”指首都。
24、首创:(1)最先创造;创始
25、首原:谓自首者免罪。
26、首府:(1)行政区域的主要城市;现在多指自治区或自治州政府所在地
27、首要:(1)首脑 (2)以极大重要性、意义或影响为特征的 (3)第一位的 (4)最重要的
28、首造:首先建议。
29、首窜:犹逃亡。
30、首岁:谓正月。
31、首禾:谓以禾为榜样。比喻不忘根本。
32、首路:1.上路出发。2.犹路途。
33、首务:首要事务。
34、首本:谓砍去木之根梢,使它粗细一致。
35、首序:指季节的开端。
36、首揆:首相。揆,宰相的职位。
37、首春:指农历正月。
38、首席:(1)最尊贵的席位 (2)职位最高的;居第一位的
39、首級:(1)古时指斩下的人头
40、首告:(1)出首告发别人的犯罪行为
41、首乱:1.带头作乱。2.作乱之为首者。
42、首实:向官府交代﹑说明本人或别人的犯罪情实。
43、首端:开端;开始。
44、首伏:犹言坦白服罪。
45、首夏:始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46、首义:(1)首先起义
47、首免:谓揭发他人而免于连坐。
48、首映:(1)第一次放映
49、首末:1.自始至终。2.本末,原委。
50、首令:首发号令。
51、首卷:1.试卷中成绩最好的。指第一名。2.书籍的第一卷。
52、首露:指承认过错或坦白罪行。
53、首逆:旧指造反作乱的为首者。
54、首言:创议。
55、首曹:古时属官之首。
56、首度:开端。
57、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
58、首唱:1.同"首倡"。2.指句首语气词。3.谓成诗在先。
59、首铠:头盔。
60、首户:指某个地区中最富有的人家。
61、首恶:(1)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
62、首县:旧称省治或府治所在之县。亦指该县的知县。
63、首从:首犯和从犯。
64、首匿:谓主谋藏匿罪犯。
65、首敌:(1)主要敌人;真正的敌人
66、首议:犹倡议。
67、首犯:(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首要罪犯
68、首道:旧时称省治所在的道。亦指该道的道员。
69、首施:亦作'首施'。 踌躇;迟疑不决。 窥伺观望,进退无定。
70、首出:杰出。
71、首项:(1)多样节目单(如杂耍表演)中的第一项,或一系列中的第一项
72、首領:(1)头颈,生命 (2)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73、首计:首谋。
74、首虏:首级和俘虏。 偏指首级。 犹斩获。
75、首祸:1.开启祸端。2.祸首。
76、首铤:剑的把柄。
77、首面:'首'指美好的头发,'面'指姣好的面容。合指美丽的容貌。 外表,表面。 谓诗文的开头。
78、首科:谓科举考试名列一等。
79、首官:向官府告发。
80、首班:犹首席,首脑。
81、首发:1.头发。 2.第一次发车。 3.第一次发放、发行等。 4.球类比赛中首先出场。
82、首过:自己承认﹑交代过失。
83、首辅:首辅是明代首席大学士(即“内阁首辅”)和清代领班军机大臣的习称。
84、首坐:1.犹首犯。2.首席;首领。
85、首疾:指因思念引起的头痛。
86、首演:首次演出。
87、首望:头等望族。
88、首参:指参知政亊。
89、首邱:1.比喻归葬故乡。 2.怀念故乡。 3.故乡。
90、首简:1.犹序言。2.首先选择任命。
91、首章:第一章。
92、首谋:1.最先谋划;首倡其仪。2.主犯。
93、首涂:(1)启程;出发上路
94、首策:首谋。
95、首兵:谓首先起兵。
96、首款:伏罪招供。
97、首掾:属官之首。
98、首摄:犹首鼠。
99、首稼:即首种。
100、首鼠:亦作'首施'。 踌躇;迟疑不决。 窥伺观望,进退无定。
首字中间的组词
1、何首乌:植物名。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本名交藤,根茎俱可入药。
2、何首烏:植物名。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本名交藤,根茎俱可入药。
3、岘首碑:晋羊祜任襄阳太守,有政绩。后人以其常游岘山,故于岘山立碑纪念,称"岘首碑"。
4、狐首丘:(1)相传狐狸临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5、空首布:古代钱币的一种。其首中空﹐故称。形似铲﹐故又称铲布。
6、石首局:乐府鼓吹曲名。原名《将进酒》。南朝梁沈约作《梁鼓吹曲》,其第九章首句曰"石首局",因以为名。
7、有首尾:1.谓始终一贯﹐有条理。2.有关系﹐有勾结。
8、白首郎:1.《汉书.冯唐传》:"唐以孝着﹐为郎中署长﹐事文帝。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后因称年老做官为"白首郎"。
9、马首瓜:甜瓜的一种。
10、石首城:古城名。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本楚·金陵城,汉·建安十七年孙权重筑改名。城负山面江,南临秦淮河口,当交通要冲,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
11、上首功:谓崇尚战功。上,通“尚”。
12、三首国:古代传说中的国名。
13、原首人:最先出头告发的人。
14、贤首宗:中国佛教派别之一。其实际创始人唐法藏,字贤首,通称"贤首大师",故名。又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亦称"华严宗"。参见"严宗"。
15、熊首轓:即熊车。本为公﹑列侯之乘车。后亦为对地方官员乘车的美称。
16、签首级:1.旧时的一种酷刑。即斩首高悬以示众。
17、贤首山:1.山名。在河南省信阳县西南,亦名贤隐山。2.乐府鼓吹曲名。
18、枳首蛇:歧头蛇,两头蛇。枳,通"枝",歧出。
19、马首东:见“马首欲东”。
20、卷首语: 文章或杂志扉页的文章。
21、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22、俯首听命:(1)低着头听从命令。形容驯服顺从
23、昂首挺立:比喻屹立不摇,无所畏惧。如:“不管环境有多么恶劣,他都昂首挺立,坚持原则,绝不随波逐流。”亦作“昂头挺立”。
24、白首为郎:《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后因以'白首为郎'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25、疾首蹙额:(1)形容心里非常怨恨、讨厌
26、二首六身:指“亥”字。七十三岁的隐语。
27、稽首再拜:古代行稽首礼后﹐又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
28、面首左右:旧时皇后公主等以美男子充当的侍从。
29、缩首卷舌:畏惧无言貌。
30、六阳首级:指人头。常见于古典戏曲、小说。亦作:六阳魁首、六阳首级
31、堂头首座:禅头。位仅次住持,而居诸首座之最上,故名。又称“前堂首座”。
32、身首异处:异处:不在一个地方。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的地方。指人被砍头。
33、金银首饰:(1)通常是金或银的贵金属装饰品,常用宝石或珐琅加工制成,现通常作为佩戴的服饰物或等级勋章
34、翘首以盼:比喻人们期待分别久了的亲人、朋友来到自己身边的急切心情。
35、俯首称臣: 低头向对方自称臣子。泛指向对方屈服。
36、翘首企盼:仰起头,踮起脚。形容非常盼望殷切。
37、昂首怒放:仰着头,迈大步。形容精神奋发昂首阔步的神态。
38、螓首轻点:喻指女子美丽的方广如螓的额。形容女子貌美。 指女子。 借喻美好﹑精采的东西。
39、黔首之礼:老百姓的礼仪。黔首,平民百姓。
40、回首往昔:回忆过去。
41、聚首一堂:在一个厅堂聚会,指相聚在一起。
42、昂首东望: 抬头仰望东方的意思。
43、俯首即是: 形容词,形容多而易得。
44、白首相依: 直到彼此头发变白还一直在一起。比喻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45、昂首高亢:是指抬头放声高歌。
46、昂首嘶鸣: 昂首:仰着头。嘶鸣:指马放声鸣叫。昂首嘶鸣:指(马)仰着头放声鸣叫。
47、仰首挺胸: 用于人的精神状态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48、额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49、界首彩陶:安徽省界首市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但是,其独特的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风韵。
50、鹢首徐回:慢慢地来回摇荡着。
51、钨金首饰: 除黄金,白金之外的第三种金。
52、矫首遐观:是指抬起头向远处看。
53、明首尊者: 佛陀弟子。
54、顿首之礼: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55、俯首低眉: 谦卑恭顺貌。
56、雷首良马:历史上名马之一。
57、伏首案前:在桌前低着头。
58、白首双星:归得真心自性。
59、臻首玉颈:形容面容美丽。颈项白皙细腻,如同美玉般。
60、皓首穷年: 译为经历很多年直到头发花白。
61、昂首大叫: 抬着头大叫。
62、昂首屹立:高抬着头,站着不动。
63、俯首下心:俯首下心,是汉语词汇,指服气认输。
首字结尾的组词
1、稽首:1.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2.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2、道首:反动道会门的头子。
3、黔首:(1)指平民;百姓
4、翘首:(1)抬头
5、馒首:(1)馒头
6、颔首:(1)点头表示答应
7、螓首:1. 2.指女子。 3.借喻美好、精采的东西。
8、会首:(1)旧时民间各种叫做会的组织的发起人。也叫“会头”
9、面首:(1)本指健美男子,后引申为男妾,男宠人
10、华首:1.白首。指老年。2.指美女的秀发。
11、鹑首:星次名。指朱鸟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 古以为秦之分野,指秦地。 指农历五月上旬。古代认为太阳至鹑首之初为芒种。芒种在五月初,故称。
12、肯首:点头表示同意。
13、魁首:(1)旧时称在同辈中才华居首位的人 (2)首领 (3)第一
14、狸首:逸诗篇名。上古行射礼时,诸侯歌《狸首》为发矢的节度。
15、裏首:方言。里头,里边。
16、昂首:仰着头。
17、顿首:(1)磕头;叩头下拜(常用于书信、名帖中的敬辞)
18、转首:转头。喻时间短促。
19、暴首:谓陈列所得敌人首级。
20、隶首:黄帝史官,始作算数。亦借指善算数者。“隶”:直隶中央。封建时代的衙役晋。“首”:领导的人,带头的。葛洪《抱朴子·道意》:“隶首不能计其多少,离朱不能察其髣髴。”清黄遵宪《杂感》诗:“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
21、尸首:(1)尸体
22、杠首:旗杆的顶端。
23、谄首:逢迎顺服。
24、裹首:1.以巾束发。亦指束发之巾。
25、尼首:谓人头象尼丘山,中低四方高。
26、髡首:剃去头发。 光头。指僧徒。
27、泥首:以泥涂首,表示自辱服罪。后指顿首至地。
28、袜首:1.古代武士所用的束发头巾。亦谓戴上束发头巾,指武士打扮。
29、黥首:古刑法。于额上刺字。 古风俗。于额上刺字或图纹。
30、元首:(1)头 (2)君主 (3)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31、称首:1.第一。
32、吭首:1.咽喉与头。比喻要害之地。
33、枭首:(1)砍下并悬挂罪犯头颅
34、案首:科举时代童生院、府、州、县试的第一名。
35、丐首:丐头。
36、扯首:缰绳。
37、坟首:大头。《诗.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毛传:"坟,大也。"朱熹集传:"羊瘠则首大也。"一说,"坟"当读羒羊之"羒",即雌羊。参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38、函首:用匣子装盛人头。
39、匪首:(1)盗匪头目或为害人民的反动头目
40、鬈首:古时成年女子平日家居时的发式,将头发分开结束,垂在两侧。
41、袹首:裹头的巾帻。
42、蓬首:1.形容头发散乱如飞蓬。语本《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43、白首:犹白发。表示年老。 谓男女相爱誓愿白头偕老。
44、石首:鱼名。以头中有骨两枚,色白,大如豆,坚如石,故名。产于海中,体扁,口阔,鳞细,腹黄,亦称黄花鱼或黄鱼。
45、俛首:(1)低头,表示服从
46、菰首:即茭白。
47、田首:田畦的两端。
48、髽首:1.以麻束发。2.以麻束发的人。古时借指蛮夷或蛮夷之邦。
49、豪首:1.豪富的人家。2.指盗首。
50、幂首:古代妇女障面的一种头巾。
51、帊首:即幞头。
52、岘首:山名。即湖北·襄阳县南的岘山。
53、榜首:(1)科举时代对乡试第一名的美称。泛指第一名
54、部首:(1)中文字典中,各字依其字形结构,加以分部排列,每部的第一字便是部首,现也称所据分部的共同笔划为部首
55、催首:亦称'催头'。 封建社会中官府指定摧征钱粮的人。倘不能催促欠户如限缴清,催首要受追比,因此而家破人亡者,亦所在多有。
56、低首:1.低头。恭顺貌。2.低头。羞愧貌。3.低头。折服貌。4.低头。亦指佩服。
57、痟首:1.头痛病。
58、贼首:盗贼的头领。
59、攒首:1.形容人众汇集。
60、皓首:(1)白头,指老年
61、般首:泛指老虎一类猛兽。
62、碑首:即碑额。
63、乾首:天的高处。
64、陈首:自己供认所犯罪行。
65、囊首: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袋蒙首,使之窒息而死。
66、僧首:1.管理一郡僧尼事务的僧官。
67、自首:(1)自行投案,承认罪责 (2)向敌人投降告密
68、挢首:矫首﹐举头。
69、螺首:神话中龙子椒图的头像。相传龙生九子﹐其一为椒图﹐形似螺蛳﹐好闭口﹐古时画其形象为门上装饰﹐以驱鬼辟邪。
70、丘首:犹首丘。相传狐死时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喻怀恋故乡。
71、伯首:霸主。伯,通"霸"。
72、党首:政党的首领。
73、拜首:1.亦作"拜手"。
74、唱首:犹创始;领头。
75、颠首:枝头微微抖动,摇曳。形容依恋。
76、浩首:皓首。浩,通“皓”。白头。
77、戎首:发动战争的主谋、祸首。首先挑起事端或带头做坏事的人。军队的主帅。
78、雷首:古山名。即今山西省的中条山脉西南端﹐介于黄河和涑水间﹐主峰在山西芮城西北。
79、邻首:掌管邻里事务的人。
80、帓首:即帕首。束额巾。
81、挐首:蓬头乱发。
82、宛首:转头。
83、凡首:指五音的起首之音。
84、咳首: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之一。
85、矫首:昂首;抬头。 昂昂然自得貌。
86、犀首:1.战国魏官名。 2.指无事好饮之人。 3.犀首控股(北京)集团有限公司。
87、政首:政治上的首要大事。
88、兵首:1.军队的前锋。2.主将﹐统帅。
89、该首:方言。此处﹐这边。
90、了首:同“了手”。
91、搔首: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92、授首:(1)指投降或被杀
93、诬首:1.犹诬告。
94、县首:悬挂首级。
95、员首:指百姓。
96、斑首:头有斑纹。
97、断首:1.砍头。旧时的一种酷刑。2.身首异处。
98、发首:1.对发生事件负主要责任的人。2.开头。
99、行首:指军队的行列。或谓军队行列的领队。《左传.成公十六年》:'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刘文淇疏证:'此谓军之行列也。惠栋云:'《司马法》曰:凡陈 阵 行惟疏。'沈钦韩云:'行首,即领队者也。''一说为军队行列间的道路。见杨伯峻注。 犹领班。 行院 妓院 中的首领。宋元时对上等妓女的称呼。后为名妓的泛称。 犹行间。指文章的词句。 指掌柜老板。
100、界首:1.边界前缘;交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