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李商隐的诗

发布时间:2020-06-12
1

李商隐的诗有哪些

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的诗有什么特点
李商隐的诗有哪些

比起唐代其它诗人的诗,李商隐的诗显得有些隐晦难懂,但是李商隐的诗还是深受后人喜爱,像我们经常会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无私奉献的老师,除此之外李商隐还有哪些诗呢?一起来看看李商隐的诗有哪些吧。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约858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的诗有哪些

李商隐的诗有七百多首流传于世。下面是一些比较常见的

1、《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uploads/image/2020/11/05/u=171808341,2304111907&fm=26&gp=0.jpg

4、《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6、《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7、《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8、《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9、《无题》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10、《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的诗有什么特点

1、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品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2、李商隐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

查看详情>>
2

两首经典的叹花诗,李商隐和朱淑真你更喜欢哪首?朱淑真的这首最后两句超越了李商隐

朱淑真最著名的诗
朱淑真的诗
李商隐的诗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两首经典的叹花诗,将自己的忧愁,借落花娓娓道出。

花开花谢,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但是,在中国古人的眼里,却赋予了诗意的情怀。

暮春时节,看着风中飘落的美丽花瓣,多情善感的诗人们,常常会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想到世间美好事物终将逝去,不禁会悲从心中起。因此,落花为古往今来的诗人,提供了写不尽的素材。

孟浩然的慨叹“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早已妇孺皆知。李清照呢?靠“绿肥红瘦”一词,委婉写出了风骤花残的凄凉景象。唯有清末大诗人龚自珍最乐观,高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商隐,非常著名。下边是他写的《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这首诗便是李商隐伤心时,看到落花而写下的。客人已去,顿时陷入空寂,世界瞬间没了色彩。笑容僵在脸上,内心的悲伤释放出来。苦闷忧伤,眼中所见都是悲伤的事物。于是目送斜阳,心随落花。一时,好像自己就成了一片落花,栖身泥土之上,天地宽广,却不知道去往那里。盯着花枝,犹期待着能够回去。但怎么可能再回到花枝上,伤心自哀,泪如雨下。

李商隐这首《落花》,看似伤落花,其实是自伤。落花或实有伤心,人又哪里能知。人能感知的唯有自己的悲伤,悲伤时,落花刚好在那里而已。所以,这首诗竟不是咏落花,而是借落花诉说自己忧伤苦闷无处安置的心。

诗的最末两句,更是抒发了自己的命运之叹。屡遭贬谪,怀才不遇,人生如落花般短暂凄凉。明着写落花,实际是在写自己。满腔忧愁怨愤之情,借落花娓娓道出。

几百年后,宋朝出现了一位女词人,叫朱淑真。她才名远播,与李清照比肩,著有《断肠集》。她遇人不淑,命运凄惨。虽所写诗词颇多,最后却被父母一把火烧毁了大半。

幸运的是,她也留下了一首《落花》诗。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这首诗,一共28个字,清丽通俗,又处处流露出不甘。读这首诗,自然令人想起她的身世。在那个时代,一个有才情的女子,最大的期许是什么?无非是遇到一位情趣相投的夫君,伉俪和谐,恩爱终老。在那个婚姻不能自主的年代,她最终被父母嫁给了一个文法小吏。丈夫庸俗市侩,与她的情趣爱好天差地别。因此,她过得很糟糕,也处处借景抒情,表达心中的愤懑。

这首诗通篇描写的很是伤感,同时也非常的深情,仅仅是开篇的两句,便是足以令人惊艳,“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连理枝头此时正开满了艳丽的花朵,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季节里,更是令人赞叹不已,可是无情的风雨,却是时常嫉妒这些花,往往一场风雨过后,那些花便是纷纷被吹落了。

第三四句诗人则是进一步地描写到了这种忧愁之感,同时读来也更加的伤感,这也正是诗人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其实对于我来说,真想让掌管天神的神灵能够长久一些,这样那些花朵也不会被吹落,也不会让那些花瓣全部飘...

查看详情>>
3

李商隐的诗《春宵自遣》,是李商隐难得轻松的一首,寻求到心灵的安慰

唐诗
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难得轻松的一首唐诗,置身红尘之外方能真正超然物外

我们以前读李商隐的那些唐诗,总能感觉到其中的情绪都算不上很高。从这些诗歌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出李商隐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而且生活在晚唐时代的他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机遇去建功立业。再加上生活当中遭遇的种种不顺,成就了他诗歌中这种相对灰暗的情感基调。

在这些唐诗当中我们能够看得出李商隐的悲剧性格和他的悲剧命运。虽然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但是很遗憾,在之后的朝廷生活当中没有能够做到左右逢源,反而生活在夹缝之中。由此写出来的这些古诗,大都抒写内心的悲苦表达怀才不遇之感。

偶尔有几首没有这种阴暗情绪的诗歌,也多数都是写给妻子的。比如那首著名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唐诗读起来很有格调之美。

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古诗也可以说是李商隐难得轻松的一首唐诗。在他的生命当中,处处充满灰暗,这样一首难得轻松的唐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内心的相对开阔。而这样的唐诗告诉我们,只有置身红尘之外,才能真正的超然物外。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春宵自遣》,写这首唐诗的时候,李商隐31岁,在今天的山西芮城闲居。

在这首唐诗的一开篇就写自己内心相对恬淡的心境。“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身处在这样有如此美景的地方,能使人忘却红尘当中的诸多繁琐之事。他一直渴望能够在红尘当中有所作为,可惜的是年华逝去,终究一事无成,内心当中不免有些尴尬,然而此地的美丽环境让他忘却了这一切。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以及“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都在描写当时诗人所看到的景色之美。晴朗的夜空当中有微风吹过,竹林当中沙沙作响。深夜时分的月光洒在庭院当中的花之上,如此静谧的夜,让诗人的内心非常放松。

而在这个时候,泉水在乱石当中细细的流过。声音的叮咚响,让诗人无比轻松。而在这山间的小路之上更是不满了苔藓,这就是大自然本来的模样。这样的世界和诗人所在的红尘世界有显著的差别,这样的世界能够让世人真正的放松自我,忘却尘世当中的那些烦心事。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所以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诗人也是非常的怡然自得。有诗有酒有琴,诗人沉醉其中享受生活,甚至已经忘却了他自己正处于深山之中。

这首唐诗在李商隐的诗歌当中是比较特殊的,和李商隐之前的唐诗表达有显著的主题差异。这首古诗当中,他来到深山野外,真正的放下了尘世当中的烦恼,在深山当中寻求到大自然的静谧,寻求到心灵的安慰。

这样的一首唐诗告诉我们,只有在置身红尘之外才能真正的超然物外,让自己的心灵和精神境界得到净化。


查看详情>>
4

李商隐的诗中最特别的一首,名字竟有45个字,值得一读

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的这首诗名字就有45个字,可以说是唐诗里非常特别的一首诗。

李商隐应当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晚唐诗人,他的很多诗作,那都是写得非常的唯美,尤其是他的爱情诗,那真是写得缠绵悱恻,读来令人肝肠寸断,特别是他的那些《无题》诗,里面很多的句子,到现在早已成为了经典,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会频繁地使用,例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等,那都是出自于他的诗句,这些诗句,可以说是写得非常的唯美,从而也让人看到了他的才华。

那么说起李商隐的诗作,其中一首非常的特别,那便是他的《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坐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这首诗仅题目就有45个字,可以说是唐诗里名字最长的一首诗。同时这首诗,也是写得非常有意思,非常值得一读。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坐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唐朝: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其实这是一组诗,一共是有两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诗人写得非常的唯美,尤其是这诗的名字,读起来看似很拗口,但是却是最能够表达出这首诗的中心诗。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没有见过如此长的诗名,一般的诗作,也就一两个字,便是能够概括,但是李商隐却在这首诗中,用了45个字来作为诗句,真是非同一般。

我们来看一看这首诗,诗人在一开篇便是写得很唯美,“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那么这两句诗大致的意思是,您十岁的儿子才思敏捷,非常像东晋时期的袁虎,走马之间,便是写成了文章,蜡烛点点、滴泪成灰,凄凄满别情的送别宴席上。在这两句中,诗人重点描写了自己与这对父子分别时的情形,以及诗人对于韩冬郎儿子的赞美,可谓是写得极为生动,读来更是朗朗上口,充满了无限的意境。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诗的最后两句,李商隐同样的写得很唯美,那这两句的意思是,你马上就要带着你的儿子,去到偏远的果州上任,这个地方离得非常的远,远隔万里,这个时候正是桐花开放的季节,那桐花弄得异常的鲜艳,花丛中还传来了雏凤的鸣声,这声音一定是比那老凤更为好听。在这两句中,诗人展开了无限的想象,从而也使得这首诗,显得更为有意境。

李商隐一生写过了很多的诗作,但是他大部分的诗作,名字也就几个字,但是唯独这首《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坐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却是有45个字,可谓是他诗作中名字最长的一首,同时也是唐朝里名字最长的一首。


查看详情>>
5

李商隐的经典诗《咏史》,深藏在内心的惆怅与悲情

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

咏史诗一般扣合历史事件的特点,掌握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气氛,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和夸张等手法,抒发对王朝兴废或功过得失的评价。比如杜甫评价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禹锡表达对六朝古都的慨叹,“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咏史诗自从班固、左思开创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唐代时更是蔚然成风,李商隐的一首七绝便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咏史

唐代: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唐宣宗大中11年,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李商隐在其任上创作了很多咏史诗,如《南朝》、《齐宫词》、《吴宫》等,主旨基本为讽刺君王耽于酒色佚乐,荒淫误国。诗人在诗中呈现了新的面貌,表现了讽喻深切、精炼委婉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开篇就抓住了背景特点,突出了六朝古都的典型景色。“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北湖,即如今的南京玄武湖;南埭(dài),即鸡鸣埭,都是曾经的王朝贵族们笙歌曼舞的地方。这两句大意是,玄武湖已成了一片汪洋,一片降旗也挂上了百尺之竿。熟悉历史的朋友立刻就读出了诗人的用心,前后对照,沧桑巨变,令人兴叹。

“水漫漫”三个字,让人遐思无限。作者不仅勾起了人们深沉的回忆,也烘托出一种空虚苍茫的氛围。次句更像一个特写镜头,六朝古都的王运如无情的流水,一去不回头。“一片”和“百尺”的对照,也衬托出南朝统治者的昏庸之极,诗人虽然无一字叹息,却句句都是悲叹。

接下来开始转折,“三百年间同晓梦”,七个字囊括了六朝三百年耻辱的历史,从当年叱诧风云的孙仲谋,到最后荒淫无耻的陈国末代君王。三百年似乎很长,可弹指一挥间,那些英雄豪杰都灰飞烟灭,正如苏东坡所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巍巍钟山、浩浩长江,仿佛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北湖南埭、一片降旗,更是彰显了盛世残梦的破灭。诗人笔法凝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虽然没有一针见血地指出,却含蓄地为尾句做了铺垫。

“钟山何处有龙盘”,钟山即紫金山,三国时诸葛亮目睹金陵形势之险峻,不禁感叹,“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帝王之宅也。”可是诗人却站在另一个角度,神情戚戚地说,金陵钟山真的曾有过固若金汤的龙盘?诗人借兴亡得失警惕唐代统治者,不要忘记过去,如今的晚唐社会也已如即将崩塌的大厦,正岌岌可危,可是那些王公大臣却依然每日歌舞升平,丝毫没有觉察。

李商隐的一首七绝,浑然无迹,沉着明快,不愧为晚唐罕见之作。全诗十分委婉地刻画了饱经六朝兴废的湖山图画,隐藏在画面背后的则是龙盘之险不可凭,最后一句更是将这种感触抒写到极致,表现了李商隐超凡脱俗的文学素养,和深藏在内心的惆怅与悲情。

       

查看详情>>
6

李商隐非常晦涩的诗《李夫人三首》,一般很少有人来解读这一组诗

李商隐的诗
李夫人三首

《李夫人三首》其一

唐朝李商隐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

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

很少有人来解读这一组诗,因为觉得里面美,但是非常的晦涩。

李夫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追封的汉武帝的皇后。她是汉朝的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李延年连曾经做过一首歌并跳舞:”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想必李延年心中有爱,发挥了他词曲歌舞的天赋,唱得汉武帝心神动摇,叹了一口气说天下真有这样的人么?汉武帝的姐姐,就把李延年的妹妹推荐给汉武帝。这位出自民间的女子,有一种天然的清丽绰约,她非常善于跳舞,自然在这样的极端美丽的音乐中,她就扮演了那一位倾城倾国的主角,汉武帝一见倾心。

44岁的汉武帝,遇见了十几岁的能歌善舞的李小妹,李小妹获封夫人。不久生下了一个孩子。不知道是深宫的抑郁还是其他的原因,李夫人在被盛宠十几年后病倒。传说汉武帝想去看她一眼,结果被她拒绝了。但是李夫人的死,引起了汉武帝莫大的悲伤和追怀。在汉武帝传世的诗赋里,就留有深情的《李夫人歌》,《李夫人赋》,值得汉武帝为一个女子如此作怀的,必然有她的过人之处。

或者这位平民出身的美丽的女子,在美丽之外,另有着令人动人的真心和朴实,又或者极有天分的这个女子,以最聪慧的眼睛洞彻了汉武帝的孤独,这是一个介于妻子与仙女之间的角色,甚至带着仙女圣母的光环,以至于汉武帝,寻求方士想重新见到李夫人的灵魂。

而最终聪明的方士,用一个玉作的替代品,放在缭绕烟雾的帷幕之后,满足了汉武帝的寄托与忧伤。或者在汉武帝的心中,在某个脆弱的寂静的夜晚,这位李夫人,实际是他心情最深的妻子和爱人。

李商隐很少专门为一个女子或者仙女做诗。他也不必要替汉武帝感怀。作为李唐龙孙的李商隐,不单是贵族的血液令其骄傲,更重要的是他自赋天赋的才情,足以笑傲王孙。

而这首诗写李夫人,只是借史说心,凭吊的是他自己早逝的妻子。我觉得李商隐在悼亡这一块非常有节制,他不愿意贩卖自己的忧伤,但是那内心的悲怆无以平复,借写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来宣泄自己无尽的孤寂悲伤。

李夫人最后追封为汉武帝的皇后。而李商隐这组诗,是有着非常强烈的音乐感和仪式感的。在他流传下来的诗里,用紫凤青鸾,来形容自己和妻子在爱情中的地位。那么这一组描写李夫人的诗,是用一种皇后的尊严和对妻子的尊重来描写,以汉武帝自代,实则是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这里面最让人动心的句子就在开头。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这句话极其深情唯美而有仪式感,这是夫妻的情深意厚。那两根锦带,才可以在礼服上打一个结呀,那两只钗,才能够固定住头发,让人端庄笃定。引申出来,却是人生深刻的感悟,人一生,只要和一个人结成同心,但是离已经离我远去。人一生只要两个人方能安稳,然而,这岁月已经零散,心思涣散。

当失去了才发现,你就是我的心,你不在了,心空思乱,如同乱发飞扬,人生再也没有心里的安稳。

“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从历史典故的含义是讲,为了...

查看详情>>
7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写的关于男人被甩,最后一句令人肝肠寸断

李商隐
李商隐无题
李商隐的诗

说起唐诗,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李白、杜甫这两位大诗人,诚然他们在唐诗中的地位是其他诗人难以企及的,但是说起唐诗中的爱情诗,最为缠绵悱恻的还是要属李商隐。李商隐以“无题”为题的诗作就多达15首,这些诗作以隐晦迷离著称,后世对此也是争议颇多,但是谁都不能否认李商隐的爱情诗对于后世的巨大影响。

古诗词中很多爱情诗都是描写女性,相比较描写男性的诗词就比较少了,毕竟在大多古人看来“儿女情长哪比得上封侯拜相”。但李商隐的诗中却不乏男性形象,本期笔者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李商隐的一首绝美诗,这是一首关于男人被甩的诗,诗人用细腻的笔法将被甩后男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道尽爱而不得的痛苦,最后一句令人肝肠寸断。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了解一下这首诗。

《无题四首其一》

唐: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诗的白话译文如下:你说过会来相会只是空言,走了以后就没有影踪,醒来后看到斜月空照,耳边响起五更的钟声。即使在梦里也是和你送别的场景,呼唤你也没有回应,醒来后墨都没有研弄,就赶忙为你写下一封信。烛光朦胧映照着金翡翠的被褥,麝香熏透芙蓉般的纱帐轻轻柔柔。当年的刘郎早已恨透蓬山的遥远,但是你去的地方比蓬山还远了千百倍。

这首诗第一、二句描写主人公从梦中醒来,辗转反侧,心中默默幽怨当初说还会再回来的人,那人早已没有踪影,不知不觉就到了五更时分,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但是却侧面表达出对于远去的恋人的想念。第三、四句回忆梦境,即使在梦里主人公也唤不回那个离去的她,这样的无奈和悲伤让主人公已然无心再睡,来到案边就连墨汁味浓都不去理会,就是奋笔疾书写下对她的想念。

第五、六句描写的室内环境,但是描绘的场景烛光映照金翡翠的被褥,麝香熏透轻软的纱帐,这样的场景似真似幻,令人分不清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最后两句化用典故,传说东汉年间,有位刘姓砍柴人在山中遇到仙女,邀请到洞府中,半年后砍柴人回到家里,子孙已经七世,他再返回找那仙女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诗人通过自比刘郎,来表达出自己和远走恋人的距离比刘郎和仙女更加遥远,而这两句也是道尽了爱情中求不得之苦,令人心生怅然之感。

这首诗虚实结合,将恋人远去的被甩男的心境和状态刻画得十分传神,具有别样的朦胧美,这也是李商隐“无题”系列的特点。而且李商隐的诗词常引用典故,像“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这也让李商隐的诗读起来意蕴更为深厚。


查看详情>>
8

李商隐的一首绝美咏柳诗,将柳树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咏柳诗
李商隐的诗

古代文坛总有一些人偏爱写爱情诗词,如南唐后主李煜,北宋词人晏几道和柳三变,以及清代的纳兰性德。在他们笔下,爱情的悲欢离合缠绵悱恻,令人向往。但若说起情诗圣手,那还是非唐代诗人李商隐莫属。

李商隐,字义山,和李白、李贺被人合称为“三李”,和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最为有名的当属他得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经典诗句虽历经千年,依然被大家奉为经典。

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诗正是李商隐的一首绝美咏柳诗,全文无一“柳”字,却句句写柳,更是将“柳”当人来写,堪称咏物诗的最高境界。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诗。

《赠柳》

唐,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这首诗的白话译文如下:章台街道两旁柳枝低垂掩映,郢都的道路上柳条垂拂繁茂,清风吹过,就像是一位女子在翩然起舞。早就听说章台柳美丽,这次来可谓是正在婀娜多姿之时。两边的柳树一直蔓延的桥边似乎将要断去,但跨过桥往远堤望去,似乎这柳色依旧绵长,让我的心也紧紧相随。这柳树怎么忍心释放这洁白如雪的柳絮,让它在空中飘飞,在青楼酒旗间徜徉。

这首诗首联是从宏观上描写柳色,从章台道路两旁,一直到郢路旁,目之所及都是一片翠绿的柳色。这柳色绵绵不绝,不管诗人走到哪,似乎都在跟随着诗人。一个“从”字,加一个“更”字,将春柳的繁茂写得淋漓尽致。

颔联则是从微观上描写柳色,直接将视角聚焦到柳的姿态上,柳枝吹拂而下,随着徐徐的春风,在风中翩然起舞,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婀娜多姿妩媚动人。而“见说”二字可以看出对于这柳色的夸赞是由来已久,而“来当”恰恰点明诗人的无限欣喜。

颈联“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是惊艳世人之语,描写柳色的绵延不断。在这一句中诗人到了桥边,其实在这个时候这柳色已然尽了,但柳色一直萦绕于心,所以在他的意识里这柳色是继续延伸而去的,所以才会有“堤远意相随”一说。

尾联则是通过描写柳絮表达出诗人对这一片柳色的爱惜之情,如雪的柳絮翻飞固然美丽,但是这也预示着这柳色已然盛极,接下来就是不可避免的走向凋零。在这样的美景之下还能想到这一层,由此可见诗人对于这柳色是真的爱到极致。

李商隐这首诗用词简单,虽然正文无一“柳”字,却句句写柳,将柳树之美写得淋漓尽致。细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对柳树的依依不舍,更像是对一位佳人的缱绻之情。后世不少学者都认为诗中的“柳”其实是长安的一位歌姬,李商隐这首诗正是对她的表白。如果是这样,再读这首诗又令人觉得是另一番意境了。


查看详情>>
9

李商隐豁达的诗《北青萝》,能够从诗中看到优美的景色,僧人的简静生活

北青萝
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最具禅理的一首诗,世间又有几人能参透?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又与李白、李贺合称“诗中三李”。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其中最让我们熟知的便是他的那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而除此之外,李商隐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优秀诗作,如他的一首五言律诗《北青萝》。

《北青萝》是李商隐一次去山中访问僧人忽悟禅理时所作的一首诗。主要描写的便是李商隐去山中访问僧人的整个过程。在李商隐凝练的笔墨下,我们能够从诗中看到优美的景色,僧人的简静生活,以及最后诗人所悟的禅理之意。全诗语言凝练,层次分明,意蕴深厚。下面我们便具体来看看李商隐的这首《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首联“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记述了李商隐寻访僧人之事。即当太阳西沉崦嵫山的时候,李商隐准备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里的僧人。“崦”即崦嵫山,在甘肃,古代常把崦嵫山当作太阳落山的地方。“茅屋”写出了僧人居处的简朴,而“孤”字则突出了僧人的孤独处境。而这些均是李商隐此时正在经历的生活,但他却为此而烦恼,所以想要询问僧人求得解脱之法。

颔联“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则描写了李商隐去寻访僧人过程中的所见之景。“落叶”点出时间是在深秋。即时值深秋,满山尽是树木飘下的落叶,李商隐却不知道僧人住在何处。山上弥漫着寒云,这山路还不知道要走多久。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写见到僧人的情形,主要是为了衬托山间林木的密集,以及僧人远离尘嚣的意趣,而这正是李商隐所向往的。

颈联“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描写了李商隐见到僧人简静生活的情形。“初夜”和首句中的“残阳”互相映照,也表明了李商隐到达茅屋的时间。夜幕降临,李商隐看到了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磐诵经。至于李商隐和僧人如何谈话的,诗里没有正面写出,而说以“闲倚一枝藤”来表达交谈过程中,僧人的安闲自如,从容不迫。

尾联“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则描写了李商隐与僧人交谈后的所悟禅理。即佛教认为这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我自己不过是这微尘中更渺小的存在,今后我不要再纠结爱与憎。李商隐因牛、李党争而备受折磨,这两句诗便流露了李商隐迫切需要以淡泊的情怀去面对仕途荣辱,以豁达的人生态度处世。

综观李商隐的这首诗,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写出了诗人甘愿为追寻禅理而不辞艰辛的过程。最后所表达的禅理意蕴,要拥有淡泊之怀,拥有豁达之心,去面对仕途荣辱,面对世间百事。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去学习的,看懂自当受用一生。


查看详情>>
10

被忽视的《板桥晓别》有什么特殊之处?唐宋名家少有对这首诗的点评

李商隐的诗
板桥晓别

李商隐被严重忽视的诗,充满童话式的浪漫,短短28字美得令人心醉。

在李商隐离世200多年后,金末文豪元好问用“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来形容他的诗。看起来这是一个毁誉参半的评价,他的意思是:“诗人们都喜欢李商隐的诗,但却没人真的能读懂。”元好问在这里说的并不只是诗坛之谜《锦瑟》和16首朦胧绝美的《无题》,还有许多我们不常读的冷门诗作。

但读不懂并没有挡住世人们对李商隐诗的热爱,清代文人蘅塘退士编订的《唐诗三百首》,就选入了李商隐的22首诗作,数量仅次于杜甫、李白和王维,可见当时文人对李商隐诗的喜爱程度。但就算是这样,李商隐也还是有被世人严重忽视的作品,比如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板桥晓别》。这是一首充满着童话式浪漫的作品,短短28个字美得令人心醉。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写这首诗时,李商隐于开封城西的板桥遇到了故人李郢,匆匆见面后,他们又将分别。于是一向想象力奇绝的李商隐,便想出了这么一首送别诗,在诗中他借一对有情人分别来抒写自己对友人的不舍。

诗的一、二句写的是破晓时的景致。“高城”指的就是开封城的城楼,“晓河”指的是“银河”,这对依依话别的恋人最终还是迎来了银河西下的清晨,而这也意味着男子即将离去。此时依依长亭的窗下,渠水泛起微波。这两句不但对仗工整,而且在用遣词用字上更堪称大手笔。银河西下用的是一个“落”字,给人以瞬间一惊之感;而窗户临时用的是一个“压”字,让这场离别充满了朦胧之意。这样的景致描写在送别诗中是极少见的,可谓别出心裁。

而第三句,诗人索性用传说为全诗再添一丝童话般的浪漫。游子的离去,就像水中仙人要乘着金色鲤鱼飞升了一般。这个充满天真的想象之语,并不是胡乱写的,它是与眼前的景物高度贴合的。天上西斜的银河,水面层层的轻波,都是为这个想象做的铺垫。

最后一句由男子的离去,写到女子的伤情。这一句用的是东晋薛灵芸的典故,芙蓉如面的佳人如薛灵芸离家时一样,留下的泪也似成了红泪。用红泪的比喻落笔,将全诗的凄美与伤感推向高潮,令人眼前一亮。

与唐诗中其它送别诗相比,这首诗是极有个性的,很难用语言形容它的美。从语言上,它是精炼的;从意境上看,它是朦胧而又充满着童话色彩的。他有着李商隐情诗一贯的朦胧和绮丽,在字里行间我们又似乎找到了诗鬼李贺的奇绝。但不知为何,唐宋名家少有对这首诗的点评,直到清朝纪晓岚才站出来大力推崇此诗,他称:“何等风韵,如此作艳语,乃佳“。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