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王维著名的送别诗《送沈子归江东》赏析,诗人用什么比喻相思之情?
读王维的诗,就如嗅茶的芬芳,很容易被它清新自然的余韵所陶醉。这和王维多年与山水相伴的隐逸生活不无关系。他写的送别诗,婉转含蓄,意境高远,将宏大的场景巧妙而贴切的与挚真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
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代: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这首《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归江东》的写作时间是从王维的经历中分析出的,应该是他740年前后在长江上游送好友沈子福所作,而沈子福何人,无以考证。
题目中的“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过九江之后向东北方向流去,所以长江中下游被称作江东地区。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这两句中的渡头,就是渡口。行客,指来往的旅客。罟师,指的是船夫,划船的人。临圻,指友人将要去的地方,圻,指曲岸。
杨柳一词,点明了诗人送友的季节,杨柳依依,柳絮飘飞,渡口行人稀少,船夫摇着船桨一直划向了临沂的方向。诗人站在岸边,一直眺望着船行的方向,直至船行河流拐弯处不见踪迹。诗人还原了送别的现场,只字没有提及内心的惜别之情,但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的黯然神伤。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相思,在这里指对友人的思念。江,指大江,今天指长江。
这两句是全诗最独特的地方。意指,友人行走的水路两岸,山花烂漫,春光明媚,对好友的思念有若两岸无边的春色,一直陪伴着他回到江东。诗人把自己对朋友的难舍之情,非常巧妙的比作袅袅不绝的春色,可谓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
送别诗中的思念,总会带有一丝惆怅与伤感,谁人能不动真情,而以王维的这种方式来比喻这种相思之情,却是并不多见,长至无际的江岸,两侧是浓浓的春色,这便是诗人对友人的真挚之情,自然贴切,又别有新意。
与“王维著名的送别诗《送沈子归江东》赏析,诗人用什么比喻相思之情?”相关的文章
王维的一首相思代表作《秋夜曲》,诗中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
王维,又被称为"诗佛",山西运城人,唐著名诗人、画家,世称"王右丞"。他年轻的时候很有志向,但是在张九龄被罢免后心灰意冷。王维一生喜佛钟爱山水之作,但又情感细腻不缺相思作品。
"红豆生南国"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首,今天咱们来看的这首也是如此带着孤独,这首诗就是《秋夜曲》。与其他的例如《使至塞上》、《鹿柴》、《鸟鸣涧》、《山居秋暝》等在类别上比较的话,的确有些不一样,因为这个里面的很多关键词都表明了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妇":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在之前的诗词里这种类型的有很多。从《诗经》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征夫思妇"这类的主题,后来经过曹丕他们的发扬光大而使得这些内容更上一层楼。彼时这种主题的诗词非常的受欢迎,虽然这个不一定是真正的去写想念,但是那时候还有有很多人借这个题材抒发自己的心境或者说得不到赏识。这些内容真的在当时非常的受欢迎,王维李白那时候都写了很多这种诗词。这首诗一开头就是"桂魄初生秋露微",点明当时是秋天,"桂魄初生"说明是月亮上来天黑了的时候,人类和自然都开始休息了。这个时候"秋露微"有了点凉意,日子逐渐冷了起来。带着些悲伤凄凉的感觉,这也给背景增添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轻罗已薄未更衣"这就是诗词里人物的形象,抒情主人公在这样的季节穿着轻罗,虽然有点冷了。但是这个女子却不为这寒冷的天气而多穿衣服呢?原来是"银筝夜久殷勤弄",她还没有多穿几件衣服,就玩"银筝",一直持续到很晚,但是这个女子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夜久",而是"殷勤弄"手里的玩物。
"心怯空房不忍归",到了最后一句才说明了这是什么意思,点明了主题。这个女子之所以"未更衣"、"殷勤弄",是因为"空房不忍归"。这种月光下凉意的时光应该是需要人来陪伴的,才好不至于这么孤单。但是对于这个孤单单的女子来说只有孤独,更深的孤独。内心有着几分怨情,自然是"不忍归"了。
这首诗真的很忧伤,带着含蓄的惆怅,那时候的那个女子的感觉也是这样的吧。以景衬情,从季节入手衬托出淡淡的忧伤。后面引出女子的惆怅,最后点出她夜深不愿离开的原因,是 "心怯空房",丝丝相扣深入人心,成功的塑造了这个主人公的形象。让人体会到这种凄冷悲伤以及含蓄的情感。
不得不说,虽然王维一生信佛,但是他对这种感情的理解和细腻程度都是很高的。也许这就是艺术家吧,他们对人的感情的理解和表达都是更加的不同更加的细腻的。
与“王维的一首相思代表作《秋夜曲》,诗中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相关的文章
王维最有名的诗《相思》还有另一个名字?这首诗写的是友情
在诗词的国度里,我们总会遇到诗人词人那些年刻骨铭心的爱情,那是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李之仪的“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也是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也许还会有人想到王维的那首关于红豆的《相思》,很多人都会十分肯定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恋人的,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这首读来充满恋爱味道的诗,竟是写给好兄弟的?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其实这首诗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作《江上赠李龟年》,这个题目中的名字是不是听来比较耳熟呢?没错,这位李龟年先生便正是“诗圣”笔下《江南逢李龟年》中的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样看来,这位本身是音乐家的李龟年先生在诗坛也算得上是位“明星”人物了,居然能够使得两位诗坛大佬为他写诗。
诗中“红豆生南国”表明他也是在江南遇见的李龟年,而在此之前,据说王维还去了江阴顾山,并且见到了长在当地的那棵很有名的红枣树,于是便有感而发写了首《相思》赠予好友李龟年。
红豆产于南方,因一段凄美的爱情传说,被人们称之为“相思子”,在唐诗中,诗人常用此表相思之意,这种“相思”不局限于男女之情,在朋友之间也是同样适用的,以表对朋友的思念,例如苏李诗中的“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首句点明红豆的生产地以及李龟年的所在之地,第二句便轻声一问: 不知那棵红豆树每年能长出多少新枝来呢?这种设问的句式使得语气更加亲切,与王维《杂诗》中“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作者将思乡之情寄托在故乡旧宅窗边的梅花上,而将思念友人之情寄托在了红豆上。
第三句写作者希望好友李龟年能多多采撷,其意在于好友看到红豆,就相当于看见自己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第四句便补充解释道: “此物最相思”,仿佛只有这红豆才最惹人喜爱,最让人忘不了,一个“最”洗意味深长,道不尽这“相思”之意。
这首诗用朴实无华的言语,抒发出道不尽的情思,在当时是一首“流行歌曲”,也作为一首千古绝唱流传至今,而人们似乎更愿意将此诗用于表达爱情中的刻骨相思,以表真心。
回望历史长河,有道不尽的相思,也有写不完的红豆,那是温庭筠的“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是陈允平的“相思叶底寻红豆”,也是牛希济的“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一颗颗红豆化作佳人的滴滴泪珠,汇成一片相思的汪洋,淹没了所有,只剩让人窒息,却又让人上瘾的相思。不管是爱情还是友情,都只愿我们借着红豆的那份相思,能够“千里共婵娟”。
与“王维最有名的诗《相思》还有另一个名字?这首诗写的是友情”相关的文章
一心向佛的王维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美绝的《相思》?
唐朝诗人王维是“出名要趁早”的典型,小小年纪就因才华名扬蒲州。15岁就上长安赶考,顺利地凭借写得一首好诗而成为王公贵族们争相追捧的人儿,实力还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场景。
后来我们也知道,年少就盛名在外的王维,却有一颗禅心,在30岁后就去蓝田山过半隐半官的生活,但王维的艺术创作一向在线,所以在众多大诗人中,王维凭借独特的“有画面感”的诗,还得了个“诗佛”的称号。
但在王维一心礼佛的后半生中,却写出了一首最美的相思诗——《相思》,别说现在的人感到诧异,就连和王维同时代的人也觉得奇怪,毕竟向佛之人怎么还有如此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呢?接下来子曰就来讲讲其中究理:
其实《相思》这首诗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即《江上赠李龟年》,这样我们就一目了然了,这是一首赠别诗,不是什么缠绵悱恻的爱情诗,和《相思》同样深情的赠别诗句还有李太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子曰是相当希望拥有一个诗人朋友了,他们可以尽管用我当创作灵感,还可以将子曰的名字当题目流传千古。
当然有一个原理是不变的,那就是好看的人和好看的人交往,有才华的人和有才华的人产生友情,所以有音乐天赋的王维和当时唐朝有名的演唱家兼作曲家的李龟年成为了好友。可加《相思》中的“愿君多采撷”中的“君”就是李龟年。
王维写这首诗时正好处在天宝末年,当时唐玄宗出逃洛阳。身为梨园弟子且深受唐玄宗赏识的李龟年,在那场纷乱中流落到了江南。所以身处北方的王维会在诗中提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是王维对南方红豆这种植物的想象,也是一种对李龟年设身处地的关怀。举个例子,就像你的男朋友冬天到北方出差,正好天气预报说要下雪了,你叫他穿暖和点儿一样。这个例子感觉有点儿怪怪的。
所以这就真相大白了,这是一首正经的友情诗,但是后人总是爱自我代入,所以把人家名字从《江上赠李龟年》改成了暧昧的《相思》,子曰就想问你们意欲何为?!
子曰再来讲讲李龟年吧!其实关于李龟年,他还出现在唐朝另外一位大诗人杜甫的诗中,当时杜甫也流落江南,和李龟年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看了李龟年演出后就赠了一首《江南逢李龟年》给李龟年,诗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也成为了名句。
其实身在江南的李龟年心里一直惦记着唐玄宗,希望玄宗能临幸江南,最后在唱了王维的《伊川歌》后轰然离世,他这个心愿最终也没能完成。也许人生不如意事真的很多吧……
与“一心向佛的王维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美绝的《相思》?”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