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识组词>

识组词,识字组词,识组词语一年级,识组词2个字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识的组词

反馈

识字开头的组词

  • 1、识记:心理学名词。记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感知的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暂时联系。它是记忆的必要前提。
  • 2、识荆:(1)敬辞。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 3、识趣:(1)会看场合,不惹人讨厌
  • 4、识履:识见与操行。
  • 5、识别:(1)辨认;辨别;区分,分辨
  • 6、识义:识知义理。
  • 7、识达:1.有识见﹐能洞达事理。2.识鉴并洞达。
  • 8、识察:识知察觉。
  • 9、识窍:谓懂得事情的关键或要害。
  • 10、识擢:赏识并加以拔擢。
  • 11、识悉:知悉。
  • 12、识锁:喻处于封闭状态的认识能力。
  • 13、识念:意为记忆。
  • 14、识相:(1)知趣
  • 15、识灭:佛教语。指死。
  • 16、识窟:智识之窟藏处。
  • 17、识真:1.识别真相。2.识认自然之道﹔认识本原。
  • 18、识断:见地和决断。
  • 19、识赏:赏识。
  • 20、识本:佛教语。谓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 21、识机:1.亦作"识几"。2.谓知晓事物发生变化的几微迹象。
  • 22、识羞:(1)有羞耻心;自觉羞耻
  • 23、识理:辨认和理解。
  • 24、识悟:谓对事物的认识和领悟。
  • 25、识辨:识别辨认。
  • 26、识远:识见远大。语本汉王逸《叙》﹕"故智弥盛者其言博﹐才益多者其识远。"
  • 27、识裁:识见和气度。
  • 28、识力:(1)识别事物的能力
  • 29、识途:认识道路。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
  • 30、识艺:识见与才艺。
  • 31、识体:识知体要﹔懂得道理。
  • 32、识主:1.识货的买主。
  • 33、识认:1.辨识认定。2.认识﹐相识。
  • 34、识略:识见和谋略。
  • 35、识解:犹见识﹐见解。
  • 36、识具:1.见识。
  • 37、识熟:熟识。
  • 38、识诣:犹见地。
  • 39、识器:识见器量。
  • 40、识习:知书习礼。泛指学识。
  • 41、识有:1.互相亲爱。识﹐通"职"。
  • 42、识者:1.有见识的人。
  • 43、识拔:1.赏识并提拔。
  • 44、识窥:窥见并识别。
  • 45、识透:看穿﹔理解透彻。
  • 46、识才:(1)识别,发掘有才能的人
  • 47、识照:辨识鉴察。
  • 48、识鉴:1.亦作"识鉴"。2.见地和鉴别人材能力。
  • 49、识知:知道﹔识察。 见识﹔知识。
  • 50、识字:(1)认识文字
  • 51、识性:1.审察事物﹑判别是非的禀性。
  • 52、识神:1.佛教语。心识﹐心灵。
  • 53、识俊:1.知趣﹐识相。
  • 54、识职:谓得当。
  • 55、识举:赏识并举用。
  • 56、识业:见识与学业。
  • 57、识视:辨认。
  • 58、识度:(1)见识、器度
  • 59、识务:识时务。
  • 60、识量:(1)识度
  • 61、识虑:1.识知与思虑。2.见解与谋略。
  • 62、识道:1.识知圣道。2.识途。
  • 63、识时: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
  • 64、识取:1.辨别。
  • 65、识遇:赏识知遇。
  • 66、识局:1.识见器量。2.识得局势﹔知机。
  • 67、识致:1.识见意趣。
  • 68、识人:识别人。
  • 69、识考:1.指有关考证的记载。
  • 70、识却:1.犹认得。
  • 71、识见:1.犹解释。2.知晓;熟悉。
  • 72、识学:识见﹔学识。
  • 73、识微:后以'识微'指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本质和发展趋向。
  • 74、识变:谓了解﹑认识事物之变化。
  • 75、识要:1.识见精要。
  • 76、识会:识鉴。
  • 77、识穿:1.说破。
  • 78、识韩:犹识荆。
  • 79、识丁:1.《旧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后以"识丁"指识字。
  • 80、识心:知道心意。佛教语。谓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 81、识面:相见。见过面;熟识。犹世面。
  • 82、识得:懂得﹐知道。
  • 83、识用:1.识见与才能。2.赏识重用。
  • 84、识检:识见和节操。
  • 85、识准:识见。
  • 86、识味:1.知味﹔辨味。
  • 87、识议:犹见解。
  • 88、识眄:1.赏识眷顾。
  • 89、识宇:1.识见和器宇。
  • 90、识辩:识别辨认。辩﹐通"辨"。
  • 91、识几:1.亦作"识几"。2.谓知晓事物发生变化的几微迹象。
  • 92、识曲:1.谓通晓音乐。
  • 93、识破:(1)看穿;看破
  • 94、识事:1.了解事实﹔懂得事理。
  • 95、识想:意念﹔思想。
  • 96、识界:霹雳布袋戏虚拟组织识界,简而言之便是由人的意识所凝聚而成的一个虚幻世界,包含恶思、善念、欲望、怒意、各种妄想思考、心之所想,以及人心深层的意识等,不属天、不属地、不入三界、不入轮回。
  • 97、识牛:佛学术语,譬喻,即以身比喻车,以识比喻牛。
  • 98、识文:知晓文字。
  • 99、识货:(1)能识别货物的好坏
  • 100、识蕴:很多识蕴聚合在一起。

识字中间的组词

  • 1、认识论:(1)关于认识的来源以及认识的发展过程的哲学学说
  • 2、八识田:谓八识产生之处,犹言胸中、心田。
  • 3、不识窍:不懂事。
  • 4、不识时:犹不识时务。
  • 5、意识流:意识流”,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创造出意识流(streamofconsciousness)这个词,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 6、不识丁:不识一个字。
  • 7、不识相:不知趣,不知好歹。
  • 8、不识面:没有见过面。
  • 9、牛识字:讥人不识字。
  • 10、仞识论:即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仞,"认"的古字。
  • 11、智识者:知识分子。
  • 12、智识欲:追求知识的欲望。
  • 13、辨识度: 大概可以分成音色本身的辨识度和歌曲处理方式的辨识度。
  • 14、知识面: 指智力成果的范围。
  • 15、鼻识界: 鼻识界(梵语:ghra^n!a-vijn~a^na)是佛教十八界中的其中一界。
  • 16、意识源: 后天形成的心理和形我的这种关系。
  • 17、九识义: 九识义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末那识、阿梨耶识、阿摩罗识等,合为九识。
  • 18、知识行: 互动百科的公益活动平台。
  • 19、意识形态:1. 组成社会政治纲领的一整套主张、理论与目标。 2. 某一个人、集团或某种文化所特有的思想方式。
  • 20、知识产权:(1)指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对其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领域中的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两部分:(1)版权以及近似版权的邻接权;(2)工业产权,主要指专利、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商标以及服务(劳动)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等
  • 21、疯癫识倒:1.形容人言语行动十分轻狂。
  • 22、不识得有:古方言。无,没有。
  • 23、知识青年:(1)参见“知青”
  • 24、见精识精:形容一看便明白,十分机灵。
  • 25、模式识别: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的识别和分类。包括图像识别、声音识别、文字识别、指纹识别等。具有实现部分人类脑力劳动自动化的特点。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 26、不识闲儿:方言。闲不住。如:他手脚不识闲儿,整天不是做这样就是干那样。
  • 27、才蔽识浅:才能蔽塞见识浅陋。
  • 28、知识分子:(1)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工作的人,例如从事文学和艺术工作的人
  • 29、知羞识廉:羞:羞愧。廉:廉耻。指人知道羞愧、廉耻。形容有修养。
  • 30、智识阶级:指知识分子阶层。
  • 31、知识阶级:1.指知识分子阶层。
  • 32、智识分子: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记者﹑工程师等。
  • 33、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自身状况以及它们相互联系的确认。意识活动包括觉醒和意识内容两方面。当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大脑皮质的广泛损害可导致不同程度觉醒水平的障碍,而意识内容变化则主要由大脑皮质病变造成。
  • 34、慧眼识人:慧眼又称灵眼,其来源于印度教湿婆神的巨大慧眼,可以洞察凡间一切。所谓“慧眼识人”便是指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能力,洞察一个人的好坏,看清其用心。分善恶明事理。
  • 35、慧眼识珠:聪慧的双眼能识别珍珠。比喻有特别的眼力能识别人或物。
  • 36、盲人识日:盲人识日来源于 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
  • 37、相识恨晚: 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 38、知识渊博:学识广而深,往往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
  • 39、知识经济: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主要是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 40、带眼识人:要学会注重察言观色,认清看清身边人的各方面。
  • 41、不识尊卑: 不知道贵贱、地位高低。
  • 42、不识自家:也称顾履识家。形容极度愚昧,不会灵活转化的人。
  • 43、字理识字:这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因为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每个字大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也就是含有一定的字理,可表达一定的意思。
  • 44、知识体系: 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
  • 45、知识指挥:空军指挥理论必须增加知识含量,与科技发展同步,成为高科技的“吸收器”和“聚光镜”,才能驾驭武器装备,从而夯实空军指挥理论的基础。
  • 46、识非识住: 佛教术语,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
  • 47、伯乐识马: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 48、才识不逮:才识不逮而忠实有余,次也。
  • 49、仪礼识误: 宋张淳撰。
  • 50、慧眼识丁:丁就是人的意思。慧眼识丁就是用智慧的眼光识别人。
  • 51、语言识别:语言识别是指用机器对语言信号进行分析,根据语音单位例如音素、音节或单词的特征参数和语法规则,甚至包括语音之间文意的规律性加以逻辑判断来识别语言的过程。
  • 52、知识水平: 陈天森(1899-1931),福建省漳平县永福乡龙车村人。1899年5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9月参加革命斗争,历任龙车区工农赤卫队战士、红十二军第34师100团司务长,参加了岩南漳(龙岩、南靖、漳平)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1年6月在永定县虎岗因“肃社党”事件蒙冤罹难。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新审理该事件后为其平反,追认陈天森为革命烈士。
  • 53、慧眼识金: 眼力敏锐能够识别宝物、人才。
  • 54、不识丁董:是不识好歹的意思
  • 55、名重识暗:暗:愚昧不明。形容名气很大但学士浅薄。
  • 56、粗识之无:四字成语。
  • 57、可辨识性:模型能否通过输入输出数据唯一确定的性质。
  • 58、境识俱遣: 佛学术语,指客观的外境,与主观的心识同时俱遣。
  • 59、知识徽章: 知识徽章持有者:泉光子郎(光子郎)作用:帮助甲虫兽进化的工具。特性:有强烈的求知欲,喜爱学习新知识。
  • 60、知悭识俭: 会精打细算,勤俭节约地过日子。
  • 61、知识沉淀:知识积累厚实的过程,是借用物理沉淀或化学沉淀形象化的比喻。
  • 62、无意识论:无意识并不是心理学所特有的概念,而是为哲学、精神病学、心理病理学、法学、文艺、历史学等学科所共有。
  • 63、不识大局:不认清当前的形势。
  • 64、意识超前:指对一些事情有预见性并且做出相应的铺垫或者说准备。
  • 65、不识擡举: 指责别人不理解或不珍视自己对他的优待或礼遇。《封神演义》第七回:“这贱人不识抬举!朕着美人歌舞一回,与他取乐玩赏,反被他言三语四,许多话説。”《儒林外史》第一回:“你这都説的是甚么话!票子传着倒要去,帖子请着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记得幼小时候住在故乡,每看见绅士将一点骗人的自以为所谓恩惠,颁给下等人,而下等人不大感谢时,则斥之曰‘不识抬举!’”
  • 66、知识工资: 按照职工掌握的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术来确定其工资的一种工资制度,又称“知识报酬”。
  • 67、汝人识字:识字shízì认识文字
  • 68、企业识别: 一个企业所能标识自己的内在特点。
  • 69、八识三境: 推理计度,或独头意识的幻想。

识字结尾的组词

  • 1、知识:(1)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 (2)认识的人;朋友 (3)指有关文化学术的 (4)知道;懂得
  • 2、意识:(1)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2)觉察;发现
  • 3、见识:(1)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 (2)广泛接触事物,扩大见闻 (3)知识;见闻
  • 4、标识:(1)立标指示位置
  • 5、认识:(1)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 6、结识:(1)结交
  • 7、六识:意为佛教所称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生见、闻、嗅、味、觉、知六种认识作用。“六识”为大、小乘之共说,而位于大乘八识中之前六识,故亦称“前六识”。
  • 8、洞识:通晓;透彻了解。
  • 9、灵识:1.谓灵魂有知。2.灵魂。3.犹智慧。
  • 10、表识:亦作“表帜”。标记;标帜。
  • 11、妙识:深知;精通。
  • 12、赏识:(1)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
  • 13、共识:(1)指一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的人所寻求的共同认识、价值、理想
  • 14、嘿识:默默地记住。
  • 15、哀识:爱重赏识。
  • 16、亡识:1.无知。
  • 17、缀识:缀集记载。
  • 18、贵识:远见卓识。
  • 19、清识:高见卓识。
  • 20、饱识:充分了解。
  • 21、胆识:(1)胆量和见识
  • 22、漫识:随手记载。
  • 23、特识:独立的见解。
  • 24、钤识:1.打上印记。
  • 25、粗识:略知。
  • 26、定识:明确的见识;主见。
  • 27、镌识:刻写的标记。
  • 28、洽识:知识丰富。
  • 29、拔识:提拔赏识。
  • 30、保识:谓署名担保某一将被擢用者的品行。
  • 31、常识:(1)普通的知识;一般的知识
  • 32、断识:1.决断而有识见。
  • 33、元识:谓先天具备的认识能力。
  • 34、至识:1.见闻广博而深明事理的人。
  • 35、祖识:1.熟习知悉。
  • 36、谙识:1.练达。
  • 37、被识:缀在被子边缘的丝条。古人用作识别被子上下头的标记,故称。
  • 38、符识:犹符记。
  • 39、练识:熟知。
  • 40、脑识:1.脑中的识见。
  • 41、忆识:1.记忆。
  • 42、阴识:1.古代钟鼎器皿上的款识﹐有阴文﹑阳文之别﹐阴文的款识称"阴识"。2.暗暗记住。
  • 43、趣识:旨趣见识。
  • 44、量识:犹识量。器量见识。
  • 45、学识:(1)学问知识
  • 46、辩识:通晓。
  • 47、含识:佛教语。谓有意识﹑有感情的生物,即众生。
  • 48、魂识:心灵;魂灵。
  • 49、姘识:(1)非夫妻关系的男女结识而有了性行为
  • 50、八识: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
  • 51、记识:1.记下﹔记住﹔记得。2.指记忆。3.加标记。4.指簿记。
  • 52、旧识:(1)旧时相识 (2)旧日有交往的人;老朋友;旧交;旧知
  • 53、鉴识:亦作'鉴识'。 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
  • 54、题识:写上标记。 指标记。 犹题跋。 犹题款。
  • 55、拜识:(1)敬辞,结识对方 (2)〈方〉结拜兄弟;要好朋友
  • 56、恶识:1.冒犯;得罪。
  • 57、绝识:卓越的见识。
  • 58、茂识:卓识,灼见。
  • 59、诠识:1.了解﹐理解。
  • 60、遥识:遥知。
  • 61、沾识:犹言结识亲近。
  • 62、谋识:谋略与识见。
  • 63、疑识:1.费解的款识。
  • 64、心识:心志。 才智。 心智。 神志。 意识。 道家指与实体相对的精神。
  • 65、博识:(1)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 66、杂识:1.犹杂念。
  • 67、察识:明察识别。
  • 68、铭识:铭款。
  • 69、宏识:1.广博的学识;高明的见解。2.指学识广博﹑见解高明的人。
  • 70、省识:犹认识。
  • 71、小识:1.浅陋的见识。
  • 72、新识:犹新交。
  • 73、甄识:犹辨识。
  • 74、别识:1.辨别;识别。2.卓识;高见。
  • 75、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 76、搭识:结识,结交。
  • 77、谨识:郑重记叙。 谓牢记于心。 郑重封识。
  • 78、气识:1.气量和见识。
  • 79、穷识:犹尽知。
  • 80、藏识: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 81、凡识:平常人的见识。亦指见识平常的人。
  • 82、物识:犹物色。访求结识。
  • 83、相识:(1)互相认识 (2)指彼此认识的人
  • 84、圈识:画圈作标识。
  • 85、考识:1.查考识别。
  • 86、器识:(1)器量与见识
  • 87、体识:禀性和器识。
  • 88、天识:犹本性。
  • 89、评识:评论记载。
  • 90、神识:器局识见;精神智慧。 神志;精神意识。 神魂。
  • 91、寡识:见识浅陋。
  • 92、眷识:1.眷爱识拔;知遇。
  • 93、辨识:(1)辨别认识
  • 94、材识:1.才能与见识。
  • 95、浅识:1.识见肤浅。2.粗略地认识。
  • 96、名识:指识鉴高的人。
  • 97、伟识:卓特的见识。亦指有卓见的人。
  • 98、雅识:1.高明的识见。
  • 99、颖识:1.犹天资。
  • 100、卓识:(1)高超的见识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识组词,识的组词,识字怎么组词,识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识字组词的组词,其中识字在开头的组词有100个,识字在中间的组词有69个,识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 拼音shí,zhì
  • 注音ㄕˊ,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KWY
  • 五行

基本释义

识〈动〉(形声。从言。戠(zhí)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同本义識,知也。——《说文》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理)认识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孟子·告子上》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王安石《伤仲永》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又如:识路(认识道路);相识(彼此认识);识丁(认识字);识认(认识)赏识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陈寿《三国志》又如:识鉴(赏识鉴别);识举(赏识并举用);识遇(赏识知遇)感觉;识别;辨别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乐府诗集·陌上桑》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又如:识宝太师(受贿的贪官);识主(识货的买主);识真(识别真相);识理(辨认和理解)〈名〉见识;知识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苏轼《贾谊论》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问说》识者固知元政紊驰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又如:常识;才识(才能和见识);胆识;才益多者其识远;识略(见识与谋略);识面(世面);识野(个人一瞬间在内心中意识所及的范围或所能觉知之意念的范围);识断(具有见识,并能判断);识远(见识远大)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如:识神(心识,心灵)相知的朋友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唐·刘禹锡《元日感怀》思想或意识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颜延年《五君咏》又如:识想(思想;意念)姓〈副〉通“适”。刚才识见不谷而趋。(刚才看见我却很快躲开了。)——《左传·成公十六年》另见zhì识〈名〉旗帜。后作“帜”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汉书·王莽传下》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岭外代答》通“帜”。标记以龙熊鸟雀为识。——《宝刀赋序》又如:标识(标志)〈动〉加上标记。后作“志”识以柳枝,命本部涉济。——《金史》又如:识别(加上标记使有区别)通“志”。记住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默而识之。——《论语·述而》文镂无款哀。——《史记·孝武纪》以计识其人众畜牧。——《汉书·匈奴传上》。师古曰:“识亦记也。”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又如:识念(记忆);博闻强识另见sh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