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具>组词>藏组词>

藏组词,藏字组词,藏组词语一年级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藏组词

反馈

    藏怎么组词?一年级藏字组词有那些?

    藏组词语共231个,其中藏开头的词语70个,藏结尾的词语100个,在中间的词语61个。

    藏字组词: 藏拙、 藏埋、 藏庋、 藏奸、 藏去、 藏匿、 藏躲、 豹藏雾、 龙藏寺、 内藏库、 地藏王、 甲藏用、 归藏氏、 龟藏六、 蕴藏、 贮藏、 腌藏、 宝藏、 埋藏、 掖藏、 昂藏、 ... 这些藏的组词更适合中小学生,点击查看解释及造句等



藏字开头的组词

1、藏拙:(动)自认笨拙,不愿把自己的意见或技能让别人知道:~不语。

2、藏埋:埋葬。

3、藏庋:收藏。

4、藏奸:(1)心中不怀好意 (2)〈方〉不使出全副精力或不愿尽全部力量帮助别人

5、藏去:1.亦作"藏弆"。2.收藏。

6、藏匿:(1)潜藏隐匿

7、藏躲:(1)躲藏;隐藏

8、藏戏:(1)藏族的戏曲剧种,流行于西藏地区

9、藏摧:谓凄怆;悲伤。

10、藏娇:《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指其女:'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胶东王,指汉武帝刘彻。后以纳妾别居为'藏娇'。 指姬妾或妓女的住所。

11、藏往:记藏往事于心中。意在作为来日之借鉴。

12、藏行:1.亦作"藏幸"。2.弈棋术语。意谓不露机锋﹑手段。

13、藏命:隐姓埋名。

14、藏名:1.隐匿名声。2.谓收录其名。

15、藏擪:遮藏。

16、藏蓄:1.亦作"藏畜"。2.收藏;蓄存。3.隐藏。4.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17、藏身:(1)躲藏;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18、藏蓝:(1)蓝里略透红色

19、藏擫:古代魔术的一种。变戏法。

20、藏锋:1.书法用语。谓笔锋隐而不露。 2.比喻才华不外露。

21、藏幸:1.亦作"藏幸"。2.弈棋术语。意谓不露机锋﹑手段。

22、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23、藏收:收藏。

24、藏掖:1.怕人知道或看见而竭力掩藏。 2.遮掩住的弊端。

25、藏香:西藏所产的线香。以檀香、芸香、艾等香料制成。有黑、黄二色。藏族用来供佛。

26、藏府:府库。 中医学名词。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藏,通'脏'。

27、藏光:比喻隐藏才华,不使外露。

28、藏钩:1.亦作"藏钩"。亦作"藏彄"。2.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

29、藏伏:潜伏,隐藏。

30、藏畜:1.亦作"藏畜"。2.收藏;蓄存。3.隐藏。4.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31、藏青:(1)颜色名。蓝而近黑

32、藏族:(名)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

33、藏盖:储藏。

34、藏机:1.藏匿才智;藏匿心机。2.犹射覆。猜暗藏之物。

35、藏用:1.潜藏着的功用。语本《易.系辞上》:"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孔颖达疏:"藏诸用者,潜藏功用,不使物知。"谓隐藏难知者而更显表其功用。2.指暗藏其用意。

36、藏踪:(1)隐藏行动踪迹

37、藏识: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38、藏舟:《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王先谦集解:"舟可负,山可移。宣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

39、藏弆:1.亦作"藏弆"。2.收藏。

40、藏否:品评。

41、藏彄:1.亦作"藏彄"。亦作"藏彄"。2.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彄之戏。

42、藏户:仓库的出入口。

43、藏修:亦作'藏修'。 《礼记.学记》:'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藏谓怀抱之;修,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

44、藏昂:仪表雄伟,气宇轩昂。

45、藏书:(1)收藏的图书

46、藏品:藏品是指博物馆依据自身性质、任务和社会需要搜集并经过鉴选符合入藏标准,完成登记、编目等入藏手续的文物和自然标本。许多藏品本身就是精美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

47、藏剧:“仙女姐妹”。

48、藏银:一种合金的名称,其实就是白铜。

49、藏鈎:1.亦作"藏钩"。亦作"藏彄"。2.古代的一种游戏。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入宫,汉武帝展其手,得一钩,后人乃作藏钩之戏。

50、藏合:称重单位

51、藏历:(1)中国藏族人民的传统历法。9世纪初即已采用。基本上与今夏历同

52、藏论:巴利三藏所说者。

53、藏狗:藏狗原产中国西藏,也有人说其祖先是马士提夫犬。

54、藏南:一般指藏南地区,青藏高原内部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间的宽阔谷地。海拔3500藏南谷地4500米。雅鲁藏布江从西向东贯穿,其中游与支流拉萨河、年楚河河谷同为西藏经济发达地区。

55、藏鸦:比喻枝叶荫蔽。

56、藏头诗:一名“藏头格”。杂体诗名。有三种说法:(1)作律诗时前三联都写所寓之景和情,至末联才点明题意。(2)将诗句头一字暗藏在每句的最后一字中。(3)将所言的事分别藏在诗句的头一字。如《水浒传》中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就在四句的首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57、藏猫儿:(1)儿童互相躲藏寻找的游戏

58、藏猫猫:(1)儿童互相躲藏寻找的游戏

59、藏书票: 贴在书籍封面封底或书内的纸片,记有藏书日期和人名等,一般印制精美。

60、藏青色: 一种颜色,一种蓝与黑的过渡色,很深很深的蓝色,其色素与视觉感浅于黑、深于蓝。

61、藏书章: 图书收藏者用以标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爱好的一种印迹。又称藏书印。

62、藏原羚: 哺乳动物,体长约1.1米,尾很短,雄的有角,向上向后弯曲,末端又向上,有横棱,毛灰褐色。生活在高原和荒漠、草原上。

63、藏香鸡: 鸟纲鸡形目雉科。藏香鸡生长在海拔3200-4000多米的高原上,藏香鸡做为高海拔地区养禽业中的当家品种,有人这样形容藏香鸡:“草原鸡的自然,乌鸡的滋养,珍珠鸡的玲珑,取之精华,集之大成,世界脊梁上,孕育出这鸡界的珠穆朗玛。具有各种特色的鸡蛋,为人们提供廉价优质的动物蛋白。

64、藏金阁: 藏金阁集团,以藏茶为主营方向,对传播藏文化、促进藏汉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

65、藏青果: 诃子(hēzǐ)。

66、藏羚羊:藏羚羊: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

67、藏茗山: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两千多年前,汉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用其毕生的智慧和毅力写成伟大著作《史记》。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使中华文明得以彪炳千秋,发扬光大…。“藏茗山”故此得名,意指崴山藏香韵,好茶可传世!

68、藏历年:藏历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69、藏红花:(1)即番红花。一种茑尾科植物 (2)该种植物的花柱的上部及柱头

70、藏闷儿: 捉迷藏。



藏字中间的组词

1、豹藏雾:典出汉刘向《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后因以"豹藏雾"喻潜心修养,洁身自好。

2、龙藏寺:寺名。见“龙藏寺碑”。

3、内藏库:宋初宫内贮藏金帛之库。

4、地藏王:即地藏菩萨。

5、甲藏用:蝤蛑的别名。俗称梭子蟹。

6、归藏氏:即黄帝。

7、龟藏六:谓龟遇危险便将头尾和四足缩入甲中以避害。后因比喻人的才智不外露或深居简出,以免招嫉惹祸。语本《杂阿含经》卷四三:“过去时世,有河中草,有龟于中住止。时有野干饥行觅食,遥见龟虫,疾来捉取,龟虫见来,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冀出头足,欲取食之。久守,龟虫永不出头,亦不出足。野干饥乏,瞋恚而去。诸比丘,汝等今日,亦复如是。”亦作:龟六藏

8、捉藏猫:(1)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 (2)说话兜圈子,让人难以捉摸

9、中藏府:1.亦作"中臧府"。2.汉内库名。有令﹑丞,主金银货物之事。

10、收藏家:专门收藏书籍﹑字画﹑古玩等物品的人。

11、征藏史:上古主管典籍之官。《庄子.天道》:"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征藏,藏名也。'一云:'征,典也。'"成玄英疏:"﹝征藏史﹞犹今之秘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老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

12、左藏库:古代国库。参见"左藏"。

13、金藏云:佛教语。金色的云气。

14、冷藏库:见“冷库”。

15、大藏经:佛教经典的总称。内容分经 释迦牟尼在世时的说教和后来增入的少数佛教徒的说教 、律 释迦牟尼为信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仪规 、论 关于佛教教理的阐述或解释 三藏,包括印度、中国等国的佛教著述在内。有汉、藏、蒙、满、西夏、日和巴利文等多种文本。

16、地藏节:俗谓阴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节。

17、五藏神:亦作“五脏神”。

18、徵藏史:上古主管典籍之官。《庄子.天道》:"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征藏,藏名也。'一云:'征,典也。'"成玄英疏:"﹝征藏史﹞犹今之秘书官,职典坟籍。"后特指老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

19、窝藏罪:隐匿暗藏。

20、地藏菩萨:菩萨名。佛经说他受释迦佛嘱托,在弥勒出生前,自誓渡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常现身于地狱之中以救苦难。

21、蜜里藏刀:谓外表和善而暗中狠毒。

22、暗藏玄机:暗中隐藏玄妙、深奥的端绪、机关。

23、镫里藏身:一种骑术。骑在马上的人身体弯倒在马的一侧。

24、川藏公路: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途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长2410千米,为目前中国最长的公路。曾名康藏公路。1954年通车。沿途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冰雪期长,筑路工程艰巨。是西藏同内地联系的重要交通线之一。

25、汉藏语系:(1)包括藏语和汉语有时还包括泰语的一个语系

26、鞘里藏刀:刀室中藏着利刀。比喻暗藏杀心。

27、华藏世界:佛教指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是佛教的极乐世界,由宝莲花中包藏的无数小世界组成的。

28、青藏高原:(1)中国最大的高原。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主要包括青、藏和川西。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山岭海拔多在6000米以上,峰顶终年积雪。藏北高原为青藏高原的核心部分,在西藏自治区北部,冈底斯山、昆仑山及唐古拉山之间。海拔4500米左右,地面起伏不大,湖泊众多,属高寒荒漠。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北部为黄河源地,南部为澜沧江、通天河、雅砻江等大河源地。藏南谷地在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是雅鲁藏布江等河流上游的谷地,海拔大都在4000米以下。河谷沿岸多局部平原,是西藏主要农、牧业地区

29、闪闪藏藏:东躲西藏的样子。

30、中黄藏府:汉代府库名。

31、龙藏寺碑:《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的简称。

32、深藏不露:隐藏自身的才学、技艺,而不表现出来。

33、虚空藏咒:此咒为般若结晶,能增智光,能助大定,加强记忆力,促进心通。

34、锦里藏针:绵里藏针miánlǐ-cángzhēn 喻外表看来温柔,软弱,实则内心刻毒强硬 形容柔弱中蕴刚强

35、深藏于心:深深的埋藏在心里,不说出来。

36、珠藏韫柜: “韫柜1”就是蕴藏在柜里。《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柜而藏诸?”后比喻怀才待时。《张衡传·应闲》:“且韫柜以待价,踵颜氏以行止。

37、无处藏身: 指无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38、三藏法师:一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话本。作者不详。世多以为宋刊,鲁迅认为作者或为元人。三卷。叙述唐玄奘取经故事,其中猴行者为主要人物,他为扶助三藏法师大显神通。但情节比较简单,无猪八戒、沙和尚等形象,略具明代小说《西游记》的雏形。

39、冷藏汽车:冷藏汽车具有能保持一定低温的货厢、用于载运需要保持低温或易腐货物的专用汽车。

40、收藏式吃:对于减肥大军来说,吃各种各样的美食零食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东西,因为他们知道“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可是按捺不住内心深处吃货的骚动,于是乎只能打开美团饿了么淘宝,把想吃的美食都加入购物车或收藏夹,然后默默的关闭,假装自己买好了,假装自己吃过了,这一系列连贯的骚操作,我们称之为收藏式吃。

41、嘉绒藏族: 嘉绒在甘孜州丹巴县、康定县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居住着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

42、胸藏锦绣:指某人拥有很高的才华。

43、凤藏龙针:“凤”是人们美好想象的德禽,饮食业常用鸡来比喻。

44、贮藏手段:货币的一种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45、海外藏书: 海外藏书的收编是为了保全人类文学遗产,批判整理禁毁书系。

46、汉藏对音: Sino-Tibetantransliteration汉译藏音或藏译汉音的总称。

47、卧龙藏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48、鱼腹藏剑:鱼腹藏剑指的是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春秋时期吴国,该事件指的是吴王阖闾为了登上王位而指使专诸鱼腹藏剑杀死了吴王僚。

49、青藏铁路:青藏铁路(英文名称:Qinghai-TibetRailway),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50、鱼腹藏书:尸体为鱼所食。指淹死于水中。

51、隐藏青年:隐蔽青年,俗称家里蹲或茧居族,日本的文化依存综合症。指人于某种程度狭窄的生活空间之中、不出社会的意思。

52、西藏雪茶:西藏雪茶为地茶科植物地或雪地茶的地衣体,具有清热生津、醒脑安神等功效。

53、心藏暗涌:形容心里面藏着涌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形容心里面藏着涌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

54、呆里藏乖:外表呆头呆脑而内心却很机灵。

55、金屋藏骄:讲述汉武帝幼时说如果能娶到表姐陈阿娇做妻子,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56、薜萝藏虺:指隐居山林的人。

57、油藏评价:对油气藏形成的可能性、特性、储量、质量等适时作出概率分析以及工程、经济方面的全面评价工作与过程。

58、驻藏大臣:驻藏大臣(藏文:བོད་བཞུགས་ཨམ་བན):特指中国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并参与西藏和清政府中央交流的驻扎大臣,由非定制式留守大臣演变而来。

59、西藏芋兰: 西藏芋兰为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西藏芋兰的块根,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主治带下赤白症状。

60、宝藏男孩:网络用语,常见于饭圈。作为贬义词它的意思是指某位明星的黑料太多,挖都挖不完;作为褒义词它指某人身上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才华,简直浑身是宝。

61、宝藏女孩:1.简单来说就是第一眼见到这个女孩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很平凡,很普普通通的一个姑娘,但相处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发现它的闪光点一个个的呈现在面前。就像宝藏一样,需要不断挖掘,最后使人眼前一亮。2.该词也有完全相反的双重含义,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真实意思。一是形容某位明星的黑料太多,挖都挖不完。二是形容自己喜欢身上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才华慢慢被大家发现,简直浑身是宝,哪哪都好。



藏字结尾的组词

1、蕴藏:(1)积存

2、贮藏:(动)储藏。

3、腌藏:1.腌渍储藏。

4、宝藏:(1)蕴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 (2)泛指储藏的珍宝或珍贵物品 (3)犹宝库。指其中储藏的大宗宝物

5、埋藏:(1)埋在地下 (2)隐藏

6、掖藏:收藏。

7、昂藏:(1)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

8、椟藏:《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椟同“椟”。后因以“椟藏”比喻怀才。缄藏。指缄藏之物。

9、归藏:三《易》之一,相传为黄帝所作。敛藏。归葬。

10、包藏:(1)蓄含 (2)隐藏

11、窝藏:隐匿暗藏。

12、冬藏:亦作'冬臧'。冬季农家把收获之物贮藏起来。 指某些鸟兽冬季迁徙或蛰伏。

13、庋藏:置放;收藏。

14、遮藏:遮蔽掩藏,使不外露。

15、苞藏:1.同"包藏"。2.裹藏;隐藏。苞,通"包"。

16、窜藏:隐匿;潜藏。

17、行藏:(1)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18、安藏:窝藏。

19、躲藏:(1)隐藏,使人看不见

20、跧藏:蜷伏躲藏。

21、隐藏:(1)隐蔽躲藏,不让别人发现

22、盖藏:1.储藏。2.指储藏的财物。3.掩盖;隐藏。4.犹窝藏。

23、弢藏:1.隐藏。

24、窨藏:1.挖窖埋藏。

25、海藏:传说中大海龙宫的宝藏。佛教语。指大乘经典。因相传其原藏于大海内龙宫中,故有此称。

26、谩藏:1.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谩﹐通"漫"。

27、肴藏:储藏菜肴的仓库。

28、收藏:(1)收集保藏 (2)收起来保存 (3)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

29、弓藏:指功成被弃。

30、匮藏:用柜子珍藏。

31、挟藏:私藏;隐藏。 指挟带。

32、匿藏:(1)隐藏;躲藏

33、白藏:指秋天。秋于五色为白﹐序属归藏﹐故称。 仓库名。 晋宫中阁名。

34、伏藏:隐藏;潜藏。

35、窖藏:(1)在窖里储藏

36、弆藏:收藏。

37、遁藏:逃避隐藏。

38、龟藏:将占卜所用龟甲珍藏起来。见“龟藏六”。

39、掘藏:发掘他人埋藏之物。谓得意外之财。

40、揜藏:掩盖,隐藏。

41、贝藏:指佛经。藏,佛教经典。古印度人书之于贝叶上,故称。

42、沈藏:隐藏;藏匿。

43、内藏:内库。多指宫内的仓库。 内脏。藏,脏。

44、宛藏:积聚,蓄藏。

45、藴藏:(1)积存

46、秘藏:(1)收藏或隐藏起来;不公开

47、摧藏:(1)奏乐时的抑按的动作 (2)亦作“藏摧” (3)引申指人抑挫之貌 (4)强烈的抑按动作

48、敛藏:犹殓葬。敛,通'殓'。 收购储藏。 收藏。 蕴藏。

49、瘗藏:1.亦作"瘗臧"。亦作"瘗臧"。2.指殉葬品。

50、锢藏:1.犹储藏。

51、迁藏:迁徙宝藏。

52、华藏:亦作'华臧'。 佛教语。莲华藏世界 或华藏世界 的略称。

53、二藏:佛教大藏经的简单分类法。即声闻藏(小乘经)和菩萨藏(大乘经)。指佛藏与道藏。

54、封藏:封闭收藏。

55、祔藏:为附祭而存放(先祖的神位)。

56、三藏:佛教用语

57、掩藏:(1)隐藏

58、赢藏:蓄藏的馀财。

59、暗藏:(1)隐藏;放在看不见的地方

60、辟藏:1.打开藏书之府。

61、霾藏:埋藏﹔掩藏。

62、冥藏:指仙﹑道之书。

63、胸藏:1.胸中藏着。指有某种才能。

64、乞藏:1.亦作"乞臧"。2.复姓。唐有乞藏遮遮。见《新唐书.韦皋传》。《新唐书.吐番传》作乞臧遮遮。

65、受藏:接受并予以收藏。

66、韬藏:隐藏;包藏。

67、闭藏:闭塞掩藏。收藏,保管。藏伏,隐匿。

68、屏藏:犹隐藏。

69、府藏:旧时国家储存文书﹑财物之所。亦指贮藏的财物。 腑脏。五脏六腑的总称。府,通'腑',藏,通'脏'。

70、右藏:帝王的内库之一。

71、迷藏:1.游戏名。蒙目相捉或寻找躲藏者的游戏。也称捉迷藏。出自《扬州》 2.犹退隐。 3.指底细。

72、周藏:周密地掩藏。

73、佛藏:佛教经典的总称。通称"大藏经"﹑"一切经"。

74、畜藏:积蓄储藏。

75、怀藏:1.隐藏;收藏。

76、里藏:即内脏。

77、备藏:1.收藏。

78、函藏:封藏。

79、酒藏:1.旧时专门为朝廷酿造和藏酒的机构。

80、廪藏:廪蓄。

81、帑藏:亦作'帑臧'。 国库。 指钱币﹑财产。

82、保藏:把东西藏起来以免遗失或损坏。

83、厚藏:富裕。

84、潜藏:(1)藏在隐蔽处 (2)隐藏在显露的外表之下

85、形藏:1.指人的形体和内脏。2.喻内部秘密﹑内情。

86、奥藏:1.室内隐秘之处。2.犹奥府。物产聚藏之所。

87、含藏:(1)包含;蕴藏

88、退藏:退归躲藏;隐匿。 谓辞官引退,藏身不用。

89、蓄藏:(1)储存

90、壁藏:收藏在夹墙中。多指藏书。

91、积藏:1.亦作"积臧"。2.积存储藏。3.指积存储藏的物资或钱财。

92、窟藏:1.隐匿之所。

93、袭藏:犹珍藏。

94、余藏:1.谓多储财物。2.储藏的财物。

95、珍藏:1. 珍重地收藏。 2. 珍贵的收藏物。

96、漕藏:指漕米仓库。

97、地藏:埋葬于地。

98、富藏:指丰富的珍贵物件。

99、亢藏:刚直孤僻。

100、西藏:(1)全称“西藏自治区”,中国西南部的民族自治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89万,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区内有大小湖泊千余个,雅鲁藏布江水力资源丰富,雅鲁藏布江谷地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以畜牧为主,牦牛为主要畜种,交通以公路为主,是中国的经济落后地区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DNT
  • 五行

基本释义

藏〈动〉(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储积,收藏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子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隐匿藏,匿也。——《说文新附》慢藏海盗。——《易·系辞上》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柳宗元《童区寄传》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怀有。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藏〈名〉收藏财物的府库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宝藏兴焉。——《礼记·中庸》俄而范氏之藏大火。——《列子·黄帝》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宋史·太宗七女传》又如:藏吏(负责宫内府库的官吏);库藏(仓库);藏户(仓库的出入口);藏府(公家的府库)内脏。后作“脏”酒练五藏。——汉·枚乘《七发》五味者何?曰:五藏。——《管子·水地》百骸九窍六藏。——《庄子·齐物论》吸新吐故以练藏。——《汉书·王吉传》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又如:藏府(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同脏腑)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为景灵使,阅道藏。——《宋史·王钦若传》又如:藏主(主持佛事的当家和尚);三藏(佛经经典分为经、律、论三个部分,总称“三藏”);道藏(道教书籍的总汇);释藏(佛教经典的总汇)宝藏只道他掘了藏,原来却做了这样生意,故此有钱。——《醒世恒言》藏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西藏的简称。西藏地区。如:藏羊(西藏高原所产的羊);藏文(西藏的文字);藏香(西藏一带所产的一种线香)另见cáng [查看更多]

https://www.hao86.com/zuci/藏/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