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

启功书法

发布时间:2020-06-19
1

启功论书法八要素,做到了那就真学到家了

启功
启功论书法

一、 选帖自作主

习书选帖最好“自己作主”。选择几家范本,放在一起对照,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家一派来学来练。比如学楷书,就从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里面选。相反,如果按别人指定的范本去学,或只学自己指导教师的字,就有可能不对自己的胃口和爱好,越学越没兴趣,甚至反感。

选帖求精不贪多,要舍得割爱。

二、 结字最关键

汉字书法好看、美、有艺术性,关键是它的间架结构和书写用笔。书法要从结字入手,书写时,注意力要集中在组成这个字的笔画所处的位置上,处理好每一笔画的方向、角度以及笔画之间的距离、疏密关系等等。构成整个字的各笔画所处的位置、角度、距离等对头了,“准”了,就好看。并非由某一笔的形状写得生动,有变化所决定。写字要注意整体形象,注意间架中先紧后松(或上紧下松、左紧右松、上小下大、上窄下宽;左小右大、左窄右宽)的比例关系。

三、 执笔如拿筷

怎么样拿筷子夹菜,就怎么样执笔写字——这是实践印证了的一个非常简单而又科学的好经验。对历代流传下来的执笔法不要盲从,要敢于破除不正确的条条框框。绝不能用力死死握住笔管,否则写起字来转折运行就很不灵便,笔画必然会死硬僵直,轻重快慢也不好控制,字既不自然又无变化。书写时注意力多用在笔画的轨道曲直和笔画之间的比例位置上,不要只注意笔画表现的形状变化。

四、 落笔先画圈

书写落笔之前,先执笔在空中画个圈,使所要写的字不超出这个圈,就说明你这时执笔的高低、提腕还是悬肘等等是符合要求的,自然的。如写小楷,即使腕贴在纸上,小圈圈也能画得出来;如写大字,就要画个合适的大圈,腕与肘不悬起来是画不成的。所以写字时,执笔的高低、腕是否该提、肘是否该悬、提悬到什么程度,并无固定标准,应该随当时所写字的大小需要而定。

五、 影摹是调查

初学者可用透明纸或薄膜覆盖在范本字帖上进行练习。(在薄膜上写字时,墨水中须加一点洗衣粉或肥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纸覆盖在字帖上直接用毛笔书写;另一种是用纸覆盖在字帖上先用单线笔(如铅笔、圆珠笔、钢笔)写出每笔的中心骨干。在此基础上,再在那细线的骨干上去加工每笔的“肉”,这叫间接书写。

影摹的好处,如古人所说:“摹帖易得位置”。既可以体会到字帖中字的点画、间架结构的微妙变化,达到“准”,又可以检验自己平时书写时结字、用笔等方面正确与否,如有毛病便于改正。

六、 日克一字好

每天练习的时间不要过长,练习的字数不要多。一般选择四、五个字为好,但要求重点熟记一个,正像学外语记单词一样,不要贪多。坚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怕记住三百个字,三年就近千个字了,这样练出来的功夫是非常扎实的。有的人习书很刻苦,一天写一百个字,十天写一千个字,还觉得不够;或从早写到晚,照着字帖从头到尾一字都不漏,不停地抄写……片面追求书写的数量,只动手不动脑是学不好的。

七、 功夫不单练

练习书法并不像盖房子那样,非得先打好基础。在习楷书的同时,也可穿...

查看详情>>
2

从启功先生书法出发,从多个科学的角度去审视硬笔书法

书法
启功先生书法

钢笔书法是跟毛笔书法一脉相承的,只是书写的工具不一样。所以,其美学特征也与毛笔书法大体相同。自然,启功体钢笔书法也同样离不开启功毛笔书法的美学理论体系。

除了古代书法家的技法已经随处可见以外,笔者以为,启功先生在当代可以说是一本见得着的大书,而启功书法也是见得着的让汉字达到了极至的一种大美的书法风格,自然会有一种现身说法而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好处。启功先生其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韵,加之通过其长年的技法练习,其书法的表现技法已经十分纯熟,其美学理论也已自成体系。其书法技法的精熟,使得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具有持久的可欣赏性;其学问的精深,更使得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具有浓厚的书卷气,即耐读性。还因为时代的关系,启功先生的书法又具有古人无法可比之处;实在是出于古人,而又在诸多方面已经超越古人

我们先谈谈钢笔书法艺术。

自有钢笔以来,汉字的书写就便利多了,它工具简单,用笔的难度也没有毛笔那么大,所以钢笔书法是无所不在。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是一种纯线条的艺术,它除了汉字的实用性外,还具有造型性、抽象性和抒情性。用钢笔来表现汉字的书写情状,就被广泛地称为钢笔书法艺术,因此同样具有书法的四个特性。当然,没有汉字,就没有书法艺术,也没有钢笔书法。所以,要想离开具有准确的形体结构的汉字来表现书法是不可能的,这也许是所谓的“现代书法”难以生存的原因。汉字永远是书法艺术表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关于钢笔书法的本质特征,如果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去审视、研究、考量,就会得出许多不同的结论。它虽然看似简简单单,但其实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态,具有多质性,即艺术形态的综合性。

在当代,探讨钢笔书法艺术的性质,把握钢笔书法艺术形态的基本特征,大都是从表现形式和深层意蕴这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但总的来说,钢笔书法同样具有毛笔书法一样的书法艺术本体的四大基本特征,即实用性、造型性、抽象性和抒情性。而钢笔书法的实用性就更为突出。

(一)钢笔书法的实用性

近代以来,钢笔的发明使书法的表现更为简单;由此,钢笔书法的实用性就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钢笔或者硬笔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就是在科技日益发达,计算机日益普遍的今天,钢笔、硬笔还是少不了的。所以,现在的青少年,不要因为自己不想用功练字,而用计算机作为借口来否认练习钢笔书法的必要性。不管将来用什么工具,手写文字是永远也不可能消除的,所以最好还是及早练习钢笔字,免得将来遭遇种种尴尬。

(二) 钢笔书法造型性

中国的书法,就其构成的形式来看,是一种空间的艺术;就其存在的状态来看,是一种静态的艺术;就其表达形式来看,是一种视觉艺术。所以它具有空间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这是大多数的人都认同的。不管钢笔还是毛笔,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都具有这个特征。但,中国书法又是一种最为特殊的空间艺术;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书法的这种纯粹由“线条”构成的艺术,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艺术...

查看详情>>
3

启功书法师从谁?这两个人的书法对他影响颇大

书法
启功书法

说到启功的书法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关于他书法的师承倒是没有一个确切的依据,结合启功的字形和笔法,他的书法受到了梁诗正和刘春霖的影响。

虽然启功自己也曾说他对晋唐书法学习比较深入,然后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那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梁诗正和刘春霖了。启功的书法结字瘦长,有着浓郁的书卷气,自成一体。

启功的一生可以说是先辱后荣,他出生于皇族,但是到他的时候已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一生经历了很多坎坷。启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对传统文化和书画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启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在诗文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曾这样说:我不喜欢别人称我为书法家,我是一个诗人,不论是外人还是启功都认为他是一个文人。

深厚的文学修养也滋润的启功的书法,他对古人的书法的理解有着独到之处。虽然梁诗正和刘春霖的书法在书坛上称不上是开宗立派,但是启功对他们的书法没少下功夫。

启功的书法先学赵子昂、董其昌后来又学习欧阳询,还有人说他的书法和成亲王的书法如出一辙,梁诗正的书法学习柳公权后来又学习赵子昂,晚年学习颜真卿、李北海,从此可以看出梁诗正的书法与启功书法的师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结字和笔法上有着相同之处。

其实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启功学过梁诗正的书法,但是梁诗正作为清代大家,对启功或多或少的会有影响。启功对清代的一些书法家包括师承笔法都有着透彻的研究,所以说梁诗正的书法也是他耳熟能详的一种。

关于启功书法的师承和学习一直没有确切的一个证据,后人说他学习梁诗正和刘春霖只是从字形和笔法上分析而来。他们三个人的书法结字瘦长,尤其是在笔墨上的运用浓淡结合,在起笔和收笔上都擅长用重墨,运笔途中墨色稀少。

瘦长的笔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种连带之感,同时他们三个人说法又具有文人的书卷气,行书或者是草书都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启功出生于名门之后,对清代的一些大书法家真迹的收藏必然不会少,刘春霖和梁诗正又是清代书坛上的佼佼者,因此很多人认为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师承关系。

刘春霖在书坛有这么样一个说法:楷书冠当世,后世宗之,大楷学习颜真卿小楷学习刘春霖,因此,刘春林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启功的楷书和刘春霖的书法不论是在结字上还是在笔法上都有着相近之处,尤其是在起笔和收笔上,可以说如同一人书写。

启功并没有说他到底学没学梁诗正和刘春霖这些只是后人根据他们的书法推断而来,看了刘春霖和梁诗正的书法之后,你感觉启功是学他们的书法吗?

查看详情>>
4

启功书法只能算中等,田蕴章对启功先生为何出此评价?

启功
启功书法
田蕴章

启功先生我想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对于学习书法的朋友恐怕是无人不知了,不论你喜不喜欢他的书法,但你绝对听过这位老先生的名字。启功先生是近现代书法大师级人物,他的书法具有很强的文人气息,被人们称为“启体”,被当代具有很高的评价。不仅如此,启功先生的书法雅俗共赏,深受人们的喜爱。

南开大学书法教授田蕴章老师在书法节目《每日一题,每日一字》中曾评价过启功先生,田蕴章老师以“纵横”的形式说明了启功先生书法的地位,田蕴章先生认为在横向上来说,也就是近现代,启功先生的书法称得上书法大师。而如果纵向比较的话,启功先生的书法就站不住脚了,这个纵向就是从古至今而言,田蕴章老师认为在纵向上,启功先生的书法只能在民国年间书家在中等水平上,更不用说和清代以前的书法家相比了。

对于田蕴章老师对启功先生的书法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启功先生在书法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除此之外,启功先生在书法教育、诗歌、鉴定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启功先生的书法字楷、行、草为主,其中行书流传最多,楷书次之,草书则是最少的。而启功书法中又以小行楷的造诣为最高。

田蕴章老师评价启功先生的书法在民国年间只能算中等水平,我并不这么认为。启功先生可以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大字书法,一种是小字书法。而这启功先生自身这两种书法在水平上是有很大差距的,启功先生精通帖学,他的小字书法造诣要远在他的大字之上。

所以说启功先生的大字水平在民国可能只能算一般水平,因为启功先生的大字书法在和你民国很多大师级书法家相比,还是出于弱势的。而启功先生的小字书法造诣要远胜于他的大字。

查看详情>>
5

齐白石和启功的谈话,看看他们是怎么交流书法的

启功
齐白石

启功生于1912年,比齐白石小近五十岁,“学者、书法家。姓爱新觉罗,字元伯,满族,北京人。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画,勤奋潜心学问。对我国古典文学、历史、美术史均有极深的研究。前后任教于北平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启功认识齐白石,约在1930年前后,在他《记齐白石先生轶事》一文中,记述了他有个远房的叔祖,是个封建官僚,曾买了一批松柏木材,就开了个寿材(棺材)铺,齐白石曾到此订购寿材。“

我认识齐先生,即是由我这位叔祖的介绍,当时我年纪只有十七八岁。”启功其时已开始学画,老师是贾羲民、吴镜汀;自认识齐白石后,也就常去请教。有时好久没去,齐白石会向另外的人问:“那个小孩怎么好久不来了?”启功很感动,称“由于齐先生这一句殷勤的垂问,也使得我永远不能不称他老先生是我的一位老师”。

齐白石曾送过启功两件珍贵的礼物,一件是油竹纸描的《芥子园画谱》,一件是用油竹纸描的《二金蝶印谱》。后来,齐白石又送给他一册影印手写的《借山吟馆诗草》,有樊山先生题签,还有樊氏手写的序。齐白石说:“我的画,樊山说像金冬心,还劝我也学冬心的字,这册即是我学冬心字体所写的。”

在启功的文章中,记录了齐白石在随意中,谈论诗、书、画的一些简洁而极有见地的话语,很是振聋发聩。

有一次,启功看齐白石用炭条画一渔翁手提竹篮,肩荷钓竿,身披蓑衣,头戴箬笠,赤着脚站立的稿本,当画到膝下小腿到脚趾部分时,只画了一条长勾短股的九十度的线条,又和这条线平行着另画一个勾股。然后问启功:“你知道什么是大家,什么是名家吗?”启功回答:“不知道。”齐白石说:“大家画,画脚不画踝骨;名家就要画出骨形了。”说完,在这两道平行的勾股线勾的一端画上四个小短笔,果然是五个脚趾头的一只脚。

一次谈到画山水,齐白石说:“山水只有大涤子(即石涛)画得好。”好在哪里呢?齐又说:“大涤子画的树最直,我画不到他那样。”

齐白石很欣赏启功,当其问到刻印的问题时,齐当面操刀演示并讲解“单刀法”。还为启功解说吴昌硕画的紫藤和真实的紫藤,两者之间的关系。启功对于齐白石在书法上的深厚功底,也是极佩服的:“我还看见过齐先生中年时用篆书写的一副联:‘老树著花偏有态,春蚕食叶例抽丝。’笔画圆润饱满,转折处交代分明,一个个字,都像老先生中年时刻的印章,又很像吴让之刻的印章,也像吴昌硕中年学吴让之的印章。”

启功曾为陈奇峰拓印《齐白石印集》题诗,表达他对齐白石的敬佩和赞颂:“剸犀气勇贯虹霓,印国倾城尽属齐。余子寿陵难学步,萍翁腕下玉如泥。”

查看详情>>
6

启功书法师从谁?原来是结合了他们的长处

启功
启功书法

说到启功的书法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关于他书法的师承倒是没有一个确切的依据,结合启功的字形和笔法,他的书法受到了梁诗正和刘春霖的影响。

虽然启功自己也曾说他对晋唐书法学习比较深入,然后一直延续到清代末年,那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梁诗正和刘春霖了。启功的书法结字瘦长,有着浓郁的书卷气,自成一体。启功的一生可以说是先辱后荣,他出生于皇族,但是到他的时候已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一生经历了很多坎坷。启功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对传统文化和书画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启功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在诗文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曾这样说:我不喜欢别人称我为书法家,我是一个诗人,不论是外人还是启功都认为他是一个文人。深厚的文学修养也滋润的启功的书法,他对古人的书法的理解有着独到之处。虽然梁诗正和刘春霖的书法在书坛上称不上是开宗立派,但是启功对他们的书法没少下功夫。

启功的书法先学赵子昂、董其昌后来又学习欧阳询,还有人说他的书法和成亲王的书法如出一辙,梁诗正的书法学习柳公权后来又学习赵子昂,晚年学习颜真卿、李北海,从此可以看出梁诗正的书法与启功书法的师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结字和笔法上有着相同之处。

其实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启功学过梁诗正的书法,但是梁诗正作为清代大家,对启功或多或少的会有影响。启功对清代的一些书法家包括师承笔法都有着透彻的研究,所以说梁诗正的书法也是他耳熟能详的一种。

关于启功书法的师承和学习一直没有确切的一个证据,后人说他学习梁诗正和刘春霖只是从字形和笔法上分析而来。他们三个人的书法结字瘦长,尤其是在笔墨上的运用浓淡结合,在起笔和收笔上都擅长用重墨,运笔途中墨色稀少。

瘦长的笔画相互依赖,形成了一种连带之感,同时他们三个人说法又具有文人的书卷气,行书或者是草书都有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启功出生于名门之后,对清代的一些大书法家真迹的收藏必然不会少,刘春霖和梁诗正又是清代书坛上的佼佼者,因此很多人认为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师承关系。

刘春霖在书坛有这么样一个说法:楷书冠当世,后世宗之,大楷学习颜真卿小楷学习刘春霖,因此,刘春林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启功的楷书和刘春霖的书法不论是在结字上还是在笔法上都有着相近之处,尤其是在起笔和收笔上,可以说如同一人书写。

启功并没有说他到底学没学梁诗正和刘春霖这些只是后人根据他们的书法推断而来,看了刘春霖和梁诗正的书法之后,你感觉启功是学他们的书法吗?

查看详情>>
7

学书法不难,掌握启功书法说的这4个字精髓就行了

启功
启功书法

学书法很难吗?具体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启功在《启功教你学书法》一书中,介绍了很多关于书法学习方面的真知灼见。简单总结下来,请记住启功说的这4个字:入、专、通、融。

1、"入"是很难的。

很多人学书法,就困在了第一步,总是感觉深入不进去,学了那么长时间,总感觉进步不太大。最让大家困惑的,就是感觉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学,总是觉得哪里好像不太对。

启功在书中介绍,他在初学书法的时候也是碰到了许多钉子,然后呢,也到处找别人指正。遗憾的是,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一圈下来,还是没摸清门道。

通过启功的这点体会,我们就能知道,要找老师,最好找一名"明白"的老师。如果你找的老师也没总结出那些共性的东西,只是讲他的一些体会传达给你的话,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的。

另外呢,启功先生还自己悟出了一个"上墙"临帖法。具体做法是,每次临写完之后啊,找出几个比较好的贴到墙上,下次临写的时候呢,再进行比对,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2、选也代表精。

学书法从哪本字帖开始?这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

怎么选呢?启功说啊,选帖就像找对象,这个还要自己拿主意。喜欢哪个就学哪个。每个人的审美喜好不一样,你光听别人的,自己不喜欢,又怎么能学好呢?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旦选好了之后,就不要再频繁换帖了。这么说吧,在你没真正深入之前,是很难找到自己的真爱的。与其广撒网,不如深耕自己的那一分地。

3、精后要通。

逮着一本字帖一直练,是谁都会厌烦。再者说,如果只学一家一帖,笔法也未免有些太单调了。怎么办呢?在相对精了之后还要通。

所谓的"通",当然就是广取百家了。你看启功学书法,他就临写过很多字帖。从王羲之,到柳公权,乃至明清高手,他都会取法学习。

只不过,即使广取百家,也要有一个学习的侧重点,不要指望全部都学到手。启功学《玄秘塔碑》,写起来也不那么像。他为什么这么做?其实,人家只是想感受一下柳公权的骨力而已。

4、通后自然融。

学得多了,用笔方法自然会丰富一些,结字技巧也能体现出变化。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自然会达到一个融合和贯通。

启功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是单靠自己埋头悟出来的吗?没那么简单。首先,要学的广,另外,还要善于体会总结。做到这两点,风格自然也就出来了。

启功讲书法,不像别人那样说的挺深奥。他在教我们怎么学书法的时候,说的都比较通俗易懂,几乎类似于大白话。当然了,正是由于比较容易懂,我才建议初学者去好好读读启功的这本《启功教你学书法》。看过之后,定然会收获不小。

查看详情>>
8

看看启功是怎么把楷书写精的?练书法不像造房子不用打基础

启功
楷书

艺术特色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欣赏他的书法作品,总要联想到他对碑帖的精深研究,因为他对碑帖的研究和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碑帖之学是明清两代兴起的一门学问。他启功作品就是这片园地的开拓者之一。这门学问除夸扬珍异、竞炫收藏的古董藏家不能算外,其路子约分为二类:一是研究其中历史资料,以碑刻文辞证史补事,或校读文辞;二是赏鉴、研究其书法艺术。

启功一生所取得的成就,都与他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有着紧密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早年这些治学严谨、学问博通的老师那谆谆教诲和悉心引导,才得以造就一位国学大师启功。教育的伟力由此可见一斑。启功在诗、书、画方面可称“三绝”。

启功先生说:“练书法不像造房子,不是非得打基础。我们在习楷的同时,也可穿插一些行草,这样对写好楷书,理解楷字中笔画之间的关系作用更大。”

咋眼一看,感觉这不像启功先生讲的话,是不是被人利用或篡改了?后来查实,还真是启功先生本人观点,出自《启功书法讲座-美篇》。

按我们的固有意识来看,写书法要先打基础才对吧?但是启功先生作为一个大书法家、文化学者,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颠覆常规的观点呢?那好,既然是当代书法名家,还是我们尊敬的老前辈,我们就顺着先生观点,继续听听看老先生想表达的意思。

启功继续说:“写楷书要行化,其点画顾盼,始不呆板”。这个观点,后来被很多书家得到实证,这样写出来的楷书活,避免了把楷书写成一笔一画毫不相关联的“死”楷。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当代很多人把楷书写死,导致了笔笔板滞、字字雷同、媚俗之境地。

启功先生开头所谓的“学书法不是非得打基础”可以这样认为:不能单纯的依赖楷书为基础,可以兼着学习行草书,这样能形成动静互补,避免因单纯的痴迷楷书而把字写僵、写平、写俗,照此看来,确有一番道理。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