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热门书法文字 书法赏析
颜真卿一生书法境界,人如其字文武双全
颜真卿,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朝名臣、书法家,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其书法作品《祭侄文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贝勾毛笔晓舟文房。
颜真卿一生书学境界的历练,大略有三。
第一境界:立坚实古体,求雄媚书风。代表作《张仁蕴德政碑》
第二境界: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代表作《金天王庙题名》
第三境界:臻神明变化,与生命烂漫。代表作《颜勤礼碑》
除了文学方面的成就外,其一生的戎马生涯也可谓何其壮哉!
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中进士,曾4次被录用为御史。天宝八年颜真卿获咎权臣杨国忠被调离出京,降为平原郡(今山东陵县)太守。谁想到,这一变更成就了颜真卿的千古功劳。平原郡属于权臣安禄山统领范畴,颜真卿就任后,目睹安禄山有谋反之意,便暗里整修城池、囤积食粮。 晓舟文房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前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公然兵变,河北二十四郡除了平原郡守备很好外,别的城池均沦陷。唐玄宗听闻安禄山兵变,叹曰:“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奸臣乎!”以后又听闻颜真卿单独服从,又叹曰:“朕不识颜真卿外形何如,所为得如斯!”
仅仅33天后,安、史叛军攻破东都洛阳,屯兵于潼关,企图直捣长安。颜真卿乘隙压服河北一十七郡归顺朝廷,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牛耳,管辖20万雄师,横扫燕赵之地,使得叛军不可急攻潼关。第二年,唐玄宗之子李亨即位,为肃宗。颜真卿受封为河北招讨使,在河北平乱。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颜真卿在凤翔见到了李亨,被授予宪部(即刑部)尚书之职,后加升为御史医生。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颜真卿调任浙西节度使兼升州刺史。此时安史之乱虽还没有平复,但长安、洛阳两京也已光复,为此颜真卿上书唐肃宗,哀求设置放生池,以示天子英明睿智、贤明神武且播送慈祥。他在一文中称:“始于洋州之兴道,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岭南、江西、浙西诸道,讫于升州之江宁秦淮安定桥。临江带郭,高低五里,各置放生池,凡八十一所。”现往常,1200多年过来了,这八十一处放生池,能够考据的,也仅剩南京乌龙潭这一处。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变。唐德宗派时任太子太师,曾经74岁高龄的颜真卿作为青鸟使,前去淮西劝降李希烈。
晓舟文房颜真卿刚到淮西,便被李希烈软禁。李希烈软硬兼施,试图劝降颜真卿,未果。唐德宗兴元元年(公元785年),李希烈之弟李希倩被朝廷正法,李希烈大为愤怒,将颜真卿缢死于龙兴寺柏树下,常年76岁。第二年兵变安定,颜真卿的棺木护送回京,葬...
查看详情>>与“颜真卿一生书法境界,人如其字文武双全”相关的文章
“颜筋柳骨”的颜真卿除了书法家,还有另一个不平凡身份
颜真卿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颜真卿出身在名门,但是在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后的颜真卿学识渊博,喜欢撰写诗词,喜欢提笔练习书法,公元前734年,颜真卿中进士,随后两年的时间,颜真卿被朝廷录用,大人校书郎,公元前746年,颜真卿在巡视的事实平凡了很多冤案,深受百姓的爱戴,但也是同年,颜真卿被朝廷下诏终生禁止录用。
公元前749年,颜真卿升任殿中侍御史,因为和杨国忠是死对头,便被调取了东都,在中,颜真卿为平底你个这场大得战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当时颜真卿还在平原,听到这消息之后,连忙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起兵抵抗这场战乱,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昌盛时期迅速转为衰败。
安史之乱结束之后,颜真卿再次回到朝中,受任御史大夫,迅速开始重振朝纪,长安在广平王的带领下收复,之后,颜真卿深受的赞赏,卿任浙西节度使。公元前762年,太子继位,颜真卿为利州刺史,除了在朝堂上,颜真卿对于百姓也十分的注重,他关心民众疾苦,注重农业的发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民间的灾难,深受百姓的爱戴,公元前779年,李豫驾崩,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攻陷汝州。
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颜真卿到的时候,对方总是在给自己下马威,颜真卿知道,自己的命终将会在这里终结,但是他绝对不会背叛大唐,最终忠至灭身,享年76岁,颜真卿为大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书法为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颜真卿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查看详情>>与““颜筋柳骨”的颜真卿除了书法家,还有另一个不平凡身份”相关的文章
颜真卿简介,一生忠心为国却落得叛乱战死的下场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颜真卿怎么死的?
纵然很多人不怎么学习书法,但是也都听说过唐朝着名书法大师——颜真卿的名字。然而他一生为国尽忠,却落得被叛军缢杀的下场。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着名书法家。开元(713-741)年间中举进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今属山东)任太守。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天宝十四年(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他联络从兄颜杲卿起兵抵抗,附近十七郡相应,被推为盟主,合兵二十万,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
德宗兴元元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奸相卢杞趁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他,派其前往劝谕,他毫不动摇,多次面斥李希烈祸国殃民之罪,表示“死而后已”决心。
785年8月23日(七月十四日)他被缢死。闻听颜真卿遇害,三军将士纷纷痛哭失声。
半年后,叛将李希烈被自己手下人所杀,叛乱平定。颜真卿的灵柩才得以护送回京,厚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皇帝痛诏废朝五日,举国悼念。
德宗亲颁诏文,追念颜真卿的一生是“才优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拘胁累岁,死而不挠,稽其盛节,实谓犹生”。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着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
面对叛将李希烈等人的威逼利诱,哪怕年过七十的颜真卿也没有丝毫...
查看详情>>与“颜真卿简介,一生忠心为国却落得叛乱战死的下场”相关的文章
书法家颜真卿:字如其人,乱世中的纲纪清流
颜真卿作为诗人和书法巨擘的身份,历来被人们所熟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写就的这一首《劝学》,一直被父母用以勉励孩子勤学;他的多本文集在流传的过程中已经失散,幸有宋人编的《颜鲁公集》流传至今。
在书法成就上,他独创“颜体”楷书,与柳公权书法并称“颜筋柳骨”,一直以来不乏书法爱好者们孜孜不倦地学习与临摹。
在这样的文坛大咖身份之外,颜真卿还有一段名气略逊、但是更值得尊崇的经历:他以一个文官的身世背景,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与李希烈的两场叛乱。
一、当忠臣遭到排挤
颜真卿幼年失祜,被母亲殷夫人一手带大,也长期在外祖父家寄居。然而,身世悲惨的颜真卿一心向学,不但写的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样的励志句子,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的颜真卿学问渊博,而且顺利通过了进士科考试,任校书郎一职,大好官场前景摆在眼前。
做官两年后,一直抚养颜真卿的母亲去世了。颜真卿非常孝顺这位在逆境中悉心教导自己的伟大母亲,于是毫不犹豫放弃了自己处于上升期的事业,回家为母亲守孝3年。
而颜真卿的为官才能也经得住时间考验。等到守孝期满,颜真卿重新回到朝廷,依然受到重用,两次升官,升到了监察御史,巡查河东、陇州。颜真卿的巡查也颇有政声,平反冤狱,又弹劾官员,受到了从朝廷到百姓的一致称赞。
然而,在奸相杨国忠一手遮天的朝廷,才能和政绩过于突出的颜真卿很快就引起了杨国忠的注意,并且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排挤,被杨国忠调离京师,出任平原太守。
忠而被谤的颜真卿遭遇排挤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冤大头的懈怠与愤愤不平,而是在平原郡发光发热,依然为政有声。
二、文化大咖的军事才能
颜真卿外迁的平原郡当时属于节度使安禄山的管辖范围。像张九龄一样,出于一个杰出政治家的敏锐嗅觉,颜真卿已经看出了安禄山的反叛迹象。只是与张九龄正面和玄宗慷慨激昂不同,对待安禄山,颜真卿采用了“曲线救国”的方式。
颜真卿巧借阴雨连绵的天气,暗中修筑平原郡的城防,并且招募壮士、预备粮草,做好了与安禄山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然而表面上,他还是每天与众宾客泛舟饮酒赋诗,一副闲散文人的样子,果然让安禄山对他掉以轻心。
等到安史之乱爆发,河北大多数郡县相继沦陷,只有颜真卿治下的平原郡防守严密,未被攻破。听闻叛乱的消息才意识到自己用人失误的唐玄宗叹息:“河北二十四个郡县,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颜真卿派出汇报消息的司兵参军到达长安,唐玄宗才转忧为喜:“我向来不知道颜真卿的为人,没想到他做的事这么出色!”
举措正确、朝廷增援、大得民心,加上与同样才能出众的堂兄颜杲卿并肩作战,作战在反叛前线的颜真卿在河北有了不凡的军事成就。之前一直被杨国忠打压的颜真卿终于得到了朝廷的赏识,被任命为户部侍郎,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平叛。不久,又升官至河北招讨采访使。
颜真卿与清河郡李萼的合作,也在平叛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最初清河太守派李萼向颜真卿...
查看详情>>与“书法家颜真卿:字如其人,乱世中的纲纪清流”相关的文章
盘点颜真卿在书法方面的贡献,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颜真卿,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同时他的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他在书法上的贡献和影响主要表现在楷书和行书两个方面,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
一、楷书方面:
颜真卿楷书的第一个阶段
颜真卿的楷书可以以45岁为界限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颜真卿的楷书主要是以《多宝塔碑》为代表,此时颜真卿的楷书风格还没有成熟,受当时的官方书体影响很大。
我们知道唐代的科举制度已经形成,科举考试是有他的标准书体的,唐代的标准书体主要是以写经体风格为主的楷书,而颜真卿此时的书法风格正是受到写经体的影响,结构美观、字帖平正,端庄规范,和当时比较流行的书法风格一致,是当时官方书法的典范。
颜真卿楷书的第二阶段
难能可贵的是,45岁以后,颜真卿在《多宝塔碑》端庄典范的基础之上,一对宝塔标准的楷书法则为基础,融入北齐榜书、魏碑、篆隶笔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独立于唐朝楷书书法家之林,被列入楷书四大家。
北齐的榜书,我们去爬过泰山的朋友都知道,最著名的就是《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是带有浓厚的篆隶笔意的楷书碑刻,它的用笔方圆兼备、结构宽博大气,开张雄浑,整体开来气势磅礴。北齐的代表作品还有山东邹城的四山摩崖,其风格直接影响了颜氏书法。
加上颜真卿家族里来以擅长金石考据学,他对北齐碑刻以及篆隶的学习,为他以后的风格转变以后了非常好的基础。
风格成熟以后的颜真卿楷书风格也多种多样,不想很多书法家,风格定型以后就没有变过,成熟以后的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品有风格典雅的《颜勤礼碑》、风格秀润的《自书告身帖》、大气雄浑的《大唐中兴颂》、用笔老辣的《大字麻姑仙坛记》等等。
二、行书方面:
唐代的书法特色
从书法史上来看,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书法特色,比如晋朝尚韵,宋朝流行尚意书风,元代书法复古,明清书法尚变,当今书法崇尚笔墨趣味。
而唐朝在书法上却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时代,既有标准端庄的楷书书法家如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虞世南,又有历史上著名的草书大师包括张旭、怀素,是一个既崇尚“尚法”精神,又崇尚抒情的一个时代,尤其是在唐代中兴时期。
唐朝的抒情出了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是一篇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祭侄文稿》的意义
1、笔法上的创新
我们知道,自唐代宗李世民以来,唐朝把王羲之的书法推上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王羲之的书法主要的特征就是内擫,笔画向内收紧,属于阴柔一路,风格秀美多姿、而颜真卿的书法一反王羲之的常态,采用外拓笔法,笔画大胆的向外扩张,产生了雄强的气势。
作为书法艺术作品,颜真卿《祭侄文稿》在笔法的创新和丰富性上是空前的,在同一篇作品中,颜真卿同时使用了篆隶、行书和草书的笔法,包括方、圆、提、按、转、折、疾、涩、长短、粗细、大小、动静、疏密等等。
但是颜真卿的高明之主在于,即使是在心情悲愤...
查看详情>>与“盘点颜真卿在书法方面的贡献,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力不容小觑”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