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内容
56个民族名称图片 风俗习惯
那达慕节活动总结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那达慕大会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教学中,我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一、营造学习情境,让学生参与音乐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启发引导者,必须注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严重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我首先播放歌曲画面,那欢快、盛大的那达慕场面一下子便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迎合了此年龄段孩子们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特点,为下一步授课作了有效的铺垫。之后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层层推进的形式,由浅入深,带领孩子以艺术的眼光和音乐的思维来体验生活,感受蒙古人盛大、热闹的那达慕场面,整个过程中,我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谱例中,第二句中的“奔跑”中“跑”的节奏是附点八分音符加上十六分音符,在这首歌曲中还有一处节奏跟它的节奏是完全一样的,请同学们找找看,在哪?在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答中,我们很快索定了正确答案。因为附点八节奏是这首歌曲最有特点的地方,所以一定要唱准,唱好。以节奏为铺垫,我又和学生们分享了我的发现:第一段与第二段因节奏变了,所表达的情境也发生了变化,明确节奏在音乐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孩子们学习起来兴趣昂然,课堂教学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二、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去感悟音乐
发现、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并将学生的实践体验恰当地融合到教学中,必将会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在这种情感的驱动下,同学们要表达心中的激情和展示美妙的歌喉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演唱歌曲,在歌曲处理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第一乐句,最能表现运动员精神抖擞形象;为了能真实地再现运动员们听到枪声后奋力拼搏的情形,第二个乐句可用渐强的力度来演唱;用强的力度来演唱第三、四乐句,最能表现运动场上热闹的情形。通过力度的有效处理,一场生动、热闹的那达慕大会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力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他们收获着知识,收获着快乐与幸福。
三、从歌曲处理入手,让学生唱响音乐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而“关注课堂新生成的学习资源”又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教学环...
查看详情>>与“那达慕节活动总结”相关的文章
蒙古男人都在那达慕大会玩些什么?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在那达慕大会上,“男儿三项”是不得不看的活动,但你知道是哪3项吗?
搏克
这是一个蒙古语,是结实的意思,“攻不破、摔不烂、持久永恒”,译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儿三项"之一,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但搏克又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蒙古族先进文化的结晶,不管是祭敖包,还是那达慕大会,“搏克”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主项。
射箭
蒙古族"男儿三项"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蒙古族射箭比赛分静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在马上,在马的快速跑动中发箭。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赛马
届时杜尔伯特大草原上,远近百里以至几百里的牧民将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呜,热闹非凡。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那达慕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着重要价值。
查看详情>>